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55.46KB ,
资源ID:111103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103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财政经济学人大在职研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财政经济学人大在职研题库.docx

1、财政经济学人大在职研题库财政学蓝色标注为不确定部分名词解释1. 公共物品:【P14】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的散布到整个社区,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 公共定价:【P38】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3综合所得税:【】综合所得税,是对纳税人个人的各种应税所得(如工薪收入、利息、股息、财产所得等)综合征收。这种税制多采用累进税率,并以申报法征收。其优点是能够量能课税,公平税负。但这种税制需要

2、纳税人纳税意识强、服从程度高,征收机关征管手段先进、工作效率高。综合所得税最先出现于德国,现为世界各务普遍采用4、公共生产:【P36】是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5、预算赤字: 【P279】预算赤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但预算列有赤字,并不意味着执行的结果也一定有赤字。6、国债负担率:【P226】又称国债负债率:是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一个指标,是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7、债务依存度:【P232】是表示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

3、度。8、预算管理体制:【P260】是处理中央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质监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案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9、国家预算:【P245】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10、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P246】以预算形势的差别为依据而对国家预算进行的分类。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11、增量预算:【P246】指计划财政收支的预算

4、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12、零基预算:【P246】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13、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4、政府干预失效:【P24】政府干预并非总是有效,政府的运行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和前提的,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利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是政府干预失效的根本原因。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有诸多方面:1、政府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

5、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15、李嘉图等价定理:【P221】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16、财政政策:【P294】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17、课税对象:【P148】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18、纳税人:【P148】人亦称纳税义务人、“课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19、价内税与价外税:【P153】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

6、价外税。20、超额累进税率:【P150】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税率。21、定额税率:【P150】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22、起征点与免征额:【P151】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收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23、直接税与间接税:【P152】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直接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为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24、从量税与从价税:【

7、P153】从量税: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计算的税种称为从量税。从量税的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因而只有少数税种采用这种计税方法,如我国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从价税: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的税种称为从价税。相比较而言,从价税更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都采用这一计税方法。25、税收中性:【P157】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

8、;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26、税收超额负担:【P158】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另一方面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27、拉弗曲线:【P176】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

9、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拉弗曲线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28、税收效应:【P166】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乃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29、增值税:【P199】商品课税的一种,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商品课税

10、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最大的特点是在一种商品多次课税中避免重复征税。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30、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指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以后虽然名义上是买方在按期缴纳税款,但实际上是由卖方负担。同样属于买方向卖方的转嫁。税收资本化,即税收可折入资本,冲抵资本价格的一部分。31、消费型增值税:【P199】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

11、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称为消费性增值税。32、逆弹性命题:【P186】即拉姆斯法则,是最适商品课税理论。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逆弹性命题的含义表明,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征税的潜在扭曲效应也就越大。33、税收替代效应:【P167】指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34、税收收入效应:【P166】税收

12、将纳税人一部分的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35、前转与后转:【P160】前转又称顺转,指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将税负转嫁为购买者;后转又称逆转,指纳税人在无法实现前转时,通过压低进货价格以转移税负的方法。36、税率:【P149】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37、名义税率:【P151】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38、实际税率:【P151】是纳税人实际负担的有效税率,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它等于税收负担率。39、边际税率:就是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量中税额所占的比率。40、延期纳税:延期纳税是指延缓一定时期后再缴纳税收。狭义的延期纳税专门指纳税人按照国家有关延期

13、纳税规定进行的延期纳税;广义的延期纳税还包括纳税人按照国家其他规定可以达到延期纳税目的的财务安排和纳税计划,比如,按照折旧政策、存货计价政策等规定来达到延期纳税的财务安排。41、成本-效益分析也称成本收入分析,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的决策程序中。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42、转移性支出:【P59】是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一种。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他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43、购买性支出:【P59】直接表

14、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44、税收支出: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由此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45、纳税扣除: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换言之,纳税扣除是指在计算应课税所得时,从毛所得税额扣除一定数额或一定比率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课税所得额。46、税收抵免: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缴纳额中扣除,以

15、减轻其税负。47、税负转嫁:【P160】税负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48、税收归宿:【P160】税收归宿是与税负转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49、就业创造标准:【P102】就业创造标准指的是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提供最大数量就业的项目。该标准不仅要求考虑财政投资支出的直接就业影响,还要考虑间接就业影响,即财政投资项目带动的其他投资项目所增加的就业机会。总的说来,该标准强调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强调增加就业,减少失业。50、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

16、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51、财政平衡:【P277】是指预算年度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收支对比不外三种结果,(1)收大于支,有结余(2)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财政赤字。(3)收支相等。52、政府采购制度:【P254】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53、转移支付制度:【P265】是衡量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

17、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有:(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54、结构性财政赤字:【P281】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充分就业赤字,它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因为它是假定经济已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在这种假定条件下,当经济中还存在未被动员的资源时,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并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调节总供求关系。55、宏观税负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通常以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的税收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

18、) 、或国民收入(NI)的比例来表示。生产力发展水平、政府职能的范围以及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等是决定宏观税负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宏观税负问题始终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宏观税负水平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56、扩张性财政政策:【P302】是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对财政政策进行的分类,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扩张性财政政策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57、财政投融资:【P110】是以国家的制度、信用为基础,以邮政储蓄、年金等各种公共

19、资源为来源,为实现国家的财政目标,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对应由受益人负担的领域,有偿、统一、有效地分配资金的政府投融资活动。58、周期性赤字:【P281】赤字变化的一部分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反映,由于经济周期的波动而自动产生和增减的,这部分赤字称为周期性赤字。59、消费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消费者身份在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所发生的支出。消费支出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个人消费支出两部分。简答1、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P13-14】答:区分二者的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既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用品中获得。而私人

20、物品具有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购买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私人物品则具有竞争性,竞争性是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2、 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P27】答: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我国当前主要是采取GDP增

21、长率指标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3、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P28-29】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比如,应由市场形成的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等,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而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则应

22、改变目前“企业办社会”的状况,由财政集中分配,实行社会化。)(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

23、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4、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哪些内容?【P29-30】答:(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两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发生

24、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原则上说,凡是业已规定了的,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就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当然,这种“自动稳定”的机制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尚可存疑,更何况,在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机制本身就是欠缺的。)(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

25、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诸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5、 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P16】社会的公共需要相对于私人的个别需要而言,具有以下特征:(1) 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

26、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2) 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地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 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就不得享用。(4) 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6、如何理解国债的负担和限度?【P218】答:分析国债的负担与限度需要从四个方面

27、来分析:第一、认购者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第二、政府负担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第三、纳税人负担。在现代普遍实行“以新债还旧债”的国债制度下,虽然可以不需增加当前税收来偿还国债,但持续“以新债还旧债”,就会不断增加债务余额。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

28、,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第四、代际负担。国债不仅形成一种当前的社会负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向后推移,形成代际负担。就是说,由于有些国债的偿还期较长,连年以新债还旧债并不断扩大债务规模,就会形成这一代人借的债转化为下一代甚至几代人负担的问题。如果转移债务的同时为后代创造了更多财富或奠定了创造财富的基础,这种债务负担的转移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正常的;如果国债收入被用于当前的消费,或者是用效率低下,留给后代人的只有净债务,那么,债务转移必将极大地影响后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是愧对子孙的短期行为。以上是国债负担对不同部门和人群造成的影响。因

29、此,发行国债要考虑国债的限度。国债的限度导源于国债的负担。由于国债会形成一种社会负担,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对国债总规模的控制是防止债务危机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当年发行额和到期偿还额,特别是严格控制未偿还的国债余额,是控制国债规模失控的主要手段。在研究国债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认购主体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还要考虑政府偿债能力;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

30、的重要因素。同时,国债负担率以及债务依存度也是控制国债规模的科学依据,从而在各个方面对国债规模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得出不影响全局发展适合我国发行的国债数量和规模。7、简述国债的功能。1. 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1)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的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2)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准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当然,也不能把国债视为弥补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一是财政赤字过大

31、,形成债台高筑,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二是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2. 筹集建设资金。此功能需与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功能区别开来。这可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财政类型、国债发行方式、目的、用途以及从国债收入的性质等方面区分。3. 调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国债还是金融政策手段,国债券是可以流通的债权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短期国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从而调节货币需求和供给的重要手段。8、简述国家预算的原则。【P247】答: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

32、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今日影响较大并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五项:公开性:国家预算是反映国家和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用一定的形式公开公诸于众,让民众了解财政收支情况,并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依据充分,数据确实,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账,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可以另编预算外收支预算,也应在国家预算中有所反映。统一性: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各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这就要求设立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