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58KB ,
资源ID:111033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033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配套K1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沪教版会员独享.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配套K1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沪教版会员独享.docx

1、配套K12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沪教版会员独享2010年度第一学期吴淞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风筝趣话索鸿英人是万物之灵,凡想得出的,总是要设法做出来,风筝便是生动的一例。我们祖先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实在羡慕,又看见风吹落叶飞舞,便萌生了风筝的创意。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巧匠鲁班就“削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还有“墨之作木鸢,三年而飞”。到了汉朝,人们用竹制作框架,糊上纸或丝绸,以绳牵之,放飞空中,名曰“纸鸢”。五代时期,李邺别出心裁,在纸鸢上装竹笛,风吹竹笛,发出嗡嗡如“铮”声,因而取名“风筝”

2、。我国人民喜爱放风筝,春、秋两季,尤其是早春时节踏青放风筝已成为民间传统习俗。说起放风筝,人的心态也是各异。在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同是在放风筝,心情就大不相同。薛宝钗放大雁风筝是心情舒畅,春风得意,怡然自乐。林黛玉放风筝是要“放晦气”,紫鹃用西洋小银剪子将黛玉的风筝咯登一声齐根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去了”。贾宝玉却是借景抒情,故意把自己的风筝线剪断,让自己的风筝去与林黛玉的风筝“两个作伴儿罢”。曹雪芹在这里描写放风筝的情景真是妙笔生花,其实他本人就是风筝高手。 在科学家那儿,风筝又别有一番风采了。我国明代王逵在蠡海集中,记载了用纸

3、鸢测风的试验。最著名的要数“万户飞天”试验了。我国明代有一位向往飞上天空的科学家万户,他制造了两个大风筝,并排安放,然后将一把椅子固定在风筝之间的构架上,并在椅子背面绑了四十七支火箭。一切就绪,他坐在椅子上,命人用火将火箭一齐点燃。他想利用火箭推力和风筝升力,升入天空。结果一声轰鸣,万户在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试验未能成功,十分悲壮。但是,万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试图利用风筝和火箭升空的人。1945年,美国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在他的著作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中,生动描绘了万户的事迹。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醒目地标明:“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美国阿波罗号登月火箭写上了万户的名字:wanhoo。为了纪

4、念这位伟大的航天先驱者,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行山”。关于“雷电是什么”的问题,也困扰了人类数千年。这一问题的最后解密者,就是风筝。1752年7月,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用丝稠做了一只大风筝,并且在风筝顶端安装了铁丝,风筝线的下端系上铜钥匙。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日子里,富兰克林做出了“天空乌云中是否存在电荷”的猜想。如果有,他要利用风筝把乌云中的电荷引下来,装入莱顿瓶,进行研究。于是,他与儿子威廉冒着生命危险,把风筝放上天空。当雨水打湿了风筝和绳子,他发现大量电荷从铜钥匙进入到莱顿瓶,使莱顿瓶充电,用充得的电荷做电学实验,与地面普通物体带电情况完全一样。由此可见,雷电既

5、不是“上帝之火”,也不是“毒气爆炸”,而是自然界大规模的放电现象。风筝功不可没!如今世界在能源危机阴影中徘徊,有人又想起了风筝。科学家发现,放风筝利用高空强劲而稳定的风力发电的成本,比传统的风力涡轮机发电成本要低75%,前景诱人。意大利一家公司巧妙制成风筝发电系统,因此获得了“2006年世界再生能源奖”。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温室效应是当前世界课题。德国工程师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用风筝拉动的货轮“白鲸天帆”。利用那里强劲而稳定的风力,拉动货轮前进。据说风力可以节省1050%的燃料,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07年12月15日,“白鲸天帆”货轮从德国汉堡市起航,经大西洋驶往美国休斯敦市,成为航

6、海一大奇观。我国改革开放,风筝作出的贡献也令人瞩目。我国潍坊市每年都要举办风筝节,吸引世界各国朋友竞相展示风筝技艺,增进友谊,促进了投资和贸易,可谓“风筝搭台,经济唱戏”。发明风筝是创新,而巧妙利用风筝也是创新,并且是硕果累累,古今绵延不绝。1文首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第段举红楼梦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2分)3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风筝的创意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巧匠鲁班。 B民间喜爱放飞风筝是因有早春踏青的习俗。 C“万户飞天”是足以让后人纪念的标志性的试验。 D文中运用引用、反问等方法来阐述“风筝趣话”。4依照文意,标题中的“趣”字与人类生活中哪些方面相关?(

7、3分)5有人说文末提及“改革开放”与风筝关系不大,你以为如何?请说说理由。(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2分)文人与山“庐山,没有了文人本来也不要紧,却少了一种韵味,少了一种风情。”这是余秋雨的一句话。不排除文人的自作多情,但不得不承认,山不在高,有“文”则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于是,泰山成为天下名山。这引得无数文人都想登到山顶,领略一下“小天下”的滋味。杜甫就发过宏愿,“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后来还真登上了泰山之巅,在日观峰看日出。“凌绝顶”就真的征服了山吗?孔子、杜甫,虽已在历史长河中激起绚丽的浪花,但作为肉体的生命终究如电光石火逝去,而泰山仍然巍峨

8、屹立。正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看来,山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暗含时间的张力,“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精力和豪情,终究敌不过铁定的自然规律。山就像一位稳重、长寿的智者,无言然后德厚,让人心生敬仰。至于诗意地山居,一直以来是凡俗之人的奢念。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里的隐者,如仙人一般缥缈洒脱,我猜想这隐者并不是真有其人,倒像贾岛自己,厌倦了滚滚尘世间的车马喧嚣、人声鼎沸,于是虚拟了一段与童子的对话,也算是“身在红尘,心在青山”的一种吧! 那么纵然征服不了山,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何不坐下来与他交朋友?“幸有我来山未孤”,不知哪个诗人说的,霸道里面分明有心虚的寂寞,还是像李白那样比较好,独坐敬亭山,把

9、青山作为知己,与之深情对视,“相看两不厌”;辛弃疾也不错,与青山眉目传情:“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这种平起平坐,不卑不亢的态度,虽然有一定自恋情结在里面,但真正的“山人合一”,正是这种境界。 而有意思的是,“青山有幸埋终骨”。李白和辛弃疾死后,都魂归青山,算是真正的“山人合一”了。李白去世后,本来是殡于龙山东麓的,但他生前仰慕南朝诗人谢灵运,曾发下过“悦谢家青山”、“宅近青山邻谢眺”的夙愿。五十年后,后人将他的遗骨迁葬于安徽的青山,让他和谢灵运做了“邻居”;而辛弃疾去世后,葬于江西铅山县的阳原山中,当地人为了纪念辛弃疾,改此山为稼轩山。山是文人远隔尘世、隐居避世

10、的一个古典的符号,文人的魂梦总与青山相牵。很喜欢元朝宋方壶的山坡羊那句“青山相待,白云相爱”。后来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作者为了表现黄蓉的聪明伶俐,写她面对“渔樵耕读”中的樵子,唱的正是这首山坡羊。后来有人戏称这是“宋代才女唱元曲”,金庸写书时可能尚未想到这一点,但也说明他对这首曲子太喜欢了,以致犯下一个常识性的错误。“青山相待,白云相爱”,视富贵如浮云、隐居青山不求功名的洒脱,何等令人向往! 青山不仅可以做朋友,还可以当书来读。 清代文人葛庆增有诗云:“书是青山常乱叠,灯为红豆总相思。” 书是青山,这是文人专用的比喻,非常绝妙。 反过来说,青山其实就是一本书。 走近一座青山,就是打开一本好

11、书,崎岖的山路恰似跌宕的文思,巧夺天工的奇石宛如字字珠玑,游山像读书,既有“山重水复”的困惑,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而登不同的山,就是读不同的书,即使是登同一座山,也会“横看成岭侧成峰”,就像同一个人各个年龄段读一本书,滋味不尽相同。 初次见山,是见山是山,这是读山的第一境界,正像读书的第一阶段,初读一本书,是见书是书,只是停留于表面现象,没有深入。 然后,见山不是山,正如见书不是书,阅读者开始怀疑、探究。 最后,见山还是山,终于了悟,正如见书还是书,不过这是读懂了人生这部大书。6、根据文意,解释第(3)段中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含义。(2分)7、文章主要写了三点内容,它们是

12、(2分)(1) 山不能被征服,只能让人敬畏。 (2) (3) 8、简述第(11)段中“青山相待,白云相爱”的修辞表达作用。(2分)9、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中国古代文人喜欢山,大致是由于对山的敬畏之心。B.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其中蕴涵着诗人寻求归隐的思想感情。C.只有死后归葬于山,才能体现文人“山人合一”的精神理想。D.举金庸之例说明文人创作中也会有小瑕疵的。E.“见山是山”在初次和最后一次的含义是不同的。F.山是可以用来读的,因为它是你的朋友。10、文章最后把山比成书,是为了突出 (2分)(三)默写(5分)(任选5句。超过5句,按前5空评分)11、(1) ,长安不见使人愁

13、。(2)是处红衰翠减, 。(3) ,乾坤日夜浮。(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5)白云回望合, 。(6)人生得意须尽欢,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214题。(5分)菩萨蛮李弥逊江城烽火连三月,不堪对酒长亭别。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 风高帆影疾,目送舟痕碧。锦字几时来?薰风无雁回。 注释 写于南宋初年。作者送别妻子去南方。 12、“江城烽火连三月”化用了诗人 春望诗中的句子。(1分)13、对作品赏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首句点出了离别时的特定背景,为避战乱,送别妻子去南方。B“休作断肠声,老来无泪倾”描绘了一幅夫妻惜别的画面,折射出他们内心不堪其悲的难言之痛。C“锦字几时来?薰

14、风无雁回。”写出了丈夫盼望妻子寄回家书的急迫心情。D这首词描述了词人送别妻子的全过程,创造出了送别的浓郁的悲剧氛围。14、对作品中的划线句,请选择某一角度写一段赏鉴文字。(2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3分)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

15、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

16、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5、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属 如 愀然 卒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顺流而东也”中“东”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侣鱼虾而友糜鹿 B.火尚足以明也C.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17、下列句子中和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句是( )(2分)A而今安在哉 B.而攻坚强

17、者莫之能胜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 何为其然也18、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分)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9、“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三国时代的曹操所写的 (1分)20、“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 (填战役) 的往事。作者列举往事的目的是 。(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南公某文所书皆建昌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

18、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 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 (选自洪

19、迈容斋随笔)注释:南公:即吕南公,北宋学者。 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 驵:音zng ,市场经纪人。 亢亢:指骡子的脊骨高。 帑:音 tng,库房。2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向 质 果 缘22、下列“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2分)A自追及,告以不堪 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 D.闻公欲以嫁女2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与“其驵舞秤权阴厚整”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其子与猾驵计 B.则或咎其欲出者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D.其孰能讥之乎2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25、危整对驵

20、的态度是 ;事例中三人的共同品质是 。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写作(40分)26、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在澳大利亚考驾驶执照,有关交通法规的书上,第一条就是交通部长给初学驾驶的人的忠告:“学习交通规则的本质是懂得和别人分享道路。”2010年度第一学期吴淞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题纸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1、 (2分)2、 (2分)3、( )(2分)4、 (3分)5、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2分)6、 (2分)7、(2) (3) (2分)8、 (2分)9、( )( )(4分)10、

21、 (2分)(三)默写(5分)(任选5句。超过5句,按前5空评分)11、(1) ,长安不见使人愁。(2)是处红衰翠减, 。(3) ,乾坤日夜浮。(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5)白云回望合, 。(6)人生得意须尽欢,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214题。(5分)12、 (1分)13、( )(2分)14、 (2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3分)15、属 如 愀然 卒 (4分)16、( )(2分) 17、( )(2分)1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分)19、 (1分)20、 (1分) (1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21、向 质 果 缘 (4

22、分)22、( )和( )(2分)23、( )(2分)24、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3分)25、 ; (2分) 2010年度第一学期吴淞中学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9、( B )( E )(4分)10、突出山的曲折,奇妙,丰富和深邃。(2分)三、名句默写。(任选5句)(5分)11、 (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3)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5)白云回望合, 青霭入看无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1214题。(5分)12

23、、 杜甫 (1分)13、( C )(2分)14、如动静角度: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风高帆影疾”描写妻子所乘小船离去的飞速;“目送舟痕碧”刻画了作者本人望舟远去的情形。一动一静的结合,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痛苦,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情景关系角度:本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诗人独立江边,神情遥望妻子乘舟远去的画面,借此表现作者对妻子的依依不舍,也表达了离别时的凄凉之感。如炼字角度:这两句中的用字十分精当。尤其是一个“疾”字,形象地写出了妻子所乘之船离开之快。但或许,舟行并不快,只因为作者心中不忍离开妻子使得他认为舟太快。“疾”字委婉曲折地凸显出诗人与妻子别离之时的不舍。(2分)(

24、五)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3分)15、属 通“嘱”,劝人饮酒 如 往 愀然 容色改变的样子 卒 到底,最终 (4分)16、( D )(2分) 17、( C )(2分)1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用 (2分)19、 短歌行 (1分)20、 赤壁之战 (1分) 由古今对比而生悲,由曹操的不可一世写兴亡之感,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怀。(1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21、向 先前 质 抵押 果 最终 缘 因为 (4分)22、( B )和( C )(2分)23、( B )(2分)24、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 陈策请求用鞍子试一试,骡子的脊骨高高的,一整天都不能加上鞍子,官人这才感谢而退回了骡子。(3分)25、 责备欺诈不诚行为 ; 诚实不欺,厚道 (2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