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486.75KB ,
资源ID:111218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218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1、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点)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重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区域的含义阅读教材P2第1至3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1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3)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正误判断:(1)区域之间的界线

2、都是明确的。()(2)区域的划分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双重特点。()(3)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提示】(1)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2)从区域的内涵上分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地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故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区域是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指标的选定体现了划分者的主观性,故区域的划分有主观性的特点。(3)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因此不同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因此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教材整理2地理环境差

3、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阅读教材P2第4自然段至P3活动,完成下列问题:1区域差异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对比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地理位置的差异(2)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贫乏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3)生产活动差异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工

4、业商贸商业贸易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正误判断:(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区都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2)松嫩平原的黑土生产力较高;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生产力较低。()(3)长江三角洲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提示】(1)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也是雨热同期。(2)松嫩平原的黑土和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3)长江三角洲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了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教材整理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P4至P5阅读,完成下列问题:1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受地理环境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2农业社会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农业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改良,劳动力资源更丰富,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该区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3现代社会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破碎、分散,农业生产规模小,粮食商品率较低,“粮仓”地位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棉花生产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正误判断:(1)在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的发展。()(2)在农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是耕作业发展的

6、限制条件。()(3)在现代社会,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示】(1)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限制了耕作业的发展。(2)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3)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再加上稠密的水网把耕地分割得很破碎,因此,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

7、疑问3:解惑: 区域的内涵及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探讨: 我国四大综合区域图体现了区域的哪些特点?【提示】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可变性。探讨: 我国四大综合区的边界是明确边界还是过渡性边界?【提示】过渡性边界。探讨: 我国四大综合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什么?【提示】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1区域的内涵(1)区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则体现了区域划分的主观性。(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即区域在地表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特征。(3)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2

8、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组成区域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下图体现了青藏地区的整体性特征。(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如我国四大综合区分布图中的“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金色中国”和“银色中国”就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特征。(3)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其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下图所示:(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界线的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

9、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划分的角度、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区划方案。1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2)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四大区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干湿地区与降水量、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最密切。第(2)题,干湿地区之间具有过渡性,没有明确的边界。【答案】(1)C(2)A2随着区

10、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1)(2)题。中国“新三大地带”划分图(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A气候 B地形C洋流 D植被(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解析】第(1)题,洋流与陆地区域划分无关。第(2)题,远西部地带资源、能源充足,但经济落后,资金、技术、人才匮乏,制约着其发展。【答案】(1)C(2)A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

11、“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 探讨:三枚邮票上的三种传统民居分别体现了其所在区域的哪些自然地理特征?【提示】为陕北民居窑洞,反映出当地降水较少,黄土具有直立性的特点;为云南民居吊脚竹楼,吊脚竹楼可以防潮、通风,反映了当地气候湿热的环境特征;为内蒙古民居蒙古包,反映出当地草原牧场广阔的环境特征。探讨:造成我国不同区域民居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主要是不同区域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1.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以长江三

12、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松嫩平原的区域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3某地区与众不同的自然、人文景观被其他地区的人们称为“怪”,陕西和云南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云南十八怪:四季服装同穿戴,鲜花四季开不败,山洞能跟仙境赛,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十八怪:面条似腰带,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据此

13、回答(1)(3)题。(1)云南凭借自身的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已逐渐成为我国的花卉产业带,与广东相比,云南发展花卉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水源 B地形C气候 D劳动力(2)在传统的民居中,陕西的房子“半边盖”,而云南却出现底层空置的竹楼,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陕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废弃的煤井便成了居民的房子B云南竹子多,且竹子可以驱蚊防虫C陕西人多地少,云南人少地多D陕西气候干燥,黄土具有直立性,适宜建窑洞(3)出现云南“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面条似腰带”的主要原因是 ()A云南盛产大米,陕西盛产小麦、玉米B云南降水丰富,陕西气候干燥C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D云南水蚀严重,陕西风沙危害严重【解

14、析】第(1)题,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类型多样,为发展多种多样的花卉种植提供了条件。第(2)题,陕西气候干燥,黄土直立性强;云南当地竹子多,适合建竹楼,人住上层,通风凉爽。第(3)题,出现云南“过桥米线人人爱”、陕西“面条似腰带”的主要原因是居民的饮食习惯不同。【答案】(1)C(2)D(3)C4读下图两区域相关示意图,回答(1)(2)题。(1)从自然条件看,两区域发展的产业是 ()A甲畜牧业,乙水产养殖业B甲渔业,乙商品谷物农业C甲畜牧业,乙水稻种植业 D甲水稻种植业,乙高寒畜牧业(2)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近年来逐渐形成我国为数不多

15、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应()A东部冬季市场 B东部夏季市场C本地夏季市场 D本地冬季市场【解析】第(1)题,根据水系形状特征读图判断甲是洞庭湖水系,乙是青藏高原地区。从自然条件看,甲是鱼米之乡,产业是水稻种植业,乙是独特的高原气候,适宜发展高寒畜牧业。第(2)题,黄河谷地、湟水谷地以及横断山区多数河谷位于地势第一、第二阶梯,海拔高,但相对地势低,夏季气候温和,作物生长期比东部平原地区晚,当东部地区进入伏季,蔬菜供应紧张,这些地区可以发展反季节蔬菜,供应东部的夏季市场,B正确。冬季气温低,该地不会有蔬菜生产,A、D错误;本地夏季市场供应不是反季节蔬菜生产,C错误。【答案】(1)D(2

16、)B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探讨: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限制当时该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探讨:“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雨热条件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探讨: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

17、原的“全国粮仓”地位已经下降。原因是什么?【提示】稠密的水网,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建设用地增加,人均耕地减少;农业结构的调整。1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2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注意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进行:(1)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思维模式如右图所示:(2)纵向即是在一个区域内,

18、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5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的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不同,充分说明了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据此完成(1)(2)题。(1)制约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的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因素,发生在 ()船舶被广泛用作交通工具之后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之后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工商业得到充分发展之后A BC D(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C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 D粮食商品率极高【解析】第

19、(1)题,在开发早期,受环境的制约,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随着科技的进步,到农业社会,一些原来制约区域发展的地理因素得到克服,甚至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第(2)题,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城市密集,粮食的商品率下降,在全国的“粮仓”地位下降。【答案】(1)A(2)C6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1)(2)题。(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

20、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2)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 BbcaCcab Dbac【解析】第(1)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刚刚开始,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第(2)题,a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可得出正确顺序。【答案】(1)B(2)C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地理条件探讨: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

21、较高的是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长江三角洲主要原因是纬度高低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低。长江三角洲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均温高。探讨: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原因是南部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减少。东北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这主要是因为距海远近不同。探讨: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提示】长江三角洲因为降水丰富,

22、地势低平,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河网密度远远大于松嫩平原。长江三角洲在此基础上发展的水稻种植业为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则以种植旱作农业为主,在河谷、灌溉水源地种植水稻,且为一年一熟。另外,长江三角洲还利用水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两区域比较图的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2)后分析区域环境的差异: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3)再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和发展现状确定其发展方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7读下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1)(2)题。(1)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A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河初春有凌汛现

23、象出现D河的汛期短于河的汛期(2)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A水运便利 B劳动力充足C油气资源丰富 D气候适宜(3)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3)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小麦品质优良。【答案】(1)A(2)C(3)B课堂小结对点训练1区域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24、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完成12题。1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C区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山东省和青岛市A BC D【解析】第1题,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第2题,图中A的边界是明确的,应为行政区、政治文化区等边界线,而热量带、干湿区等区域界线是模糊的。【答案】1.C2.C对点训练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

25、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3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地都雨热同期,但松嫩平原气候大陆性稍强B松嫩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多于长江三角洲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石油资源丰富D松嫩平原水热条件组合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好4由于降水量不同,两地农业生产有显著差异,表现为()A长江三角洲一年两熟,松嫩平原一年一熟B长江三角洲商品率低,松嫩平原商品率高C长江三角洲机械化水平低,松嫩平原机械化水平高D长江三角洲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以旱地为主【解析】第3题,松嫩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二者都雨热同期,水热组合好,但长江三角洲地区更优越

26、。第4题,降水的多少影响着耕地的类型。长江三角洲降水量多,以水田为主;松嫩平原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答案】3.D4.D对点训练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57题。5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6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采集和狩猎B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C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D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7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位于沿

27、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解析】先对图中各活动中心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的区域是以水源、食物和安全性为主;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选择农业区位较优越的区域,以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为主;在工业社会阶段,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答案】5.A6.B7.D我还有这些不足:(1)(2)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2)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

28、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12题。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省、市、镇等行政区域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明确的边界一定的区位特征一定的政治地位A BC D【解析】第1题,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第2题,有些区域的边界并不明确,有些区域的政治意义并不明显。【答案】1.A2.C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完成34题。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

29、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夏季热量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农业科技发达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 BC D 【解析】第3题,甲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河流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夏季为其汛期。第4题,甲地夏季高温,乙地终年高温,故两地夏季热量充足;甲、乙两地都是我国开发较晚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劳动力价格较低。【答案】3.C4.A“陕西十大怪: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回答56题。5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A玉米 B小麦C水稻 D高粱6“帕帕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