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151.56KB ,
资源ID:111925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92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x

1、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绝密启用前xxxx年度xx学校xx考试历史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1、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

2、个体农民。”“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A.B.C.D. 2、 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企业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了经验教

3、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的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1984年,撒切尔夫人对企业领袖说:“我任职只有一个意图:改变英国,从仰赖他人转为自力更生。从拿来给我的国家变为自己动手而不是等着东西掉到我们手上的国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她认为英国应该( )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B.削减社会福利开支C.出售大型国有企业D.加大经济干预力度 4、对于英国福利制度的奠基性文献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社会主义右派认为它“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社会主义左派则认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上述评价说明福利制度( )A.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形

4、式B.有利于工人阶级参与政权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5、从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萧条,世界经济遭受到了重创,各国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碍了国际关系的程度。“经济民族主义”体现在(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C.各国实行关税壁垒政策D.法西斯势力抬头,世界局势紧张 6、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7、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

5、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事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8、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由此说明( )A.罗斯福新政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加强经济干预C.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局部的干预D.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9、 从1933年起,苏联政府对农业和

6、农庄规定生产总量、各种作物播种面积、播种及收获期、各种畜禽头数和产品率等指标,逐级下达给集体农庄,并由机器拖拉机站负责监督集体农庄。这些措施( )A.加速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B.为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而推行C.表明斯大林模式已正式确立D.推动了苏联农业的飞速发展 10、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授权总统为扩大对外贸易,可以与外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可以在现行关税上下50%的范围内调整关税。该法还规定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从而使双边协定达到了多边开放的效果。下列对此解释正确的是,该法( )A.是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产物B.推动了美国贸易自由化进程C.是政治霸权在经济上的体现D.突破了

7、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 11、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 )A.建立社会保障制度B.制定公平竞争章程C.提高农产品的价格D.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但五年计划也结束了布尔什维克与农民之间的联盟。农民们不再与政府合作,从而形成了他们在自己小块土地上的高生产率与在集体农庄土地上的低生产率的鲜明对照,农业上的低生产率反过来又损害了苏联工业的情况”。这反映了( )A.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性B.农民缺乏国家意

8、识C.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D.工业化不符合国情 13、新政期间,罗斯福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做过估计,他认为应该控制在350亿美元至700亿美元之间。事实上,直到1935年末,政府的举债额也没有超过最低估计数,甚至一直到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政府举债额也没有超过他的最高估计数。这反映出罗斯福( )A.践行了凯恩斯赤字财政主张B.较好处理了税收与国债的关系C.对国家的外汇储备缺乏信心D.使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 14、 1939年,清华大学某学者考察了苏联的莫斯科、伏尔加河流域、顿河区、南北高加索、黑海、乌克兰等地,他回国后写的苏联纪行在大后方引起巨大反响。书中说,“要在建国的题目上求一个榜样

9、,当以苏联为比较最相近了”。当时中国得出这一结论的出发点是( )A.推进国防现代化以抵抗日本侵华B.认为工业化建设有助于改善民生C.十月革命为落后国家指明了方向D.苏联在反法西斯联盟中地位重要 1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16、1957年6月,苏联100多人的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战胜

10、11人的主席团,推进了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了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这反映的实质是( )A.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B.局部调整斯大林模式C.扩大企业生产的自主权D.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 17、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D.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18、胡佛人坝于1931年由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动用5000人兴建,1935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建成之时为当

11、时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结构和发电设施,建成后形成的人工湖,已成为美国人渡假圣地。这反映出( )A.罗斯福政府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B.胡佛政府没有应对危机C.大坝的竣工标志着罗斯福新政的开始D.两任总统都关注民生 19、下表是根据罗斯托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有关数据绘制的,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分布简表地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国美国苏联亚非拉地占世界工业生产比例100%76%32%19%5%A.亚非拉地区因为殖民主义的侵略未有任何发展B.美国工业生产的发展得益于罗斯福新政C.苏联斯大林体制未见成效D.美国独霸了世界经济 20、下表是1935-193

12、6年美国收入分配状况。据此可知( )占总人口比例占总收入比例无产者40%13.3%中产者20%14.1%有产者40%72.6%A.大萧条使美国经济严重衰退B.罗斯福新政未触及劳资矛盾问题C.罗斯福新政未缓解经济危机D.新政期间贫富差距问题依然严重 21、下表为1870-1987部分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表(美国的人均每小时总值为100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18701913195019731987德国550306480日本1918154631英国10478576781美国100100100100100A.英国的生产力水平相对下降但仍有一定优势B.日本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C.美德是第二次工业

13、革命的中心D.美国的生产力水平最高成为“世界工厂” 22、1952年,联邦德国国会通过了企业管理法,把企业代表会体制扩展到所有企业中,规定监事会中的1/3席位属于劳方,董事会中不再设立劳动经理。这一法律( )A.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大了企业民主管理力度C.保障了工人的根本利益D.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3、马克思曾指出,运用共产党宣言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事件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证据是( )正义者同盟建立十月革命的胜利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社会主义改造A.B.C.D. 24、1957年,赫鲁晓夫把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把中央部所辖企业下放给经济行政区和地方

14、管理;1961年,又把全国分为17个大经济区,设立国民经济工作协调和计划委员会直接领导;1963年,把105个经济行政区合并为47个,设立苏联部长会议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统一领导。由此可见,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A.体制改革步子过大操之过急B.政府部门机构重叠职责不清C.计划管理体制得到一定削弱D.缺乏明确思路导致前后矛盾 评卷人得分二、材料题25、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

15、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材料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在一些国家,如德国,失业工人享受的福利待遇甚至超过正常工作的低收入者,使得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在希

16、腊,公务员的未婚或离婚女儿,仍然可以在父母死后继续领取他们的退休金。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所占比例达41.6%。截至今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材料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如图),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

17、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根据材料一,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2.根据材料二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3.根据对材料三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21年10月14日,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否则你们就不能到达共产主

18、义,否则你们就不能把千百万人引导到共产主义。现实生活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革命发展的客观进程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 邓小平曾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摘自肖枫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依据两国的具体实践,评述材料中两位领导人的共同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符合逻辑。)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34年1月15日,罗斯福签署黄金储备法案,将黄金

19、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升到每盎司35美元,美元贬值了52%。同时,美国政府宣布民间禁止储藏黄金,黄金一律国有化,金币被熔化制成金块保存。早在1933年10月,罗斯福就表示“打算在合众国建立一个政府控制的黄金市场,为此,我授权复兴投资公司收购在合众国新采掘的黄金”。复兴金融公司于10月29日开始收购黄金。到“黄金储备法案”通过时,美元贬值到最低点,相应的黄金价格上升到最高点。结果到1934年底,美国黄金储备竟高达82.58亿美元,比1933年的40.3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摘编自叶江、吴忠超论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货币政策及其影响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协

20、定规定,各国的汇率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变更。一国货币的汇率浮动可在1%范围内自由活动,若各国货币的含金量变动超过10%,须得到货币基本组织的同意。国际市场的贸易结算和黄金买卖都必须按照此条款来实施。由于美国拥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以上的投票权,某种程度上就等于控制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间接控制了各国汇价的变动。摘编自成林二战后国际货币经济机制的形成与美国霸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金融领域的不同做法。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的做法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美国金融政策变

21、化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赫鲁晓夫的措施;是斯大林模式;是新经济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俄(联)的经济政策苏俄(联)的经济政策点睛:新经济政策分析:(1)从原因看,其出现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分析。首先,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由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其次,从深层次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2)从本质特征看,新经济政策是坚定的无产阶级政策,目的是为

22、了建设社会主义,其本质特征是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治、经济领导权的前提下:第一,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第二,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第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利用物质利益,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答案: B 解析: 凯恩斯主义在罗斯福新政时期被采用,并取得成功,故A项错误;胡佛政府推行的不当政府干预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动荡,为罗斯福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经验教训,故B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胡佛政府的不当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C项从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 3.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

23、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材料与经济发展计划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仰赖他人”指的是福利政策的推行,可知“转为自力更生”即是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故B项正确;大型国有企业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减小了经济干预的力度,且无法从材料中判断力度如何,故D项错误。 4.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说明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公平公正;根据材料“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社会革命的实质问题上引开”,说明对缓和社会矛盾有一定影响。故答案为C项。福利制度不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形式”,排除A项;福利制度与工人阶级能否参与政权无关,排除

24、B项;福利制度并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排除D项。点睛:本题要综合考虑两种观点,不能只从一种观点出发来作出选择。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种观点“已经走到了通往莫斯科的半路上”,并不是指开展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的暴力革命,而是指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追求社会公平公正。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为了这一目的才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5.答案: C 解析: “经济民族主义”类似于重商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通过含义可知经济民族主义就是要高筑关税壁垒,所以符合的选项是C。A、B两个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经济民族主义无关,因此A、B两项错误。D项是

25、经济危机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所以也是错误的。 6.答案: D 解析: 苏俄与苏联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排除A;“并未停滞”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可说明“实现工业化”的说法以偏概全,因为工业化实现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排除B,所以答案是D。 7.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中的“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可知,这种做法使集体农庄农民的生活得到相应的保障,旨在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故A项正确。 8.答案: C 解析: “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表明政府对经济活动

26、进行局部干预,故C正确;1933年罗斯福新政,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罗斯福新政后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9.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显示,苏联的生产开始指标化。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这个时期苏联正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一切经济活动都为国家工业化服务,所以农业生产的指标化是为了保障工业化战略的推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此时期不是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单单从农业生产指标化无法看出斯大林模式正式确立;D选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片面为工业化服务导致了农业的落后。 10.答案:

27、B 解析: 根据材料“该法还规定了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条款,从而使双边协定达到了多边开放的效果”来看,该法主要是以降低关税的措施扩大对外贸易,从而推动了美国贸易自由化进程,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贸易保护的表现,而是自由贸易的表现,排除A项;C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通过国会授权总统,并未突破三权分立原则,排除D项。 11.答案: A 解析: 从“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可以看出这一措施具有强大的社会效益,对社会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选择A选项。B选项主要针对的是个人;C选项是农业方面;D选项是金融方面。

28、点睛: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词和关键点,四个选项都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而我们要根据材料选择具体的措施和内容。结合材料中“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和“决裂”,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强调的是社会救助,社会负责,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12.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知五年计划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进而影响苏联的工业化。说明计划经济的局限性。所以A项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简单得出农民缺乏国家意识,所以B项错误;材料的重心也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上,因此C项错误;材料在讲农业对工业化的作用,所以不能说工业化不符合国情,D项错误。 13.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罗斯福主要是通过加税来支撑投资而不是依

29、靠大规模举债,故A项排除;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这就需要非常庞大的财政收入作为支撑,因此罗斯福政府要么大规模举债,要么增加税收,从材料看,其举债规模与预估出入并不算大,这说明其主要是通过采取加税措施来支撑财政投资,从而减少了财政赤字,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罗斯福对国家外汇储备缺乏信心,故C项排除;1935年,随着新政的进行,美国经济开始小幅度回升,因此,材料现象不能说明美国基本上摆脱了经济危机,故D项排除。 14.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来看,时间是在1939年,这个时期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实现了国防现代化,因此排除B、C选项。D选项时间不符,苏联加入二战是在1941年。A选项说法正确,正是当时苏联的国防现代化促使了学者发出感慨。 15.答案: A 解析: 经济的干预来缓解经济停滞或下降,故A项正确。 16.答案: B 解析: 从“推进了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实行了干部的任期制和轮换制”可以看出这是对原有的体制的一种改变,所以体现出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体现不出社会主义民主的“开始”;C选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