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5 ,大小:68.03KB ,
资源ID:111665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665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三参考答案修订稿 2.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三参考答案修订稿 2.docx

1、历史必修三参考答案修订稿 2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学与导参考答案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 百家争鸣结构化预习(一)1(2)百家争鸣 2仁 礼 政治 鬼神 有教无类 全面发展 私人讲学 诗 春秋 仁、义、礼、智 仁政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礼(二)1(1)道(2)因循自然 逍遥 2宇宙万物 相反 以柔克刚 以弱胜强 消极悲观 小国寡民 自然无为 道 界限 齐物 天地万物 老子 庄子 辩证法 自然 精神自由(三)1尽地力之教 刑罚 君权 法经 世卿世禄制度 井田制度 君主集权 事异则备变 系统化 2(1)专制主义 秦始皇 (2)儒学 专制政权(四) 1(1)兼相爱尚贤 (2)客观 实践三表

2、a类 故b类比推理C归纳推理2(1)逻辑学 墨辩(2)汉代互动解疑1、(1)春秋末年,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不同阶级,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许多做出杰出贡献的学术大师。(2)当时的社会处于激烈变革和战争的动荡局面,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来钳制思想争鸣,各国统治者为增强自身力量而重视士人及其学术思想为百家争鸣提供了有利条件。2、(1)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寻求安定的社会环境,符合下层人民的利益。(2)墨家节葬、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的主张,符合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及简朴的生活习惯。(3)“三表”法中“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

3、之利”的标准符合小生产者的利益。3、(1)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2)当今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内化迁移1D 2B 3C 4C 5B 6B 7B 8B 9C l0A11(1)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2)法家主张人们应按现实需求进行革新,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实行严明的法度,符合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统一的潮流。(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在一个王朝的初期,由于战争破坏,经济凋敝,统治者以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实行休养

4、生息政策,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经济。12(1)目的是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2)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成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整理一些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化。(3)老子。(4)可能向学生传授“仁”、“礼”、“为政以德”等学说。孔子的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教育活动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二汉代儒学结构化预习(一)1(1)专制主义 (2)儒生 儒家经典2(1)秦记(2)儒生3(1)思想文化 文化 (2)政治权力(3)主流文化 思想文化(二)1(1)大一统 专制主义(2)文化共同体(3)儒学 2(1)儒学 德政 教化 (2)受命

5、于天 (3)独尊 政治(4)重用儒生 表彰六经 3(1)平等竞争 学术思想 (2)思想教育 民族历史文化(三)1(1)政治管理(2)地方教育 2(1)儒学教育 古代教育 (2)积极向学 文化 (3)垄断官位 (5)议政运动(四)1(1)世官制 (2)察举制 2隋唐 3(1)考试成绩 (2)儒学经典4(2)专制主义 (3)科学技术互动解疑1(1)变化: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解放;秦朝时期死气沉沉。(2)原因: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各国纷争的局面造成了宽松的学术氛围;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创立,出于政治统一的需要,思想也走向专制。2.(1)儒家宣传的仁政和伦理道德,有利调整封建

6、统治关系,维护封建统治秩序。(2)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中央集权等主张,适应了维护统一的要求。(3)汉武帝大力提倡,通过中央的太学和郡国学校,用儒家经典教育贵族子弟,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体系。3.(1)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2)其核心内容是“天人感应”和“军权神授”。(3)宣扬皇帝是“代天治民”,神化了封建统治,是带有神学倾向的儒学。这些思想与孔孟提倡的“仁”和“仁政”为核心的儒学有区别。内化迁移1A 2D 3A 4D 5C 6B 7C 8C 9C l0B11(1)人物:孔子。贡献:思想上,提出“仁”的思想,主张“以德

7、治民”;教育上,首创私人办学,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文化典籍上,编辑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被称为“六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藏。(2)创新发展:糅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等学说;提出封建的“三纲五常”学说。(3)不同点: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相同点:都属于文化专制政策,为维护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原因:儒家思想的两重性,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的接纳和重视。12(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

8、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2)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主张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它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3)正面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极其深远。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同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三 宋明理学结构化预习(一)1(1)权威性

9、(2)佛教 2(1)韩愈 道统 性命之源(2)尊王攘夷 唐代中央集权儒学 3(1)理学创立(2)儒经义理(3)气节(二)1天理 天人关系 2万事万物 天地万物 “理”生万物 宇宙规律 理学 宗旨 唯物主义 仁 孔颜之乐 天理(三)1朱熹 庞大2(1)理先于气能动性万物之理 太极(2)小学 循序渐进 道德价值 无私无畏 仁民爱物 精神 社会责任感 (3)三纲五常 无道之君正君心(4)大学 四书3(2)专制主义(四)心即理也 支离 发明本心 物欲 意见 开创者 心 灵明 天理 良知 致良知 知行合一 集大成者 儒家信仰互动解疑1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播;下层人民无力应对生存危机而寻找新的精神寄托。2

10、新发展:“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即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是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的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被理取代。影响:(1)标志儒家思想的成熟。逐步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2)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3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异(1)认为宇宙万物有“理”和“气”两个方面,理先气后,是客观唯心主义。(2)主张用外在的“天理”来规范行为。(1)认为“

11、心外无物”,“心即理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2)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达到“致良知”。同(1)都属于儒学范畴,并对儒学有所发展。(2)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属于唯心主义。(3)都要求克服私欲,维护封建统治秩序。(4)都是古代哲学的重要成果。(5)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6)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内化迁移1A 2A 3C 4A 5D 6C 7A 8B 9A l0B11.(1)仁;礼;为政以德(2)“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3)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4)四书章句集注(5)吸收“佛、道”思想,确立了以“

12、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6)以“心学”更新理学;12(1)趋势:三教合一;影响:儒学面临危机儒学家开始应对思变。(2)朱子语类记载的是朱熹的思想。而朱熹的理学思想自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且成为宋明儒学主流,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3)主要区别:求“理”的方法不同,王守仁是“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朱熹则是“格物致知”。实质相同:王守仁的“心学”与朱熹理学都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四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结构化预习(一)2(1)穿衣吃饭 日常生活(2)圣人 儒家经典 (3)童心说 礼教(4)真心 摹古 3社会现实(三) 1经世致用

13、2.(1)儒学(2)专制君主(3)盗臣(2)制度批判贤君明主修身 治国互动解疑1. 经济因素:(1)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2)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基础:工商业者阶层的扩大;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2.(1)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李贽大胆挑战宋明理学,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三大思想家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而闻名。(2)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3)一定的民主色彩:李贽提出“童心说”,黄宗羲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

14、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顾炎武提出“众治”的主张,王夫之提出“循天下之公”(4)提出工商皆本,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3.(1)继承:主张和谐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2)批判: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思想上,批判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内化迁移1A 2A 3D 4C 5D 6B 7A 8A 9B l0B11(1)黄宗羲、顾炎武。(2)反对君主专制独裁。(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奋学习,忠心报国。以天下为己任是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的孜孜追求,现代社会的发展更需要这种意识。学生时代的实践主要在于搞好学习,以便提高未来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15、12(1)加强君主集权。这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需要。成为秦国实现统一的理论基础。(2)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推行文化专制政策。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3)批判君主专制。材料二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三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材料四唐甄则认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专题一质量评估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名言要与书博会的主题相一致,而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2C 3C 4C 5【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B项是孟子的思想观点。法家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建

16、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层含义证明了其有效性,而本题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其暴政促成的,故从而说明了“君轻民贵”,统治者要实行“仁政”。6【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主要说明了“尚贤”的思想,属于墨家思想。7C 8B 9B 10【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题千所引材料中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一种辩证观点。然后依托教材找出备选项A、B、C、D中具有辩证思想的选项。11C l2A l3B1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宋明理学强调克制自己的欲望,顺从统治,导致封建伦理道德规范在这一时期基本

17、形成。1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注意要逐句分析材料内容,“非礼勿视”便是天理,“非礼而视”便是人欲,强调要遵循礼,即不能违反社会规范,D项正确。1 6C l 7D l8B l9C20【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对李贽思想的理解。李贽的“离经叛道”主要是批判道学家的伪善,认为儒家经典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和盲目批判。因此,他反对的是对孔子的盲从,具有进步意义。21【解析】选B。明末清初,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思想,但没有体现参与政权的愿望;当时资本主义仅仅处于

18、萌芽阶段,D项不正确。22A 23B 24D 25B26(1)原因:儒家思想的二重性,即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易于被社会各阶层接受;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强力推行。(2)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守仁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二者没有本质差别。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理”,其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封建专制。(3)思想主张:经世致用。表现: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学术上,主张学以致用。27(1)核心:“仁”、“礼”。(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

19、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3)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4)不同:李贽反对坚持儒家思想,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成长,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5)地位: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作用: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8(1)仁(或礼)。(2)取得独尊地位(或统治地位)。意义: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社会秩序;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3)

20、朱熹(或程颐、程颢、陆九渊、王守仁答出一人即可)。影响: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具有历史使命感。(4)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结构化预习(一)2蔡伦 蔡侯纸3阿拉伯 欧洲4(1)文明发展 (2)信息 革命性(二)1南北指极性4阿拉伯 欧洲 5(1)军事 (2)航海事业 郑和哥伦布麦哲伦(三)1炼丹制药 (2)硫磺 硝石神农本草经 2(1)火药箭(2)火炮 (3)武经总要 (4)定时炸弹3阿拉伯4骑士阶层(四)1(1)刊印日期 (2)毕升印制 (3)木活字 转轮排字盘 铜活字 古今图书集成 铜活字2(1)波斯 (2

21、)木版雕印 (3)金属活字3文艺复兴运动(五)1(1)慎言其余(2)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3)老子2(1)现代科学 自然 技术(2)天人合一 (3)实践 经验互动解疑1(1)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3)科举制度、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4)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重商主义,对外扩张等促进了西方科技的进步。2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1)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兴起。(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推动世界从冷兵器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3)指南针的使用

22、,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连接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3.(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意识。(4)从分布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学及医学等方面。(5)从成就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内化迁移1B 2D 3C 4C 5A 6C 7C 8A 9B l0A11(1)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2)战国。辨别方向。(3)为哥伦布等人的远洋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推动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23、的到来(或者答新航路的开辟)。它也是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和实行殖民扩张的技术条件之一。(4)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5)科学技术能否产生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12(1)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科技领域(或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原因:中国古代以农耕经济为主导,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因而与农业有关的科技得到发展。(2)领先世界的原因:1.农耕经济高度繁荣;2.国家较长时间的统一,政局稳定;3.中央集权国家对科技的支持;4.交通发达,境内各地区、各民族以及与各周边国家交往频繁;5.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二 中国的古

24、代艺术结构化预习(一)1(1)陶器(2)甲骨文2(1)文义 (2)曲直运动 (3)隶书(4)秦代 圆匀 秦朝 平衡对称 汉末 严整 欧阳询 柳公权 晋代 楷书 工整清晰 王羲之 米芾 写意性 张旭(二) 1(1)陶器(3)中国画2(1)山水画3(1)自然风景布局构图 意境 (2)抒情写意 文学诗意(三)1(1)骨笛陶埙 (2)青铜编钟2(1)乐府机构 清商三调(2)清商乐 (3)燕乐3(2)十面埋伏互动解疑1(1)由图画到符号: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2)由繁到简: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顺序是甲骨文、金文、篆书、

25、秦隶;隶楷阶段,汉字形体演变顺序是隶书、楷书。2(1)追求抒情写意是其主要特色。(2)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3)反映了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的变化。3上古先秦时期,以钟磬乐为代表的乐舞占据主流;汉唐时期以歌舞大曲为代表的中古伎乐占据中心地位;宋元明清时期,以说唱、戏曲为主的近世俗乐得到迅速发展,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则逐渐形成了在音乐中的中心地位。内化迁移1D 2D 3C 4B 5A 6A 7D 8.D 9D l0C 11(1)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原因:社会交往、文化生活的推动,笔墨纸张的改善等。(2)A商

26、朝 B商朝 c春秋战国 D秦朝 E秦朝12(1)图一属于风俗画;图二属于文人画(写意画)。(2)图一体现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反映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3)文人画的精髓是表现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三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结构化预习(一)1诗歌总集3(1)四言 杂言 (2)丰富多彩4现实主义(二)1楚国 2(2)想象奇特 地方特色 (3)节奏和韵律3(1)楚辞(2)离骚 政治抒情 怀疑九章 流放经历(三)1(1)骚体诗 (2)巧文多智2(1)吊屈原赋 (2)子虚赋气势恢弘 (3)扬雄3(1)班固(四) 1鼎盛 2诗仙 浪漫主义 激情 率真自然 诗史 忧患意识 人道主义(五)1

27、(1)长短句 (2)合乐歌唱(3)乐调曲谱 音乐节奏2柳永 白描 悲欢离合 刚健豪放 婉约派 国家兴亡 悲壮激昂 豪放派 爱国情怀(六)1杂剧 散曲 2(1)音节 句子长短 方言俗语 (2)城市经济 燕乐散曲 关汉卿 感天动地窦娥冤(七) (1)新的景象 社会生活(2)改良主义 2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 个性解放 短篇白话 社会生活 说不尽互动解疑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2. 封建经济发达: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

28、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社会矛盾尖锐: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1)特色:通过文学手段重树商人等这些原来受歧视角色的形象,对现实提出深刻批判。(2)联系:明清时期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风气,传统的轻商观念开始淡化。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的创作。“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明清社会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危机,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日益不满,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内化迁移1C 2C 3B 4A

29、5D 6C 7A 8B 9B l0C11(1)出白“风”这一部分。因为这首诗不仅写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奴隶主贵族的憎恨、抗议和斥责,同时还表达了下层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的愿望。(2)情怀:热爱祖国和人民,忠诚于祖国和人民关注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引用屈原其他诗句也可)(3)原因: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人民的挚爱,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12(1)分别是诗;词:曲。(2)诗在唐朝;同在宋朝;曲在元朝最兴盛。(3)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专题二质量评估1A 2D 3C 4C 5B 6B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不能说是

30、由三大发明奠定的。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打破世界各地隔绝状态主要与指南针有关。综合三大发明的影响,其重要意义在于推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即A项正确。8【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古代帝王所创造”与史实不符,“必须固守传统文化”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排除。9C l0D llB l2A 1 3【解析】选B。北宋时期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由于北宋理学的兴起,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文人山水画也体现出这一特点。14D1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分析问题的能力。琵琶曲十面埋伏是明清时代出现的名曲,所以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在宋代都有可能出现。16

3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常识性认识。结合关羽的个性特点,“红色”表示忠勇正义。曹操是白色,体现奸诈狡猾;包拯是黑色,体现铁面无私。17B l8B 19【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文学体裁的认识能力。该作品出于诗经蒹葭,以四言为主,是先秦时期的民歌。20C 21D22【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诗内容的理解。四旬诗句中,A项是汉代大风歌,D项应是宋词。对比B、C两项,“忆昔开元全盛日”一句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23C 24A2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红楼梦创作内容、重要意义的理解。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被改编说明后人的重视和研究。情节凄美离奇,讽刺意味浓厚应是指聊斋志异。C、D两项都无从谈起。26(1)曾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l6世纪以后发展滞后。对欧洲率先迈人近代社会起了重大推动作用。具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