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9.28KB ,
资源ID:11156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56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4193学习手册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1.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4193学习手册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1.docx

1、04193学习手册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1园林植物保护课程项目学习手册项目名称: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建议学时:22模块一园林植物病害识别学时10学习目标1掌握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的特征,能识别常见症状类型。2掌握真菌病害的症状特点,能进行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的现场诊断、症状诊断和镜检诊断。3掌握细菌病害、植物病原病毒、植原体、线虫、螨类等所致病害症状特点;能进行病害的诊断。4掌握常见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症状特点,能进行非侵染性病害一般性诊断。学习任务1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类型判别2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的诊断3园林植物其它侵染性病害的诊断4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材料及用具用具:生物显微镜、扩大镜等用具。症状类型

2、挂图、多媒体幻灯片等。材料:症状类型标本、病原体玻片标本内容及操作步骤主要知识点:一、园林病害的症状与类型1病害的涵义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和贮运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中物理化学因素的非正常影响,或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导致生理、组织结构、形态上产生局部或整体的不正常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育不良,品质变劣,甚至引起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降低绿化效果及观赏价值,这种现象称为园林植物病害。2病害的症状与类型植物生病后外部形态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特征称为病害的症状。症状按性质分为病状和病征。生病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病原物在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状可划分为变色、坏死、萎蔫、畸形、流脂流

3、胶五种类型。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征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点(粒)状物、蕈体、膜状物或线状物、脓状物等类型。二、园林病害病原真菌1真菌的一般形态真菌个体发育分为营养阶段和繁殖阶段。真菌的营养体:真菌进行营养生长的菌体称为营养体。典型的营养体为纤细多枝的丝状体。单根细丝称为菌丝,菌丝可不断生长分枝,许多菌丝集聚在一起,称为菌丝体。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膜,称为有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一般无隔膜,称为无隔菌丝。有些真菌的菌丝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态,交织成各种形状的特殊结构,如菌核、菌索、菌膜和子座等。真菌的繁殖体:真菌经过营养生长后,即进入繁殖阶段,形成各种繁殖体进行繁殖。真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4、。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有六种类型:芽孢子、粉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厚壁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主要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任何产生孢子的组织或结构统称为子实体。2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1种孢子的过程,称为真菌的生活史或发育循环。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但是,在有些真菌的生活史中,并不是都具有有性和无性两个阶段。3真菌的主要类群真菌门下分五个亚门,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4真菌病害的诊断的方法现场诊断症状诊断病原观察三、园林植物其它侵

5、染性病原1细菌形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植物病原细菌大多为杆状,因而称为杆菌,两端略圆或尖细。菌体大小为0.50.8ml3m。 植物病原细菌细胞壁外有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绝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从细胞膜长出细长的鞭毛。细菌的繁殖方式很简单,一般是裂殖。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对营养的要求不严格,可在一般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是阴性,只有棒杆菌属细菌是阳性。植物病原细菌根据鞭毛的有无、数目、着生的位置、培养性状及革兰氏染色反应等性状,将主要的植物病原细菌分别归入5个属,它们分别是假单胞杆菌属、黄单胞杆菌属、欧氏杆菌属、野杆菌属和棒杆菌属。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以组织坏死、腐烂

6、、萎蔫、畸形较为常见。2植原体形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植原体形态结构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外层无细胞壁,只有3层结构的单位膜组成的原生质膜包围。细胞内只有原核结构。其形态在寄主细胞内为球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形态发生变异如蘑菇形或马蹄形。植原体大小约为2001000nm。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出芽生殖和形成小体后再释放出来等3种形式繁殖的。植物植原体对四环素类药物非常敏感,而对青霉素等抗菌素类不敏感,有抗药性。植原体造成的植物病害都是系统侵染的病害。它们侵入植物后,主要寄生在植物韧皮部的筛管和管胞细胞中,有时也在韧皮部的薄壁细胞中发现。植原体病害的症状是全株性的,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症状类型有丛枝(

7、包括丛芽、花变叶),其次为黄化以及带化、瘿瘤、僵果、萎缩、花变叶等。丛枝上的叶片常表现失绿、变小、发脆等特征。3病毒形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病毒形态比细菌还小,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病毒粒体。基本形态为粒体,大部分病毒的粒体为多面体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等。绝大多数病毒粒体结构是由核酸和蛋白质两大部分组成。病毒是活养生物(专性寄生菌),只能存在于活体细胞中,迄今还没有发现能培养病毒的合成培养基。病毒具有很高的增殖能力,它的增殖方式是采取核酸样板复制方式。病毒一般对寄主选择性不严格,因此它的寄主范围很广。病毒对外界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稳定性。植物病毒病大部分属于系统侵染的病害,即全株发病。

8、常见的植物病毒病状可分为三种类型: 变色、坏死、畸形。4线虫形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线虫是一类低等动物,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线虫体呈圆筒形,细长,两头稍尖。寄生在植物上的线虫都是非常微小的,一般体长在0.5-2mm之间,宽为0.03-0.05mm左右。大部分线虫两性异体同形。少数线虫两性异形,雌虫发育近球形或梨形,体壁常无色透明或呈乳白色。线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除少数可营孤雌生殖外,绝大多数是产卵繁殖。植物病原线虫都是活养寄生物,不能人工培养。植物受线虫为害后,可以表现局部性症状和全株性症状。局部性症状多出现在地上部分,如顶芽坏死、茎叶卷曲、叶瘿、种瘿等;全株性病害则表现为地

9、上部营养不良、植株矮小、生长衰弱、发育迟缓、叶色变淡等;地下部形成根结、根部坏死或根腐等症状。5螨类形态及所致病害的特点螨类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俗称四足螨 、锈壁虱。虫体微小,乳白至浅黄褐色,多呈圆形或长卵圆形,近头部有2对足,腹部略细,尾部侧生两根细长的刚毛。虫体大多隐匿在螨瘿中,刺吸多种园林花木嫩枝叶,引起阔叶树叶部的毛毡病,瘿瘤病等。受害叶片上出现黄白色或浅褐色隆起的毛毡状病斑,为叶表皮细胞受病原物刺激后增生伸长的结果,而且刺激细胞产生色素。由于多数茸毛相聚成毡状,故称毛毡病。四、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原1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概念由不适宜的非生物因素直接引起的病害称非侵染性病害。它和侵染

10、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物的侵染,在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2非侵染性病原的种类引起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因子有很多,主要可归为营养失调、土壤水分不匀、温度不适、有害物质对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等,这些因素有的是单独起作用,但常常是配合起来引起病害。主要操作内容1园林植物病害症状类型判别每个同学独立完成病害标本和校园植物病害症状类型判别,上交实训报告。将园林植物病害症状观察结果填入下表。编号病害名称发病部位病状类型病症类型2园林植物真菌病害诊断(1)园林真菌病害发生状况及发生环境的考察分析首先应区别伤害、虫害和病害。如果是病害,再区别是侵染性病害

11、,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园林植物真菌病害是侵染性病害,所以病株在绿地、苗圃等分布特点是:一般在群体间发生不集中,往往是点发性、零散,有发病中心,病株周围有健康株,是从点到面扩展的过程,有传染性,发病时间、发病部位、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2)园林真菌病害症状特点观察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崎形,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发病部位常有肉眼可见的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锈状物、伞状物、菌核、菌膜和菌索等典型病症,这是真菌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病害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如果病菌的特征尚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可采用保湿培养的方法:将病组织用清水洗净表面灰层后放入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

12、内,置于温度2428下培养,经过2 5d,病部就会出现病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需要注意的是,应将所观察到的真菌与腐生菌区别开来,否则影响鉴定工作。(3)园林真菌病害的病原菌显微观察显微镜检查主要是确定受病部位有无病原菌存在,并鉴定病原菌的种类,为此,在野外调查中,必须注意采集带有病原菌的标本。然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采用挑取病原菌的制片法和病组织徒手切片法制片、最后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可看到真菌形态特征。根据子实体的形态、孢子的形态、大小、颜色及着生情况等与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即可鉴定。(4)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的接种当发现新的真菌病害时,最可靠的办法是进行柯赫氏试验,即利用人工培养基,从病组织中分离纯

13、化菌种,接种到相同的健康寄主上。如果被接种的寄主产生了与原先发病植株相同的症状,并再次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则可以确定该病菌就是真正的病原。 3.园林植物其它侵染性病害诊断(1)细菌病害诊断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类型主要以组织坏死、腐烂、萎蔫、畸形较为常见。多数植物细菌病害,受害组织初期多为半透明的水渍状或油渍状,在坏死斑周围,常可见黄色的晕圈;在雨后或潮湿条件下,植株表面域在维管束中有乳白色或污黄色粘性的菌脓,这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重要依据。故在实验室内常用保湿方法培养疑难的植物细菌病害,通过室内制片显微镜检病组织中有大量细菌群体成云雾状从组织中溢出。(2)园林植物植原体病害特点观察诊断观察泡桐丛枝

14、病的症状。从局部枝条开始,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发出许多细弱小枝,节间变短,叶序紊乱,叶片黄而小,有的呈不明显的花叶状。病枝上的小枝又可抽出小枝,如此重复多次,以致枝叶丛生,状似鸟巢。由于小枝多直立,因而在冬季落叶后呈扫帚状。(3)园林植物病毒病害特点观察诊断症状观察:花叶、黄化、坏死、畸形植物病毒内含体观察:取感染烟草花叶病毒的烟草植株,用尖头镊子轻轻撕取叶背主脉处会褪绿部位的表皮12片,用水做附载剂,加盖玻片,再显微镜下观察,在表皮细胞内,尤其是在表皮毛状体中更容易看到六角形的结晶体。(4)园林植物线虫病害特点观察诊断园林植物线虫病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以下两种类型:全株性症状 植株生长衰弱矮

15、小,发育缓慢,叶色变淡,甚至萎黄,类似缺肥,营养不良的现象。这种症状主要是根部受线虫危害所致。局部性症状 由于线虫取食时寄主细胞受到线虫唾液(内含毒素)的刺激和破坏作用,常引起各种异常的病变,其中最明显的是叶瘿瘤、丛根及茎叶扭曲、有黑褐色条斑等畸形症状。病原物观察与鉴定:观察仙客来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twood.)形态特征;观察水仙茎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er)形态特征。(5)园林植物螨类观察取漆树毛毡病(Eriophyes sp.)或葡萄毛毡病(Eriophyes vitis)标本,观察危害症状。可见叶背病斑上的毛毡状物,浅黄褐色

16、或红褐色。再用新鲜标本带有毛毡物的病斑做徒手切片,镜检观察螨类形态。 4.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诊断(1)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现场观察诊断非侵染性病害田间分布特点是:在同一时间病害发生面积较大,发病时间短;病害田间分布较均匀,发病程度可由轻到重,但没有由点到面的过程即没有发病中心;发病部位在植株上分布比较一致。(2)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症状观察诊断非侵染性病害症状特点是:病斑上有病状无病症,病斑不规则;病株表现为全株性发病(除高温日灼和药害病原能引起局部病变外),如缺素症、水害、寒害、旱害等;主要病状类型有变色、枯死、落花落果、畸形和生长不良等。掌握这些特点便可区别生理病害与病原物引起的病害。(

17、3)显微组织诊断必须用显微镜检查有没有病原生物,或用电子显微镜结合生物测定,确定是否有病毒感染。 (4)排除诊断化学成分分析主要用于缺素症与盐碱害等。通常是对病株组织或土壤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其成分、含量,并与正常值相比,查明过多或过少的成分,确定病原。采取治疗措施排除病因。如缺素症可在土壤中增施所缺元素或对病株喷洒、注射、灌根治疗。根腐病若是由于土壤水分过多引起的,可以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如果病害减轻或恢复健康,说明病原诊断正确。 人工诱发,种植指示植物。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原因,人为提供类似发病条件,诱发病害,观察表现的症状是否相同。此法适于温度、湿度不适宜、元素过多或过

18、少、药物中毒等病害。如种植在疑为缺乏该种元素园林植物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借以鉴定园林植物是否患有该元素缺乏症。考核标准序号考核内容分值1工作态度与合作精神202组织能力与工作规范203园林植物病虫害症状类型判别104园林植物非侵染性病害诊断55园林植物病原真菌的识别106园林植物真菌病害的诊断257园林其它侵染性病害的诊断10模块二园林植物害虫识别学时12学习目标1掌握昆虫的特征,能正确区分昆虫与相近的小动物。2掌握昆虫触角、口器、足、翅、外生殖器等附肢附器的构造,能正确判别其类型。3掌握昆虫变态类型的特点,能正确判断不全变态和全变态。4了解昆虫卵的构造、类型及产卵方式。掌握各类昆虫幼虫、蛹

19、的特点,能判别常见昆虫幼虫、蛹的类型。5能识别园林生产有关的昆虫目主要特征。学习任务1昆虫附肢附器类型判别2昆虫变态与虫态类型判别3昆虫主要类群的识别材料及用具用具:实体显微镜、扩大镜等用具。昆虫挂图、多媒体幻灯片等。材料:各类昆虫标本。内容及操作步骤主要知识点一、昆虫的外部形态1征3113329-112昆虫的头部昆虫的头式:昆虫的头部的形式常以口器在头部着生的位置而分成三类: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触角:触角是分节的构造,由基部向端部通常可分为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 触角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鞭节部分,其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变化很大,大致可分为刚毛状、线状、念珠状、锯齿状、栉齿状、羽毛状、膝状、球杆

20、状、鳃片状、环毛状、锤状、具芒状。复眼和单眼:复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颅侧区),大多数为圆形或卵圆形,也有的呈肾形(如天牛)。复眼是由若干个小眼组成的。昆虫的单眼又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昆虫的口器:口器一般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5部分组成。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口器类型。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 、锉吸式口器。3昆虫的胸部胸足:成虫的胸足一般由6节组成,自基部向端部依次分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昆虫胸足的原始功能为行动器官,但在各类昆虫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特化成了许多不同功能的构造。常见的昆虫胸足类型有步行

21、足、跳跃足、开掘足、捕捉足、携粉足、游泳足、抱握足、攀援足。翅:昆虫的翅通常呈三角形,具有3条边(前缘、内缘或后缘、外缘)和3个角(肩角、顶角、臀角)。昆虫翅根据质地和翅面上的被覆物,昆虫的翅可分为膜翅、鳞翅、覆翅、缨翅、鞘翅、半鞘翅、毛翅、平衡棒。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翅脉可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种。纵脉是从翅基部伸向翅边缘的脉,有前缘脉(C)、亚前缘脉(Sc)、径脉(R)、中脉(M)、肘脉(Cu)、臀脉(A)、轭脉(J);横脉是两条纵脉之间的短脉,常用相连接的二条纵脉的名称来命名,常见的有肩横脉(h)、径横脉(r)、径分横脉(s)、径中横脉(r-m)、中横脉(m)、中肘横脉(m-

22、cu)等。4昆虫的腹部腹部的附肢附器主要有外生殖器和尾须。雌虫的外生殖器称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为交配器。二、昆虫的变态与虫态1昆虫的变态及其类型昆虫自卵中孵出后,在胚后发育过程中,要经过一系列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器官等方面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这种现象称为变态。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昆虫的变态类型主要为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2昆虫的各虫态(1)卵:昆虫卵的大小、形状、产卵方式因种类不同而异。昆虫卵的大小种间差异很大,较大者如蝗卵,长67mm,而葡萄根瘤蚜的卵则很小,长度仅0.02 0.03mm。昆虫卵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为卵圆形和肾形,此外还有半球形、球形、桶形、瓶形、纺锤形等

23、。昆虫的产卵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个分散产的,有许多卵粒聚集排列在一起形成各种形状的卵块的。有的将卵产在物体表面,有的产在隐蔽的场所甚至寄主组织内。(2)幼虫:昆虫胚胎发育到一定时期,幼虫或若虫冲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幼虫体外表有一层坚硬的表皮限制了它的生长,所以当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形成新表皮,脱去旧表皮,这种现象称为脱皮。从卵内孵化出的幼虫称为第一龄幼虫,又称初孵幼虫,以后每脱一次皮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相邻两龄之间的历期,称为龄期。不全变态的所有渐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其幼体除具有翅芽和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生殖器官外,体型和外部构造如口器、感觉器官、胸足等,内部构造如消化道、神经系统

24、等,以及食性、习性、栖境等与成虫都大致相同,故将此类幼虫称为同型幼虫,或通称为若虫。全变态类的所有昆虫的幼虫。其幼虫在体形、内部和外部器官构造,以及习性、栖境等方面都与成虫差异很大,无复眼,故特称为异型幼虫,或通称为幼虫。全变态昆虫种类多,幼虫形态差异显著。根据胚胎发育的程度以及在胚后发育中的适应与变化,又可将其分为原足型、无足型、寡足型、多足型4个类型。(3)蛹末龄幼虫脱皮化蛹前停止取食,为安全化蛹,常寻找适宜的化蛹场所,有的吐丝作茧,有的建造土室等。随后,幼虫身体缩短,体色变淡,不再活动,此时称为前蛹。脱去末龄幼虫表皮后,翅和附肢即显露于体外,这一过程即称为化蛹。自末龄幼虫脱去表皮起至变为

25、成虫时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蛹期。蛹的抗逆力一般都比较强,且多有保护物或隐藏于隐蔽场所,所以许多种类的昆虫常以蛹的虫态躲过不良环境或季节,如越冬等。根据蛹的翅和触角、足等附肢是否紧贴于蛹体上,以及这些附属器官能否活动和其它外形特征,可将蛹分为离蛹、被蛹和围蛹3种类型。(4)成虫成虫是昆虫个体发育的最后一个虫态和最高级阶段,该虫态具有判别系统发生和分类地位的固定特征。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蛹或末龄若虫)脱皮而出的现象,称为羽化。昆虫雌雄个体之间除内、外生殖器官(第一性征)不同外,许多种类在个体大小、体型、体色、构造等(第二性征)方面也常有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多型现象是指同种昆虫在同一性别

26、的个体中出现不同类型分化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成虫期,但有时也可以出现在幼虫期。常见于白蚁、蜜蜂等昆虫中。三、昆虫的分类1昆虫纲的分类系统昆虫的分类根据目前的分类科学水平,主要采用的是形态特征。分亚纲和目所应用的主要特征是翅的有无、形状、对数、质地,口器的类型,触角、足、腹部附肢的有无及类型。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家蔡邦华教授将昆虫纲分为两个亚纲(即无翅亚纲和有翅亚纲),34个目。2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与园林生产关系密切的主要目有: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十个目。(1)直翅目 Othoptera包括蝗虫、蟋蟀、螽斯、蝼蛄等。体中至大型。口器

27、咀嚼式。复眼发达,通常具单眼3个。触角丝状。有翅或无翅,前翅狭长,为复翅,后翅膜质,停息时呈折扇状纵折于前翅下。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跗节2-4节。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呈剑状、刀状或凿状。雄虫通常有听器或发音器。渐变态。产卵在土中或植物组织中,多以卵越冬。多数植食性。本目的许多种类是园林植物的害虫。(2)等翅目 Isoptera通称白蚁。 体小至中型,3-10mm,蚁后可长达60-70mm或更长,白色、淡黄或暗色。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有翅型有2对翅,膜质、长形,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很相似。跗节4-5节。尾须短。渐变态。多型性,营群体生活,为真正的社会性昆虫。危害建筑物、树木、农作

28、物、电缆等。(3)半翅目 Hemiptera通称蝽象。体小至大型。单眼2个或无。触角3-5节。口器刺吸式,下唇延长形成分节的喙,喙通常4节,从头部的前端伸出。前胸背板大,中胸小盾片发达。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多数种类在后胸侧板近中足基节处有臭腺孔。附节一般3节。渐变态。卵多鼓形。大多陆生,少数水生。多数是植食性害虫,为害方式主要以口针直接刺吸植物叶、果等的汁液,使叶片出现褪绿斑点、果实畸形或植株生长不良;少数(如猎蝽、花蝽等)为捕食害虫的益虫。(4)同翅目 Homoptera包括蝉、叶蝉、蚜虫、蚧虫、木虱、粉虱等。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刚毛状或丝状。口器刺吸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喙通常3节。前翅革

29、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置于体背上呈屋脊状,有的种类无翅。有些蚜虫和雌性介壳虫无翅,雄介壳虫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渐变态,而粉虱及雄蚧为过渐变态。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植食性,刺吸林木汁液,造成生理损伤,并可传播病毒或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5)缨翅目Thysanoptera通称蓟马。体微小至小型;口器锉吸式;翅狭长,膜质透明,缘毛长,翅脉退化,最多23条纵脉;产卵器管状或锯状。过渐变态。多为植食性,少数为捕食性,捕食蚜虫、介壳虫、螨类、粉虱及其它蓟马。(6)脉翅目Neuroptera包括草蛉、蚁蛉、螳蛉、粉蛉、水蛉等头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前胸常短小。两对翅的形状、大小和脉相都很相似。前、后翅均

30、为膜质,翅脉密而多,呈网状,在边缘多分叉。少数种类翅脉少而简单。完全变态。均为捕食性,捕食蚜虫、蚂蚁、叶螨、蚧壳虫等软体昆虫及各种虫卵。(7)鳞翅目 Lepidoptera包括蝶类和蛾类。是昆虫纲的第二大目。成虫体小至大型,触角有丝状、羽毛状或球杆状;口器虹吸式,具由下颚的外颚叶形成的喙管,不用时卷曲于头下。许多蛾类成虫口器退化;翅一般2对,前后翅均为膜质,翅面覆盖鳞片,并形成各种花纹。跗节5节。完全变态。幼虫大多为植食性。成虫取食花蜜,一般不直接危害植物,且有助于植物的授粉。一般所指危害期是指幼虫阶段。(8)鞘翅目 Coleoptera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体微小至大型,体壁坚硬。一般无单眼。触角一般11节,形状多样。口器咀嚼式。前翅坚硬、角质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