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2.65KB ,
资源ID:111631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631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觉抵制不良诱惑.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觉抵制不良诱惑.docx

1、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法治观念,争做守法公民(在校生法制系列教育第75讲)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作为中学生如何提高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违法犯罪是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天法制报告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犯罪心理。二、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及表现。三、如何预防犯罪心理的产生。一、什么是犯罪心理?犯罪心理,是指在实施犯罪中的心理活动过程。一个犯罪行为的实施,在通常情况下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犯罪动机的形成,即犯罪意图,设想要达到的目的;二是犯罪行为的实施,即干出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三是犯罪结果的出现,即由犯罪

2、行为给国家、社会和他人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结果按刑法规定必须要给予刑事处罚的。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这三个过程中大脑的思维产生复杂的设想,出现了两种对立的心理反映。一是恐惧心理。害怕被人发现当场抓获;害怕作案后警方很快将案件侦破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害怕父母责怪,亲友远离,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害怕失去学业,不能就业,毁掉自己的前途;害怕影响婚姻,失去家庭,成为被社会看不起的人等等。恐惧心理反映越强烈,越能遏制犯罪行为的发生。二是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犯罪行为设计的天衣无缝,作案手段隐蔽,不可能被人发现;作案手段狡猾,公安机关不可能侦破;个别未成年人还钻法律的空子,认为自己不满16周岁,作些小案,犯点

3、小错,法律不能追究我的责任,家庭社会也会对我原谅。侥幸心理越强,就越容易导致案件的发生。因不计后果,不顾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只顾私欲,必然会干出危害国家,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自觉地学习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进取、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坚决克服违法犯罪心理,以良好积极阳光的心态对待现实,以争做敢于担当的负责任的公民的心态走向光明的未来。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形成及表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未成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处在精力充沛、记忆清晰、思维敏捷、情感丰富、接受能力较强,是学习科技文化、思想道德

4、、法制纪律的黄金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法制观、道德观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期。但也存在着社会经验欠缺、富于幻想、思维偏面、情感不稳定、容易冲动、行为偏激,特别是在15-18岁青春期的出现,生理心理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自认为自己已长大,有独立的人格和自尊了,对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与监护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听教育,不接受监护,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如果不能明辨是非,就极易受到不良文化、思想的影响,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心理学家将青春期称之为危险期,调整不好有可能干出违法犯罪行为。一个人走向违法犯罪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上讲,通常归纳

5、为来自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的不良文化、不良道德,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的影响。从主观上讲,人是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优良与不良在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并不断显现,一个有鉴别能力的人,就会不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塑造健美的人格,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没有鉴别能力的不懂得分辨和抵制不良诱惑的人,就容易受不良文化、不良道德、不良行为、不良习惯的影响,就容易人格扭曲,干出违法犯罪的事。一个好学上进,有远大理想的未成年人,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法律观念的不断增强,遵纪守法和自我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就能牢固树立,遇到事情就会首先考虑是否合法,所做的行为是否依法,这样的未成年人就不大可能犯罪。反之,

6、一个人不求上进,不爱学习,不懂法律,不守纪律,迷恋网络游戏,出入营业性歌舞厅,自我意识膨胀,必然会干出违法犯罪的行为。专家们曾作过调研:得出了文化素质越高,犯罪占比越小;文化素质越低,犯罪占比越高。在青少年犯罪中初中以下文化的人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85%。南通市区曾有一个16岁的男生,迷上网络游戏,因上网吧没钱,向他奶奶要钱,他奶奶不给就将她杀死。当警察审讯他时,他竟说:“我杀死自己的奶奶与你们有什么关系,这是典型的文盲加法盲的表现。综观青少年犯罪特征,在犯罪心理上有以下几种表现:1、情感心理。人是感情动物,注重亲情、友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感情必须建筑在道德和法律上,同情和支持应当符合道德

7、和法律的规定,不能违法同情,盲目帮助。小许,男,16周岁,其父亲和叔叔都外出务工,他和其母、奶奶、婶婶、堂弟住在祖传的四厢宅内。其母善良,可他的婶婶强势,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欺负他母亲的行为表现,小许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萌生了为其母出气的邪念。有一天见他婶婶一人在家,便拿了菜刀到他婶婶家,乘其不备,将她砍死。此时他的堂弟进屋,他怕自己的罪行暴露,又把他砍死。小许奶奶听到作案的声音时,过来察看,小许仍以怕罪行暴露的心理把他奶奶砍死。扭曲的情感心理,断送了三条人命,小许犯故意杀人罪,且情节严重,手段残忍,本该判死刑,法院根据刑法规定,考虑到小许作案时未满十八周岁,所以判处死缓。扭曲的情感心理,害人又害

8、己,教训深刻。2、享乐心理。美好的生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美好生活取得必须靠辛勤劳动创造更多财富才能实现。古人云,君子爱财但取之有道。但有的人就是贪图享乐,害怕艰苦,期待不劳而获,非法侵犯他人的财物,把自己的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沈某,男,17岁,年纪虽小但恶习不少,学会抽烟,喝酒,赌博。因无钱消费,便想到了抢,他心存侥幸,认为在公共场所抢能够逃脱。有一天在菜市场内,见一位70多岁的老太耳朵上挂着一副金耳环,乘老太不备之时,双手抢夺后就逃,老太大声呼救,被买菜的李某抓获。沈某为逃脱拔出刀子向李某的腿部刺了一刀,后在众多群众的协助下,将沈某制服。沈某开始作案的性质是抢夺,因他在被抓过程中用刀

9、刺伤李某,法院以抢劫罪判处沈某有期徒刑三年。3、盲从心理。就是不加思考,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指挥和教唆,这是由于未成年人心理发育尚不健全的表现,此类行为在聚众斗殴案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2013年7月某农场,许某,男,16岁,在周某家中看电视时与王女发生争吵,许某踹了王女一脚,王女随即打电话告诉其哥哥,王某,17岁。王某赶到周某家中找许某评理而发生争吵。王某也踹了许某一脚,正在扭打时被周某家邻居劝说双方离开。当晚七时许某请了社会青年刘某,17岁等共计15人商议报复王某。并电话通知王某到农场外环路供热站前见面讲讲清楚。王某接到挑战电话后,也请了陈某、李某等13人带上木棍刀具等凶器。晚八时许,双方人员在

10、约定地点相遇,从吵骂到厮打,双方斗殴不断升级,在警方赶到时才被制止,斗殴造成四人伤害,经法医鉴定二重轻伤,二人为轻伤,法院以聚众斗殴罪,根据双方参与人的行为及造成的后果,分别对许某、王某、刘某、李某等10人给予刑事处罚。本案中被召参与人,不分是非,不守法律,不计后果,盲目听从合集人的召唤,为了哥们义气,结果犯法坐牢,教训惨重。4、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一些细小的事情发生争吵也是常见的,但必须要懂得忍让和宽容,这是做人的美德,忍一忍风平浪静,宽容人家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有报复心理的人,受不得欺负,一旦吃一点小亏,就耿耿于怀,总想采取以牙还牙的手段,对其

11、实施报复。如,祝某,男,17岁。在校时,被同班同学李某不小心踩了一脚而发生争吵,从此结仇,因自己体能不敌李某,所以萌生找人好好教训一下李某。有一天祝某在网吧找到谭某和朱某,请求帮助,谭某和朱某出于哥们义气,答应帮祝某出气。有一天祝某等三人在放学路上拦住李某,不由分说对李某一轮拳打脚踢,并从他身上抢走人民币120元,并威胁不准报警,李某到家后其母向警方报案。祝、谭、朱三人犯抢劫罪被法院分别判处祝某三年有期徒刑,缓刑四年。判处谭某、朱某二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报复心理,毁掉三个青少年的前程。5、逆反心理。未成年人青春期的出现,是逆反心理最严重的阶段。大人的正当教育只要不合他的心意就听不进去,而且会

12、很烦恼,行为上有些表现对抗,有些表现私奔。小花,女,15岁,在校不好好学习,但对网络游戏,十分感兴趣,节假日、双休日不做作业,上网吧玩游戏,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在父母批评教育时,她感到烦恼,产生逆反心理,错误地认为只有离开父母才能获得自由。有一天乘父母不在家时,拿了家中五百元钱和几件衣服离家出走,混迹社会,三个月后因盗窃他人财物被警方押送回家,责成其父母严加监管。未成年人因生理,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为使他们健康成长,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必须要有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当父母不在的情况下,要委托其他监护人,所以未成年人要服从监管,才能保障自身健康成长。6、刺激心理。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当

13、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清除苦闷,不是选择与监护人或好同学沟通,而选择心理上的刺激去消除烦恼。一个17岁的少女,在她5岁时父母离异,其母亲一走之后,从未见过面,同父亲生活,因她父亲忙于工作,加之婚姻失败,变得沉默寡言,很少和女儿沟通。一个没有母爱又缺少父爱的她,产生了心理障碍,为了寻求刺激,从初一开始上网聊天,从网恋发展到后来被引诱走上吸食毒品道路,后被送到戒毒所强制戒毒。7、结伙心理。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和体力等因素,作案的胆量相对而言要比成年人小,为了壮胆压惊,善于结伙作案。如骆某和杨某,一个18周岁,一个16周岁,因沉迷网络游戏,被虚拟世界中的暴力与血腥勾引,不仅耗去青春

14、时光,影响学业,还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了杀手的角色。有一天晚上他俩为了搞到上网经费,将一对81岁高龄夫妇砍死,劫走人民币1000元,破案后警察在审讯他们时问他们为什么要杀人?他们说“为了钱”。为什么要杀老人?他们说“因身体瘦小,中年人怕斗不过他们,加上第一次作案,选择老年人练练胆子”。结伙心理害死两位老人,结伙心理也断送了行为人的生命。法院以故意抢劫杀人罪,判处骆某死刑,杨某无期徒刑。8、攀比心理。攀比心理人皆有之,关键是要看你攀什么、比什么。如攀成才、比学习,那么就会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局面;如果攀消费、比吃穿,那么越比心理越不平衡。一个13岁的小男孩将一个9岁小男孩绑架后杀死,

15、就是扭曲的攀比心理所致。胡某男,13岁,沈某男,9岁,两人住同一个村组,平时经常在一起玩,胡某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其母两次婚变后与一个49岁的男人结婚,婚后虽家中贫困,但对他十分宠爱,只要开口向母亲要钱都能满足。沈某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其父是一个小老板。胡某见沈某吃得好,穿得好,嘴里就馋,有时候沈某在吃东西时给胡某一点,有时候不给。有一次胡某胡某叫沈某到家中拿的钱给他,沈某不从,胡某便产生了绑架沈某勒索钱财的邪念,有一天胡某把沈某引向野外,将其勒死后埋在树林里。攀比心理杀死了一条无辜的生命,一个13岁的少年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将取决于他的接受教育和改造的程度。9、好奇心理。好奇之心,人人有

16、之,好奇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发明制造都是好奇心的结果。当好奇心指向善和美的时候,它会激励人们去开发智力,敢想、敢试、敢为,最终取得最佳的业绩。当好奇心接受丑恶的时候,就会不分是非,不分好坏,不守法律,就会驱使你滑向黑暗和痛苦。有一个初二学生在暑假结识了一位社会青年,见到他吸烟,便好奇地向他要了一支吸完后,第二天还想要吸,就主动找到他家要来吸,后发展到拿了家中钱向那个社会青年买来吸,从此,体重下降,记忆力一天天衰退,整天心神不定,无心学习,他父母认为他得了病,送他到医院检查,才知他已吸毒上瘾,需要戒毒所治疗。原来他吸的烟内含有毒品海洛因,此时他才知上当,为戒毒他先后三次进戒

17、毒所,失去了上学的机会,为吸一支烟毁掉他的美好前程。三、怎样克服犯罪心理犯罪心理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主观因素决定的,所以犯罪心理是完全可以预防、可以克服的,只要把犯罪心理形成有关联、有影响的心理因素削弱掉、排除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那么犯罪心理就不可能形成,犯罪行为就不可能实施。对此,我讲点想法:1、要树立艰苦朴素、好学上进的心态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石,有一句话叫“功在勤俭,败于奢侈”,艰苦朴素,艰苦奋斗是事业成功的根基。企业家、政治家成功的秘诀,都是源于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在校未成年人生活、学习的费用是来自父母用辛勤劳动挣来

18、的血汗钱,要知道这个钱来之不易,一定要珍惜,凡是用在学习上的必需品,该花的花,该用的用,能省的一定要省,不该用的钱坚决不用,暂时不需要的待以后再买,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量力消费,不能攀不能比,一比一攀心理上不平衡,就容易出问题。我市曾有一名高一学生入学时见到人家有电脑,他心理就不平衡,有一天晚上趁父母睡后,他抢起被子在屋内点火烧房,幸被父母及时发现将火扑灭,未造成重大损失,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希望同学们生活上要低标准向下看。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不要乱花钱,不吃零食,不进舞厅,不进网吧,不抽烟,不喝酒,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好学才能赏金,赏金才能成人成才,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做到上学不迟到

19、、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多看能使自己增长知识、增长才能的课外书籍,树立远大理想,坚定自己经过努力必能取得成功的信心,以健康的心态,把自己锤炼成国家有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要确立严以律己、宽于待人的心态严以律己宽于待人,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碰不到问题,人与人之间也不可能不发生矛盾,问题和矛盾的发生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去处理,以防问题扩大,矛盾激化,当事人要先对照自己,反省自己,在问题和矛盾形成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责任,从中应当接受哪些教训,该检讨的要检讨,该赔礼道歉的要赔礼道歉,以求得对方的谅解。如确实遇到对方有错误的情况下,要以宽容忍让的心态去对待,相

20、信对方的觉悟,绝对不能过多地指责对方。忍让这两个字对一个人来讲很重要,忍一忍万事大吉,让一让大家快活。同学们在同一个学校坐在一个教室里学习,这是一种缘分,要团结友爱,相互关心,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为自己成为祖国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祖国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努力。3、要确立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的心态人的行为受到纪律的约束,法律的规范,道德的引领,作为一个在校生,一定要确立遵纪守法,维护公德的心态,才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遵纪就是遵守纪律,学校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必须要制定处各种规章和制度,需要同学们去遵守去执行,不要认为这些规章制度不是法律,违反了对己影响不大,要知道犯大错是从犯小错开始的道

21、理,犯罪的人极大多数都是从违纪开始的,明知是犯错而以小而为之,小错越犯越多,以小结多,以恶扩恶,结果触犯法律,锒铛入狱。所以克服犯罪心理要求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守法,就是遵守法律,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凡是法律规定不能做的行为,如果去实施了,小的违法,大的犯罪。为了做一个守法公民,就需要了解和我们相关的一系列法律的规定,做到学法、用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为,把法律的规定牢记在自己的心上。护法,就是要培养正义感,自觉维护社会公共道德,敢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这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同学们,违法犯罪行为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我们要增强认识,自觉学习法律,遵章守纪,认真反思,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文化、不良习惯、不良行为的侵袭,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优良文化,优秀品德,良好习惯,防止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做对社会有用的建设人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