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1.69KB ,
资源ID:111960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960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和未来走向.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和未来走向.docx

1、浙江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和未来走向浙江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和未来走向 浙江经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走来,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有许多特点值得概括,有许多原因值得探秘,有许多问题值得破解。总结浙江经济发展经验和发展特点,分析其演进轨迹和制度变迁,研究其现存问题和发展前景,对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建,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等,都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浙江坚持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大胆实践,逐步探索形成了有

2、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一跃成为全国体制机制最活、开放程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快、人均收入最多的省份之一,经济社会发生了全面、深刻、历史性的变化: 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变化。1978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仅124亿元,居全国第12位。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走上快车道,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638亿元,上升到全国第4位。同期,人均生产总值由331元发展到37128元,上升到省区第1位,基本建成经济大省,并开始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以农民为主体,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全省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46.9亿元发展到2007年的7

3、028.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78年的38:43:19,调整到2007年的5.5:54.1:40.4,提前完成工业化初期任务,顺利进入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并开始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省跨越。 实现了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变化。浙江率先突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商品物资的地域封锁,1978年到200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由0.7亿美元发展到176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3.7亿美元。目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浙江人有100多万人,在全国有440多万人,形成独特的“风云浙商”和“浙江人经济”现象。 实现了由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变化。浙江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率先由经济起步并

4、带动社会全面进步。2007年,浙江城市化率达到57.2%,森林覆盖率达到60.5%。在全国性研究机构开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估中,浙江都位居前列,如百强县市总数居全国第一,市场化进程居全国第二,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居全国第四等,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联动发展,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同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格局。 实现了由温饱向总体小康的变化。浙江实行富民强省战略,坚持把富民放在第一位,使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0574元和8265元,目前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接近90%。 随着这些发

5、展变化,浙江对全国应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财政总收入由1978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239.9亿元,其中50%以各种税费形式上缴中央;吸纳全国各地劳动务工人员700多万,主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的崛起,着力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等各个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二、浙江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和特点 改革开放三十年,浙江的发展变化翻天覆地。然而,浙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并无优势:一缺丰富的陆域自然资源,二缺国家资金投入,三缺特殊优惠政策。就是在这“三缺”的条件下,浙江人不等不靠不要,大胆变革生产关系,积极创新生产方式,坚持党

6、政科学有为,提炼弘扬浙江精神,创造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一)大胆变革生产关系:在传统体制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传统体制内率先进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培育激活创新创业主体,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改革说到底就是调整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变革所有制关系,使生产关系适于生产力的发展。浙江率先从体制外成长和体制内突破这两个层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制,重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赢得体制机制上的先发优势。 率先体制外成长,即在传统体制外率先培育发展民营经济。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浙江自下而上,从沿海到内地,个体户、工商户、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

7、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1978年到2007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量的71%来自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成为改革开放的主体和推动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生力军,成为吸纳就业、上缴税收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大来源。 率先体制内突破,即在传统体制内率先对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进行以产权为重心的改制。浙江在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通过探索建立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制、混合所有制等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进行改造。使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比

8、较早地找到了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目前,国有企业改制面达到98%,集体企业改制面达到99%。经过改制,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形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格局。 (二)积极创新生产方式:注重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县域经济等,不断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浙江经济的典型特征是“轻、小、民、加”,即以轻工业、小企业、民营经济和加工经济为主,形成“小企业、大集聚,小资本、大集中,小商品、大市场,小城镇、大发展”的能够自我强化的循环,使区域经济更富生机。 其一,富有生机的专业市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温台地区和浙中地区就出现了“前店后厂”或就地

9、集中办市场的产销方式,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商品和专业市场。经过90年代和这些年的发展提高,目前已形成以消费品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市场建设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成为许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因,形成“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兴一座城镇”的生动景象。 其二,富有生机的块状经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各地从培育“一村一品、一地一业”的特色产业起步,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块状经济。目前,全省共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601个,总产值15826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60%。区域块状经济把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集聚起来,产生

10、了良好的外部规模效应。一是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由过去单一的生产加工向设计研发和原材料生产发展,进而推动了浙江产业升级;二是促进了区域龙头企业的成长;三是促进了共性技术和商标品牌的发展;四是促进了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环境共保。 其三,富有生机的县域经济。浙江一直来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并分别于1992年、1997年、2002年和2006年四次出台政策,扩大部分经济发达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不断完善省对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引导和鼓励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使经济强县市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激发了活力,增强了实力。同时,出台扶持政策,组织实施“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和“

11、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鼓励欠发达县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走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推动欠发达县市快速发展。 (三)坚持党政科学有为:注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相结合,不断增强驾驭经济发展大局的能力 造就浙江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级党委政府把好方向,善谋全局,因势利导,调控有度,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相结合,为基层干部群众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一条重要经验。浙江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有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无为而治,放手让群众去干。主要表现在,对一时看不准的,当时的政策环境不允许而广大

12、老百姓又愿意干的事,则按照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的“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的要求,放手让群众去干。当时,省委总结实行了“三个允许”、“五个不”的领导方法,即“允许试、允许闯、甚至允许犯错误”,“不争论、不攀比、不张扬、不气馁、不动摇,”以及“坚定、清醒、有作为”的工作思路。这里,无为而治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于为广大干部群众的探索挑担子,并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 其二,有为而治,引领群众去干。即对看得准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政策的事物,对企业和群众需要做而又做不了的公共事业,省委省政府谋在前面,干在实处。如党的十五大后引导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根据经济

13、社会发展的实际,率先实施城市化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出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组织实施以“六个一千工程”和“五大百亿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这里,有为而治不是盲目蛮干,而是顺势而为,按客观规律办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综合运用无为而治和有为而治的领导艺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继续“走在前列”为目标,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 (四)提炼弘扬浙江精神:继承传统文化,激活文化基因,发挥文化力作用,促进经济与文化紧密融合,不断增强综合竞争的软实力

14、经济发展的深层原因是文化。浙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时代特点。其中,“义利并重”的价值观念和“工商皆本”的文化传统,孕育了浙江人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务实的群体性格;先天不足的资源条件和人口密集的生存压力,造就了浙江人的自强意识和拼搏精神;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熏陶,塑造了浙江人的创新意识和开放心态;“百工之乡”的技能传承和尊师重教的文化积淀,哺育了浙江人的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这种“文化基因”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不断挖掘、提炼、丰富和发展,成为浙江人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精神支撑,成为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

15、人依靠“四千精神”,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经历千辛万苦,劳动致富,白手起家。几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经历,每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部艰辛的创业史。浙江人可能会倒下,但一定会站起来。这种自立自强、敢闯敢冒、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不图虚名的意志和品质,是浙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省委省政府及时总结提炼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倡导“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和“创业创新”的精神,激励广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经济与文化的紧密融合,催生了浙江的文化产业。浙江按照“转出一批、改出一批、放

16、出一批、扶出一批”的思路,积极培育和重塑文化发展主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培育一批民营文化企业。目前全省有民营文化企业4万余家,涉及影视、印刷、演艺娱乐、艺术品经营、旅游、广告、会展等10个行业,投资总规模达到23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50余万人。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是浙江在区域发展中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原因。 三、浙江发展模式面临的挑战与前瞻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浙江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今后五年,是浙江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是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

17、阶段,是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兼具“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双重特性,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 过去三十年,浙江依靠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打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时间差,区域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前面。但是,浙江这种先发优势还有多少?今后浙江还能不能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模式是路径锁定还是不断创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来审视,浙江仍然充满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看到,浙江经济在快速发展中也付出了代价,累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究与开发能力较弱,高素质人才较少,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科技投入不足,专利和品牌的含金量不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和平台建

18、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在减弱,在全国已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下,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相对弱化。 三是产业层次比较低,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在中高端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土地、能源、淡水等资源消耗过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过大,粗放型增长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节能减排压力大。 五是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平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有所扩大,高低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难度比

19、较大。 产生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的是体制改革不到位、机制不健全造成的,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有的与浙江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相关,需要通过把握好阶段性变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来解决;有的是因为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工作本领不够高,政策措施不够有力,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来解决。 总结过去是为了谋划未来。今后浙江经济的发展,要努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这个战略任务,推动浙江由制造大省向创造强

20、省跨越,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一是优化发展布局,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整合区域资源要素,全面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 二是突破发展瓶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人才、土地、水、能源等要素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强化先发优势,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举措,巩固和发展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等先发优势,保持浙江经济的特色和活力。 四是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善于挖掘潜在优势和变劣势为优势,努力把海洋经济、服务业、开发区(包括园区)、高效生态农业、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未来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五是增强发展动力,继续深化改革,加强自主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改善民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添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