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4.63KB ,
资源ID:110986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98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高职高专移动通信技术专业doc.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高职高专移动通信技术专业doc.docx

1、吉林高职高专移动通信技术专业doc吉林高职高专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专业建设方案 申 请 院 校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所在地吉林省吉林市 日 期2011年9月29日 目 录 引言2 一、专业建设基础4 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4 2、教育教学成果4 3、实训基地建设5 4、师资队伍建设5 5、培训和服务5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 1、行业背景6 2、人才需求分析6 3、专业发展建设目标8 (1)总体建设目标9 (2)具体目标9 4、人才培养目标11 三、专业建设内容11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11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11 (2)制定核心课程标准12 (3)完成核

2、心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12 (4)通过第二课堂及兴趣协会形式提升学生素质12 (5)改革考核评价体系12 2、师资队伍建设13 (1)培养专业带头人13 (2)培养骨干教师13 (3)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13 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3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3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14 (3)实训基地内涵建设14 4、专业辐射带动的专业群建设15 四、改革举措16 1、深化校企合作16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6 3、课程体系改革16 4、教学资源改革17 5、管理机制改革17 6、师资队伍改革17 五、 绩效考核指标17 六、专业建设预算20 引言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全国重点

3、中专学校,2003年升格为由吉林省教育厅直属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国家教育部备案,是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吉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学院。 学院设有材料及资源系、电气工程系、机械系、工商管理系、计算机系、旅游系、外语系及基础部、体育部、社科部共七个专业系三个教学部。 现已建成以冶金为特色,以自动化专业、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群为龙头,以制造、材料、资源类相关专业群和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并将移动通信专业及其专业群列为学院“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专业和专业群。 中国的通信产业经2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 移动通信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

4、来,从1G到80年代末开发的2G 到现在运营商竞争激烈的3G业务,移动通信已成为了通信行业的主流。 随着3G时代的来临,通信产业的发展已经迎来新的高峰期。 国家工信部发布数据表明,移动通信技术人才一直是制约3G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作为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3G开发企业总是不惜一切代价网罗3G开发人才,人才的需求在逐步攀升,3G网络的大范围工程建设和其随之而来的服务提供,通信行业已经出现了需求量突破百万数量级的缺口,业内相关人士曾公开表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业务市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启动将催生大量基于新移动增值业务。 但由于人才严重不足等问题,我国移动通信行业发展正遭遇“人才瓶颈”。 201

5、0年3月世界经济论坛公布2009-2010年全球信息报告该报告是世界上衡量各经济体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及提高竞争力的最综合、最权威的评估性报告。 根据排名显示,6个亚太经济体排名进入前20位,中国继续保持上升势头,排名从46名跃升为37名,这一进步充分显示了中国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潜力 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 并且,吉林省“十二五”产业布局中提出要围绕电子信息工程、移动通信技术、软件技

6、术等专业力争做出特色。 因此,根据教育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要求,为提高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中国创造战略目标的实施输送紧缺的优秀技能型专门人才,特申请中央财政支持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办学40多年来,学院已具备了合理的专业结构和相当的办学实力,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大批综合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面对国民经济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学院会披荆斩棘再拓新路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专业建设基础 在行业发展大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2010年9月,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3G方向)正式招生。 20

7、10年10月,此专业通过吉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评估。 2011年10月,电子信息专业群被评为省特色专业群。 2011年9月,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正式招生,并被列为我院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专业。 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由于行业的封闭性,通信领域远没有形成与行业发展对称的人力资源空间除邮电院校外,大部分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脱离行业需求,传统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德智体美劳”,智力突出,其他方面缺乏系统性引导。 反映在企业端,应届毕业生职业素养缺乏,职业定向缺乏。 基于此种情况,按照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根据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实际要求,我院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实行订单培养,使学生毕业

8、后能较快胜任企业的工作。 订单班的专业基础课在校内进行,专业课在校内与企业共同实施并以企业为主完成。 2009年3月,我院与摩托罗拉工程学院吉林省授权中心签订协议,为我专业提供订单培养“3G摩托罗拉班”班。 并为我校提供与企业对接的实验设备,共建设了移动通信实训室。 2010年1月,我院与中国电信吉林省分公司签订协议,与我校共建设了移动通信实训基地,为我校捐赠了价值600万的企业方运行设备。 2011年9月,我院与中兴通讯NC学院签订意向性协议,准备与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按照企业准员工的标准,利用中兴企业的与移动通信行业实时更新的设备,全方位,综合性,双主体的进行人才培养,实现毕业

9、生与企业的零距离上岗。 2、教育教学成果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所属专业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该专业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1门,院级优秀课5门。 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职高专组优秀奖2个,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3项,已完成4本专业教材的编写,发表论文11篇。 自2004年,连年参加吉林省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20余项,省级优秀奖多项。 2011年,参加吉林省首届职业技能竞赛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获三等奖。 2011年,突围吉林省代表吉林省参加了201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三网融合与网络优化项目获

10、优秀奖。 3、实训基地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目前已有校内各类实验(训)室14个,各类仪器设备总价值831万元,校外实训基地5个,为本专业的实训教学环节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4、师资队伍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所属专业群专业教师队伍组建于2003年,主要从事该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技术服务等工作。 经过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已经成长为一支结构相对合理、教学理念新、科研能力强,具有“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的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12月,本专业群成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群”,2011年列入学院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专业群;2009年,2010年教学团队所属专业群连续两

11、年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现有15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比约为31;团队成员全部为研究生以上学历。 团队成员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职称5人。 兼职教师中,工程师职称3人;团队所有12名专任教师全部指导过学生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并且,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下厂实习努力成为“懂生产、能开发、善教学”的双师。 团队中5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有7人取得考评员资格,有9人可独立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通过吸收和借鉴,团队成员教学理念新。 近三年来,团队成员中所有教师的专任教师,均进行了下厂实践,大部分教师均外出学习过先进的职教

12、理念与前沿专业相关知识,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经验用于指导教学,科研及教学成果显著。 5、培训和服务 通信技术专业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实训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技术服务。 2009年,我院成为摩托罗拉工程学院吉林省授权中心产学研校企合作基地后,共同定向培养通信工程师14人。 累计授课学时500余学时。 2011年7月,借助地区优势资源,我院承办了2011年全国高职高专通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与会代表近70余人并对会议组织给出了高度评价。 2011年9月我院与中兴通讯学院达成了意向性协议,拟在合作后的一年内建设成吉林省通信行业培训中心。 2011年9月,由移动通信专业教师指导,相关学

13、生参与为某部队完成技术服务一项,解决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行业背景 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诸如数字电视、SOHO、3G、物联网等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目前,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手机上网用户第一大国,这标志着我国正迅速步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据了解,目前我国信息产业规模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并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 世界信息产业不但总量增长势头迅猛,而且由于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少、潜力大,能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其他各部门起带动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产业发

14、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 在信息产业国际分工中,中国均处于中低端。 我国非常重视电子信息主业的发展,已将其列为国家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两年每年国家对通信基础设施的投资将超过1600亿元。 各省和一些中心城市也都把通信产业列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通信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柱是世界各国竞相努力发展的重点。 吉林省信息产业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首先,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吉林省委、省政府对信息产业高度重视,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其次,我省还拥有长春联信公司、吉林华微公司、长春西门子公司和一汽启明公司等一大批汽

15、车电子、光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信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 信息化工作在全省全面启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初步成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2、人才需求分析 产业的发展以人为本。 信息产业的长足发展,直接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这也给通信类专业建设在职业教育中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产业需要大量富有创新思想、动手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参与建设,以通信技术专业为重点的通信产品制造、通信网络运营专业群应紧跟时代步伐,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支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通信产品

16、和设备的急速增长、通信网络的进一步扩大,以及地区、行业的发展战略,都对通信类各层次人才提出了较大的需求。 据中国新闻网发布的消息称,2009年互联网企业薪酬增长8,全国最缺移动通信技术人才。 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企业实际薪酬平均增长率为8.2。 其中,以IT、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排在第二位,涨幅达到8.76。 作为3G人才的需求“大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均表示, 3G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人才严重紧缺,招聘成功率不足六成。 遍布中国的电信运营商涉及到了电信技术的各个方面,从普遍应用的PSTN、SDH或者数据网络,到高端移动技术的GSM、CDMA、

17、TD-SCDMA、WCDMA,再到基于三网融合的NGN和日益增加的企业信息化网络,生产、技术、维护、管理、营销等方向人才缺失,影响着包括设备供应商、业务运营商和建设维护商等通信产业链条的所有人才需求。 这些需求范围包括三家综合电信服务商以及十多家区域电信运营商,四家大型设备供应商(中兴、华为、大唐、上海阿尔卡特)、国际在华投资的设备厂商(北电等)、数十家小型的设备制造商以及上千家产业链上的工程公司、外包商、以及渠道商等。 这些运营商以及制造商的不断发展,将制造大量的网络规划、工程技术、研发、维护、行业销售、业务销售、后台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人才需求。 在这些中间,最为突出的是工程技术、维护、

18、优化、业务营销、行业销售、后台运营等岗位,制造商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低端工程师以及具备行业知识的销售工程师的需求最为迫切。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通讯行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将继续持续成为人才就业的热门领域。 3、专业发展建设目标 基于其它同类院校的移动通信专业,因缺少资金很难配套与行业接轨的实训设备的弱势和通信行业发展迅速设备技术更新快的特点。 以及由于行业的封闭性,大部分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脱离行业需求,我院在专业发展上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进行。 目前,校企合作根据合作的深度及范围不同,主要分为的三种形式,第一种,以认证授权为基本出发点的单课程支持合作模式。 这种合作的优势在于能够了配合高校自

19、主的实验室建设进程,提供了具有认证质量保障过程的师资培养,提供了结合认证的企业课程,学生们得到了行业或企业认证提高了就业率。 其劣势在于校企互动性弱;需要大学更多主动运营的工作思维;第二种,向高校输出完整的专业课程服务包,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就业服务,企业能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管理与监控。 其优势在于企业需求及配套的培养体系传递完整,而劣势在于作为教学与执行主体的高校师资团队在接受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管理过程中,缺少有效管理基础。 有可能会导致教学水平的下降反面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三种形式是校企在专业层面合资办学,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 它的优势是实现了校企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教学

20、结果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企业的需求,学生真正实现了零距离上岗。 与此同时,会具有较大的决策风险和合作风险。 在目前的专业发展上,我院根据合作的企业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 与摩托罗拉工程学院吉林省授权中心的合作采用第二种合作方式。 而根据对中兴通讯的考察,反复论证与调研,初步达成了意向性协议,采用第三种合作形式进行。 中兴公司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中兴通讯在有线产品、无线产品、业务产品、终端产品等四大产品领域表现优秀,已成为中国电信市场最主要的设备提供商之一。 公司通过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 2009年

21、度全球IT企业百强榜,中兴通讯是唯一上榜的中国通信制造商,并从去年的第45位升至第39位,紧随谷歌和戴尔之后,首次超越诺基亚、思科等传统豪强。 其中,中兴通讯在通讯企业中的排名从去年第10名大幅升至第4名。 2010年中兴通讯营业收入达人民币702.64亿元,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80.66亿元人民币,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4.18。 其中欧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50,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提升至21,首次成为中兴通讯海外收入比重最大区域,系统与终端产品均已全面服务于欧美日高端市场的顶级运营商。 (1)总体建设目标 进一步与通信行业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加强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程度,探索和实施以构建“教学

22、环境仿真企业情景”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重构移动通信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对学生准员工的身份进行授课,从外界环境与师资上为学生创造企业化氛围,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 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发挥示范专业的特色引领辐射作用从而带动专业群建设;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和管理上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到2013年,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吉林市通信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把专业建设成中小企业技术支持中心,在吉林省相关专业起引领和示范作

23、用。 (2)具体目标 1)教学质量建设目标 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专业调研和职业资格分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开发专业课程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情境、改革课程内容、制订符合企业要求的课程标准。 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材材料(教材、引导文、工作页);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全面创新;有针对性地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及其网络学习环境。 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与企业合作开发虚拟流程、虚拟工艺、虚拟生产、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

24、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2)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在与中兴在合作运行后,将在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NC学院,并在学校新建设教学工厂面积达约1000平方米的整一层楼,双方共同建成一全套与现实设备实时更新的移动通信实训基地,包括了3G通信技术全系列产品线的设备双方预计投资2000万。 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

25、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借助企业在行业内的主导优势,建设成一系列校外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实训基地。 让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3)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在师资建设方面,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为提升校内专业教师的企业工程能力,将对专业教师进行与企业对接师资培训与认证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企业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在校内教师保质保量的完成本专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可对行业内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促进来自生产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

26、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突出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 4)专业结构布局 移动通信技术将专注于特色发展,以打造特色引领型专业,充分发挥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对专业群及学校整体发展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率先突破,带动学校专业发展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社会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 5)社会服务建设目标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技术服务,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专业的示范和拉动作用,为其它院校进行

27、师资和教学培训,打造吉林省通信行业技能培训中心。 在培训方式上,进修教师可以在本专业学习,并参与专业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也可以在假期来我校进行短期集中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既可以是专业核心课程,也可以是专业建设工作的交流与学习。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把专业建设成中小企业技术支持中心。 6)制度建设目标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坚持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制度,充分运用法规、政策、资源配置优势,制定相关制度,以引导和调动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4、人才培养目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以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加深校企合作,将核心能力培养

28、、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 教学期间,由企业为学生提供以“S.M.A.R.T职业生涯模拟”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实施。 引入通信行业的企业资源为学生的培养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入学行业指引、企业参观、NC网络通信课程体系学习、嵌入NC“MIMPS”企业教学法、岗前培训、行业技能认证、顶岗实习和就业服务。 最终本专业主要培养面向通信行业,具有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通信工程技术的维护、优化、业务营销、行业销售、后台运营等能力,能够胜任通

29、信工程施工、管理,电子产品生产、销售和维修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主要完成学生包括通识能力、专业能力及其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进行项目化授课,从外界环境与师资上为学生创造企业化氛围,学生要完成员工素质培训课程及企业化的运营机制等内容。 移动通信专业的学生采取订单式培养,实行“双证书”制,学生在获得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后,由中兴在通讯专业相关的岗位推荐就业,并在学生在校期间为其提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就业指导,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简历撰写、面试技巧学习、模拟面试、岗前培训和安排学生与用人单位见面会。 三、专业建设内容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20

30、12年底前,完成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定工作,本次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对通信产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强调将学院项目化课程改革成果和职业核心能力及职业标准培养融入其中。 根据项目化课程改革要求,组织专业教学团队及企业技术人员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新的项目化课程体系,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学习过程转换为职业生涯模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实现自我职业定位,从而使学生从较为盲目的学习过程能够转变为目的性明确的自我教育设计过程,真正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2)制定核心课程标准 制定本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本次制定原则始终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科学规

31、划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点。 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处理好“必需”与“够用”的关系。 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标准的制订与有关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吸收行业企业的意见。 以提升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为出发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关工种使用手册、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和各种考证相关内容。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进行课程标准设计。 以实际的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以完成一个项目下某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注重知识、技能

32、培养的同时,开发配套教材,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每门课程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安全生产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职业素养培养做为课程标准设计的重要内容,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实施之中。 (3)完成核心课程项目化课程改革 针对专业内核心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把三年不间断专业培养过程转化为通信行业的“职业生涯模拟训练”过程,充分加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通过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全程工作模拟过程,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的彻底转换。 (4)通过第二课堂及兴趣协会形式提升学生素质 以第二课堂及兴趣协会为平台和人才培养试点及资源库,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5)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性学习考核,要把学生平时完成每一个项目、每一项任务的状态与在本门课程中体现出的职业道德、职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