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57KB ,
资源ID:111641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641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川北医学院成教临床本科《病理生理》自学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川北医学院成教临床本科《病理生理》自学习题.docx

1、川北医学院成教临床本科病理生理自学习题病理生理学自学习题一、 名词解释1. 稳态 : 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形态、功能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自稳调节下的自稳态。 2. 固定酸 :体内除碳酸以外的酸性物质,不能经肺排出,需经肾随尿排出体外,统称为固定酸 。 3. 内生致热原 :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致热原。IL-1、TNF、IFN、IL-6等是公认的内生致热原。 4. 应激性溃疡 : 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严重创伤、重病和

2、其它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 5. 自身输血 : 是指在休克早期由于缩血管体液因素的作用,使容量血管收缩,加之动静脉短路开放,使静脉回流增加的代偿性变化。6. DIC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获得性的、以血液凝固性先升高而后降低为特征,表现为先发生广泛性微血栓形成,而后转为出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理过程)。7. 脑死亡 :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 8. 肠源性紫绀 : 食用大量新腌咸菜或腐败的蔬菜,由于它们含有大量硝酸盐,经胃肠道细菌作用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3、并经肠道粘膜吸收后,引起高铁 Hb 血症,患者皮肤、粘膜(如口唇)呈现青灰色。 9. 发热激活物 : 又称为内生致热原诱导物,包括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 和某些体内产物。它们均有诱导活化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的能力。10. 热休克蛋白 : 指在热应激或其它应激时细胞新合成的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质。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新生蛋白的正确折叠、位移和受损蛋白的修复和移出,从而在蛋白质水平起防御保护作用。11. 冷休克 : 即低动力型休克,由于皮肤血管收缩患者皮肤温度降低故称为冷休克。 12.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 DIC时微血管内沉积的纤维蛋白网将红细胞割裂成碎片而引起的贫血。13.

4、活性氧 : 化学性质较基态氧活泼的含氧物质称为活性氧,包括氧自由基和非自由基的含氧产物。 14. 中心静脉压 : 指右心房和腔静脉内的压力,反映右心功能。15. 死腔样通气 : 肺动脉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动脉炎、肺血管收缩等,可使部分肺泡血流减少,V A /Q明显高于正常,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16. 假性神经递质 : 肝功能不全时,血中苯乙胺、酪胺增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后在-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这两种物质与正常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结构相似,因此它们与正常的神经递质竞争性的与相应受体结合,但其生理功能极其有限,

5、因此在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唤醒功能不能维持,从而发生昏迷。这两种物质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即为假性神经递质。17. 氮质血症 : 急慢性肾功能障碍,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的蛋白代谢产物,因而使血中尿、肌酐等非蛋白氮的含量大量升高。18. 血流重分布 : 缺氧时,各器官血流量出现重新分布,心脑血流量增加,而皮肤和内脏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这种血流的重新分布具有重要的代偿意义。可优先保证重要器 官的血氧供应。19. 反常性酸性尿 : 碱中毒病人通常排出碱性尿液,若碱中毒病人排出酸性尿液则称为反常性酸性尿。低钾性碱中毒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排钾减少,排氢增加,尿液呈酸性。20. 心肌抑制因子 : 指休

6、克时由胰腺产生的一种小分子多肽,具有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故名。它还具有收缩腹腔内脏小血管和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的作用。21. 肺性脑病 : 因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人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称为肺性脑病。22. 细菌移位 : 指肠内细菌透过肠粘膜侵入血液循环(门静脉循环或者体循环),并在远隔器官和组织中生长繁殖,产生有害作用的过程。二、 填空题1. . 病理生理学着重是从 疾病功能 和 代谢改变 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包括 病因学 和 发病学 两部分。 3. 在 的前提下 , 对病人进行周密细致的临床观察及必要的实验研究 , 是探索疾

7、病本质的重要方法。 4. 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 生物 模式转变为 生物-心理-社会 模式。 5. 疾病所引起的病人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 症状 。 6. 利用各种方法在患病机体查出的客观存在的变异称为 体征 7. 病因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 原因 与 条件 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 8. 生物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 寄生虫 和 病原微生物 。 9. 先天性致病因素是指 能够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 的因素。 10.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称为 遗传易感性 。 11. 条件通过作用于 病因 或 机体 起到 促进 或 阻碍 疾病发生发展作用。 12. 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 , 疾病的发展趋向是 恶化 或 好转 。 13

8、. 疾病的过程可分为 潜伏 期、 前驱 期、 症状明显 期和 转归 期。 疾病的转规有 康复 或 死亡 两种结局。 14. 死亡可分为 生理性 死亡和 病理性 死亡。 15. 死亡的过程可分为 濒死 期、 临床死亡 期和 - 生物学死亡 期三个阶段。 16.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是 脑死亡 它是指 全脑功能 的永久性丧失。 17. 在疾病时小儿较成人更易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其主要原因有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不完善 、 新陈代谢旺盛水交换率高 、和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18. 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测定 阴离子 和 与未测定 的差值。 19. 脑水肿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 血管源性脑水肿

9、 、 细胞毒性脑水肿 和 间质性脑水肿 三类。20. 急性缺氧时机体代偿反应主要以 呼吸 系统和 循环 系统为主。21. 内毒素致热的主要成分是 脂质A 。22. 发热的基本信息分子是 内生致热原 ,它的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 ,它是由 产内生致热原细胞 产生和释放的23. 糖皮质激素 增加是应激最重要的内分泌反应。24. 持续应激时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 减少 ,亲和力 降低 。25. 休克早期 腹腔内脏皮肤 等部位血管剧烈收缩, 心脑血管 等则不明显,保证了 器官的血液供应。26. 休克期引起血管扩张的局部代谢产物有 H + 、 K + 、 腺苷 等,还有肥大细胞释放的 组胺 。27. 中心

10、静脉压主要反映 右心功能 抗回心血量, 肺动脉楔压 主要反映左心功能和回心血量。当失血性休克病人发生心衰时,二者可由 降低 转变为 - 增高 。28. DIC 的纤溶亢进期 , 凝血酶原时间 延长 , 3P 试验 阳性 ,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 缩短 。29. 心肌细胞的死亡包括 坏死 与 凋亡 两种形式。30. 在 MODS 病情转归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肾功能 。31.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同的、成的 功能 、 代谢 和 结构 。32. 在疾病时小儿较成人更易发生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其主要原因有 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不完善 、 新陈代谢旺盛水交换率高 和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33.

11、乙酰唑胺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 碳酸酐酶 活性 ,故细胞内生成 H 2 CO 3 减少,致使 H + 的排泌和 HCO 3 - 重吸收 减少 ,故发生 AG正常型 代谢性酸中毒。 34. 缺氧时引起冠状动脉扩张的局部代谢产物主要有 乳酸 、 腺苷 、 PGI 2 以及 H + 、 K + 、磷酸盐等。35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主要有 代谢耗氧率 和 机体代偿能力 34. 持续应激时细胞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数目 减少 ,亲和力 下降 。35. 按病因可将休克分为过敏性、神经源性、失血性、 创伤 、 烧伤 、 感染 和 心源性 休克。36. 心肌抑制因子的主要生成部位是 胰腺 ,其主要作用是抑

12、制 心肌收缩力 、抑制 网状内皮系统 和收缩 内脏小血管 。37. DIC 常见的诱因可分为 单核吞噬细胞 系统功能抑制、 肝功能 严重障碍、妊娠期 高凝状态 、 微循环血流淤滞 和 缺氧及酸中毒 五大类。38. FDP 因 抗凝血酶 作用、抑制 血小板聚积 作用及增加 毛细血管通透性 作用而引起出血。39. 自由基清除剂可分为 低分子 清除剂和 酶性 清除剂,前者 VitE 、 VitA 为代表;后者以 过氧化氢酶 、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为代表。 40. 中性粒细胞在吞噬活动时,其摄入的氧在 NADPH氧化酶 和 NADH氧化酶 催化下,接受电子形成氧自由基,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41. 心功能

13、不全时,心脏以外的代偿方式有 血容量增加 、 血流重分布 、 红细胞增多 和组织细胞利用氧能力增强42. ARDS 是典型的 型呼吸衰竭,其血气变化特点是 PaO 2 下降 PaCO 2 下降 。43. 肾缺血或肾中毒时,远端小管中的钠离子浓度和流量均增加,刺激 致密斑 引起 肾素 分泌,肾内 血管紧张素 增多,使肾血管。44. 高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_ 失水多于失钠 _ ,血清钠浓度 _ 150mmol/L _ ,血浆渗透压 _ 3 10mmol/L _ 。45. 代谢性酸中毒时脑组织中 _ 谷氨酸脱羧酶 _ 活性增强,使 _ GABA _ 生成增多,后者对中枢神经系统有 _ 抑制 _ 作用。

14、46. 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是 _ 心性水肿 _ 、 _ 肝性水肿 _ 和 _ 肾性水肿 _ 。47. 应激时变化最明显的激素为 _ 儿茶酚胺 _ 和 _ 糖皮质激素 _ ,两者对免疫功能主要都显示 _ 抑制 _ 效应。48. 休克各期组织灌流量都出现 _ 少灌少流 _ ,休克早期灌 _ 少 _ 于流,休克期则灌 _ 大 _ 于流。49. DIC 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_ 出血 _ 、 _ 缺血性器官损伤 _ 、 _ 休克 _ 和 _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_ 。50. 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左室 _ 后 _ 负荷增加,使心肌肌节 _ 并联性 _ 增生,最终导致 _ 向心性 _ 性心肌肥大。 51.

15、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为 _ 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_ 、 _ 使脑内递质发生改变 _ 、 _ 对神经细胞膜的抑制作用 _ 。52. 按水肿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 _ 显性水肿 _ , _ 隐性水肿 _ 两种类型53. 感染过程中容易诱发心衰是由于 _ 加重心脏负担 _ 、 _ 内毒素抑制心肌舒缩性 _ 、 _ 心肌供血供氧不足 _ 。54. 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时, SB 降低 , BB 降低 BE 为负值 血中钾离子浓度 升高 。55. 休克引起血管扩张的局部代谢产物有 H + 、 K + 、 腺苷 等,还有肥大细胞释放的 组胺56. 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 _ 贫血 _ , _ CO 中

16、毒 _ , _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_ 。57.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可使脑血管 扩张 皮肤血管 扩张 肾小血管 收缩 和肺小动脉 收缩 58. 乳果糖可以 降低 肠道 pH 值,一方面 抑制 肠道细菌活性,控制肠道 氨 的生成;另一方面吸引血液中的 氨 向肠道扩散以治疗肝性脑病。 三、 问答题1反常性碱性尿和反常性酸性尿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高钾血症时细胞外K + 转移到细胞内,细胞内H + 转移到细胞外产生代谢性酸中毒。此时,肾小管上皮内H + 浓度降低,H + /Na + 交换减少,排出的H + 减少,尿液呈碱性,故称反常性碱性尿。在低钾血症时细胞内K + 转移到细胞外,而细胞外H + 转移到细

17、胞内产生代谢性碱中毒,肾小管上皮内K + 浓度降低,H + 浓度增高, H + /Na + 交换增多,排出的尿液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2. 试述缺钾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机制。 (1)细胞外K + 降低,使细胞内K + 向细胞外转移,为维持电平衡,细胞外H + 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外H + 浓度降低,即发生碱中毒。 (2)肾小管上皮细胞缺钾,使K + /Na + 交换增强,肾排H + 增加,重吸收HCO 3 - 增加,故易导致碱中毒3 试述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代谢耗氧率:代谢耗氧率越高,对缺氧耐受性越低,反之亦然。(2)机体的代偿能力:老年人、有心、肺及血液病者因机体代偿能力

18、降低,对缺氧的耐受性亦降低,运动锻炼可提高机体代偿能力及对缺氧的耐受性。4 试述TNF与发热的关系。 TNF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质,能为内毒素所诱生,小剂量(1g/kg)注射可引起单峰热,1小时内达到峰值。大剂量(10g/kg)注射则引起双峰热,第二峰出现在注射后3-4小时。第一峰是TNF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的,第二峰则是通过IL-1而致热。体外实验表明,重组的TNF能够激活单核细胞产生IL-1。TNF在70 。 C 加热30分钟失去致热性的50%,加热后的TNF以10g/kg静脉内注射只引起单峰热,多次注射不发生耐受。5 试述休克与DIC的关系。 休克与DIC互为因果。休克

19、晚期由于微循环持续缺血,雪流速度变慢,血液浓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酸中毒不断加重,易于形成血栓;败血症休克时病原微生物与毒素均可损伤内皮,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严重创伤性休克,组织因子入血,可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异型输血引起红细胞损伤,更易诱发DIC。急性DIC时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减少;DIC时补体及激肽系统激活和FDP大量形成,造成微血管舒张及通透性增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休克并促进休克的发展。休克和DIC的相互影响,使病情恶化。6述病理性心肌肥大向衰竭转化的机制。 肥大心肌转向衰竭的病理学基础是肥大心肌的不平衡性生长:(1)器官水平上,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减少、作用减弱。肥

20、大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减少而消耗增加,加上心肌细胞上的受体数量减少或效能减弱,从而影响心肌Ca 2+ 转运使心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障碍。(2)组织水平上,冠脉微循环障碍。心肌毛细血管不能与心肌纤维同步增长,单位重量肥大心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减少,氧的弥散间距增大。另外,有些病理情况下微血管口径变小,线粒体数目减少,导致心肌缺氧。(3)细胞水平上,心肌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少,线粒体数目和功能相对不足。肥大心肌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大于其表面的增加,另外,心肌线粒体数目及膜表面积不能随心肌细胞体积成比例增加,使生物氧化功能减弱,ATP生成不足。(4)分子水平上,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加上心肌细胞内Ca

21、 2+ 减少,激活ATP酶的作用减弱,使心肌能量代谢发生障碍,心肌收缩性减弱。7. 试述肺性脑病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病人出现嗜睡、意识模糊等称为肺性脑病。其发生机制为:(1)呼吸衰竭 缺氧 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脑微血管通透性增加 脑水肿 颅内高压;(2)型呼衰有高碳酸血症,脂溶性CO 2 易通过血脑屏障,而HCO 3 - 为水溶性,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这样导致脑内pH降低明显,同时CO 2 可扩张脑血管加重脑水肿;(3)缺氧 代谢性酸中毒和CO 2 蓄积 呼吸性酸中毒,抑制三羧酸循环有关酶的活性,导致脑组织能量供应不足,更加重脑组织细胞的损伤

22、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酸中毒可导致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增多,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症状。8 假性神经递质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在肝性脑病的发生中有何作用? 蛋白质饮食中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它们在肠道脱羧酶的作用下可生成苯乙胺和酪胺。当肝功能受损时,经肠道吸收入门脉血液中的生物胺在通过肝时不能被充分解毒;或者由于门-体分流的形成使生物胺直接进入到循环当中。苯乙胺和酪胺继而由血液进入脑组织,再经脑神经细胞内非特异性-羟化酶的作用形成羟苯乙醇胺和苯乙醇胺。这是两个在化学结构上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正常神经递质相似的生物胺,但生理效应远较正常神经递质为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当脑干网状

23、结构中假性神经递质增多时,则竞争性地取代正常神经递质而被神经末梢所摄取和储存,每当发生神经冲动时再释放出来。因假性神经递质生理效应远不及正常神经递质强,致使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功能失常,传至大脑皮质的兴奋冲动受阻,以至大脑功能发生抑制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9 试述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1)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功衰患者由于高血磷导致血钙水平下降,后者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大量PTH致使骨质疏松; (2)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 3 减少,钙吸收减少;(3)长期酸中毒促进骨盐溶解,并干扰1,25-二羟维生素D 3 的合成 。10 细胞凋亡和

24、细胞坏死有什么不同?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主性的有序死亡,形态学特征是细胞首先变圆、随即与邻近细胞脱离、失去微绒毛、胞浆浓缩,内质网扩张呈泡状并与细胞膜融合,线粒体无大变化,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呈半月形,并凝聚在核膜周边,核仁裂解进而细胞膜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为多个外有膜包裹,内涵物不外泄的细胞凋亡小体。由于这种死亡过程不导致溶酶体和细胞膜破裂,没有细胞内涵物外泄,故不引起炎症反应和次级损伤。它是单个细胞的丢失,其结局是被吞噬细胞或周邻细胞所识别、吞噬,或自然脱落而离开生物体。其生物化学反应主要是细胞核内的DNA被核酸内切酶在核小体单位之间降解,产生若干大小不一的寡核苷酸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

25、呈现梯状DNA条带图谱。这些条带由180-200bp或其整数倍的寡核苷酸片段组成。这个长度即是核小体重复单位的大小。细胞凋亡往往需要有新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因而也是需要能量的过程。 细胞坏死是指由于比较强烈的有害刺激或细胞内环境的严重紊乱导致的细胞急剧死亡。其过程首先是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细胞外形发生不规则变化,内质网扩张,核染色质不规则的位移进而线粒体及核肿胀,溶酶体破坏、细胞膜破裂、胞浆外溢而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坏死的细胞常常是成群地一起丢失,并最终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细胞坏死时没有新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故不需要能量,DNA被随机降解为任意长度的片段。11 试举例说明损伤和抗损伤反应在疾

26、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二者互相对立,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当损伤强于抗损伤时,疾病沿着恶性循环向恶化方向发展;反之,则向恢复健康方面发展。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互相转化。如失血早期,血管收缩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但收缩时间过久,就会加剧组织器官的缺血缺氧,甚至造成组织细胞的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12 频繁腹泻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有哪些?频繁腹泻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而消化液含有大量的钾离子,大量丢失而致低钾血症。 此外,细胞外液减少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促进肾脏排钾 。13、 某糖尿病患者,化验结果为:血 pH 7.30, P a CO 2 4.13KPa (31mmHg),SB 1

27、6mmol/L, 血 Na + 140 mmol/L, 血 Cl - 104 mmol/L 。请分析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并说明诊断的依据。患者的酸碱紊乱类型为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诊断依据如下:(1)pH降低表明其有失代偿酸中毒。(2)患者有糖尿病史,可引起酮症酸中毒。(3)化验显示P a CO 2 降低,HCO 3 - 降低,结合病史考虑为代谢性酸中毒。(4) AG= 140- 16-104=20(mmol/L),该值明显升高,与病史相符。根据以上分析,判定病人为AG升高型代谢性酸中毒。14、 试述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 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 (3)体静脉压

28、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5)淋巴回流障碍。15、 缺氧引起的循环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 肺动脉高压 (2)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 (3)心律失常 (4) 静脉回流减少16. 试比较心功能不全时,心率加快和心肌肥大两种代偿形式的意义和优缺点。心率加快的代偿意义:一定范围内的心率加快可以提高心输出量,还可以舒张压,有利于冠脉的血流灌注。其优点在于出现早见效快,缺点是当心率过快时,心肌耗氧量过大,心肌舒张期缩短使心脏充盈不足,冠脉流量减少,甚至因每分输出量减少而失去代偿意义。所以该代偿方式作用有限,心率越快负面影响就越明显。 心肌肥大的代偿意义有:由于肥

29、大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即直径增宽、长度增加而导致心脏重量增加。虽然单位重量肥大心肌的收缩力减弱,但由于整个心脏的重量增加,所以心脏的总收缩力增强。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都可以使心输出量和心脏作功增加,心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功能处于稳定状态,不发生心力衰竭。优点是:心肌肥大是心脏长期过度负荷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慢性代偿机制,因此是一种缓慢、持久、经济的代偿方式。但该代偿作用也不是无限的,由于肥大心肌具有不平衡生长的特点,所以最后由代偿向衰竭转化。17、 试述表面活性物质特性、生物功能以及与呼吸衰竭的关系。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型上皮细胞合成并主动分泌,化学成分为多种脂蛋白,主要是卵磷脂。卵磷脂组成的液

30、膜的表面张力是最低的;正常情况下,表面活性物质18-24小时全部更新一次,主要被巨噬细胞吞噬和清除。其生理功能有:(1)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2)保证大小肺泡的稳态,避免较大肺泡膨胀破裂和较小肺泡萎陷。过度通气时表面活性物质相对缺乏;长期高浓度缺氧可破坏表面活性物质;水肿液可破坏其连续性。以上情况导致大片肺泡萎缩,许多微型肺不张形成是发生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18、 肝性脑病时体内 GABA 的变化及机制? GABA 改变如何引起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时血液及脑内GABA水平均增高,脑内GABA受体数目也增多。因为在肝脏疾病时,肠道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GABA增多;被吸收后经肝脏

31、摄取代谢减少,使血液中GABA水平增高。GABA可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同时脑内的氨增加又可以抑制GABA转氨酶而减少GABA的代谢,使GABA在脑中蓄积。GABA与其受体结合后,通过开放与之偶联的氯通道促进细胞外氯内流,使神经原超极化而抑制中枢神经。19、 试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时钙磷代谢紊乱的机制。进行性肾单位减少使磷排出减少血磷升高,这一内环境平衡紊乱通过降低血钙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增多。PTH抑制健存肾单位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增加,即PTH作为调节因子使血磷恢复正常,对内环境失衡进行矫正。当肾单位进一步减少,即使有高浓度的PTH也不能充分排除尿磷,血磷再次升高得不到矫正,反而因过多的PTH增强溶骨过程,引起肾性骨营养不良,产生新的内环境失衡。20、 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系统具有哪些特点?(1) 多样性。(2)偶联性。(3)同一性。(4)多途性。21、 为什么说少尿期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危险的时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