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4.95KB ,
资源ID:111652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652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函授政治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函授政治复习资料.docx

1、函授政治复习资料201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严格依据大纲编写: 201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依据目录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二、 物质和意识(一)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二)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三、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二)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三)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畴四、 实践和认识(一) 认识的本质(二)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三)真理及其检验标准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一)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二) 社

2、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三)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一)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 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三)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四) 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五) 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第二部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及其历史进程(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重要意义二、 新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 新主义革命理论(二)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三、 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理论(一)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二) 我国

3、正处丁并将长期处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四、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二)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五、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四) 促进国民经济乂好乂快发展六、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一)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三)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二

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九、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十、”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 ”一国两制”构想(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三)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第三部分时事了解2012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国际、国重大事件正文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说明1、考试

5、容(概述):今年的大纲由原来三部分的容变成了两部分,实际上第二部分就是把原来的思 想和理论两部分合二为一,所以从文字上看变化较大。(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容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等。(2)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时事,要求考生了解去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国际、国发生的重大 事件。总体要求2、 政治科招生复习考试大纲明确了对考生的 3点总要求:一是要能比较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特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及 其重要意义;二是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毛特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解决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要问题;三是对丁违背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错误观点、错误思想能够识别,并给予适当的分析判断。3、 专升本政治总分是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主要是考察马哲、毛特理 论、时事3个部分,其中马哲占28%,毛特占65%,时事7%。题型有选择题、 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其中选择题占 53%,辨析题13%,简答题20%, 论述题14%。从这些可以看出,每年的客观题占的比例非常大, 对丁我们广大 考生来说是件好事,但大家也不容忽视,因为考的围广,所以只要跟着老师听一遍课,掌握了老师讲授的重点容,考一个好的分数还是比较容易的。每年考 试较难题比较少约占20%,中等难度题占50

7、%,容易题占30%。4、 注息:1.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以及意义。2.要求能够运用原理分析和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3.对丁违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一些错误观点能够分辩出哪些是错误的。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和世界观既相联系乂相区别:哲学和世界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都是 人们对丁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同世界观乂有重要区别。哲 学不同丁一般的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不系统的朴素的世界观,而是人 们用哲学的术语,按照一定的

8、逻辑结构,采取概念体系的形式予以表达的理论 形态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皆有,人人都可以学习和掌握它,但哲学具有严 密逻辑结构的理论体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社会实践经验,通过认真、 刻苦学习,才能真正掌握。(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用这种理论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各种问 题,就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的差异会 导致方法论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乂体现了世界观的差异。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 和实践息息相关。2.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9、存在的关系问题。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 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 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人的思维能否反映以及怎样正确反映现实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容是相互制约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要 弄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正是为了能够在一个正确的基础上把思维 与存在统一起来。3.哲学的主要派别(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 意识、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

10、学派别。所谓唯心主义,就是 主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的发展有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 义(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其基本特征是:肯定 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否定神创世界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原初物质”(如水、火、气、土、风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世界物质性 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性、猜测性的朴素性质。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继承 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优良传统,高举无神论的旗帜,在反对

11、封建主义、经院哲 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进步作用。但由丁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存在着严重 的缺陷。这些缺陷是: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 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不彻底性(在自然观方面是唯物 主义,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把唯物主 义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有机地结合起 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唯一科学地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精神当作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是感觉或意识的产物。如中国古代的孟子主“

12、万物皆备丁我”,英国的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奥地利的马赫说“物是感觉的复合”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万事万物之前,存在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它是万事 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只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这种神秘的客观 精神,古希腊的柏拉图叫“理念”,德国的黑格尔叫“绝对精神”,中国的程朱学 派叫“理”。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凡是认为精神能够认识物质的叫做可知论,凡是认为精神不能够认识物质的叫 做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比较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主世界是 可以认识的,都是可知论者。可见,在可知论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不可知论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13、,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实践是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武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作为哲学的非基本派 别,并未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基本派别。不可知论只是表现了哲学 路线上的某种不彻底性,它否认物质决定意识,本质上也是唯心主义的一种表 现。3一元论和二元论的观点所谓一元论哲学,就是主世界只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的哲学。唯物主义和彻底的 唯心主义都主世界只有一个统一的本原,所以一元论哲学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 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区别。哲学史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 为精神和物质是两个各自独立、互不依赖的本原,是哲学上的折中主义。但它 否认了物质决定意识而必然陷入唯心主义泥潭,所以它并未超越唯物主义

14、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第 二性的实质,主要是用什么观点、沿着什么路线去认识客观世界的问题。(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 包不变的东西;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变和飞跃;事物 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丁事物的外部,而在丁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辩证法的发展形态: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 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观点,它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事物是孤立存 在的,所以形而上学主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在这里要注

15、意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这两个派别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在哲学史上辩 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结合在一起的。同辩证法相反,形而上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 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根本质变和飞 跃;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丁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 身运动发展的要本动力。正因为如此,形而上学不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看待 事物及其运动,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古代形而上学笼统地否认事物的变化、否认事物的在矛 盾;中世纪的形而上学,无论在中国或欧洲,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届丁唯心主

16、义的世界观;在近代,欧洲的形而上学成为系统的思维方法,这是同资产 阶级的局限性和自然科学发展的程度相联系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相对抗。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学说,但它不构成哲学的基本派别,而是 从届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 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始终贯穿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是独 立存在的,而是这样或那样地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联系并交织在一起 的。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总是先解决世界的本原“是 什么”的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解决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

17、所以辩证法 和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不存在独立的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派别。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别, 辩证法也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唯物主义,表明这 种唯物主义是片面的、不彻底的;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辩证法,也意味着这种 辩证法是在神秘形式中被歪曲了的不科学的理论。哲学发展的趋向必然是唯物 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厂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丁 19世纪40年代不是偶然的。19世纪40年代,欧洲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牛

18、的社会条件。 19 世纪30至40年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 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 基础。1831 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从 1836 年开始,英国工人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6月,德国西里 西业工人举行起义,提出了 “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这三大工人运动表 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成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废 除一切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力量。无产阶级为了实现 自己的历史使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

19、自然科学前提19世纪上半期,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进步,其中有代表性的重大成就,是能量 守包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这三大科学的发现为马克 思主义哲学彻底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全面深刻地揭示自然界唯 物辩证的性质,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前提与条件。能量守包和转化定律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 统一性;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生物进化论则证明生物界是 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广义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历史上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狭义 地说,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

20、法的“合理核”和费马哈唯物主义的“基 本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现实的实践中,特别是在亲自参加和深入了解欧洲 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从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理论上,他们抛弃了黑格 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收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核”;抛弃了费尔巴哈哲 学中的形而上学的、的、伦理的唯心主义杂质,吸收了它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核” 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发现,创立了崭新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丁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社会和

21、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 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区别乂有联 系。二者的区别在丁: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方面或层 次的特殊本质及共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 二者的联系是:每一时代的哲学都以该时代的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具体科学中 概括出哲学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哲学所概括和总结的一般结论和原则乂可以指 导人们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身,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但是,哲学所抽象概括的只是具体科学的共性或共同本质的东西,而不是各门 具体科学的总和或机械相加。在各个时代里,哲学往往高出时代的思维水平, 成为“时代精神的精

22、华”。(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在人类早期的哲学思想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曾经有过原始的结合,但受当时 条件的限制,只能是缺乏科学论证的朴素的结合。到了近代,唯物主义往往与 形而上学相结合,辩证法则往往与唯心主义相结合,结果形而上学限制了唯物 主义成为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窒息了辩证法成为不彻底的辩证法。马 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为依据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 在一起,结束了长期以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的局面。它不仅在总体上而 且在每一个观点、每一个原理中,都把唯物论和辩证法融为一体。2马

23、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统一起来、这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独创。在以往的哲学中,社会历史观从总体上看都是唯心主义的,甚至连在自然领域 比较坚决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也难免陷入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而且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 史观,这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理论贡献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也是它的一个简要的 定义,更重要的地表明它是一个完整彻底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

24、哲 学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自己的 科学体系,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而且都要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 检验;在指导实践中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践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丁其他一切哲学最主 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突 出地表现为它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 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突出地表现在 它始终以革命地改造世界为已任。最后,马克思

25、主义哲学是严格的科学性和高 度的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在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理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2)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能力(3)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运用概念的艺术、提高理论思维的能 力。第二章物质和意识 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四章实践和认识 第五章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第六章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历史进程 第二部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

26、理论成果考纲要求:I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及其历史进程, 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及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对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 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 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 明确提出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初步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涵。指 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 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

27、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 用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既是作为党的核心领袖人物认识水平的反映,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 晶。经过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1945年,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予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 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一一思想,作为我们党一 切工作的指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 习和

28、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乂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 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士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 际问题。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 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不可 能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也不能把马克思主 义当作教条,更无法照抄别人的经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 革命与建设道路和方略。使马克

29、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从而用“具体的马克思主 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 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是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 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必然会产生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就会 创造出新的东西。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强调的“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 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了解和懂得中国的历史 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的特点、中国

30、社会的发展规律,达到对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之完整的、统一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丁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 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 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照搬,也不是对中国文化的复制,而是 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融合。这就需要把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 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和繁荣起来。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

31、时乂使 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 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 益结合的过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相结合,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相关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了思 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 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 了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 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丁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 史任务,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 是它们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乂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 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丁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拓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这个进程还在继续之中,它将随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