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7.02KB ,
资源ID:1111023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102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

1、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分工格局快速形成的重要阶段,涪陵医药产业既面临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涪陵医药产业发展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的重大作用,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涪陵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一、涪陵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一)发展趋势1天然药物成为现代医药的发展热点。随着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国际市场对天然药物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目前世界天然药物的销售额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为此,各国竞相采用现代技术研究开发传统医药,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2现代生物技术成为医药的发展方向。现代

2、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对医药工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对疑难疾病认识的深化,众多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问世,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将极大地改变医药工业面貌。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展开对国际生物制药市场的争夺,表明我国医药界在生物技术领域同发达国家的新一轮竞争已经展开。3全球化分工成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格局。经济全球化趋势及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医药产业全球化分工日渐明朗。新药研发成为发达国家的专有“领地”,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已逐步为发达国家制药跨国集团所控制。发展中国家以仿制药为主,主要是生产原料药,在医药产业链中处于中低端地位。4医药同盟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现代医药产业具有资

3、源、技术依赖性强等特点,其竞争的结果必将是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和依托,形成大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并带动大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医药技术产业链条。(二)发展机遇1医药市场前景广阔给医药行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扩大。一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与保健日益成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选择和目标追求。二是全球人口较快增长和老龄人口的比重提高,将有效拉动对医药产品的需求。三是医疗消费观念的改变,预防与保健医药消费成为医疗领域的一大趋势,促进预防与保健药业的发展。四是随着社会发展和因环境污染造成疾病谱的变化,为新药的创制提供了市场空间。2国际天然

4、药物的需求趋势为中药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随着社会进步及人类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改变与提高,带动医药消费结构升级,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药、海洋生物药已成为现代医药的发展重点。中药在很大成分就是天然植物药,而中药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我区医药企业可借鉴现代医药和国际植物药的开发经验,利用先进技术手段,研究开发传统医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创新产品,全面提高中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生产水平,抢占国际天然药物市场。3参与国际竞争与交流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行业内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只要国内医药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医药行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大规

5、模的招商引资、合资重组来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并将合作与交流融入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工艺技术提高等领域,将为医药企业直接与国际同行接轨,做大做强企业,提供良好的机遇。4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带来了发展机遇。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因此,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确立了医药行业实行突破性发展的重大战略,医药行业总体发展目标是为实现我国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转变,这为我区医药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政策基础。(三)面临挑战1药品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受到挑战。我国从1993年起对药品实施专利保护,目前国外医药公司在中国申请药品发明专利数占申请总量的85

6、%,同时还有近百个药品曾在中国申请过行政保护。目前,我区化学合成药、生物制药刚起步,尽快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迫在眉睫,否则将极大影响涪陵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2关税的逐步降低,医药市场份额受到挑战。关税的逐步降低,疗效更快、科技含量更高的国外新药将代替中国药品市场中的老药。这将对我国医药产品市场占有率影响较大,我区医药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3国内医药行业快速发展,面临的国内竞争加剧。近年来国内医药行业特别是沿海较发达地区的医药企业发展异常迅猛,使我区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挑战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已逐步被打破,使国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7、特别是近年来各省对医药行业发展非常重视,都把医药行业作为支柱产业给予扶持。沿海较发达地区的省份更是相继出台若干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使医药企业得以超常发展。二、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基础基本形成1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全区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0.35亿元,销售收入16.76亿元,利税4.1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26.1%、86.2 %、159.5%,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10%、8.66%、13.7%;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的29.9%。2医药企业逐步扩张并初具规模。近年来,以资本运营为主要手段,通过上市融资、并购与重组等方式,加快了

8、企业规模扩张的步伐。目前,有医药制造业2户,即太极集团和葵花药业;医药工业配套企业1户,即三海兰陵公司。其中,太极集团是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之一,“TAIJI”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拥有资产160亿元,三家上市公司,6000家大药房,13000名员工,9家制药厂,20多家商业公司,销售额排名全国医药企业第一名。3医药研发投入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补肾益寿胶囊、通天口服液、太罗、散列通、嫦娥加丽丸、虫草

9、胶囊、曲美胶囊、蕃茄胶囊等10余种新药。与此同时,涪陵医药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还凝聚了一批国内外优秀的医药人才,为涪陵医药产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障。(二)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涪陵区医药产业与市内其他区县相比,已形成较大规模、比较鲜明的产业特色和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原料”,涪陵地区医药水平还处于二三流之间,以三流为主。医药是特殊的产品,各国政府对此类产品的市场准入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和管理。在药品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方面,涪陵地区与国内医药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整体水平较低;与国际医药行业水平相比,差距甚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0、1品种及标准滞后。陈旧产品多,新型产品少;雷同品种多,独有品种少;普通剂型多,先进剂型少;低标准产品多,高科技产品少;附加值低产品多,附加值高产品少。通过国际认证的厂家和产品还是空白。2能力及意识滞后。生产能力强,研发能力弱;市场观念强,科技观念弱;近期经济效益意识强,远期能力积淀意识弱;企业运作能力强,高端策划能力弱。缺乏国际药品市场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3产业结构有待调整。我区现有医药产业链短而小;在产业配套方面,仅有三海兰陵公司的药用橡胶瓶塞。此外,在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功能性食品方面刚起步,规模较小;医疗器械方面仍是空白,产业结构有待调整。4企业发展不平衡。2007年,全区医药产业实现工

11、业总产值20.35亿元,而太极集团涪陵部分就占了88.9%,葵花药业和三海兰陵两户企业规模偏小,发展极为不平衡。我区医药产业要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综合试验区、涪陵位于重庆“一圈”和“两翼”战略节点等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应对挑战,变压力为动力,发挥现有优势,通过改革体制,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推动科技创新,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合力促进全区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三、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思路与目标(一)发展思路立足重庆市范围内科技人才、研究平台、药材资源、地理环境的利用和开发,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努力培育新品牌,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以优势

12、门类中成药和功能性食品为重点,以化学合成药和医药配套产业为补充,初步奠定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实现医药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重视基础性研究工作与平台建设,以占领“质量标准”这一市场制高点为目标,努力缩短与国际医药行业标准的距离。(二)发展目标1总体发展目标逐步建立完整的医药产业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产业化支撑平台、创业服务平台和政策环境平台,使涪陵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产业化环境好、国际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医药产业集聚地。2经济增长目标到2011年,全区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形成一批工业产业过30亿、20亿、10亿级的龙头企业。3产品结构目标形成

13、中药材和中成药、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化学合成药、药用包装材料等五大类优势产品;形成50个骨干产品,其中到2011年单产品年销售收入过5000万元的骨干品种30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20个。培育一批国家级、市级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4技术结构目标到2011年,力争创建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使国家级技术中心达到2个;创建市级技术中心3个,以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的创新与研究。到2011年,力争开发新产品20个,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左右。四、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重点(一)加快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中药是涪陵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实现中药现代化有较好的现实基础。中药仍然是“十一五”

14、甚至之后一段时期涪陵医药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发展壮大以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葵花药业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的李渡园区、城区中成药生产基地;以中药前处理、年产1.6亿瓶大容量注射剂技改项目为重点的石谷溪中药生产基地。同时,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建设一批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发一批中药现代制剂产品,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1发展重点(1)培育中药材种质资源优势在基地化生产和药材品质提高上实现新突破。完成太极集团、葵花药业目前耗用的急需、大宗原料药材半夏、紫菀、金荞麦、前胡、山茱萸5种中药的品种选育基地、种苗繁育基地、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中药材种植由传统增量型向科技型转变,逐步与国际

15、天然植物药材质量标准接轨。(2)抢占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高地结合重庆与涪陵的实际,重点选取川党参(巫山,道地药材)、黄栀子(南川,道地药材)、牡丹皮(垫江,道地药材)、白术(秀山,大宗药材)、半夏(涪陵,紧缺药材)、葛根(涪陵及合川,常用药材)、款冬花(巫溪,常用药材)、川续断(武隆,常用药材)、云木香(开县,常用药材)、玄参(酉阳,常用药材)等中药材,研究制定其饮片质量标准,建立饮片炮制标准(GMP)生产线、建立饮片炮制标准操作规程(SOP)。(3)研究开发中药免煎配方颗粒中药免煎配方颗粒是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的单味中药提取成分颗粒。其优点是方便、快捷,更能满足现代人生活方式所需。重点选择以下品种

16、进行免煎颗粒研究开发: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重庆)基地建设规划”待开发重点药材:川党参(巫山)、黄栀子(南川)、牡丹皮(垫江)、白术(秀山)、半夏(涪陵)、葛根(涪陵及合川)、款冬花(巫溪)、川续断(武隆)、云木香(开县);三峡库区主要中药材:黄柏、厚朴、杜仲、薯蓣、枳壳、佛手、小回香、牛膝、贝母、延胡索、淫羊藿;渝东南地区主要中药材:玄参、紫菀、白芷、前胡等。(4)研究开发中药材中间产品中药标准提取物中间产品的开发,就是研究开发由中药材提取的可作为药物原料的化学成分,并最终形成工业化生产。主要研究和建立从金银花藤叶、杜仲枝叶提取高浓度绿原酸生产工艺;从金银花、旋复花、菊花等抗病毒中草药和咖

17、啡、苦丁茶、葵花子中提取二咖啡酰奎尼酸生产工艺。(5)研究开发新型中成药目前中成药国际市场竞争无力,甚至国内市场节节败退的关键原因是剂型落后,质量不稳定,效果不突出。要站在国际规范标准和国际市场要求的高度来研制开发单体成分或者复方药品,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控程度,采用先进剂型,精致制剂,增强疗效,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远期效益。主要开发金银花(绿原酸)、黄柏(小檗碱)、青蒿(青蒿素)抗菌消炎等外用新型中成药;研究开发黄连素或绿原酸抗糖尿病等内服新型中成药。(6)研究开发金银花(绿原酸)、黄柏(小檗碱)、青蒿(青蒿素)抗感染等动物感染性疾病防治中成药。2中药产业发展目标到2011年,力

18、争12项中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销售收入50亿元;形成4个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系列产品。(二)大力发展功能性食品牢固树立“大医药”观念,大力实施“大医药”战略,积极拓展药品在食品领域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中药的天然产物属性和部分中药食药两用的特点,充分利用中药传统文化和民众基础,研制开发功能性食品。1发展重点以重庆市主产量大的廉价中药材为原料,以大众化保健需求为目标,以公众饮食习惯为依据,以高技术含量为手段,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和中间产品提取生产线建设相配套,重点研究开发以中药为原料的功能性保健食品。(1)山药保健食品充分利用山药淀粉含量丰富,性平,味甘的特性,发挥其滋阴补肾、益气健脾的功效

19、,以及抗糖尿病、抗衰老、调节胃肠运动等现代药理作用,研究开发山药保健食品。(2)川党参保健食品充分利用川党参性平,味甘,具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传统功效,研究开发川党参保健食品。(3)葛根保健食品充分利用葛根性凉,味甘,具有滋阴、清热等传统功效,研究开发葛根保健食品。(4)柑橘保健食品充分利用柑橘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具有促进消化和代谢等功效,研究开发柑橘保健食品。2发展目标到2011年,力争研发23个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形成3个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系列产品。(三)努力发展现代生物药品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上继信息技术之后发展最快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也是国际制药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要加大

20、对生物制药产业的招商引资和培育扶持力度,促进涪陵生物药品实现突破性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平台技术优势,拓展研发领域,以李渡为核心、华兰生物为重点,研发预防、诊断与治疗严重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疾病的新型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生物技术对中药进行改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或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1发展重点(1)疫苗类:人畜共患疾病防治疫苗、预防用耻垢杆菌菌苗、慢粒细胞白血病DC疫苗、流行性感冒灭活疫苗。(2) 基因工程类:重组人生长激素、重组人干扰素系列产品。(3)生物中药类:研究野生天麻家种质量关键问题,提高家种天麻质量、采用真菌发酵技术深度开发武陵山区、大巴

21、山区菌类、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鹿茸、麝香等名贵药材的生物中药产品。(4)生化药用中间体:以武陵山区、大巴山区玉米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精深加工生产医药级赖氨酸、谷氨酸、改性淀粉等。(5)干细胞制剂。2发展目标到2011年,全区生物工程药物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力争研发12个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形成1个销售收入过3亿元的系列产品。(四)积极发展化学合成药品在一段时期,化学药物仍将是疾病防治用药的主体药物,并占据医药市场的主体地位。我区要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引进和开发出一批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产出率、节能降耗、减少或消除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增大我区化学合成药的产业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努

22、力扩大化学合成药的生产与出口,特别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竞争。1发展重点(1)积极寻找新型化学药 从人工合成新化合物中发现的有治疗作用的活性物质,或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具有药理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修饰合成,发现结构新颖,疗效独特、毒副作用小的新型化学药。推动新药研制从“仿制”向创制的战略转移。(2)努力发展先进剂型 紧跟国家药物发展导向和药剂学发展前沿,着力发展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纳米制剂等先进剂型。(3)切实做好剂型改造 着力抓好太极集团(太罗)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抓好解热镇痛类、抗病毒类、糖尿病类、减肥类等优势产品的改进、生产和推广。(4)合理引进新型品种 可

23、以考虑市场前景良好的以下新型化学药物的成果引进和生产。肿瘤血管破坏剂Combret astatin A4;Rho激酶抑制剂Y227632、法苏地尔、羟基法苏地尔;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拓扑替康、伊立替康、10-羟基喜树碱。2发展目标到2011年,力争23项化学药产品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销售收入6亿元;形成3个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系列产品。(五)积极发展医药配套产业医药配套业主要指为医药制造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药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医药配套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围绕“壮大主导,延伸配套”的思路,着眼于降低药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着眼于延伸医药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医药配套

24、产业,着重加快医药包装企业建设。1发展重点(1)内包装产业发展 引进、培育、壮大一批PET聚脂管胚、耐高温聚脂瓶、注塑、吹塑等医疗药品、系列化学试剂的内包装企业;建成年产30亿只丁基橡胶瓶塞生产线,年产胃溶空心胶囊100亿粒、肠溶胶囊10亿粒生产线。(2)外包装产业发展 引进一批彩印标签,纸箱等外包装企业,在满足区内医药企业的包装配套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周边市场。2发展目标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六)奠定医疗器械产业基础医疗器械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必需的产品之一。我国人口众多,医院数量巨大,大多数医院设备基础条件差,更新换代及新建的比例均很高,市场前景广阔。我区在未来几年应大力招

25、商引资,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新型医疗器械、关键部件及一次性耗材等项目,以使我区医药工业链更加完整,产业集群效应更加突出。1发展重点以李渡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创造条件,重点引进、培育和发展计算机辅助外科设备、临床监护仪器设备、生命体征测试检查仪器、介入治疗器械、医用信息产品、家用型保健康复治疗仪器、社区医疗系统工程技术和装备、社区医学信息技术和系统、小型化生化检测装置等项目。2发展目标通过逐步发展,力争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五、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保障措施(一)加大科技产业投资1设立政府专项资金 每年按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6、,形成专项资金随地方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机制。一是用于医药行业的发展启动,通过政府贴息、信用担保等方式,争取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信贷规模。二是用于企业技改、中药基地的建设、基础性研究、中上游技术创新。三是对于开发国家一、二类新药和为新药开发服务的筛选中心、毒理、药理实验室及临床试验,给予一定的扶持。2联合定向招标 围绕涪陵区医药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研究领域,由政府与市级相关单位立项和联合发布招标,与科研院所联合突破自主研发难题,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 利用创业投资机制等市场化手段,建立健全医药风险投资的市场运作机制,促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主体的形成,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社

27、会资金参与医药工业投资,共同促进新药科研开发。4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推进企业股份制改组。发挥太极集团在资本市场上较强的筹融资能力,通过收购、联合和兼并等手段,整合产业资源,壮大企业规模。(二)打造科技创业平台1实施医药产业创业服务中心工程。该工程实行企业投资、政府提供服务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中试孵化、标准制定、质量检测、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药物加工基地,带动大批医药科研生产企业的发展。(1)建立新药筛选及研究开发中心 依托中医药学院、科研院所,以及太极医药研究机构,开展对中药深层次研究。收集筛选民间中药、草药配方进行研究开发;探索中药药物的化学和药理研究;

28、在传统中药理论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高效优质、优价、安全的现代中药。(2)建立中药材种植研究指导中心 依托中医药学院、科研院所,以及太极中药研究机构,有计划地完成重庆主产地道药材、大宗药材、紧缺药材、特殊需要药材的标准化研究,并组织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运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培育抗病性强的中药材良种。(3)建立饮片标准化基地 建立现代中药饮片研究所,开展对道地中药材质量、加工工艺、质量标准、指纹图谱的研究工作。建立标准化饮片生产基地,以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原有饮片加工生产企业启动标准饮片生产基地建设。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立国家级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为中药标准化饮片研究和生产提

29、供质量检测服务。2加强产业化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和加强太极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的建设,使之成为医药企业技术的支撑平台。大力支持和加强李渡工业园区医药产业建设,使之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新增点。从政策、投资环境、人才、信息、技术服务、配套公共设施等多方面加快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以企引企,吸引一批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落户。针对性引进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医药配套业,拉长产业链,形成医药工业集群。吸引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来涪陵科技创业,把李渡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国内优势突出的医药工业生产基地。(三)构建科技创新体系1建立健全创新开发体系。优化科技创业环境,完

30、善、配套各项技术服务设施,吸引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海外归国人员在涪陵设立医药研究机构和科技开发公司进行科技创业,形成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聚集优势,建立市场化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和完善企业研发体系。制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政策环境。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构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形成自主创新的研发能力。2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认真研究和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重金奖励或购买自主创新成果,推行技术入股制、年薪制等有效的激励分配机制,鼓励科研技术人员以专利技术和产品入股。(四)

31、不拘一格吸引人才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在全区广泛和牢固树立增崇知识,增重人才的观念,努力打造高水平人才生存的良好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健全人才的引进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工资、住房、户口等实际问题上提供保障,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不断学习、充实提高的机会,为区外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引入建立基础。吸引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加盟,增强涪陵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二是稳固联合人才。加强与本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以本市医药科技人才资源为基础,以全国医药科技力量为补充。立足本市医药科技人才的利用,在本市范围内建立广泛而稳固的研发队伍,形成“养鸡

32、下蛋”的可持续发展人才体系。三是灵活利用人才。研究和建立客座研究员、特聘研究员、专项合作研究员、特聘顾问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利用机制,“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与区、市内外德艺双馨专家建立广泛的友好联系和合作机制。(五)加强对外合作1加强国际合作。吸引著名的跨国医药公司直接在我区设立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鼓励跨国公司参与我区医药企业改制,资产重组,包括股权转让;促成跨国公司与我区医药企业开展研发、生产和营销合作,引进、吸收关键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动我区医药工业发展;加强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医药政策、法规及市场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提高应对国际争端的能力;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2强化区域合作。强化与市内外其它地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充分吸收利用其它地区的管理、营销、金融、国际信息资源,通过合作发展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