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室内游戏教案学习目标室内游戏教案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和节奏感。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协调力。 学习内容:游戏:指鼻子 学习步骤: 一、课堂常规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队列队形,要求各小组进行踏步与比赛。 2、放音乐,让学生做幼儿体体操。 3、组织学生练习并脚跳绳,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让学生上台表演跳绳。 5、及时评价,鼓励表扬。 学生活动: 1、积极参与队列队形练习,相互配合完成比赛。 2、专心练习跳绳,为表演做准备。 3、踊跃参与表演,发挥自己的特长,尽显本领。 2游戏:指鼻子 游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一个小朋友拿着另一个小朋友的左手,做拍状,后者右手食指指着鼻
2、子,当教师发出头或其他部位时,前者拍后者的手一次,嘴里喊和老师一样的身体部位,后者迅速移动右手到该位置,比一比在一轮中谁的失误率高,高的输,低的胜。游戏规则: 指错后,另一者提示对方改正,游戏继续直到第二轮开始。教与学的方法:1)教师简单讲解游戏方法,并做示范。2) 师生共同进行练习。 3)教师进行评价。3总结上课内容,宣布下课,师生告别。 做中悟,想中学郑芳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说爱动,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在活泼宽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实现各方面的充分发展,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悟,想中学”,通过亲身
3、体验感受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的快乐。一、实践操作中体验在教练习8的组成时,让学生用8朵花片抛一抛,数一数正面有几个,并记下来。然后汇报交流: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抛花片”活动,既营造一个“动”中学,学中“动”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情境交融、协调发展的目的。 在操作中体验,在操作中发现,学生学得兴趣昂然,不但主动的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也感受到了发现和探索知识的乐趣。二、 摹拟情境中体验学生乐于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身边的数学问题也更能引起他们探索的兴趣,引发他们积极的思维,对于一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模拟的活动情境,将数学“搬”到学生身
4、边,让学生感到知识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1、 设置童话情境 童话故事是儿童的最爱,在童话情境中学数学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探索新知的欲望更强烈。在教学、 、 和 =。教学0的认识时,设计这样的情境:数字王国里有许多数字。有一天,数字0、1、2、3、4、5聚在一起,数字5先摆出了老大哥的样子,骄傲地说“兄弟们,大伙儿里就数我5的本领最大,一只手有5个指头,5本书,。5支铅笔等都离不开我。”4也不服气的说“我的本领也不少,4棵小树,4朵花,都用4表示。”3、2、1也不示弱。就这样,他们争得不可开交。只有0一声不吭,为什么呢,因为它表示一个也没有。这时,智慧老人来了,他看者争得面红耳赤的数字说“你们别
5、争了,0的本领也不少呀!生活中它的本领可大啦,它单个站着很孤单,没有力量,一旦加入数字大军里,本领就大得惊人。它在数位表中占有的位置谁都不能侵犯。处此之外,0还有许多本领,量长度,它是起点,看直尺,是不是从0开始的?表示温度,0度告诉你”是已经结冰里!此外,在8461230、130*、137*等电话、手机号码以及一些编号中可少不了它。你们说0的作用不大吗?2、设置生活情境学习10的加减法后,创设“买汽车”的购物情境:玩具城里汽车大减价,分别为2元、3元、4元、5元、6元、7元、8元,给你10元钱,你能买几辆汽车?用算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有的说可以买两辆:2+8=10,3+7=
6、10,4+6=105+5=10;还有的说可以买3辆:3+3+4=10,4+4+2=10,6+2+2=10这样的模拟购物活动,给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和数学交流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不仅巩固了10的加减法,而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3、设计游戏情境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游戏走进课堂,在游戏中学、巩固新知,于“玩”中学,“乐”中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设计“玩纽扣”的猜数游戏。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人将8个纽扣分拿在两只手里,将一只手的纽扣给同桌看,让同桌猜出另一只手中的纽扣数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在玩纽扣的游戏中,学生轻松的掌握了所有的8的加减法算式。再如组织1
7、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可以采用“玩扑克牌”的游戏和“钻山洞”的游戏。在游戏中练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乐此不疲。三、 实践活动中体验学数学,“学”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发展、生活有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有利因素,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教学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时,设计了“滚一滚”“摸一摸”“猜一猜”“堆一堆”“搭一搭”“数一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长方替、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学生在实践中学数学、用数学,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发挥了聪明才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四、在
8、调查活动中体验“数学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深切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适当的时候可组织调查活动,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理解、掌握新知。在调查活动中,真实的生活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过程”的乐趣,也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课改的角度看,数学就是一种体验数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学数学,在实践操作中发现,在讨论质疑中明理,在合作交流中成功,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一样丰富多彩,这样,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郑芳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
9、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1、认真听讲的习惯。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如,“武瑞思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
10、用目光加以暗示。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1边
11、分计算棒1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如在进行10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 11-9=2、 12-9=3、 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园的学生,而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则1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1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11-9=2、 12-9=3、 13-9=4你能当小老师
12、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10几减9的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10几减9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3、大胆发言的习惯。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
13、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一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于是,一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
14、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4、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 1盘放1个,另1盘放3个;1盘放2个,另1盘也放2个;1盘放3个,另1盘放1个。有了这1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
15、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5、“认真作业”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作业要严格要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强调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机会。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1) 认真审题。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我们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指边读,强调他们多读,弄懂题目具体有几个已知条件和问题,读中画重点字、词,养成用符号标记习惯,同时指导分析对比的方法。(2)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从写数字清楚,书写整齐、美观到格式正确,都有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限时内完
16、成作业。有了时间限制,学生不敢随意浪费时间。和时间比赛的结果会鼓励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 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树榜样。(4)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再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所以,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学学习将会走向一个全新的天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