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4.99KB ,
资源ID:112198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198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考地理中图版学案第1部分 第4章 第1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考地理中图版学案第1部分 第4章 第1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x

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学案第1部分 第4章 第1讲 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1讲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能够分析城市的选址、布局及空间结构的成因分析聚落选址的影响因素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城市内部结构的成因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地形对交通运输走向的影响能够分析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结合区域图等分析交通线的走向地形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商业网点差异区位分析结合区域

2、图,分析商业网点的差异的表现及原因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及特点考古中的古地理环境研究气候变暖的原因能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分析环境变迁的主要表现,探究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暖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建立正确的知识因果链条(对应学生用书第107页)一、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影响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平原是城市建设理想的地形。(2)山区的城市分布在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3)热带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1)主要影响因素:气温、降水。(2)影响区位选择:中低纬度地带(气温)、沿海地区(降水)。内部结构和布局: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用地的影响。3水对城市的影响(1)意义一

3、是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二是能满足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2)影响城市选址:多形成于有优良港湾的海岸地区、大河入海口、河流汇合处、水陆交通转运点、水运起点及湖岸地区。城市形态:河流两岸的城市往往呈带状或组团状。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成、发展规模及发展前景。二、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原因方式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线路选址及走向选择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多呈“之”字状;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

4、选择适宜的过河点;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避开沼泽充分考虑地形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线网密度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山区河谷地带密度较大山区河谷地带,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因此线网密度大三、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1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近代近百年气象观测记录时期全球平均气温

5、呈升高趋势特别提醒 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3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1)引起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线,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一、综合思维判断正误1自然条件对聚落选址起决定作用。 ()2社会经济因素最终决定交通线走向。 ()3气候变化就是指气候变暖。 ()4全球气候变暖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1读近100多年来全球气温和大气中CO2含量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1)特点:气温有波动,总趋势在变暖。图中A曲线是近100多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2)主要原因: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

6、的增加。图中B曲线是近100多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含量的变化。(3)升温原理:CO2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1被称为“人间天堂”的印度洋上的马尔代夫的国民都在忧心其未来能去哪儿,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提示随着气候变暖的加剧,海平面不断上升,岛国马尔代夫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被海水淹没,从而使马尔代夫人失去家园。2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在其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提示需要克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三大障碍。(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 四川茂县位于岷江上游中段的高山峡谷区,如图示意茂县乡村聚落沿岷江干流的分布特征。据此,完成(1)(2)题。(1)茂县

7、乡村聚落空间聚集特征总体呈()A片状集中 B带状延伸C环状分布 D零散无序(2)距干流约200米聚落数量最多,最可能原因是()A地形相对平坦,地质灾害较少B植被茂盛,土壤肥沃,易于耕作C距水源近且不易遭洪涝灾害D地势较高,气候干爽,适宜居住思维流程信息提取四川茂县位于岷江上游中段的高山峡谷区茂县乡村聚落沿岷江干流的分布特征图中显示,乡村聚落大多距岷江干流较近教材寻因河流可以为人们提供水源、水运等便利条件,因此河流两岸,地势平坦之地常是聚落选址的理想之地综合判断(1)由信息、可知,茂县所在的地形区为高山峡谷区,聚落多沿岷江干流分布,受河谷地形特征的影响,其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多呈带状沿河谷延伸(2)

8、结合信息可知,茂县乡村聚落距岷江干流约200米处,分布比例最高,说明聚落选址既要靠近河流,又要预防河流洪水危害,故选址时应高出当地河流的洪水位尝试解答(1)B(2)C1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分析自然环境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地形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较大,具体如下表所示。地形原因城市分布举例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捷,水源充足,物产丰盈,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此外,便于建筑物、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度大规模大我国大部分城市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世界绝大多数的特大城市分布在濒海、沿湖或沿河平原地区热带地区的高原在热带地区,地势低处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而高原上凉

9、爽,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密度小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山区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建设难度大,交通不便,城市一般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但城市的发展常受地形的制约密度小兰州分布在黄河谷地,因受两侧山地制约,城市形态呈狭长型2.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分析(1)气候与城市分布气候影响原因影响结果分布气候适宜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城市多,规模大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城市众多气候恶劣干旱、寒冷或过于湿热都不利于人类居住城市少,规模小干旱区、热带雨林区、寒冷地区等,城市分布少(2)气候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布局的影响风向分布布局原则主导风向分布区(如西风、信风分布区)污染大气

10、的工业区布局在居住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常年盛行风向分布区(如中国东南沿海、印度、中南半岛等季风分布区)污染大气的工业区布局在与居住区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知识拓展 图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以搬运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命题视角一分析聚落选址的影响因素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拔最高点为A点。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是()A东南西北 B东西C东北西南 D南北2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地形C交通

11、D气候1D2.A第1题,山脉走向可以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图中河流由西向东流,故图中主要山脉大致是南北走向。第2题,由图可知,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命题视角二分析城市内部结构的成因下面的左图为古镇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相对于河岸a、b和c,河岸d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A BC D4古人对该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疏风防寒

12、C通风散热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使交通便利3B4.C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因此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挟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河岸d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和c更易决堤。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街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可起到通风散热

13、的作用。命题视角三分析河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如图为我国某区域(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完成56题。5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6有关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避免被风沙掩埋背风坡B避免被风沙掩埋迎风坡C避免水灾高地D避免水灾远离河流5A6.C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河流较多,图示区域的海拔整体升高,主要原因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此堆积。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市是向高地搬迁的,是为了避免水灾。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

14、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思维流程信息提取图中的等高线分布显示出南部为山地,交通线北部自东向西有河流流经,交通线路基本上与河流平行延伸教材寻因山区交通线主要沿谷地延伸,多选址于地势较为平坦之地综合判断结合图例可判断交通线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因此图中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分布,地处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对交通选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量的大小以及水文、地质灾害等尝试解答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

15、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山区交通线的选取原则与原因影响山区交通建的一般原则设原因实例方式首选公路运输,其次是铁路运输山地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西藏先有新藏、 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线路走向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状(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的地段;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

16、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同蒲铁路沿汾河谷地伸展;陇海铁路的西段沿渭河谷地伸展;襄渝铁路沿汉水谷地伸展;成昆铁路沿地形大势曲折伸展线网密度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这样可以联系较多的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新疆的南疆铁路和兰新铁路均沿山麓分布,连接绿洲命题视角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对交通的影响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12题。1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A

17、甲 B乙C丙 D丁2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状弯曲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 BC D1C2.B第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地海拔在100 m以下,乙地海拔在200 m300 m,丙地海拔在500 m600 m,丁地海拔在400 m500 m,故丙地海拔最高。第2题,图中无居民点和河流的分布,故未能体现出山区公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和避免跨越河流的原则。图中公路呈“之”字状弯曲,主要目的是避开陡坡。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如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

18、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1)指出图示铁路通车对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可能带来的有利变化。(2)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 km/h、40 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解析第(1)题,铁路通车使洛比托港口货物运输的距离更长、范围更大,导致洛比托港口货物种类和数量增大。第(2)题,甲路段比乙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快,原因是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而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答案(1)货物集散范围扩大;货物种类增加;货物吞吐量(运输量)增大。(

19、2)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快。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慢。 (2019全国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1)(3)题。(1)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2)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3)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A林地 B湿

20、地C草地 D寒漠思维流程信息提取西伯利亚地区属于高纬地区,其气候变化导致了土地覆被变化平地上的耕地减少,洼地上的草地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面积减少教材寻因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还会影响生态系统以及整个水循环过程等综合判断(1)由信息可知,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是气候变化导致的;结合信息可知土地覆被变化的表现之一是越年积雪面积减少,说明大量越年积雪已融化了,因此其气候变化主要是气温升高(2)由信息可知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导致了湿地面积增加,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和表层冻土融化,洼地上积水成为湿地(3)由信息、可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地处内陆,降水少,随气

21、温升高,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条件变差,因此平地上的耕地转化为对水分需求相对较少的草地尝试解答(1)A(2)D(3)C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命题视角分析环境变迁的表现,考查气候变化的特点及影响(2018天津高考)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

22、)及产生的影响。1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为主要依据的是()A沿海地区的海拔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1D2.D第1题,由两幅景观图片可知,该地区因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明显,冰川融水随河流外流,导致该地区地表淡水资源总量不断减少,D项正确。第2题,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的依据,可以理解为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明显影响;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不会因海平面升降变化而受影响,D

23、项正确。(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全球气候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3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B阴影所示部分年平均陆面温度变化曲线和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球表面增温趋缓,而海平面仍在上升。(2019南昌统考)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 以上,引发世人关注。

24、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45题。4“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5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A苔原植物的花期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C入海河流的汛期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4C5.D第4题,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升温加速,故选C。第5题,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气温升高,苔原植物花期提前;北极鸭北迁日期提前;入海河流汛期提前;沿海港口封冻期推迟,故选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