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661.35KB ,
资源ID:1105378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537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用桥式起重机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用桥式起重机标准.docx

1、通用桥式起重机标准通用桥式起重机 标 准 号: GB/T14405-1993 替代标准号: JB1036-1928 发布单位: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起草单位: 大连起重机器厂负责起草;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太原重型机器厂、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分类、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在一般环境中工作的双梁通用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其取物装置为吊钩、抓斗或电磁吸盘(起重电磁铁),或同时用其中二种或三种。专用桥式起重机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GB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99 优质碳

2、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GB700 碳素结构钢GB783 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系列GB985 气焊、手工电弧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986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1102 圆股钢丝绳GB1348 球墨铸铁件GB1591 低合金结构钢GB332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GB4628 桥式起重机 圆柱车轮GB4942.2 低压电器 外壳防护等级GB5905 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 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6164 起重机缓冲器GB6333 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 GB6334 直流电磁铁块式制动器GB6417 金属熔

3、化焊焊缝缺陷分类及说明GB6974 起重机械名词术语GB7592 通用桥式起重机 限界尺寸GB8981 优质钢丝绳GB8923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10051 起重吊钩GB 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10183 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GB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4407 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 技术条件ZBJ19 010 起重机减速器ZBJ19001 起重机底座式减速器ZBJ80006 起重机用铸造滑轮ZBJ80007 起重机用铸造卷筒ZBK26007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

4、ZBK26008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JB1152 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B2299 矿山、工程、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涂漆颜色和安全标志JB2759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4315 起重机电控设备3分类3.1型式种类3.1.1起重机的型式种类按其取物装置划分,见图1和表1。表1续表1注:序号57的名称,亦可称二用桥式起重机。3.1.2型号表示方法注:对于可供用户选择的要素,如电磁吸盘的型号,抓斗的规格,确切的起升高度,司机室的型式及入口方向,运行轨道的型号、机构工作级别的特殊要求,是否提供制冷或供热装置等,应另在订货合同中用文字说明。3.1

5、.3标记示例a起升机构具有主、副钩的起重量20/5t,跨度19.5m,工作级别A5,室内用吊钩桥式起重机,应标为:起重机QD20/5-19.5A5 GB/T14405b起重量10t,跨度22.5m,工作级别A6,室外用抓斗桥式起重机,应标为:起重机QZ10-22.5A6W GB/T14405c起重机10t,跨度25.5m,工作级别A7,室内用抓斗吊钩桥式起重机,应标为:起重机QN10-25.5A7 GB/T14405d起重机5t,跨度16.5m,工作级别A6,室外用三用桥式起重机,应标为:起重机 QS5-16.5A6W GB/T14405e起重量50/1050/10t,跨度28.5m,工作级别

6、A5,室内用双小车吊钩桥式起重机,应标为:起重机QE50/10+50/10-28.5A.5 GB/T144053.2基本参数3.2.1起重机的主参数起重量(代号Gn) 和工作级别的划分,见表2。表2当设有主、副钩时其匹配关系为3:15:1,并用分子分母形式表示,如:80/20;50/10等。二用、三用的起重量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匹配。3.2.2起重机的标准跨度(代号S,见图1)见表3。表3 m注:有无通道,系指建筑物上沿着起重机运行线路是否留有人行安全通道。3.2.3起重机工作级别的选用见表2及附录B(参考件)3.2.4起重机的起升高度见表4注:有范围的起升高度,具体值视起重量而定。表4所列为最大

7、起升高度(必要时,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超出此限),用户在订货时应提出实际需要的起升高度,实际值应从6m始每增加2m为一档,取偶数。3.2.5起重机各机构工作速度(单位:m/min)的名义值宜采用以下数系:0.63;0.8;1.0;1.25;1.6;2.0;2.5;3.2;4.0;5.0;6.3;8.0;10;12.5;16;20;25;32;40;50;63;80;100;125。吊钩起重机的速度见表5;抓斗及电磁起重机的速度见表6。表5 m/min注:在同一范围内的各种速度,具体值的大小,应与起重量成反比,与工作级别成正比。地面操纵的运行速度按低速级。表6 m/min3.3限界尺寸起重机的最

8、大结构尺寸应符合GB7592中规定的限界尺寸要求。4技术要求起重机的设计、制造应符合GB3811和本标准的有关规定。4.1环境条件4.1.1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频率为50Hz,电压为380V。电动机和电器上允许电压波动的上限为额定电压的10,下限(尖峰电流时)为额定电压的15,其中起重机内部电压损失应符合GB3811的规定。4.1.2起重机运行轨道的安装应符合GB10183的要求。4.1.3起重机安装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超过1000m时应对电动机容量进行校核)。4.1.4工作环境中不得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4.1.5吊运物品对起重机吊钩部位的贴身热温度不超过300。4.

9、1.6室外用起重机非工作状态的最大风压为800Pa(相当于11级风)。4.1.7起重机正常工作的气候条件4.1.7.1对室内工作的起重机a环境温度不超过40,在24h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b环境温度不低于5;c在40的温度下相对温度不超过5。4.1.7.2对室外工作的起重机a环境温度不超过40,在24h内的平均温度不超过35;b环境温度不低于25;c环境温度不超过25时的相对温度允许暂时高达100;d工作风压不大于:内陆150Pa(相当于6级风),沿海250Pa(相当于7级风)。4.2使用性能4.2.1起重机的起重能力应达到额定起重量,对吊钩起重机指吊钩以下起吊物品的重量总和,对抓斗和电磁起

10、重机指抓斗或电磁吸盘的自重和被起升物品的重量的总和。4.2.2与起重机使用有关的参数,应符合本标准3.2条和用户在订货合同中提出的要求。4.2.3对吊钩起重机,起吊物在下降制动时的制动距离(控制器在下降速度最低档稳定运行,拉回零位后,从制动器断电至重物停止时的下滑距离)应不大于1min内稳定起升距离的1/65。4.2.4对吊钩起重机,当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为M4、M5和M6,且额定起升速度等于或高于5m/min时要求制动平衡,应采用电气制动方法,保证在0.21.0Gn范围内下降时,制动前的电动机转速降至同步转速的1/3以下,该速度应能稳定运行。4.2.5四绳双鄂板抓斗的抓满率应不小于90。4.2

11、.6电磁吸盘的吸重能力应不小于额定值。4.2.7双小车起重机,两个小车相同机构的操纵应是既可联动,也可单独开动。4.2.8起重机的静态刚性规定为:由起重量和小车自重在主梁跨中引起的垂直静挠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 对A1A3级,不大于S/700;b、 对A4A6级,不大于S/800;C、对A7级,不大于S/1000。4.2.9起重机的动态刚性规定为:当小车位于跨中时,主梁的满载自振频率应不小于2Hz。当用户或设计本身对此有要求时才进行校核。4.3材料及热处理4.3.1起重机金属结构件的材质,碳素结构钢按GB700、低合金结构钢接GB1591,牌号的选用不低于表7的规定。表7注:1)重要构件,指主

12、梁、端梁、平衡梁、(支腿)及小车架。2)要求-20时冲击功不小于27J,在钢材订货时提出或补作试验。4.3.2重要构件的钢村在涂装前应进行表面喷(拋)丸的除锈处理,应达到GB8923中规定的Sa2 1/2级;其余构件应达到Sa2级或St2级(手工除锈)。4.3.3起升机构用制动轮,其材质应不低于GB699中规定的45钢或GB11352中规定的ZG340-640钢。表面热处理硬度为4555HRC,深2mm处的硬度应不低于40HRC。4.3.4运行机构制动轮可采用墨铸铁,材质应不低于GB1348中规定的QT500-7。4.4主要零部件4.4.1起重机应选用符合或性能不低于下列标准的零部件:圆柱车轮

13、 GB4628缓冲器 GB6164块式制动器 GB6333或GB6334钢丝绳 GB8918、其次选用GB1102起重吊钩 GB10051司机室 GB/T14407减速器 ZB J19 010或ZB J19 011采用其他减速器时,齿轮副的精度不低于GB10095中规定的8-8-7级。铸造滑轮 ZB J80 006铸造卷筒 ZB J80 007电动机 ZB K26 008或ZB K26 007电控设备 JB43154.4.2如用开式齿轮传动,则齿轮副精度不低于GB10095中规定的8级。4.4.3抓取粉状物、砂子及粮食物料的抓斗,斗口接触处的间隙应不大于2mm 。4.4.4制动轮安装后,应保证

14、其径向圆跳动不超过表8规定的值。表84.4.5车轮安装后,应保证基准端面(在装配后的外侧,其上加工出深约1.5mm的沟槽作标记)上的圆跳动不超过表9规定的值。表94.5焊接4.5.1焊缝坡口应符合GB985和GB986的规定,特殊接头应在图样上注明。4.5.2焊缝外部检查不得有目测可见的明显缺陷,这些缺陷按GB6417的分类为:裂纹、孔穴、固体夹杂、未熔合和未焊透、形状缺陷及上述以外的其他缺陷。4.5.3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探伤时应不低于GB3323中规定的II级,超声波探伤时应不低于JB1152中规定的I级。4.6桥架(起重机运行机构组装完成以后)4.6.1

15、主梁应有上拱,跨中上拱度应为(0.9/10001.4/1000)S,且最大上拱度应控制在跨中S/10的范围内。桥架检测条件见附录A(补充件)。4.6.2主梁在水平方向产生的弯曲:对轨道居中的正轨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不大于S1/2000(S1为两端始于第一块大筋板的实测长度,在离上翼缘板约100mm的大筋板处测),当Gn50t时只能向走台侧凸曲。对全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及桁架梁,应满足4.6.9及4.6.10条对轨道的要求。4.6.3主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以1m平尺检测,在离上翼缘板H/3以内的区域不大于0.7,其余区域不大于1.2(见图2)。图24.6.4箱形梁及单腹板梁上翼缘板的水平偏斜值c

16、B/200(见图3)。4.6.5箱形梁腹板的垂直偏斜值hH200,单腹板梁及桁架梁的垂直偏斜值hH/300(见图4)。注:水平及垂直偏斜值在长筋板或节点处测量。图44.6.6桁架梁杆件的直线度L0.0015a(见图5)。4.6.7主梁和端梁焊接连接的桥架,以装车轮的基准点测得的对角线差S1-S15mm(见图6),此值允许在运行机构组装前测量控制。图5 图64.6.8小车轨道一般宜用将接头焊为一体的整根轨道,否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a.接头处的高低差d1mm(见图7);b.接头处在头部间隙e2mm(见图7);c.接头处在侧向错位f1mm(见图8)。d.对正轨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轨道接缝应放在筋

17、板上,允差不大于15mm;e.两端最短一段轨道长度应不小于1.5m,并在端部加挡铁。4.6.9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及桁架梁的小车轨道中心线对承轨梁腹板中心线的位置偏移(见图9);当12mm时,g/2;当12mm时,g6mm。图7图8 图94.6.10小车轨距K(见图6 ,图10,图11)的极根偏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aGn50t的对称正轨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在跨端处为2mm;在跨中处,当b其他梁应不超过3mm。4.6.11在与小车运行方向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小车轨道之间的高低差h(见图10)应符合下列要求:aK2m时,h3mm;b2m cK6.6m时,h10mm。图104.6.12两根小车轨

18、道顶部形成的局部平面度公差hr不得超过不下数值中的较小值(见图11,相对于四轮形成的标准平面)。hr0.001Wc或者hr0.001K,Wc小车基距。公差值经圆整和简化后可按表11选取。图11表11 mm4.6.13小车轨道的侧向直线度(见图12)应符合下列要求:a每2m长度内的偏差不大于1mm;b在轨道全长范围内,偏差b应符合下列要求:S10m时,b6mm;S10m时,b6+0.2(S-10),bmax=100mm,(S跨度)。图12偏差值经圆整和简化后可按表12选取。表12 mm4.7装配4.7.1传动链中各部件间的联结,同一轴线的偏斜角不应大于所用联轴器允许的安装误差。4.7.2装配好的

19、各机构,用手转动其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如车轮或卷筒轴)旋转一周时应转动灵活,不得有卡住等非正常现象。4.7.3起重机跨度S(见图1和图6)的极限偏差S应符合以下规定:当采用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直接装车轮的结构(见图14)时,S10m时,S=2mm;S10m时,S=2+0.1(S-10)mm。上式经圆整和简化的偏差值,可按表13选取。表13 mm对单侧装有水平导向轮的起重机,S值可以取表13中偏差值的1.5倍。当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的结构时,S5mm且每对车轮测出的跨度相对差不大于5mm。起重机跨度检测条件见附录A(补充件)4.7.4由小车车轮量出的轨距K(见图15)的极限偏差不

20、得超过2mm。4.7.5在车轮架空(条件见附录A)的情况下测量,起重机和小车的车轮在垂直面上的偏斜,当镗孔直接装车轮轴时,轴线偏斜角(见图13)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0.0005tg0.0025 图13当采用角型轴承箱,用测量车轮端面控制这种垂直偏斜时,测量值应不大于l/400,且车轮端面的上边应偏向外侧(l测量长度,见图13)。4.7.6起重机和小车车轮水平偏斜应符合如下的规定:当采用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直接装车的结构时,车轮轴线的偏斜角(见图14)的正切值应不大于表14的规定。图14表14当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的结构,且用测量车轮端面控制这种偏斜时(见图15),测量值|P1-

21、P2|,对四个车轮的起重机和小车应不大于表15规定的值,但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车轮偏斜方向应相反,对多于四个车轮的起重机和小车,单个平衡梁(平衡台车)下的两个车轮按表15,同一轨道上的所有车轮间不得大于L/800,且不控制车轮偏斜方向。图15表15 4.7.7同一端梁上车轮的同位差:两个车轮时不得大于2mm;三个或三个以上车轮时不得大于3mm,在同一平衡梁上不得大于1mm(见图16)。图164.7.8如采用水平导向轮,同一端梁下的两组导向轮间距中心线对车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大于1mm(如图17)。图174.7.9装配好的空载小车,各车轮与轨道接触点形成的平面度ht(见图18,相对于两轨道顶部形成的标

22、准平面)不大于hr的2/3。公差值经圆整和简化后可按表16选取。图18 表164.7.10起重机车轮支承点高度差应不大于0.0015W(W大车基距),以端梁上翼缘板为检测基准时,基准面的平面度不大于1mm,调平条件见附录A(补充件)。经圆整和简化后的高度差可按表17选取。表174.8电气设备4.8.1电气设备的选用原则4.8.1.1一般应采用交流传动交流控制系统,在使用频繁或工作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宜采用交流传动直流控制系统。4.8.12宜采用标准的起重机电气控制设备,如特殊需要,也可由制造厂自行设计,但必须符合GB3811和JB4315的有关规定。4.8.1.3除辅助机构外,应采用符合ZB K

23、26 008和ZB K26 007规定的起重及冶金用电动机,必要时也可用符合起重机要求的其他类型电动机。4.8.1.4起重机成套电阻器宜采用标准产品,如特殊需要,也可由制造厂自行设计,但必须符合GB3811中5.3的要求。4.8.1.5操纵设备应采用联动控制台或直立式控制器,必要时也可采用按钮控制。4.8.1.6其他电气设备和元件应选用起重机专用或能满足起重机要求的产品。4.8.1.7电气配套产品要有生产许可证或型号使用证及产品合格证。新产品应有技术条件,型式试验报告(由产品归口单位或其认可的试验中心提供的合格有效的)和完整鉴定文件。4.8.2馈电装置4.8.2.1小车馈电装置应采用电缆导电,

24、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铜钱、型钢或其他新型馈电装置。4.8.2.2大车馈电装车一般采用型钢作滑线,也可采用电缆、铜线或其他新型馈电装置。4.8.2.3馈电装置的设计应满足GB3811中5.6的要求。4.8.2.4小车采用电缆导电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在桥架和小车架的适当部位设置固定的接线盒(箱);b.另设牵引绳,保证在小车运动过程中电缆不受力;c.电缆截面在2.5mm2及以下的可选用多芯电缆,4mm2及以上的可选用三芯或四芯电缆,其中16 mm2及以上的圆电缆宜选用单芯电缆。4.8.3电气设备的安装4.8.3.1电气设备应安装牢固,在主机工作过程中,不应发生相对于主机的水平移动和垂直跳动

25、,垂直安装的控制屏、柜,其垂直度不大于12。安装部位最高振动条件为:513Hz时,位移为1.5mm;13150Hz时,振动加速度为10m/s2。4.8.3.2安装在电气室内的电气设备,其防护等级可以为IP00,但应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护栏杆、防护网等。4.8.3.3四箱及四箱以下的电阻器可以直接叠装,五箱及六箱叠装时,应考虑加固措施并要求各箱之间的间距不小于80mm,间距过小时应降低容量使用或采取其他相应措施。4.8.3.4安装在起重机各部位的电气设备,应能方便和安全地维修。走台上和电气室内的电气设备前一般应留有600mm以上的通道。特殊情况允许适当缩小,但应不小于500mm。4.8.3.5

26、室内使用的起重机,安装在桥架上的电气设备应无裸露的带电部分,最低防护等级为IP10。室外使用的起重机,其电气设备如安装在无遮蔽防护的场所时,其外壳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33,在有遮蔽防护的场所,其外壳防护等级可适当降低。4.8.3.6起重机上大、小车馈电装置的裸露带电部分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30mm,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晃动时,其间距应大于最大晃动量加30mm。4.8.4导线及其敷设4.8.4.1起重机必须采用铜芯、多股、有护套的绝缘导线,司机室内允许采用无护套的铜芯、多股、塑料绝缘导线。4.8.4.2起重机上移动用电缆,应采用丁腈聚氯乙烯扁型软电缆,橡胶扁型软电缆,重型橡套软电缆

27、或船用软电缆。4.8.4.3起重机上必须采用截面不小于1.5mm2的多股单芯导线或1mm 2的多股多芯导线。对电子装置、油压伺服机构、传感元件等联接线的截面不作规定。4.8.4.4起重机上的电线应敷设于线槽或金属管中,在线槽或金属管不便敷设或有相对移动的场合,可穿金属软管敷设。电缆允许直接敷设,但在有机械损伤、化学腐蚀、油污侵蚀的地方应有防护措施。4.8.4.5不同机构、不同电压种类和电压等级的电线,穿管时应尽量分开。照明线宜单独敷设。4.8.4.6交流载流25A以上的单芯电线(或电缆)不允许单独穿金属管。4.8.4.7电缆固定敷设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倍电缆外径,扁形移动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

28、10倍电缆厚度,圆形移动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8倍电缆外径。4.8.4.8室外使用的起重机、司机室、电气室和电气设备的进出线孔、线槽和线管的进出线口均应采取防雨措施。线槽内不应积水。4.8.4.9传送低电压、低功率的电缆,不得与动力电缆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使用同一根多芯电缆,必要时还应采用屏蔽电缆。4.8.4.10接线盒(箱)的内腔,应有足够的引线空间。4.8.4.11应采用有防松措施的接线座。宜用专业厂生产的定型产品。4.8.4.12导线穿过钢管或金属孔、洞处,必须有保护措施,以防止导线磨损。4.8.4.13线管或线槽应尽量引接到电气设备附近,人可能触及到的电线必须敷设于线槽或金属管中。4.8.4.14导线的两端应采用不会脱落的冷压铜端头,导线与端头的联接必须采用专用的冷压钳将其压紧。4.8.4.15导线的两端应有与电路图或接线图一致的永久性识别标记。4.8.4.16所有导线均不允许有中间接头,照明线允许在设备附近用过渡端子联接。4.8.4.17线槽内、司机室地板下等导线成堆的地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