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4.56KB ,
资源ID:110633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633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法.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法.docx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法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5SJB630001)及江苏省淮安市科委社会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编号:HAS06005)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赵炳起(1961-),男,江苏泗洪人,淮阴师范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区域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9期专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回应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对策研究赵炳起(淮海工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地方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着生源危机、就业压力和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立足区域、体现特色、准确定位,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增强区域针对

2、性,积极回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应成为欠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选择。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地区高校发展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609(2006)09-0029-041973年,美国社会科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该理论把高等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时,属英才高等教育阶段;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超过50%则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左右,部分省市已经超过30%,按照目前公认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已经步入

3、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理论,审视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研究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尤其在欠发达地区特定背景下,对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以及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面临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和高等教育主体多元化的社会要求,面对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现实,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我国欠发达地区高校各个层面的影响都是实质性的。地方高校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压力十分沉重,而对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种种困难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其高校更是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1.大众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高校生源危机初步显现高等教育

4、大众化带来了考生择校机会增加,高校生源竞争渐趋激烈。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500万人。高考招生录取率从1998年的36.3%上升到目前的55%以上,部分省市已经接近80%。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也使升学竞争的压力大大缓解,高考竞争已经从上大学的竞争转变为上好大学的竞争;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也成为影响地方高校生源的重要因素,如2004年、2005年江苏省连续两年高考录取率在70%以上,随着高校新建校区的相继建成,高校容量更大,即使高中、高考录取率均为100%,也难以满足高校招生能力的需求;另外,区位优势对学生求学心理的影响、地方高校新生报到率的下降等因素的

5、综合影响,使欠发达地区高校已经面临生源危机。据统计,2001年到2003年,江苏省降分录取的院校数占本省高校本二批次招生院校的30%以上。虽然2004年起实行平行志愿,但由于苏北的29徐、淮、连、盐、宿五市与苏南地区存在较大的区域经济差距,每年降分录取的院校大多数仍然集中在苏北地区。2.大众化进程中欠发达地区高校就业压力加大区域经济在发展和形成特色的同时,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呈现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这就需要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的科技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和科技开发的迫切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产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

6、求,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增加容量、提高效益和质量,从而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个性化发展。欠发达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对人才总量的需求不旺盛;另一方面,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能力有限。另外欠发达地区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脱离,使学生就业面临诸多困难。据人事部2006年3月24日发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高校平均就业率为87.7%,中、西部地区高校就业率明显低于东部。由于就业率成为高校发展的敏感指标,地方政府与高校关于就业率的报告中难免有一定的水分,使我们在统计研究中获取真实就业率比较困难,但就江苏省的现状而言,在较高就

7、业率的背后,苏北高校的实际就业率不容乐观,与苏南高校相比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3.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师资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压力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区位势能机制理论,市场经济初期“集聚作用”将占主导地位。所谓“集聚作用”是指具有较高区位势能的地区,能够有选择的集聚资源,它不仅吸收本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和资金,而且还把其他地区的资源、资金和人才吸引和集聚到核心区域内。在高等教育市场中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师资的竞争。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既要面对培养成本高的压力,又要面对人才流失严重的难题。为满足经济多元化的市场需要,高等教育系统必然要及时拓宽培养口径,调整专业方向,提

8、升办学层次。区域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配套功能较强,人才资源丰富,促进了高校专业结构优化。而区域经济落后地区,因受本地区的社会需求量有限和师资紧缺等因素的制约,使高等学校在专业结构调整方面既无法进行更多的投入,又缺少外部环境的配合,与区域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相比处于滞后的状态,影响了办学空间的拓展,学校的办学层次难以进一步提升。二、大众化过程中欠发达地区高校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回应在欠发达地区,与高校面临诸多困难相伴的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旺盛需求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已经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据

9、统计,我国现有4.8亿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城市是10.2年),其中初中文化程度占50.24%,高中文化程度占11.7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64%。城市、县镇、农村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为: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是2091;受高中教育的人口比例为431;受初中教育的人口比为0.911.01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区域差距较大,2003年东部地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68.2%,比中部、西部分别高2个、19.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2003年农民总体受教育水平只相当于东部地区1995年以前的水平。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人口素质的

10、区域差距也同样存在。据统计,2003年,江苏省的苏北地区每万人口中有科技人员217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153人、417人;每万人口中有中专及以上在校学生96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81人、252人;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1年/人,分别低于全省和苏南0.31年/人、0.92年/人。2003年,苏北地区以占全省51.9%的土地和占全省45%人口,其区域GDP只占全省的21.8%,劳动生产率仅为全省平均的53.3%,相当于苏南地区的28.8%,从1978年到2000年,南北地级市人均GDP的极差由570元增加到23660元,差异倍率由3.08上升到6.93。研发费用的投入一直处于低位,企业技术创

11、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仅占GDP的0.4%,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和苏南0.7个、0.77个百分点。专利批准数仅占全省的12.3%,相当于苏南的17.5%。人口素质差距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了相对平稳发展时期,2006年起,教育部已经开始适当控制扩招速度,本年高校招生计划增长幅度将控制在5%以内。因此,欠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应及时思考如何进一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发挥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联系紧密、跟踪及时的特长,实现大众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1.准确定位,体现特色一所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即大30学的“定位”。社会分工是高

12、等学校类型划分、准确定位的最终依据,准确的定位是统领大学发展战略的核心。高等学校的定位必须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每种类型的高校各有其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因此也应有不同的定位。地方高校应当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主要为地方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总体上应当定位于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随着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作用的显现,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明显加快。据统计,到2001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911所,其中地方高校1778所,占全国高校的93%。地方院校毕业生数占全国当年总毕业生数的86%。虽然近年的合并使高校总数有所变化,但地方高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13、已经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但长期以来,地方高校盲目地追赶重点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向部属院校看齐,亦步亦趋,一哄而上,既造成专业设置的重复,也压缩了自身的生存空间。例如,江苏省高校新闻等专业的设置,从一两所重点高校开始招生,短短两三年时间设置新闻专业的高校超过了20所,其中相当一批是地方高校,现在已经出现就业难问题。欠发达地区高校应充分认识地方高校特点,在发展定位上进行战略性调整。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不同区域的地方高校在办学力量、办学风格、专业特色和教学科研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因此,苏北地区高校要牢牢把握住地方

14、性的特点,从自身的特点、优势、传统和区位等因素出发,确立本校服务社会特有的区域空间、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相应的学校文化和运行机制。应在全省经济发展战略中寻找定位,以南北产业转移和苏北产业结构调整为前提,科学分析本区域、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和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和优势,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坚持和完善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使地方高校的发展规划、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相协调。2.发挥地方高校教育基础功能,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流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15、研究表明,不论是区域内部的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科学文化素质是流动的重要因素。据调查,2004年全国外出农民工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的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2003年全国农村居民工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6年,农村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5%,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高达76.4%,而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农村劳动力中受过职业培训的比例都在70%以上。目前,我国在农村劳动力的

16、异地转移方面已经出现了高素质的要求。据全国104个主要城市2005年一季度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监测显示,用人需求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的49.5%,各技术等级的需求人数倍率均大于1,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的需求人数倍率分别为2.68、2.34、2.02,仅广东省在2004年对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就达400万人。一方面是在产业升级中出现的高层的“民工荒”,而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低层次的就业难。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的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要求较低的建筑和餐饮服务等行业中。在全国第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分别占从业人员的57.6%、52%,在

17、加工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已经分别占68.2%、79.8%。浙江省2003年1500万流动人口中,70%集中在劳动密集行业中。目前,全国建筑行业4000万从业人员中,具有技能证书的只有353万人,占全部建筑行业人员的8.8%,在一线操作人员中农民工达80%以上,90%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技师、高级技师比例分别低于1%、0.3%。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集中于低层次岗位的现象十分普遍,大量农村人口无法从根本意义上实现转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素质提出

18、了新的要求,农村劳动力要适应从效率低的农业产业到效率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的转移。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证明,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是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基础。欠发达地区高校应积极回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3.面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实,提高教育发展的针对性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需求模式建立起来的,教育结构与农村实际存在脱节现象。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实际成了向非农行业输送31人才的基地,它与城市基础教育并没多大差别,地方高校也体现出这一面向城市的典型特征,不论学生还是学校,其目的都是为学生将来走出农村创造条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少针对性。

19、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这种教育体系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市场需求是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高等院校的神圣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2004年教育部印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了农村人口转移培训的任务: 2006-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数量如此巨大的农村人口转移培训,地方高校理所当然成为主力,通过承担转移培训任务,大力开展非学历的职前、职后培训,建构开放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正是地

20、方高校发展的难得机遇。近年来,江苏省已经注意发挥地方高等院校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层次和结构上注意苏北地区的区域布局,支持地方高校相关的专业发展,加大对苏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支持力度,通过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引领区域经济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充分利用基本完备的农村多级教育网络,坚持分散性、灵活性和网络化手段,注意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改革普通高等教育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实行技术资格证书制度,建立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高等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农民代表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咨询决策

21、机构,同时完善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使高等院校在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招生就业等方面具备更为透明和灵活自主的运行机制;通过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加密切高等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贴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实需要,使地方高等院校在发挥自身的科技辐射功能时,突破封闭的办学模式,眼睛向下,架子放低,改变思路,立足农村;注重先进技术推广与实用技术的普及,按照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强化实用技术、实践能力和应用高技术手段等方面的培养,既保证农村技术骨干留得住、用得上,又提高富余劳动力的知识技能层次和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附加值,提高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针对性和引领作用。

22、4.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时期,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 2005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6.553.540;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656.635.8,江苏沿江8个城市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4.459.835.8;上海全年三次产业比例关系调整为0.948.950.2,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格局,第三产业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角”。而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已经有13个城市第一产业比重低于10%。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通常在60%以上,如1997

23、年美国服务业就业比重为75.6%,法国为73.7%、德国为67.0%、日本为61.8%;不少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也达到了60%以上,如巴西为62.0%、乌拉圭为61.1%。从国际比较和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看,我国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就业空间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这也是我国农村人口转移最主要的行业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上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的学科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及时调整和停办一批社会需求小、办学条件差、就业率低的专业,积极发展名牌专业,兴办特色专业,发挥自己的特

24、色。所以,苏北高校应把发展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作为重点,如大力发展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新材料、管理、法律、交通、通讯、经贸、餐饮、金融、保险、社会服务、旅游等专业。当然,地方高校在坚持以社会需要为中心办学理念的同时,也要防止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高度一致的功利化倾向,避免受经济规模和行业覆盖面的限制,使办学空间压缩过小,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要在立足服务区域发展的前提下,根据江苏省及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和专业的调整,以利于拓展地方高校的发展空间,实现大众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参考文献:1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四个时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7).2张建发.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生源的潜在危机及其化解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3徐同文.美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借鉴J.石油大学学报,2003,(10).4王向红,别敦荣.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农村人口转移J.现代大学教育,2005,(4).(责任编辑:王芸;责任校对:徐治中)32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