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3.61KB ,
资源ID:1107809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780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docx

1、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2015年10月中国文化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是()。 A上层文化 B中层文化 C底层文化 D市民文化 【答案】A【解析】上层文化以文字典籍为媒体。 【考点】绪论 2.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顿悟”说,属于佛教宗派中的()。 A天台宗 B禅宗 C华严宗 D净土宗 【答案】B【解析】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如“心性生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梧”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

2、。禅宗的直指人心、开发自性的直觉顿悟法门和思想,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 3.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 A道教文学 B儒家文学 C佛教文学 D基督教文学 【答案】C【解析】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 4.秦汉以前大量居住在成都平原的是()。 A羌族人 B古巴人 C氐人 D汉族人 【答案】D【解析】考察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四川盆地的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代巴

3、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盆地的中央是富饶的成都平原,文明发展的历史十分悠久,汉族人在秦汉以前就已大量居住在这一地区。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5.“天下”观念变得十分清晰的朝代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答案】C【解析】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而追求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政治观念中的基调。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 6.代表着古代人对地域的不同自然区域认识的是()。 A尚书禹贡 B尚书尧典 C尚书皋陶谟 D尚书洪范 【答案】A【解析

4、】对广大地域自然区域的不同,在古代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保存在尚书中的禹贡篇,就代表着古代人的认识。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7.考古发现,黄河流域的原始居巢的样式是()。 A干栏式 B半地穴式 C角楼式 D洞穴式 【答案】B【解析】自然环境决定着地域人群文化样式。举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的例子说,黄河流域的原始建筑,多是半地穴式的,而在江南地区则流行干栏式结构的居巢。很明显,气候的干湿起决定性作用。 【考点】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8.在中国传统行业组织中,纺织匠行的祖师是()。 A唐明皇 B黄道婆 C老君李耳 D鲁班 【答案】B

5、【解析】旧时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崇拜的祖师,如木匠、石匠、泥匠、瓦匠行的祖师是鲁班,铁匠行的祖师是老君李耳,伶人行的祖师是唐明皇,纺织匠行的祖师是嫘祖和黄道婆等。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技术文化 9.在住宅格局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是()。 A正房 B灶房 C厢房 D庭院 【答案】A【解析】在居住方式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正房又称堂屋,其作用犹如中国古代的明堂(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正房是家庭待客、议事、举行红白喜事和寿诞仪式的地方,在正房内发生的各种事件对全家人来说都有严肃的意义。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10.在对中国烹饪的地方差异概括中

6、,描述正确的是()。 A“南甜、北咸、东酸、西辣” B“南酸、北辣、东甜、西咸” C“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D“南酸、北辣、东咸、西甜” 【答案】C【解析】俗语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是民间人士对中国烹饪口味地方差异的扼要概括。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11.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红白喜事属于()。 A仪式饮食 B阶层饮食 C馈赠饮食 D节日饮食 【答案】A【解析】仪式饮食又称信仰饮食,秦汉典籍记载了仪式饮食的多功能性:除了祭祀外,还用于军事、政治、外交和人生仪礼。人生仪礼饮食一项,包括红白喜事和寿诞庆礼,民间延续至今。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

7、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12.史记中“迁徙往来无常处”说的是()。 A颛顼 B帝喾 C高辛 D黄帝 【答案】D【解析】史记称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 【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文化的创始和奠基 13.在现代中国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自己语言文字的民族有()。 A23个 B24个 C25个 D26个 【答案】B【解析】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其中,蒙古族、景颇族、傈僳族各使用两种文字,傣族、苗族各使用四种文字,壮、布依、侗、白、哈尼、黎、佤、纳西、苗、瑶、土家、拉祜等1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创的。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

8、字及其文化特征 14.人们平时所说的“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指的是所指称事物的()。 A文化产品 B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文化事象 【答案】B【解析】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例如,筷子、碗、勺等食具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们的传说故事以及它们命名的由来等,均属于它们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也就是它们的文化内涵。因此,“筷子文化”“扇子文化”等是针对所指称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不是这些事物可以自称为一种文化。 【考点】绪论 15.中国开始“家天下”历史的朝代是()。 A商朝 B秦朝 C夏朝 D周朝

9、【答案】C【解析】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文化的创始和奠基 16.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韩非子 B抱朴子 C淮南子 D补农书 【答案】C【解析】农耕灌溉遵循岁时历法文化,它的历史精华是二十四节气。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至西汉中期,我国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立下来,成为全国统一的历法定制。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文化 17.周人极端重视的是()。 A渔业 B手工业 C制陶业 D农业 【答案】D【解析】周人极度重视农耕生产。周人

10、的重农不是仅把农耕当作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 【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国文化的创始和奠基 18.隋唐以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中书省、元外省、门下省 C门下省、尚书省、元外省 D元外省、中书省、尚书省 【答案】A【解析】隋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的政治制度,在唐代得到了继续和补充。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19.“明君如身,

11、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形象地描述了君王与官僚的关系,此话出自先秦法家()。 A韩非子 B申不害 C李斯 D商鞅 【答案】B【解析】先秦法家申不害曾形象的描述了君王与官僚的关系:“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王与官僚永远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20.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是()。 A社日 B端午 C重阳 D腊日 【答案】A【解析】社日是古代调节乡社关系的重要节日,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时间分别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戌日,一般以春社为重。此外,端午、中秋、重阳、腊日等节日礼俗大都具有调剂乡里社区关系的因素。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

12、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21.曹魏时期建立的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是()。 A九品中正制 B世卿世禄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 【答案】A【解析】在汉末动荡之后,曹魏时期建立了一套较“察举”严格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B、C、D三项分别出现于周代、汉代和隋唐。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22.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是()。 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孔子 【答案】D【解析】先秦儒家的创始人与杰出代表是孔子。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23.在中国传统文

13、化中,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时间是()。 A汉武帝时期 B光武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文帝时期 【答案】A【解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即位后选取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将诸子百家一律罢斥,使儒学从此取得独尊的地位。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24.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是()。 A荀子 B孔子 C朱熹 D程颐 【答案】D【解析】孔子在尚书说命上中提出“知易行难”。荀子在荀子儒效中提出“知轻行重”说。到了宋代,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的主张。朱熹继承这一主张,并提出知行“并进互发”说。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25.唐代科举考试前,士子带着自己

14、平时所做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被称为()。 A温卷 B行卷 C公卷 D帙卷 【答案】B【解析】唐代的科举考试,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子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有的直接投到礼部,称为“公卷”。一旦得到权贵的爱赏,日后的考试就成为一个次要的程序。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26.首先将“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加以说明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答案】C【解析】孔子首先将“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问题并加以说明。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27.

15、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广义文化的是()。 A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 B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C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D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答案】D【解析】理解狭义文化定义要把握三个要点:(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

16、神的特点。A、B、C三项为广义文化定义所包含的三个要点。 【考点】绪论 28.语言是文化的()。 A媒介 B基础 C代码 D象征 【答案】C【解析】语言是文化的代码。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29.对联演变于古代的()。 A卜辞 B桃符 C诗歌 D经文 【答案】B【解析】对联是由古代的“桃符”演变来的。古人认为桃木具有避邪的作用,过年的时候就将桃木做成木板置于门两旁,上画神像用以驱邪。后来人们在桃板上写上一些吉利话,两块桃板上的吉利话往往采用对偶句,造成对称和谐的效果,于是桃板和对偶句合流,形成了对联。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利用汉语汉字形成的文化事象 30.古人先

17、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的原则是()。 A“先名后字” B“先字后名” C“名字相应” D“避名立字” 【答案】C【解析】古人先名而后字,因此取字往往遵循“名字相应”的原则,即字与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以是语义方面的,也可以是字形方面的。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利用汉语汉字形成的文化事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 A沟通天人的仪式 B贵族等级的标志 C乡里庶族的规范 D立身处世的准则 E立法的

18、内容 【答案】ABCD【解析】从社会文化角度看,礼是沟通天人的仪式,礼是贵族等级的标志,礼是乡里庶族的规范,礼是立身处世的准则。在古代社会,除了一般的伦理原则外,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上层表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在社会基层表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 32.北宋的理学代表人物是()。 A周敦颐 B陆象山 C张载 D程颢 E程颐 【答案】ACDE【解析】北宋的理学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33.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产生了一系列的艺术命题,例如()。 A意境

19、B诗志 C神韵 D文以载道 E乐以教化 【答案】BDE【解析】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不少艺术形式都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带有鲜明的服务于现实的致用精神。诗歌、文章、音乐等都把道德教化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尺度,从而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 34.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包括()。 A因材施教 B启发诱导 C学思结合 D竞争择优 E创新思维 【答案】ABC【解析】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35.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有()。 A

20、形声 B表意 C象形 D指事 E会意 【答案】ACDE【解析】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形声造字法,一半表示词语义类,一半表示词语读音,简洁方便,成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6.儒户 【答案】儒户: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这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 37.家族共同体 【答案】家族共同体:是家庭关系

21、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它具有血缘凝聚力和地缘凝聚力两个主要文化功能。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 38.制度文化 【答案】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造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 39.“三纲” 【答案】“三纲”:是中国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即“君为臣纲、父为予纲、夫为妇纲”,它明确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40.语系 【答案】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可再细分为

22、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1.简述理解狭义文化定义的三个要点。 【答案】(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 (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 (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考点】绪论 42.简述应如何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答案】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

23、觉客观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挖掘阐发崇礼尚义、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等文化理念;着力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延续精神血脉、鼓舞民族斗志等方面的思想价值;着力挖掘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着力挖掘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保持个性魅力等问题,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点】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与现代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43.简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案】(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重视水土平衡的关系。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 (3)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

24、。 (4)人力胜天说。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文化 44.列举“四书五经”的具体名目。 【答案】“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考点】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 45.简述在儒家思想中“圣贤”的内涵。 【答案】圣贤是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所追求的人格目标;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圣与贤主要是从社会地位方面所作的划分,就其道德修养来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

25、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考点】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46.简述汉语的特点。 【答案】(1)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2)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 (3)从语法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4)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考点】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论述中国

26、古代法律制度文化特色的主要表现。 【答案】(1)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 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 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 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2)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 (3)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4)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考点】传统中国的制度文化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48.综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意义。 【答案】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它代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辉煌成就,曾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

27、独特民族文化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 (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公元2世纪初)的蔡伦。12世纪造纸术传入欧洲。纸的发明,为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1415世纪传入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 (3)火药的发明至迟在唐朝,13世纪以后传入欧洲。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 (4)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已制成最初的指南针一一司南,北宋末年已用于航海贸易,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 【考点】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中国传统的技术文化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