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49.28KB ,
资源ID:110593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593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船舶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船舶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解析.docx

1、船舶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解析船舶流体力学实验指导书工程机械系船舶与海洋工程教研室实验1 静水压力实验 1实验2 烟风洞及水槽流线实验 3实验3 伯努利方程实验 4实验4 雷诺实验 7实验5 动量方程实验 9实验6 管路综合实验 12Bi实验1静水压力实验、实验目的1测定矩形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2.验证静水压力理论的正确性。3观察压强传递现象。、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静水压力实验装置图三、实验原理对密封容器(即水箱)的液体表面加压时,设液体表面压强为 P0,则P0Pa, Pa为大气压强。从 U形管中可以看到有压差产生, U形管与密封水箱上部连通的一面,液面下降,而与大气相通的一面,液面上升。密

2、闭水箱内液体表面压强 p0为:P。二 Pa h式中 一一液体的重度;h U形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当密闭水箱内压强 Po下降时,U形管内的液面呈现相反的现象,即 Po V Pa,这时密闭水箱内液面压强 p0为:Po 二 Pa - h式中 h U形管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四、 实验步骤1关闭排气阀,用加压器缓慢加压, U形管出现压差 h。在加压的同时,观察左侧A、B管的液柱上升情况。由于水箱内部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在左侧的测压管中,可 以看到由于A、B两点在水箱内的淹没深度 h不同,在压强向各点传递时, 先到A点后到 B点。在测压管中反应出的是 A管的液柱先上升,而 B管的液柱滞后一点也在上升,当

3、停止加压时,A、B两点在同一水平面上。2 打开排气阀,使液面恢复到同一水平面上。关闭排气阀,打开密闭容器底部的水门,放出一部分水,造成容器内压力下降,观察 U形管中液柱的变化情况。五、 分析和讨论1液体表面压强 Po与表压强、真空度有什么关系?2 用该实验装置是否可以测出其他液体的重度?为什么?实验2烟风洞及水槽流线观察实验一、 实验目的1.在烟风洞利用烟流法观察烟流绕过物体周围的流动图形; 观察各种几何边界变化条件下产生的旋涡现象,搞清楚旋涡产生的原因与条件;2.通过对各种边界下旋涡强弱的观察,分析比较局部损失的大小;3.观察绕流现象、分离点及卡门涡街现象。二、 实验装置小型风洞,实验稳定速

4、度大于 5m/s。小型水槽,水流稳定速度大于 5m/s。机翼型实验试件、圆柱形试验件。三、 实验原理1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其他物体时要发生绕流现象,流线形状会产生变化。当绕 过的物体曲率较大时,会产生边界层分离,产生明显漩涡。当绕过圆柱形物体时,在物体 的后方将产生卡门涡街。四、 实验步骤1 烟风洞流线观察实验实验步骤1点燃蜡烛,将其平稳置于风洞前部,距离试验段 1米左右。2将机翼型试验件平稳安放于试验段中,攻角为 0度。3启动风洞风机,调节流速达到 2m/s,待烟流线稳定后,观察机翼型试件处流线情况。4改变攻角至15度,观察机翼型试件处流线情况。5改变攻角至30度,观察机翼型试件处流线情况

5、。6将攻角改回0度,调节流速达到 4m/s,待烟流线稳定后,观察机翼型试件处流线 情况。7重复步骤;8关闭风机,更换另一规格的机翼型试件,重复步骤 。9关闭风机,实验用品归位,实验结束。2 水槽流线观察实验实验步骤1将圆柱形试件平稳固定于水槽内;2启动水槽水泵,调节流速达到 1m/s,观察试样后的漩涡情况。3调节流速达到3m/s,观察试样后的漩涡情况。4调节流速达到5m/s,观察试样后的漩涡情况。5关闭水泵,实验用品归位,实验结束。五、 分析和讨论分析不同流速,不同攻角下流线的形状变化情况,讨论漩涡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分析不同流速下水槽总流线的变化情况,讨论卡门涡街的产生原因。实验3伯努利方程实

6、验、实验目的1、 测量位置势能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观察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2、 计算流体流动的速度、速度与位置的关系。、实验装置伯努利方程试验仪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3.溢流管4.整流栅5.溢流板6.定压水箱 7.实验细管8.实验粗管9.测压管10.调节阀11.接水箱12.量杯13.回水管14.实验桌三、 实验原理伯努利方程中22g三部分之和在整条流线上保证常数。从物理意义来看, z表示单位质量流体的位置势能,2p表示压力能,V项表示动能,整个方程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在流线上能量守恒。本实验2g通过在仪器的某些位置测量高度、压力、速度,以验证上式的成立。四、 实验步骤实验前,先缓慢开启进水阀,

7、将水充满稳压溢流水槽,并保持有适量流水流出,使槽内液面平稳不变,最后,设法排尽设备内的气泡。1.关闭实验导管出口调节阀, 观察和测量液体处于静止状态下个测试点 (a、b和c三点) 的压强。2 开启实验导管出口调节阀,观察比较液体在流动情况下测试点的压头变化。3缓慢开启实验导管的出口条件阀,测量流体在不同流量下的各测试点的静压头、动压 头和损失压头。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1)实验前一定要将实验导管和测压管中的空气泡排除干净,否则会影响准确性。(2)开启进水阀或调节阀时,一定要缓慢,并随时注意设备内的变化。(3)实验过程中需根据测压管量程范围,确定最小和最大流量。(4)为观察测压管的液柱高

8、度,可在临实验测定前,向各测压管滴入几滴红墨水。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1 测量并记录实验基本参数实验导管内径: dA=20mm ; dB=30mm dC=20mm;水 温密度各测试点的静压头各测试点的静压强T / Cp /kgm-3pA/ p gpB/ p gpC/ p gpA/PapB/PapC/Pa实验系统的总压头: h= mmH 2O2非流动体系的机械能分布及其转换3流动体系的机械能分布及其转换实验序号温度,T /C密度,p /kgm-3静压头PA / Pg, mmH2OPB / 电,mmH 2OPC / 电,mmH2O压 强pA,PapB,Pa动压头o22 Auo2H m m g2 /

9、2 c u流速1- s m- UU1- s mu1- s m- uc损失压头o2 H m m-1o 2H m mBB-1o2 H m m-1验证流动流体的机械能恒算方程:实验4 雷诺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流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2.观察流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渡过程。3. 测定液体在圆管中流动时的下临界雷诺数 Rec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雷诺实验装置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3.溢流管4.电源5.整流栅6.溢流板7.墨盒8.墨针9.实 验管10.调节阀11.接水箱12.量杯13.回水管14.实验桌三、实验原理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

10、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保 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 H不变。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速度V,微启红色水阀门,这时红色水与自来水同步在管路中沿轴线向前流动,红 颜色水呈一条红色直线, 其流体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 红色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地在管路中流动。此时,在流速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 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红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 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流动呈临界状态。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 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 使红色线完全扩散与自来水混合, 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为紊流运动。流体的

11、雷诺数Re浮,根据连续方程:Q + ,吒。流量Q用体积法测出,即在,:t时间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c VQ 二At式中 A管路的横截面积;d 管路直径;v 流体繁荣流速; 水的运动粘度。四、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水箱充水至经隔板溢流流出,将进水阀门关小,继续向水箱供水, 以保持水位高度H不变。2缓慢开启阀门7,使玻璃管中水稳定流动,并开启红色阀门 9,使红色水以微小流速在玻璃管内流动,呈层流状态。3开大出口阀门7,使红色水在玻璃管内的流动呈紊流状态, 再逐渐关小出口阀门 7,观察玻璃管中出口处的红色水刚刚出现脉动状态但还没有变为层流时,测定此时的流量, 计算出下临界流速 Vc。重复做三次

12、,即可算出下临界雷诺数。五、 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d = mm 水温= CRecVc实验次数v (m)t ( s )Q (m/s )Vc (m/s)2v (m/s )Rec123下临界雷诺数的计算公式为:实验5动量方程实验、实验目的1.通过射流对水箱的反作用力和射流对平板的作用力验证不可压缩流体定常流动的 动量方程。2.通过对动量与流量、流速、射流角度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掌握流体的动量 守恒定理。动量方程实验装置简图1.实验水箱2.控制阀门3.高位水孔4.低位水孔5.砝码6.转动轴承7.挡板8.固定插销9.水平仪10.喷嘴11.水泵12.水箱13.挡水板14.实验台支架三、实验原理1 射流

13、对水箱的反作用力原理以水箱水面i i,出口断面n n及箱壁为控制面,对水平 x轴列动量方程:、Fx 二 Rx二;?QC 02V2X - : 01%)式中Rx 水箱对射流的反作用;二-水的密度;Q -射流流量;:01 , 02 动量修正系数,取1;V1X水箱水面的平均流速在x轴的投影,取0 ;V2x-一出口断面的平均流速在x轴的投影。由对转轴计算力矩 M求得Rx。M =Rx L= ?Qv L式中 L出口中心至转轴的距离;v 出口流速。移动平衡砝码得到实测力矩 M 0:M = G : S式中 G 平衡砝码重量;S :S 二 S - S。;S 出流时(动态)砝码至转轴的距离;S 未出流时(静态)平衡

14、砝码至转轴的距离。2.射流对平面的作用力原理取喷嘴出口断面I I,射流表面,以及平板出流的截面n n为控制面,对水平 x轴列动量方程:Fx 二 Rx 二 QQ(: 02V2x - -0lVix)式中 Rx 平板对射流的反作用力;v1x 喷嘴出口平均流速在轴的投影,即流速;v2xn n断面平均流速在 x轴的投影,取0。由对转轴计算力矩 M求得Rx。M = Rx L = : Qv L1式中 Li 水流冲击点至转轴的距离;v喷嘴出口的平均流速。添加砝码得到实测力矩 M 0 :M 0 = G L2式中 G 砝码重量;L2 砝码作用点到转轴的距离。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射流对水箱的反作用力实验1)实

15、验步骤1开启进水阀门,将水箱充满水,关小阀门,使之保持较小溢流。2拔出插销,移动砝码,使水平仪水平,记下此时(静态)砝码位置 S0。3插上插销,将出口转至高孔位置。调节阀门,使之仍保持较小溢流。4拔出插销,移动砝码,使水平仪水平,记下此时(动态)砝码的位置 S。5用体积法测量流量,计算流速。6将出口转至低孔位置,重复步骤 。2)注意事项1调节前,必须将插销插上。2拔出插销后,应用手托扶水箱,以免摆动过大损坏仪器。2.射流对平面的作用力实验1)实验步骤在拉链端部加重量 50克砝码,然后开启并调节阀门,使平板保持垂直位置,记下砝码位置,用体积法测流量。 改变砝码重量,重复步骤。2 )注意事项1应缓

16、慢开启和调节阀门。2注意单位换算。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1.水箱法仪器常数: L = cm , S0 = m , G = NS(m氏=S-S。(m)Mg =G也S(Nm )V(m3)t(s)Q(m3/s)v(m/s)RX =PQv(N)M =Rx丄(Nm )M0 /M(%)高孔12低孔122.平板法仪器常数: L1 = m , L2 = mG(N)M =G L2(Nm)V(m3)t(s)Q(m3/s)v(m/s)Rx = fQv (N)M = Rx L (NmM0/M(%)123六、分析和讨论分析用动量方程求得的作用力值和实测值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实验6管路综合实验(一)沿程阻力系数测定实验

17、、实验目的1.验证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2.测定不同管路的沿程阻力系数。3.对照雷诺实验,观察层流和紊流两种流态及其转换过程。 、实验装置管路综合试验仪。三、实验原理1.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 对沿程阻力两测点的断面列伯努利方程2_ P1 avZ1 石因实验管段水平,且为均匀流动,所以z1 = z2, dr = d2, vi = v2, =2 1, h| = hf由此得hf =H.:hf y Y即管路两点的沿程水头损失 hf等于测压管水头差 =h。由此式求得沿程水头损失, 同时根据实测流量计算平均流速 v ,将所得hf和v数据绘 在对数坐标纸上,就可确定沿程水头损失与平均流速的关系。

18、2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由达西公式:用体积法测得流量Q,并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 v,即可求得沿程阻力系数 :2gd:hIv2四、 实验步骤1 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实验1)实验前准备工作。将实验台个阀门置于关闭状态,开启实验管道阀门,将泵开启, 检验系统是否有泄露;排放导压胶管中的空气。2)开启调节阀门,测读测压计水面差。3)用体积法测量流量,并计算出平均流速。4)将实验的hf与计算得出的v值标入对数坐标纸内,绘出 Ighf -Igv关系曲线。5)调节阀门逐次由大到小,共测定 10次。2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实验1)本实验共进行粗细不同管径的两组实验,每组各作出 6个实验。2)开

19、启进水阀门,使压差达到最大高度,作为第一个实验点。3)测读水柱高度,并计算高度差。4 )用体积法测量流量,并测量水温;5 )用不同符号将粗细管道的实验点绘制成 Ig Re- Ig100对数曲线。五、 实验数据记录及分析1 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实验数据及计算如表 4.1所示,Ig hf - Igv关系曲线如图4.2所示。表4.1 数据表Noh1(cm)h2(cm)hf(cm)lghfV(cm3)t(s)Q(cm3/s)v(cm/s)lg v123456789102沿程阻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数据及计算如表 4.2所示,lg Re-IglOO关系曲线如图4.3所示。仪器常数:d 粗= cm , d

20、细= cm , l = mt = C 叭水= N/m 3表4.2 数据表类别Noh1(cm)h2(cm)h汞(cm)h水(cm)V3 (cm )t(s)Q3(cm /s)v(cm/s)RelgRelg(100 扎)1粗23管4561细234管56(二)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一、 实验目的1.掌握三点法、四点法测量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2.通过对圆管突扩局部阻力系数的包达定理和突缩局部阻力系数的经验公式的实 验验证与分析,熟悉用理论分析法和经验法建立函数式的途径。3.加深对局部阻力损失机理的理解。二、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同实验 4,如图4.1所示。三、 实验原理写出局部阻力前后两断面的伯努利方程, 根

21、据推导条件,扣除沿程水头损失可得局部水头损失。1 .突然扩大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关系采用三点法计算,下式中 hfi由hf2,按流长比例换算得出:实测理论A1)2 a2)2-av1e 2g换算得出。实测2av5s =hrs /-2g经验s =0.5(1 -av52ghrs四、实验步骤1测记实验有关常数。2打开水泵,排除实验管道中的滞留气体及测压管气体。3打开出水阀至最大开度,等流量稳定后,测记测压管读数,同时用体积法计量流 量。4改变出水阀开度 34次,分别测记压管读数及流量。五、实验数据记录及计算1.记录、计算有关常数:d = D = cm, d2 = d3 = d4 =D2 = cm, d5

22、=d6=D3 二 cm,11 2 = cm, 12 _3 = cm, 13 _4 = cm, 14 _b = cm, l b _5 = cm,I5=cm, e=(1_d)2, s =0.5(1 _b)A2 A32. 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5.1,实验数据计算结果如表 5.2所示。3.将实测局部阻力系数与理论值或经验值进行比较。表5.1 实验数据记录表次序流量(cm /s)测压管读数cm体积时间流量表5.2 计算表阻力 形式次序流量cm3/s前断面后断面hrcmkFh;cm2 av2gcmE cm2 av2gcmE cm突然扩大突然缩小六、分析和讨论1根据实验成果,分析比较突扩与突缩在相应条件下的局部损失大小关系。2结合流动演示的水力现象,分析局部阻力损失机理何在?产生突扩与突缩局部阻 力损失的主要部位在那里?怎样减小局部阻力损失?3现有一段与调节阀相连,内径与实验管道相同的直管段(见图 4.1),如何用两点法测量阀门的局部阻力系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