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1.02KB ,
资源ID:1108534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853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石油地质学考试简答1.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石油地质学考试简答1.docx

1、石油地质学考试简答11试述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的适用条件、聚集特征及意义。(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及意义。)(10分)2试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10分)3、何谓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画图表示如何用压汞曲线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10分)4、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10分)5、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6分)6、简述按化学分类,干酪根的类型及特征。(6分)7、 简述油气生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10分)8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10分)9、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

2、本条件(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或论述形成大型油气藏必须具备的条件。)10、简述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格局及油气聚集特征。(6分)11不整合油气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画出剖面图说明各类型特征。(10分)12背斜圈闭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类型特征。(10分)论述题(共24分)1论述干酪根热降解生油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油气生成理论的中心内容和在勘探中的指导意义。)2. 论述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12分)3(论述题)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远景区。(12分)4(论述题)从油气运移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远景区。(13分)5(论述题)试从源岩条件、储盖

3、层发育特征、油气运移条件、圈闭发育特征等方面论述三角洲沉积体系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13分)二、问答题(12分)1试述油气差异聚集原理的适用条件、聚集特征及意义。(简述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及油气分布特征及意义。)(10分) 答题要点: 油气差异聚集的条件:静水条件下,在油气运移的主方向上存在一系列溢出点自下倾方向向上倾方向递升的圈闭,油气源充足,盖层封闭能力足够大。 (2分) 特征:在系列圈闭中出现自上倾方向的空圈闭向下倾方向变为纯油藏油气藏纯气藏的油气分布特征。 (4分) 油气差异聚集的意义:根据油气差异聚集的规律,可以预测盆地中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在坳陷中主要分布油藏,隆起的高点为气藏,斜坡部

4、位为油气藏。 (4分)2试述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阶段性及主要特征。(10分) 答题要点:有机质向烃类转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成岩作用阶段未成熟阶段:该阶段以低温、低压和微生物生物化学为主要特点,主要形成的烃是生物甲烷气,生成的正烷烃多具明显的奇偶优势。成岩作用阶段后期也可形成一些非生物成因的降解天然气以及未熟油。该阶段Ro小于0.5%。 (2.5分) 深成作用阶段成熟阶段:按照干酪根的成熟度和成烃产物划分为两个带。 生油主带:Ro为0.51.3%,又叫低中成熟阶段,干酪根通过热降解作用主要产生成熟的液态石油。该石油以中低分子量的烃类为主,奇碳优势逐渐消失,环烷烃和芳香烃的碳数和环数减少。 凝析油

5、和湿气带:Ro为1.32.0%,又叫高成熟阶段,在较高的温度作用下,剩余的干酪根和已经形成的重烃继续热裂解形成轻烃,在地层温度和压力超过烃类相态转变的临界值时,发生逆蒸发,形成凝析气和更富含气态烃的湿气。 (5分) 准变质作用阶段过成熟阶段:该阶段埋深大、温度高,Ro2.0%。已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的热力学上的最稳定的甲烷,该阶段也称为热裂解甲烷(干)气阶段。(2.5分)3、何谓孔隙结构?用压汞法的原理如何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画图表示如何用压汞曲线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10分) 答案要点: 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2分)

6、 评价参数: 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2分) 孔喉半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孔喉半径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反映了孔喉半径的粗细程度和分选性,孔喉粗,分选好,其孔隙结构好。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说明集中的孔喉越粗;平坦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 (2分) 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Pc50%越低,则孔隙结构好(2分) 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

7、体积百分数。束缚孔隙含量愈大,储集层渗透性能越差。(2分)画图: (2分)4、简述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因素。(10分) 答案要点: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有: 压实作用:是沉积物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大的地质现象,在压实作用过程中 ,沉积物通过不断排出孔隙流体,孔隙度不断减少。在正常压实过程中,当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溶解在孔隙水中,就能够随着孔隙水一起被压实排出,实现油气的初次运移。如果排水不畅,造成欠压实 ,可以延缓孔隙流体的排出,如果流体的排出正好被推迟到主要生油时期,则将对油气初次运移起到积极作用。还有利于有机质的热成熟,也是驱使油气进行初次运移的潜在动力。 4分) 热力作用:由于

8、埋藏深度的增加,孔隙体积膨胀远远小于孔隙流体的膨胀,造成异常高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一个动力。 (2分) 烃类及非烃气体生成的作用:干酪根在热降解生成石油和甲烷气体等烃类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水和非烃气体(主要是CO2),而这些流体的体积大大超过原来干酪根的体积,引起页岩孔隙流体压力大幅度的提高,使异常高压进一步增强,这种压力的增加将导致微裂缝的产生(Hedberg,1980)使石油进入渗透性的载岩和储集层。 (2分) 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泥岩在埋藏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粘土矿物要发生成岩作用,放出大量 的层间水,在没有增大的孔隙体积中造成异常高压,也是油气运移的一个动力。(2分) 扩散作用:自

9、然界中只要有浓度差就有扩散作用,轻烃的扩散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生油层中含烃浓度比周围岩石大,烃的扩散方向由生油层指向围岩,与油气运移的方向一致,因此它是进行初次运移的一种动力。扩散作用在物质转移方面的效率比较低,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它仍然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 5、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哪几种类型?(6分) 答案要点:根据地球动力学基础并考虑所处板块位置,含油气盆地可分为三大类型: 张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张性盆地:包括大陆内裂谷盆地、陆间海盆地(初始大洋盆地)、 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大陆边缘裂谷盆地、夭折谷和坳拉槽。 (2分) 压性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压性盆地

10、:包括海沟、弧前盆地、残留洋盆地、前陆盆地、山间盆地缝间盆地)。 (2分) 走滑环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拉分盆地:可分走滑拉分盆地、走滑挠曲盆地。(2分)6、简述按化学分类,干酪根的类型及特征。(6分) 答案要点: 型干酪根: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1.51.7,而O/C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 石 油的干酪根,生烃潜力为0.40.7。 (2分) 型干酪根:富含脂肪链及饱和环烷烃,也含有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H/C较高,约1.31.5, O/C 较低,约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生烃潜力为0.30.5。 (2分) 型干酪根: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H/C低,通常小于1.

11、0,而O/C高,可达0.20.3,这类干酪 根生 成液态石油的潜能较小,以成气为主,生烃潜力为0.10.2。 (2分)7、 简述油气生成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有利生油的岩相古地理环境。(10分) 答案要点:晚期生油理论认为:油气生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有机质并能保存下来;一 是要 有足够的热量保证有机质转化为油气。 (3分) 岩相古地理环境:主要有海相和陆相,海相中浅海大陆架、三角洲区以及海湾、泻湖这些环境,对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有利,是有利的生油区域;陆相中半深湖深湖相区,汇集大量的有机质 ,沉 积快,还原环境,有利于生油;浅湖、沼泽区以高等植物为主,可形成型干酪根,是生气的主要区 域。

12、(7分)8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10分) 答题要点: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有: 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因素 矿物成分:矿物的润湿性强和抗风化能力弱,其物性差。 岩石结构:包括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当分选系数一定时,粒度越大,有效空隙度和渗透率 越大;粒度一定时,分选好,孔渗增高立方体排列,孔隙度最大,渗透率最高。 杂基含量:含量高,多为杂基支撑,孔隙结构差;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物性好。(7分) 成岩后生作用是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压实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 ;胶结作用使物性变差;溶解作用的结果,改善储层物性。 (3分)9

13、、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论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或论述形成大型油气藏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题要点: 丰富的油气源条件: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是否丰富取决于成烃拗陷的大小,烃源岩的成烃条件和成烃演化史。要具有足够大的成烃拗陷,生油岩的面积要大,厚度要厚;生油岩的质量要好,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要达到成熟。 (3分) 要有良好的储集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好,孔隙结构好;要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形式,最佳的生油岩厚度,最佳的砂泥岩百分比。 (3分) 要大容积的有效圈闭:圈闭容积要大,形成时间要早,距油源近,闭合高度要高,盖层封闭能力好。 (

14、3分) 要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构造运动不要太强烈或地下水活动不活跃,保证圈闭容积不改变或不破坏,圈闭中的油气不受氧化变质。 (3分)10、简述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格局及油气聚集特征。(6分) 答案要点: 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东部地区性的裂陷盆地 油气聚集特征:断层、披盖背斜、滚动背斜、盐丘构造古潜山。 (2分) 印度板块碰撞形成西部地区的挤压盆地 油气聚集特征:挤压背斜、逆冲断裂带。 中部多旋回克拉通盆地 油气聚集特征:圈闭类型:盆地边缘为陡背斜,西部有逆断层圈闭,中央为缓背斜。11不整合油气藏可分为哪几种类型?画出剖面图说明各类型特征。(10分) 答题要点:不整合油气藏可分为: 地层超覆油气藏:

15、在不整合面上由于地层超覆沉积的砂岩体直接与不整合面接触,不整合面从下面与储集层上倾方向相切,并对储集层上倾方向起支撑和封闭作用;油藏为层状。(2分) 不整合面下不整合油气藏:不整合面在储集层上面对储集层上倾方向进行封闭,储层两侧仍为不渗 透岩层封闭。油气藏为层状,闭合面积由通过溢出点的储层构造等高线和储层剥蚀线形成的闭合区来决定。(2分) 古潜山油气藏:是由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的古地形突起被上覆不渗透岩层所覆盖形成圈闭条件,油气聚集其中而形成的。油气藏呈块状分布,不受层位控制。 (2分) 基岩油气藏:油气储集于沉积岩基底结晶岩系中的油气藏。实际上它是属于特殊类型的古潜山油气 藏。 (2分) 画图:

16、 (2分) 12背斜圈闭按成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类型特征。(10分) 答题要点: 褶皱作用形成的背斜油气藏:主要在侧压力挤压作用下而形成。背斜轴向一般与区域构造线平行;两翼倾角较大,不对称,靠近褶皱山一侧较另一侧缓;闭合高度较大,且伴生有断层。与基底活动有关的背斜圈闭和油气藏:直接覆于基底之上的地层弯曲较显著,有时还可遇到受基底 断裂控制的继承性断裂,向上地层弯曲渐趋平缓,而后逐渐消失;两翼地层倾角缓,闭合度小,闭合面积大。 (2分) 与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及油气藏:这种背斜圈闭都位于同生断层的下降盘,多为小型宽缓不对称的短轴背斜,靠近断层一翼陡,远离断层一翼缓,轴线与断层线近于

17、平行,常沿断层成串分 布。背斜的形态、宽度等均受同生断层的控制 (2分) 与塑性流动物质有关的背斜圈闭及油气藏:由于地下塑性地层受不均衡压力作用,向着压力降低的上方流动,使上覆地层变曲形成的背斜圈闭。闭合高度低,面积大,常被断层所切割。 与剥蚀作用及压实作用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及油气藏:这种背斜通常称为披盖背斜,它反映了下伏古地形突起的分布范围和形状,闭合度比古地形突起的高度小,并向上递减直至消失;在成因上很难与基底隆起有关的背斜区分开。 (2分) (后备资源)问答题第一章 油气藏中的流体石油、天然气、油田水 1. 简述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没有确定的元素组成,但主要由5种元素组成,即碳(Carb

18、on)、氢(hydrogen)、硫(sulfur)、氮(Nitrogen)、氧(Oxygen)。尤其是碳、氢两元素在石油中一般占9599%,平均为97.5%。除上述五种元素外,在石油中还发现其他微量元素,构成了石油的灰分。石油灰分中的V、Ni含量及其比值(V/Ni)已被用来确定生油岩相、油源对比以及研究油气运移等问题。 2. 简述石油中化合物组成的类型及特征。石油中的化合物分为两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芳香烃、烷烃、非烃化合物正构烷烃:属饱和烃,在常温常压下,14个碳原子(C1C4)的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C5C16)的烷烃为液态,17个碳原子以上(C17)的高分

19、子烷烃皆呈固态。正烷烃分布曲线的应用:判断成油原始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油源对比异构烷烃:以异戊间二烯烷烃最重要,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是植烷和姥鲛烷,来源于植物的叶绿素的侧链植醇或色素,为生物标志化合物。常用于油源对比和沉积环境研究。环烷烃:石油中的环烷烃多为五员环或六员环。随着成熟度的增高,由多环向单、双环转化,一般,单、双环占环烷烃的5055%;三环占环烷烃的20%;芳香烃:芳香烃包括苯及其同系物,有多环芳烃和稠环芳香烃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含氧化合物。 3何谓正构烷烃分布曲线?在油气特征分析中有哪些应用?在石油中,不同碳原子数正烷烃相对含量呈一条连续的分布曲线,称为

20、正烷烃分布曲线。不同类型原油的正烷烃分布特点不同: 未成熟的石油,主要含大分子量的正构烷烃; 成熟的石油中,主要含中分子量的正构烷烃; 降解的石油中,主要含中、小分子量的正构烷烃;根据主峰碳数位置及形态,可将正烷烃分布曲线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A、主峰小于C15,且主峰区较窄,表明低分子正烷烃高于高分子正烷烃,代表高成熟原油; B、主峰大于C25,主峰区较宽,奇数和偶数碳原子烃的分布很有规律,二者的相对含量接近相等,代表未成熟或低成熟的原油; C、主峰区在C15C25之间,主峰区宽,代表成熟原油。 正烷烃分布特点与成油原始有机质、成油环境和成熟度有密切关系,因此这些特征已被广泛用于鉴别生油岩和研

21、究石油的成熟度。4. 简述Tissot和Welte 三角图解的石油分类原则及类型。 石油的分类方法常因目的而异,地球化学家和地质学家注重原油组成及其与生油岩和演化作用的关系。代表性的分类方案是Tissot和Welte(1978)提出的,该分类采用三角图解,以烷烃、环烷烃、芳烃N、S、O化合物作为三角图解的三个端元。 以饱和烃含量50%为界把三角图分为两大部分,在饱和烃含量50%的区域内,再根据石蜡烃含量50%、40%处建立次一级分类界线,将饱和烃50%区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石蜡型、环烷型和石蜡环烷型。在芳烃N、S、O化合物大于50%的区域内,以石蜡烃含量10%建立分类界线,将石蜡烃含量10%的

22、区域作为芳香-中间型原油,而石蜡烃10%为重质降解原油。在重质降解原油中,以环烷烃含量25%处建立分类界线,将环烷烃含量25%的称芳香-环烷型,而25%的称芳-香沥青型。 5. 简述海陆相原油的基本区别。(如何鉴别海相原油和陆相原油?) 6. 描述石油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有哪些?颜色:从白色、淡黄、黄褐、深褐、墨绿色至黑色。 比重:是指一大气压下,20石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重量比,用d420表示。 API=141.5/15.5C时比重-131.5 、波美度=140/15.5C时比重-130 石油的粘度:代表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内摩擦力大小。 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延缓时间

23、不足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旋光性:石油能将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石油的旋光性与含有结 构不对称的生物成因标志物有关,因此旋光性常作为石油有机成因的证据。 溶解性:石油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凝固和液化:石油凝固和液化的温度范围是随其组成而变化的,无固定数值。导电性:石油是不良导体,在地下属高电阻。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依天然气分布特征可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一)聚集型天然气 1、气顶气: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产出的天然气。 2、气藏气:单独聚集的天然气。可分为干气气藏和湿气气藏。3、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

24、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 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力、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而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二)分散型天然气 1、油内溶解气:溶解于石油中的天然气。 2、水内溶解气:溶解于水中的天然气。 3、煤层气: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4、固态气水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主要分布在冻土、极地和深海沉积物分布区。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根据水与油、气分布的相对位置,分为底水和边水。 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边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从侧面流动的油层水,实际是底

25、水的外延。在油田范围内非油层水,根据它们与油层的相对位置,分别称之为是上层水、夹层水和下层水。油田水存在于储集层的孔隙裂缝中,按照水在其中的存在状态,可分为吸附水、毛细管水和自由水三种。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1.同位素的交换反应:是化学物质间,不同相或单个分子发生的同位素重新分配。 12CO2+13CH4=13CO2+12CH4 13CO2+H12CO3-=12CO2+H13CO3- 2.光合作用的动力效应: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富集12C,而使13C 进一步减小。 3.热力和化学反应的动力效应: -C-C-键的稳定性顺序:-13C-13C-13C-12C-12C-12C-。 在低温条件

26、下,形成的烃类,富集12C;在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烃类,富集13C。 4.同位素的物理化学效应: 蒸发:气相富集轻同位素12C,夜相富集13C; 扩散:先扩散12C,残余13C。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1. 试述压汞曲线的原理及评价孔隙结构的参数。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2分) 评价参数: 排驱压力(Pd):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表示非润湿相开始注入岩样中最大连通喉道的毛细管压力。排驱压力越小,说明大孔喉越多,孔隙结构越好(2分) 孔喉半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孔喉半径的集中范围与百分含量反映了孔喉半径的粗细程度和分选性,孔喉粗,分选好,其

27、孔隙结构好。毛细管压力曲线上,曲线平坦段位置越低,说明集中的孔喉越 粗;平坦段越长,说明孔喉的百分含量越大。 (2分) 饱和度中值压力: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Pc50%越低,则孔隙结构好 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 的孔隙体积百分数。束缚孔隙含量愈大,储集层渗透性能越差。(2分)画图: (2分)2.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影响碎屑岩储集层物性的地质条件(因素)。 (简述碎屑岩储集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及影响储油物性的因素。)答题要点: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有: 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

28、的因素 矿物成分:矿物的润湿性强和抗风化能力弱,其物性差。 岩石结构:包括大小、分选、磨圆、排列方式。当分选系数一定时,粒度越大,有效空隙度和渗透率越大;粒度一定时,分选好,孔渗增高立方体排列,孔隙度最大,渗透率最高。 杂基含量:含量高,多为杂基支撑,孔隙结构差;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物性好。(7分) 成岩后生作用是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压实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 ;胶结作用使物性变差;溶解作用的结果,改善储层物性。 (3分)3. 碎屑岩储集层的沉积环境(储集体类型)及主要物性特征。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受古沉积条件及古构造条件的控制。一个沉积盆地内碎屑岩储集层

29、发育情况,受沉积旋回的控制,一般在一个完整旋回的中后期所沉积的砂质岩,分布广,厚度大,储集物性好,常常形成良好的碎屑岩储集层古构造条件对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也有影响。一般在盆地的斜坡带,碎屑物质经过机械分异作用,颗粒较均匀,圆度好,胶结物含量少,储集物性甚佳。在水下大型古隆起的顶部和翼部,由于湖水的冲洗作用,形成物性良好的碎屑岩储集层。横向上碎屑岩储集层的分布主要是受沉积环境的控制,主要分布于砂岩体中。4. 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有哪些?碳酸盐岩储集层按储集空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其物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一(一)原生孔隙 1、粒间孔隙 多存在于粒屑灰岩,特征与砂岩的相似,不同之处是,易受成

30、岩后生作用的改变,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2、粒内孔隙 是颗粒内部的孔隙,沉积前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有两种:生物体腔孔隙:生物死亡之后生物体内的软体腐烂分解,体腔内未被灰泥充填或部分充填而保留下来的空间。鲕内孔隙:原始鲕的核心为气泡而形成。3、生物骨架孔隙4、生物钻孔孔隙5、鸟眼孔隙6、晶间孔隙(二)次生孔隙 1、角砾孔隙 2、溶蚀孔隙 3、裂缝二根据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类型来划分,可将储集层类型分为: 1. 孔隙型储集层(包括孔隙-裂缝性) 岩性:主要为颗粒石灰岩:鲕粒、碎屑、生物碎屑、粒晶灰岩及白云岩等。 储集空间:原生和次生的粒间、粒内、晶间孔隙发育;裂缝次之。 2. 溶蚀型储集层储

31、集空间:以溶蚀孔隙、洞,连成一个洞穴系统分布:不整合面及大断裂带附近。特别是古风化壳、古岩溶带。3. 裂缝型储集层 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白云岩化灰岩。 储集空间:裂缝为主,尤其纵横交错构成的裂缝网。其特征是:岩性测定其物性极低,与油气实际产能不适应。 4. 复合型储集层 储集空间:孔、洞、缝同时或出现两种。有利于形成储量大、产量高的大型油气田。三影响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因素 1、孔隙型储集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2、溶蚀型储集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3、裂缝型储集层发育的影响因素 5. 试述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及物性影响因素的区别。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比,由于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遭受剧烈的次生变化,通常经受更为复杂的沉积环境及沉积后的变化。有以下几点区别: 1、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大小、形状变化很大,其原始孔隙度很大而最终孔隙度却较低。因易产生次生变化所决定。 2、碳酸盐岩储集层储集空间的分布与岩石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变化很大。以粒间孔等原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其空间分布受岩石结构控制,而以次生孔隙为主的碳酸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