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92KB ,
资源ID:111122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122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docx

1、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2013年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教案第六单元:测量课题 教室有多长(第1课时) 总课时 1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一个物体作为标准测量另一个物体的长度。 2、 掌握用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会正确进行测量 重点难点 用指定物体作标准测量另一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 米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过节时,老师先买一些拉花布置教室,可是不知道教室有多长,你们能帮老师测量一下吗?(引出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实践活动 活动一:测量教室的长度 1、怎样量教室的长度?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

2、量 活动前提出要求:先想好你们小组选择什么测量工具,再实际测量,最后把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3、组织学生讨论:在测量中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的? 教师归纳:用一个工具可以测量出教师有多长,但是大家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活动二:用易拉罐摆一摆,看谁摆的高 1、教室提出活动规则?一个接着一个往上摆,不能到,30秒时间,谁摆的最高,谁获胜。 2、找2个小组到前面摆,其他小组当裁判 3、各组学生都摆一摆,说一说。 活动三:说一说那根木条长? 1、 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回形针测量两根木条的长。说一说谁的木条长 2、讨论,谁说的对 教师归纳虽然都是3个,但是由于回形针的长短不同

3、,回形针长的,木条肯定长。 活动四:估一估,人的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1、观察、估计儿童身高大约是自己的几个头长。 2、观察、估计同伴和老师的身高大约是他们自己的几个头长? 3、通过观察、估计,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三、回顾小结 今天我们开展了什么数学活动,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课题 课桌有多长 (第1课时) 总课时 2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 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

4、必要性。 难点: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动物学校新买来一些课桌,小白兔回家后高兴地告诉了妈妈,兔妈妈问:“你们买的课桌有多长呀?”小白兔摇摇头说:“我可不知道。”第二天,他就去问他的好朋友小猴子,小猴子说:“这还不简单。”说完,就一一地量了起来 同学们,如果小白兔去问你,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呢? (反思此环节没有采用书上提供的素材,而是以低年级学生更为喜欢的小动物创设情境,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愿望。) 二、合作交流,认识厘米 1说一说 (1)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

5、,然后共同量一量你自己的课桌有多长。 (2)学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4长) (3)讨论:大家的桌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2找一找 (1)认识刻度尺 观察: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并试着说一说尺子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补充。 (2)认识1厘米 认识1厘米。 师: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几厘米?用字母怎样表示? (学生试说,教师纠正。) 师: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几刻度到几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同桌互说。) 体

6、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用尺子上的1厘米比一比,图钉大约有多长?并说说你的方法。 (强调: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的一端,看图钉的另一端对着的数最接近几,图钉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b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图钉,再轻轻地抽出图钉,指肚之间的缝隙大约就是1厘米。) 练一练。 a判断:够1厘米吗?(如:铅笔盒、书、本等的厚度。) b找一找: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厘米? (3)认识几厘米 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三、动手操作,

7、深化新知 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3第14页量一量,第15页1,2,3题。 四、概括总结,拓展延伸 师:如果以厘米为单位去量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去量特别远的距离,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我们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长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就很不方便了,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课题 1米有多长 (第1课时) 总课时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合作,学生能用米尺度量

8、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难点: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准备 投影片、1米长的卷尺、皮尺或折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2厘米是个长度单位,它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我们还学会了以厘米做单位画线段的方法) 2师:请大家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 二、新授 1认识米 导入谈话:看来,大家厘米的知识掌握的都不错,老师这有一道小难题谁愿意到黑板前面来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老师事先给学生准备好一把量程为12厘米的刻度尺) A请你用老师提供的尺子来测量黑

9、板的长度。并把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B在测量时,你有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学生提问题(如A:这把尺子也太短了,量这么长的黑板太费劲B:有没有比厘米长一些 的单位) (4) 师:谁能回答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s (5)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如操场的两边相距多远,通常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认识米、用米量补充:米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 (6)出示米尺,观察米尺有什么特点(米尺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的) (7)让学生拿着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到讲台前来和教师的1米直尺比一比,体验不同的尺子上1米的长度是相同的(在这里误差可以忽略不计)2用米量

10、 (1)实际体验请同学们互相用自己带来的卷尺量一量,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2)再次体验两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1米,2米给大家看 3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初步质疑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同学们用两个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长呢?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画出1厘米 师: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可以用两手比一下 师: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教师出示一把木制米尺,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把尺上有多少厘米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

11、 (3)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卷尺,1米里面是不是也有100厘米呢? (4)教师在黑板1米长的线段上,以10厘米为单位,分成10份,再次问:谁来说说,1 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5)教师出示卷尺说: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尺子要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三、操作性练习 (1)两人互相量身高,是_米_厘米 (2)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感兴趣的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交流(如:教室前后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四、归纳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

12、都有些什么收获? 课题 练习四 (第1课时) 总课时 4教学目标 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重点难点 巩固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准备 尺子、卷尺、三角板及回针,准备一条长十几厘米的纸条。教学过程第一题 完成课本图中文具的长,然后自己量一量自己的铅笔的长度。注意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适当复习。 第二题 填上合适的单位 第三题 量一量,填一填 第四题 是实际测量题目,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选择该用什么工具。第五题 先估测再实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长度的观念。 第六题 第七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课题 分物游戏(第1课时) 总课时 1

13、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的活动,体会在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着重理解“平均分”,为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发现、经历多种分法的操作过程。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20个圆片或者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1谈话:一天,猴哥哥和猴弟弟一起到山上摘桃子,俩人合作摘了8个桃子,回来后,开始分桃子。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 1.同学们帮他们想一想,8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吃几个好呢?(猴哥哥吃几个

14、?猴弟弟吃几个?) 2.磁性黑板并贴上8个桃子图片。 师听汇报后根据学生说的板书: 3.评价:同学们的分法都有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分东西时常会碰到分得一样多和不一样多的事物。刚才分的这几种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公平呢? 板书:同样多 4.请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指导。 5.出示“小猫分鱼”,要求分得同样多, 6.出示小狗分骨头,老师相机指导,平均分=分的同样多. 三、体验感悟 1、师问: 一个奥运会标志须要几个圆环。这些圆环可以拼几个五环? 2.师出示 8本本子奖给近阶段表现好的同学4位,第二次9本本子奖给上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同学(4名)请全班同学帮老师想想平均每人可以分几本?还剩几本?

15、 针对(2)题,问:剩下的1本还能不能再分? 四、实践应用 1.试一试第5题,飞走了一半后,还剩几只? 一半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几只,这里的一半是几只,还剩的一半是 几只。 2.下课后,请同学们 细心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事物,和你的家人,朋友说一说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 分苹果 (第1课时) 总课时 2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领会等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20个圆片教学过程一、情景

16、创设 1.谈话:淘气家里来客人啦,妈妈拿出了一些苹果招待客人,要淘气把苹果分一分.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出示12个苹果图片和4个盘子图片贴在磁力板上。 2.问:看到了什么,能帮淘气分一分吗? 3.老师收走盘子,问:现在没有盘子了,还可以怎样把这些苹果平均分呢? A老师巡视,指导。 B老师边听汇报边板书: 12个苹果,每个盘放()个,需要()个盘子。 三、体验感悟 尝试第1题 你还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试一试第2题,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四、实践应用 试一试第4题 1.出示做操图 2还可以怎样排?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课题 分糖果 (第1

17、课时) 总课时 3教学目标 1、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而且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学习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的意见。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 难点: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一杯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参加生日聚会,唤起“主角”的意识。 一上课,我就问学生:“小朋友,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然后,我很神秘的告诉他们:“今天呀,是老师的生日!”接着说:“我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我的

18、生日Party,好不好?” 等他们稍微安静,我就为难地说:“可是老师今天太忙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老师想摆六桌,你们能不能帮我把这些好吃的东西(同时在电视上出现这些小吃的数量:柑桔42个、果冻34个、花生95颗、糖果100颗、板栗49个、饼干72块)都平均分成6份?”出示课题“分食品”。接着,我让他们小组自由选择想帮老师分的东西,小组长到讲台前领取要分的物品。 二、问题探究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如何将手中的物品平均分成6份,然后请一个小朋友来分,小组长做好记录,看哪一组分得又好,又快。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分一分。分完后,进行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各个

19、小组长汇报小组分的情况,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分。要鼓励学生分法的多样化,并评价哪个小组做的较好。 三、体验感悟 讲述:大家都留意到了每张桌子上都摆了黄豆,是不是有点奇怪吧?我们老家有个习俗是:要在生日那天吃黄豆。所以我为大家准备了黄豆。在吃黄豆之前,我拿黄豆来跟大家玩个游戏,好吗? 玩游戏之前,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小组内派个小朋友抓一把黄豆,然后拿这一把黄豆来分,如果能平均分成2份,得2分;如果还能分成3份,再得3分;如果还能平均分成4份,再得4分;一直分下去,能分成几份,就再得几分;看哪一组得分最高。 学生开始活动。完成后将他们的分数打在准备好的表格里,在电视机里呈现出来。都做完后,让学生

20、根据打出来的分数,判断哪一组获胜,然后给获胜组奖励。 四、实践应用 五、小结 讲述:在老师的生日Party上,玩的开心吗?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是怎样学到的?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 分香蕉(第1课时) 总课时 4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 难点: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1

21、.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以及挂图 谁能把这幅图意说给大家听. 2.板书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 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二1,2,3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22、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课题 练习五 (第1、2课时) 总课时 5、6教学目标 1、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2、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3、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能在活动中正确体会理解除法的含义。 难点:提高在实际情境中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动手操作: 分一分、填一填 书P40第1、2题。 1、学生独立动手圈一圈,填一填。 2、分组讨论。 3、集体交流、汇报。 书P40第3、4、5题 1、学生集体读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2、学生独立完成。 3、分组讨

23、论。 4、集体交流、汇报: 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怎么分的? 二、知识应用:数学故事 学生根据书中三幅图的意思,编数学故事。 先让学生说一说故事的情节,在解决除法问题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组活动:看算式编故事 1、让学生看算式,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编故事。进一步沟通学生的生活经验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除法问题。 2、组内交流;3、集体汇报。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 小熊开店 (第1课时) 总课时 7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密切关系. 2 、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24、. 4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难点: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认识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 师: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天起的特别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天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祝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25、.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考 2)独立列式 3)交流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独立思考,个人汇报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高兴了,你们高兴吗?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5=? 20/4=5 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体验感悟 1、老师的问题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

26、我有12元钱,如果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考,列式计算 2)学生反馈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 试一试(提醒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交流,说说所用的口诀 2、 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

27、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课题 快乐的动物 (第1课时) 总课时 8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能动手操作找出“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倍”的含义,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难点: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1、谈话引入,老师想带大家去参加一个快乐的动物聚会,好不好?(板书课题,播放课件) 二、问题探究 师:同学们,参加聚会的都有哪些小动物呀?数数看,它们各有多少

28、只?师:如果老师想用磁扣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边说边贴动物图像)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怎样贴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围棋子,也象老师这样代替小猴和小鸭的只数摆在你的课桌上,能摆好吗?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根据我们摆的情况,你能发现什么吗? 大家说的都很好,小鸭的只数是6,(板书6)小猴的只数是3(板书3)6里面有几个3呀?6里面有2个3,(边说边圈)我们就说6是3的2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边说边板书) 生:6是3的几倍,我们可以用除法来算,63=2(板“倍”不是单位名称,所以2后面就不用写“倍”字了。 师:如果又来了3只小鸭,(加3个磁扣,请小朋友也加3个围棋子),谁知道现

29、在谁是谁的几倍?为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教师讲解: 现在小鸭是9只,小猴是3只,(板书9),9里面有几个3呢?9里面有3个3,我们就说9是3的3倍,也就是说小鸭数是小猴的3倍。(把2倍改成3倍) 师:如果要同学们像这样也列个除法算式来求9是3的几倍,谁会?(把63=2改成93=3) 三、体验感悟 1、请同学们用刚刚学到的倍数知识想一想,根据这四种小动物的只数,除了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还能找到其它的倍数问题吗? 2、在小组内交流,可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在老师发给你们的答题纸上做好记录。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填的情况,请小组派代表上台来做小老师。讲解小鸭数是松鼠的3倍,

30、6是2的3倍,62=3 小鸡数是松鼠的4倍。8是2的4倍,82=4 四、实践应用 1、课件演示:其实今天来参加这个快乐的聚会的小动物还有很多呢,看看还来了谁吧!书上P47练习题。(小猫,小老鼠) 2、尝试解决问题,把你的算式写在自己的算草本上,行吗?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3、还有很多的小动物呢!(出示蝴蝶,蜻蜓) 集体订正,在电脑上操作。 4、出示在这个聚会上,还有我们最熟悉的朋友呢?猜猜是谁吧!(出示淘气,机灵狗比身高的图) 师: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碰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难题吗? 打开书P47,小组讨论一下,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把书上的空填好。 集体订正,教师重点讲解(电脑上操作课件)。 5、找一找生活中有倍数问题吗? 五、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本 课题 花园 (第1课时) 总课时 9教学目标 1、结合全体情境,提出并解决与“倍”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