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3.56KB ,
资源ID:110848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848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自学考试00292《市政学》历年问答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自学考试00292《市政学》历年问答题.docx

1、全国自学考试00292市政学历年问答题0.1.简述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绪论-67-70 (1)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2)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3)最后,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总而言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是历史前进的产物,是社会生 产力发展的必然现象。它是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的深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0.2市政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市政主体 (2)市政客体(3)市政目标,市政方式和市政手段(4)市政规律1.1*.简述我国城市中民主党派的作

2、用。1-97、98(1)积极参政议政,实行民主监督。(2)发展城市社会主义民主。(3)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4)协助城市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加强和巩固爱国统一战线。1.2*.简述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1-115(1)自我管理 (2)自我教育 (3)自我服务1.3*简述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1-118我国城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是:(1)自愿参加(2)关爱他人(3)义务服务(4)不计报酬1.4.简述市民参政的条件。1-120市民政治参与需要一定的条件和制度做保障。(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2.1.简述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2-12

3、6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因此,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2.2大都市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国家原有的市政体制提出了哪些挑战?2-138(1)大都市区中的一部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跨地区提供服务;(2)某些公共行政事务如社会治安等需要市县乡镇政府合作处理;(3)市县乡镇还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环境保护等。这些跨地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同原有的市县乡镇相互分割的管理体制之间,产生了突出的矛盾。2.3我

4、国市政体制的特征是什么?2-147(1)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2)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5)市政职能具有全能性(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4*.我国原有的市政体制有何弊端?2-151/153(1)市政职能转型不到位。 (2)市政机构设置不合理。(3)城市行政区划不够优化。(4)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不合理。(5)配套制度改革不深入。2.5.试述市政体制的作用。2-128市政体制是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产物,对于维护国家政权稳定、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有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1简述我国城市政府的职权。3-164(1)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执行国务院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决议和命令;(2)规定行政措施,发布决议和命令;(3)全面领导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各项行政事务;(4)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一切合法权益;(5)领导并监督所属各工作部门和区、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改变或撤销其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决议;(6)管理其他城市公共事务。3.2*.简述我国市

6、政职能确立和调整的原则。3-163/164(1)市政职能取决于城市政府在国家行政体制中的地位。(2)市政职能取决于城市的特色和工作重点。(3)中国城市政府是城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家在城市设立的一级行政机关, 这就决定了城市政府既要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还必须担负起管理整个城市的经济、政 治、文化和社会事务,履行一级地方政府的一般职能;同时还要履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专门职能,发布决定和命令,管理本区域内的各项公共事务。(4)市政职能必须依法确立和调整。3.3简述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 3-171/172(1)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2)更新管理理念,吸

7、纳民间力量参与公用事业。(3)依法行使各种审判权、认征权,对各项公共事务实施监督和检查。(4)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3.4.在城市管理中强调政府为本位,行政权力过分集中,依靠行政简述我国重管理、轻服务市政职能导向的具体表现。3-178强制手段干预从微观到宏观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城,市政管理过程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的主动参与度低,等等。4.1.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192/194(1)科学地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2)科学地预测城市的人口规模。(3)科学地规划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4)科学地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设施体系。(5)科学地认识和尊重城市

8、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客观条件所决定的承载力。(6)部署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重点、措施和步骤。4.2*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应该坚持的发展道路。4-211一、城市化的速度要适度,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二、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三、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四、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市化道路,健全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4.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沿革的几个阶段。4-198-20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沿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90年代注重经

9、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21世纪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阶段。(1)20世纪80年代实行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并且起到了积极的历史性作用。(2)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战略,使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前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开创了由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带动各类经济区所形成的东部、中部、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局面。(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战略。4.4.简述小城市发展战略在内容方面的特点。4-206(1)把抓好农业生产放在政府各项工作的首位,用农业现代化推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2)高度重视、

10、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3)在第二产业方面,优先发展支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4)在第三产业方面,优先发展商业,搞活农产品市场。(5)建设和管理自来水厂,为本市和周围乡镇的居民服务。(6)建设和管理垃圾处理中心,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7)建设和管理医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为本市和周围乡镇居民服务。(8)保持当地建筑的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4.5城市化战略的重要性。4-210只有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城市化,避免或减少“城市病”、农村凋敝、城乡差别扩大、城市剥削农村、城乡对立等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4.6*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应该坚持

11、的发展道路。4-211一、城市化的速度要适度,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二、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三、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四、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市化道路,健全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4.7中国特色城市化战略应该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城市化的速度要适度,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现代化适度同步发展。第二,合理、集约利用资源,分类引导人口城市化。第三,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市化空间格局。第四,走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城市化道路,健全城市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五,实现城市发展方式的多样化和合理化,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12、。5.1*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内容。 5-224(1)居住、游憩、劳动、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这四大功能的正常进行。(2)居住是城市的第一个活动,住宅应该占用城市中最好的地区。(3)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城市规划成功的关键。(4)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宽高三维空间而不是长宽二维空间的科学,必须注重高的要素。(5)制定城市规划法规来保证城市规划的实现。雅典宪章所阐述的这些观点至今在城市规划中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5.2简述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5-225(1)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了增长极核理论,揭示了大城市的聚集经济规律和带动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经济的作

13、用。(2)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逆城市化现象开始出现,美国各级政府逐步实施大城市市区复兴计划,重新修订城市规划,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回市区投资,促进旧城市中心地区的经济复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大城市市区衰落的趋势。(3)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对功能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它主张城市应该具有更多的人情味。(4)1977年,一些国家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学者等在秘鲁的首都利马开会,讨论解决战后各国城市规划面临的一系列新问题,最后在秘鲁古文化遗址马丘比丘签署了著名的马丘比丘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是城市规划理论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14、5) 20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兴起了技术派。他们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主张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引入城市规划中来,运用这些新的方法和技术对城市发展进行预测和模拟,对城市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城市规划方法和技术的提高,推动了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6)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环境学派越来越引入注目。5.3*.简述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5-240(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3)综合开发,配套建设。6.1*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6-243(1)城市基础设施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2)城市基础设施是

15、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3)城市基础设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环境(4)城市基础设施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5)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6.2.简述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式的特点。6-250(1)根据城市基础设施部门和单位在公益性与市场化程度上的区别,实行不同类型的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2)根据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定价制度。(3)无论实行何种经营管理模式,城市基础设施的部门和单位都应努力提高经济效益。6.3.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财政收入主要有哪些?6-255-256(1)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是缴纳增值税、

16、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作为计税依据。(2)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向城镇土地的所有者一国家所缴纳的使用土地的租金。(3)城市公用事业附加。包括供电、供水、煤气和电话等方面,计入向单位和居民征收的公用事业价格中。(4)其他税收。包括车船税、燃油税等。(5)若干种收费。包括城市排污费、过桥费、过隧道费、住宅建设配套费等。8.1.简述城市公共财政的职能。8-3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公共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2)收入分配职能(3)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8.2城市土

17、地管理的内容(1)城市土地的地籍管理(土地的调查,评价,登记,统计,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2)城市土地的规划管理(3)城市土地的行政,经济,法制管理9.1.论述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标志。9-360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标志主要是: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最优化,实现人口、资源、没施、环境相协凋,环境清洁、安全、优美、舒适。9.2论述我国城市生态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9-382 (1)环境质量标准制度。(2)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5)环境监测制度。 (6)排污管理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

18、度。(8)污染赔偿制度。(9)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10)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1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1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制度9.3论述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9-398(1)生态安全:(2)生态卫生:(3)生态产业代谢:(4)生态景观整合:(5)生态意识培养:9.4*.论述建设生态城市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9-399/400(1)因地制宜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3)综合性原则(4)区域整体性原则(5)集约化原则(6)有机集成原则 (7)重点性原则10.1简述我国城市人口的运动趋势。10-402(1)城市人口总量增长的趋势(2)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3)城市人口受教

19、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4)城市人口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趋势(5)城市流动人口增加的趋势10.2城市社区管理的意义是什么?10-411城市社区管理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推动城市深化改革。(2)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城市市民的政治参与。(3)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搞好城市社区管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10.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10-418/419(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城市社会稳定

20、的“安全网”和“减震器”。10.4简要分析城市医疗保险的变化。10-422(1)改革开放前,中国企业职工实行劳保医疗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二者统称为职工医疗保险。该医疗保险的主要特点是公费医疗,职工个人不缴纳医疗保险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公费医疗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2)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城市公费医疗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3)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2007年,

21、国家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决定对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学生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人群的基本医疗消费需求,并考虑当地居民家庭利财政的负担能力,确定筹资水平。10.5简要回答城市医疗保险管理的主要内容。10-422(1)一是确定医疗保险的征缴范围。(2)二是负责征缴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行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3)三是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4)四是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5)五是监督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10.6简要说

22、明城市人口管理的意义。(1)城市人口管理是维护城市正常的生产与生秩序的需要(2)城市人口管理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3)城市人口管理是发挥城市功能的有力保障(4)城市人口管理是优化城市人力资源配置的必要前提10.7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意义(1)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2)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3)城市社会保障管理是城市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11.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类型有哪些? 11- 431-435(1)治理自然灾害的公共安全管理(2)城市消防类公共安全管理(3)社会治安类公共安全管理(4)卫生防疫类公共安全管理(5)基础设施类公共安全管理(6

23、)环境污染类城市公共安全管理(7)应对恐怖主义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8)应对社会动乱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11.2简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作用。11-438(1)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障着市民的生命和健康的底线需求;(2)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护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维护着城市的生存和发展;(4)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卫着国家的物质基础;(5)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保存着城市的文化遗产。11.3.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11-450/452(1)法律手段(2)行政手段 (3)信息手段(4)宣传手段(5)经济手段11.4我国建立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机制应注意:一、城市公共安全情报机制二、城市公共安

24、全决策机制三、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四、城市公共安全控制机制11.5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成因有哪些?11-436(1)随着人类向生产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城市公共安全的范围不断扩大。(2)自然环境的脆弱和社会环境的失调导致其对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承受力的弱化,成为诱发城市各类公共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3)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所发生的技术设备故障,是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成因。(4)经济全球化导致受国外其他地区影响而诱发或加剧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增加。(5)由生产要素聚集程度所决定的城市紧密性和生产要素流动程度所决定的城市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关联性,成为处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紧迫性的基本原因

25、。11.6试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构成。11-440(1)城市的中共市委是中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2)城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既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领导者,又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和监督者。(3)城市所辖区县的中共党委执行中共市委关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决定,就辖区内公共安全管理对中共市委负总责,区县国家机构在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协助中共区县委,分别行使各自职能。(4)城市的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法履行各自在处理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义务。 (5)每位市民在本职工作岗位、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要懂得预防有关各类公共安全事件的知识,从自身做起,采取预防有关公共

26、安全事件发生的行动。11.7(1)分析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成因。11-431/435成因包括:自然灾害、消防、治安、卫生防疫、基础设施、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社会动乱。11.8*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1-430/431(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统一指挥(3)各专业力量分工与协作(4)确保处置城市公共安全事件所必需的物资及时充分供应(5)提高市民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11.9简述城市公共安全通告机制的必要性(1)澄清和抵御有关公共安全事件的错误传闻(2)有利于在突发事件时统一思想,统一行动(3)有利于贯彻落实市政府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政策和措施12.1.设计市政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2-471(1)首先,应注意市政绩效评估维度的选择。(2)其次,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直充分考虑指标之间的隶属度。(3)再次,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强化相关性分析。(4)最后,市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还应关注各项指标的鉴别力大小。12.2市政绩效管理的决策系统作用:(1)确定市政绩效管理目标和指标体系(2)选定满意的市政绩效管理方案(3)市政绩效管理的局部试点和全面实施(4)监督市政绩效管理的进展情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