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八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一、阅读理解(60分)(一)现代文阅读寻找春天(12分)韩少华迎着早春的轻寒,或野游,或山行,多好啊。也许,早春的景色过于素淡了;可也正因为还没有万紫千红的撩拨,才更宜于漫步,沉思。趁个假日,我出了城,径自寻春去了。“山带去年雪,春来何处峰?”眼前,蓟塞披沙,燕山负雪,该上哪里去寻春呢?又寻春的什么呢?嗯,春的影子么,该是绿的。如果找见了大地上最初的一小片草地,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春天必在那里。不上田间小路,我只朝着旷野走去。微风挟着寒意,卷地而来。这大概是朔气的余威了。“燕北地寒生草迟”,低眉所见,尽是些隔冬的衰草;谁知有
2、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小草?即使有,怕也不易找见穿疏林,过小桥,桥下流水无声,慢吞吞的,仿佛刚才融没了最后一片残冰,那满怀凝冻的迟疑,还没散尽我不禁责怪起自己来:虽说是早春之游,也未免太早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走吧。渐渐地,云雾中的山峰越来越清晰了。到了山脚下,有大石如卧。近前转身坐定了,无意间,向着来路抬眼一望怎么?远处,小桥头,疏林边,那旷地上,竟泛出一片新绿!仔细看去,还含着几分鹅黄好嫩,好新鲜。可那旷地,分明是我才经过的,来时没见一芽新草。莫非不早不迟,正当我才上了小桥那阵儿,就在我背后,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我猛地站起来,朝着那片草色奔去。小桥下,流水依然迟迟的;林边旷地,
3、又在脚下了。仍旧是几许衰草,一带疏林。莫不是春天怕这里寒肃,刚落脚,竟又携着她那青青的影子,一同飞去了?哦,这不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重又跑回山脚下,大石跟前,转身再放眼望去,可不,那疏林边,草色依稀,似乎比刚才又浓了些,也扩展了些。“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早春草色,为什么只可遥看呢?回想一路所见。是了,说是来寻春,却只低眉顺目,眼界自然仅限于咫尺间了。“燕草如碧丝”,走三五步难见一两芽,何况还有衰草杂陈呢。若是放眼望去,那些萌芽,就算是一个个微绿的质点吧,那么,这十里平川,尽收眼底,那质点,也该不可胜数了。无数个微绿的质点,横行纵漫,就密了,草色也浓了。瞧那边,好一抹新绿!衰草的憔悴,被欣欣
4、然的生机淹没了。这一霎间,我似乎寻到了春天的步履。真的,就连野游,都需要扬眉放眼,才能从无数点刚刚破土的萌芽上面,看到无边的春色。那么,对于生活呢在人生的道路上,在斗争的历程中,总会有阴霾、霜雪,但是,尽管朔气如磐,时间却没有一瞬的凝固。“今朝腊月春意动”,这是诗意,也是万古不灭的规律。而正当风雪弥天的时刻,谁能在胸怀深处寻到那最初的一抹新绿,用自己的心去暖它,催促它,谁就会拥有一个芳草连天、艳阳满地的内心世界。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诗云“燕山雪花大如席”,哪怕真是“大如席”的燕山雪花砸到热腾腾的胸膛上,也将立刻消融。如果谁的内心的春光与大地上第一抹草色连成一片了,那就把步子迈得再大些
5、。这样的步子,每一落地,都会铿镪作响;路旁的花蕾呢,也将应声怒放。 (选自韩少华散文选有改动)1.一次寻春,作者的思想感情随之起伏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2分)情节寻找春天看到衰草“我”的思想感情变化心情急迫惊喜振奋2. 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那就一定是春天刚刚落脚的地方。 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3. 从修辞的角度品赏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4. 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3分)5. 作者认为春天的颜色是绿的。你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请写出连续两句古诗词句表达你的看法(2分): _,_大自然的语言(14分)
6、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
7、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
8、,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
9、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
10、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6.结合文段内容,请你概括一下什么“物候学”。(2分)7.根据材料,概括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有哪些。(2分)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物候的高下差异告诉我们,越往高处气温越低,所以在华南丘陵地区引种热带农作物应该种在山脚下。 B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C根据北京地区1962年的物候记录判断,当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的是高下的差异对物候
11、现象来临的影响。9.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回答问题。(4分)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结合加点词语言,说说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说说理由。)10.小明坚持认为住在沿海城市的姑姑家,与同纬度内陆的自己家,四季的气温是一样的。读了本篇文章,再结合自己所学的其它学科相关知识,请你向小明传授正确的科学思想。(3分)11.古文阅读(24分) 古诗词默
12、写(6分)美丽的诗歌,传达给我们不同的情愫。诗经里的男子,在水边看到“ ,白露为霜”的朦胧凄清;柳宗元被贬永州,感受到小石潭的“凄神寒骨, ”;常建在破山寺,体悟到了“ , ”的曲折幽深;卖炭翁的外貌,白居易读出了“ , ”的辛劳可怜。 古诗词阅读(4分)【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乙】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2.甲诗中“_”一句体现出诗人所忧虑的不仅是身世之慨,更有忧国之
13、思。(1分)13.两首诗都写到“风雨”,但表达的含义及思想感情是不同的,请分析。(3分)文言文阅读(14分)【甲】马 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千里之马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
14、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注释:涓人:宫中主管洒扫清洁的人。 安事:犹言“何用”。 捐:白白费掉。期(j)年:即一整年,这里指满一年。14.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B.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C.臣闻古之君人 /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D.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1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5、2分) A.君大怒曰 怒而飞,其翼若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请求之 C.买其首五百金 其真无马邪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借千里马,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受摧残的悲愤之情。 B.甲文说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千里马有食量大的特性。 C.甲文中的“食马者”与乙文中的“君”都是封建统治者代表。 D.两文都以千里马为题材,但甲文是篇说理性文章,而乙文是篇记叙性文章。17.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手?18.马说与千里之马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
16、然不同,请简答它们的不同之处。(3分)(二)名著阅读理解(10分)19. 阅读选段回答问题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是什么让保尔产生了自杀的念头?(2分) 经过激
17、烈的思想斗争,保尔战胜了自己,这之后他走上了怎么的人生道路?(2分)20.小说标题中“钢铁”有何含意?锻炼“钢铁”的条件,在文中具体表现为哪几方面?(4分)2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充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C.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为中心,展示了普通民众在大时代历史
18、进程中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赞颂了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二、实践运用(10分)2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1分)它们犹如 qing bo( )中的婴儿,一个个胖嘟嘟、水灵灵的。23.选择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2分) 这时的丽江已经是一座很大的城了。 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 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 A. B C. D 2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
19、保卫工作。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在舞台上,女演员穿着曳地长裙,精致无双,真可谓是天衣无缝啊。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25.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5分)学校八年级(七)班将举行“和”文化综合探究。请你根据要求参加活动。(1)请你搜集与“和”有关的资料,如成语、名言、故事等,仿照示例,谈谈你对“和”的理解。(2分)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和”是忍让与宽容。(2)周末,爸爸想带着全家人去乡下看奶奶,而妈妈想带着全家人去城里看看外婆。爸爸很生气,指责妈妈跟他唱反调;奶奶很委屈,说爸爸一点也不体谅自己。两个人吵起来了。此时,请你用“和”理念来劝说,化解这场争吵。(50字左右)(3分)三、写作表达(50分) 26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留在心中的那份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这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