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5.14KB ,
资源ID:1102844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284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入行论117118课.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入行论117118课.docx

1、入行论117118课二、 内容归摄(总义)本节课继续学习静虑品。 修行者如果想让身心寂静不散乱,可以从两方面下功夫:舍弃俗世的愦闹使心寂静,抛弃欲望使心寂静。本节课所学内容属于“从功德角度教诫依止静处”之“于静处生欢喜”科判,分四:癸一、向往静处之友伴;癸二、向 往静处之住所;癸三、向往静处之受用;癸四、向往心之功德。上节课告诉我们: 静处的友伴, 比如森林里的鸟语花香、 飞禽走兽等是修行人修行的助缘,与它们相依为伴,内心会非常欢喜宁静;静处的处所树下、岩洞、无人寺等,与很多大德有不共的缘起,是非常殊胜的修行地,依止这些处所,可断舍世间的一切尘事。本节课具体学习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接着上节课

2、,继续学习“向往静处之住所”科判。上节课讲到静处的处所是非常殊胜的修行地,此处接着讲要发愿远离愦闹嘈杂的城市,到静处修持无贪行。(详见颂词 1)(二)住在寂静山里的生活所需受用简单,有利于修行人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修行,值得向往。(详见颂词 2)(三)尸陀林等静处可以帮助我们修持无常法, 生起对轮回的出离心和厌离心, 其功德很殊胜。(详见颂词 3)二、 内容归摄(总义)本课继续从功德方面宣说应该依止静处,此科判分为三方面:一、于静处生欢喜;二、断除于彼不喜之因;三、教诲依止静处。上节课已经学完第一个科判“于静处生欢喜”,从友伴、往所、受用和功德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居于静处,会令修行人生起无碍的欢

3、喜心并有益于修行,告诉我们应远离尘世,帮助自己从内心断除对世俗贪执的无明习气。本节课学习第二个科判“断除于彼不喜之因”和第三个科判“教诲依止静处”中的内容。(一) “断除于彼不喜之因”, 从破除对自己身体和亲友的贪执两方面, 教诫我们要依止寂静处,应该如同行路客不贪执客栈一样,对身体和亲友不生贪执。1 、从身体死亡后迅速腐烂的状态,让我们断除对身体的贪执;(详见颂词 1 )2、从两个角度教诫应该断除对亲友的贪执:( 1)亲友与自己是别别他体,最终必然各自分散;(详见颂词 2)( 2)每个人都是独自面对生死,亲友毫无助益。(详见颂词 3)3、以旅人住旅店的比喻,教诫不应贪执随缘显现、随业漂泊的身

4、体和亲友。(详见颂词 4)(二)“教诲依止静处”,本科判共有四段颂词,本节课宣讲其中第一段颂词,教诫我们最好主动依止静处,否则死亡之后,尸体也会被动地被送到静处。(详见颂词 5)16 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 117 课【颂词 1】何时方移栖,天然辽阔地,不执为我所,无贪恣意行?消文释义什么时候我才能义无反顾、 无有挂碍居住在谁也未执为我所、 天然广阔的地方, 不依赖任何人而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修行?(源自入行论释善说海)本颂重难点重点:依止寂静地方的功德:一是远离喧闹的城市和恶劣环境后, 自相续比较清净, 贪嗔嫉等八万四千烦恼会逐渐减少, 乃至灭尽。很多人都是这样,在大城市里想得多,做得

5、也多,心没办法归入佛法,但是远离了恶劣环境后,原来的贪嗔痴等烦恼就渐渐消失了。二是没有经商务农等散乱之因,相续中的善法,如大悲菩提心、闻思修行等功德日益增长。很多人也感觉得到,在城市里面,整天浑浑绰绰的,什么善法都搞不上,而一到寂静的地方,心从早到晚还是归于法性,对众生生悲心,对上师三宝也能起清净心、信心、恭敬心。三是远离不好的环境后,心极为清净,对佛法可以生起定解。证悟空性也好,深信因果、取舍善恶也罢,善法方面的定解逐渐增长,恶法方面的邪知邪见逐渐退失,乃至彻底消尽。 (源自上师 佛子行 释讲)难点:如果去寂静地长期修行的因缘未到,该怎么办呢?即使条件不具足, 暂时没有住在寂静处的缘分, 但

6、如果心里非常向往, 发愿的功德也很大, 三摩地王经中说:“发愿前往寂静处的功德,超胜于供养恒河沙数诸佛菩萨的功德。”自己也应该这样发愿。发愿以后,很多因缘会逐渐成功的。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一定要学会随喜。教证公案教证:1 、三摩地王经中说:“若人无喜亦无忧,则彼恒常心安乐,比丘若喜住山林,即能亲享此妙乐。不取诸物为我有,远离一切诸执著,犹如犀牛独去来,似几畅游虚空界。”2、佛经中也说:“一切自由极快乐,被他控制极痛苦。”有些人很想学佛,但始终被别人控制着、被生活控制着,永远都没有自由。若像寂静山里的修行人一样,自由自在地修行,这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3、大梅禅师:“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

7、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舍入深居。”意思是说, 本来他隐居在山里面, 一池荷花的叶子足够当衣服, 很多松树的松花完全可充当食品,没有必要为了衣食而离开这里, 所以刚被别人发现了自己的住处, 不得不将茅蓬又迁到其他地方。4、唐代懒瓒禅师:“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5、三摩地王经中说:“发愿前往寂静处的功德,超胜于供养恒河沙数诸佛菩萨的功德。”公案:1 、藏传佛教中,美隆多吉上师(也叫金刚镜)在山里闭关九年,九年中仅靠吃拉刻树皮而修持正法,一直到成就为止。2、无垢光尊者在桑耶修行时,历尽了千辛万苦,他只有一个牛毛口袋,这个袋子既作衣服又

8、当坐垫,故而人们称之为“口袋僧”。他仅以二十一颗水银丸维持生活。3、汉传佛教大梅禅师隐居在山里面,一池荷花的叶子足够当衣服,很多松树的松花完全可充当食品, 没有必要为了衣食而离开这里, 所以刚被别人发现了自己的住处, 又将茅蓬迁到其他地方。4、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山洞,拒绝唐德宗委派大臣的迎请。5、米拉日巴尊者唱“自勉歌”来安住心性,靠吃荨麻身体变成绿色,骨瘦如柴仍在山中修行。思维讨论1 、作为初学者,为什么最好要依止寂静处?提示:宝积经云:“初学者为使自心寂静调顺,当居寂静处。”阿底峡尊者也说:“没有得到稳固的境界之前,不能离开寂静的地方。”所谓的稳固境界,就是获得极喜地 (一地菩萨 ),这时候

9、才不会为外缘所转,在此之前,修行人一定要依止寂静处,否则,多多少少都会被外境转变自己的心。2、居于寂静处,是不是就不能利益众生、圆满菩提心呢?提示:并不矛盾。以前的高僧大德也讲得非常清楚,如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里说:“虽无力利他,彼意乐恒行,何者具彼心,彼实行利他。”虽然没有直接利他的能力,但若具足一颗纯洁的利他心,实际上已经利益众生了。在自己还没有成熟之前, 度化众生确实有一定困难, 这会不会与菩萨心相违呢?不相违。 因为你不管是早上起来、晚上睡觉,念诵、回向、发心、闭关全部是为利益众生,而不是为了自己成就,这种以利他的意乐奉行善法,实际上没有舍弃利他,因此并不相违。我们作为凡夫人,直接利益众

10、生是非常困难的。 菩提道灯论、 大圆满禅定休息等大乘经论中也讲得非常清楚,没有神通等超胜功德,而想亲自利益他众,如同羽翼未丰的鸟儿想飞向蓝天一样,是根本不现实的。 因此很多大乘教典中说, 倘若自己的能力尚不具足, 可以通过利他的发心来利益众生。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只发心就行了,即使自己有能力、有机会,也什么事情都不做,这是不应理的。 假如会受到环境的污染, 那可以暂时保护自己, 但如果有了不为外境所扰的修证功德,度化众生义不容辞。3、看到寂静山里的修行人,应该持什么态度?提示:一定要学会随喜。有些人看见寺院或者山里的修行人,认为这些人很可怜,什么前途都没有。实际上这完全是颠倒的悲悯,这些修行人

11、的境界,是他们根本无法企及的。【颂词 2】何时居无惧,唯持钵等器,匪盗不需衣,乃至不蔽体?消文释义什么时候我才能居住在寂静地方,只持有钵盂、三衣、锡杖等几件必需的资具,身着土匪强盗也不要的粪扫衣,乃至不遮掩身体也无所畏惧?(源自入行论广释)本颂重难点重点:住在寂静山里的生活要求并不高,对衣物也没有什么贪执,跟现在人的要求完全不同。若在大城市里每天只穿一件衣服, 单位里的人或亲朋好友就会觉得你有问题, 只有今天穿白色的、明天穿黄色的、后天穿绿色的,大家才认为比较正常。所以很多人都被受用所累,很多时候不是自己需要, 而是在整个大环境中, 如果不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 那就会显得自己很没面子。所以,修

12、行者不应该被受用所累,最好将所有的琐事减少到最低,对物质尽量知足少欲,不过多追求。这样就可以拥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观修正法。相关公案1 、元代的清珙禅师在岩畔三间石屋苦修的公案。2、汉地良宽禅师晚上讲经回家遇到小偷,不想小偷白跑一趟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他。3、九华山无暇禅师圆寂几十年后,才在其圆寂的山洞里发现肉身。思维讨论:依止静处修行,是否修行就一定会成功?提示:依止静处只是修行的助缘,不一定保证修行就能成功。【颂词 3】何时赴寒林,触景生此情:他骨及吾体,悉皆坏灭法。消文释义我什么时候才能赴往尸陀林, 观看那里的惨景之后, 深深体会到轮回的本性, 依靠对比别人和自己的身体,真正认识到:不管是新的

13、骨头,还是旧的残骸,拥有它们的人生前都相当执著,现在却不得不将之舍弃。同样,我自己的身体也不例外,都是最终坏灭的无常法。 (源自入行论广释)本颂重、难点重点:大家到尸陀林时,不要光是忙着跟秃鹫拍照,嘻嘻哈哈的,觉得这是旅游的地方。这样的话,一方面是对亡者的不尊重,也浪费了借此观修无常,观身不净的机会。我们不是游客,而是修行者。应该如堪布根霍所讲:“看见死人的骨头时,自己应该思维: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对自己的身体极其执著, 可是现在无一例外地变成了这样。 我现在的身体也与此相同, 虽然天天爱护保养,一旦死去,也跟尸陀林里的白骨没有任何差别,执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将众生的身体与自己的身体相对比,心

14、里反反复复地思索。汉地没有尸陀林,就可以去火葬场,去墓地观看,看到送葬队伍,也可以想到自己迟早甚至很快就变成那个样子,自己的时间精力应该投到哪里,就可以思考和改进。难点:有的人可能不愿意看尸体,不愿意面对。其实无论是否愿意,无常迟早会到来,早一天面对,就早一天认真修行,早日解脱。尸陀林或者墓地人少寂静,却是人身必去之所,根本回避不了,一生除了死亡,没有大事。本颂教证:1 、大智度论:“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2、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如果会观的话,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全部是我们的善知识;不会观的话,即使上师天天滔滔不绝地讲多少遍,你也不一定有很大收益。思维讨论:有时我们看到车祸死了一个人,觉得

15、很惋惜,认为这个人如果注意交通安全,就不会死了。这种想法正确吗?提示: 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奔向死亡的道上, 犹如屠夫把所有的众生一个个杀掉一样, 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别人死了,我迟早也会死,用不着惊讶,也用不着伤心。16 届入行论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 118 课【颂词 1】吾身速腐朽,彼臭令狐狼,不敢趋前尝,其变终至此。消文释义不喜欢静处的原因就是贪著自他, 所以要断除它。 我的这个躯体最终必将变成这副情况: 腐烂不堪, 散发出的臭气甚至令寻肉的狐狸也不愿趋近跟前, 更何况他众了。 因而身体不是我们该贪执的对境。(源自入行论释 ?善说海)本颂重难点通过观察人死后身体变得令人厌

16、恶的状态, 要放下对身体的贪执, 更不要为了身体而去造作恶业,要依止静处修行佛法。断除了对身体的贪执,很容易获得圣果;如果贪著身体,修行就难以成功。断除对身体贪执的方法: 1 )将身体观为如梦如幻; 2)小乘不净观九种相(一死想、二胀想、三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啖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的观修。教证公案“极其珍爱之自身,死时舍弃如破罐,俱生骨肉亦分离,独自随业而漂泊,切莫为身造恶业。”学集论 中引用 般若经 的教证说, 佛陀告诉须菩提: 初学菩萨理应前往尸陀林,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观看尸体的不同腐坏状况,将尸体的不净与自身进行对比,了知自己的身体也是如此

17、,生起二者本质无别的定解。文殊菩萨为了教化畏间, 示现为一个叫上金光首的漂亮女人突然死在他面前, 而且在炎热的阳光下尸体开始腐烂,转眼间,美丽的上金光首变成一具腐烂的女尸,臭不可闻。畏间因此体会到美丽如同泡沫一样,快乐也是瞬息的幻想,只有佛道才是永恒的依靠。后来他精进求道,成了德光耀菩萨,最后成佛。思维讨论从修行的角度,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身体?提示:1 )身体的本质是血肉的聚集体,无有少许精华,不应贪执。2)要利用暇满人身精进修行,如中观四百论中云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颂词 2】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何况是他亲。消文释义与生俱来骨肉相连的这个独

18、立身体最后尚且也会支离破散, 其他亲友相互别离更不必说了, 最终与这两者都将分离。(源自入行论释 ?善说海)本颂重难点众生最执著的是自己的身体, 此处以身体在死后也必然会四分五裂的现量所见, 来说明个体相异的亲友更会分离,以此教诫我们不要过于执著亲友。在修行的道路上,危害最大的就是亲友,对此要深刻理解。藏地有些大德说:“外面的魔并不可怕,家里的亲人才可怕。”上师如意宝也说过:“人与非人的外在袭击,可以通过念咒语、依止正知正念来遣除,然而亲朋好友的软言慰语,很多人都无力抵挡。”教证公案上师如意宝讲过:“你有能力弘法利生时,若以修行为借口,什么事情都不管,每天都是闭目打坐,这是不合理的。你一个人呆

19、在山洞里,任何众生也见不到你,见不到的话,就听不到佛法,这与大乘的精神相背离。 所以, 自己该怎么做,要根据自己的境界、定力和因缘作决定。 ”从前有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 四夫人最得丈夫宠爱, 丈夫对她言听计从; 三夫人是经过一番辛苦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带在身边,甜言蜜语;二夫人与丈夫天天见面,犹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 大夫人像个女仆, 毫无怨言地任由使唤, 但在丈夫心目中没有地位。 一天, 丈夫要远行,必须离开故乡, 他问四个妻子谁愿意跟他去。 四夫人说: “不论你怎么疼我, 我也不想陪你去。 ”三夫人回答: “连你最爱的四夫人都不愿去, 我为什么陪你去?”二夫人说: “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

20、想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只有大夫人说:“不管你去哪里、走多远,我一定陪着你!”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最宠爱的四夫人,代表我们的身体,人活着的时候,对身体最为执著,可是死了以后,肉体轰然倒地,没有办法跟随自己;三夫人是我们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积累起来,死时也不能带走一分一厘;二夫人是世间的亲朋好友,他们最多在我们死时哭哭啼啼,把我们尸体埋到城外的坟墓里; 大夫人则是人的心, 它和我们的关系最密切, 跟我们一起漂泊于轮回,但我们也最容易忽略它,反而将全部精力贯注于虚幻的色身上。思维讨论为了修行而跟亲友断绝关系,是不是没良心、不孝顺、忘恩负义?提示:世间人不理解,觉得如此做没良心、不孝顺、忘恩负义,

21、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在某些问题上,世间与出世间的观点截然不同。若想追寻印藏大德们的足迹,变成上等修行人,就要断绝世间的一切牵连。【颂词 3】生既孤独生,殁复独自亡,苦痛无人摊,亲眷有何益?消文释义初生之时自己是孤身一人降生, 死亡之际也将孤零零独自死去, 我的痛苦他人无法代受, 障碍善法的亲友有什么利益呢?(源自入行论释 ?善说海)本颂重点凡夫人一般认为亲友可以帮助我们分担痛苦, 缓解孤独, 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亲友身上。 实际上,自己的痛苦,别人感受不到的,更无法分担、代受;自己的生死也只能自己去经历,别人无法陪同。佛陀在弥勒经中说:“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对佛法生信、发菩提心,这四种法在千百万劫

22、中难以得到。”很多人完全具足这四种缘分,这是千百万劫难以获得的,一定要把握、珍惜,不要错过!教证教王经云:“人在临死时,父母兄弟眷属不能代受丝毫苦痛。众生生也孤单,死也孤单。”藕益大师说:“世情断得一分,佛法即有一分得力。”弘一大师说:“世情一定要看淡,要看破。”思维讨论有些人说:“既然跟亲朋好友要少联系,我从此以后不管孩子上学了,也不给丈夫做饭了,家里的人也不照顾,马上背起包前往寂静地方!”提示:这是有点冲动了,既然自己业力现前,已经落入这样的网当中,马上跳出来也有困难。其实,只要对佛法有信心,做在家人也不要紧,佛陀时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出家,在家人还是占大多数,佛陀在经典中对在家人的开示也相

23、当多。所以,即生中如果没有出家的因缘,就应该当个很好的在家修行人。【颂词 4】如诸行路客,不执暂留舍,如是行有道,岂应恋生家。消文释义譬如,行途中的旅客们都是离开一个住处又去往另一个住处,不会贪著暂时的落脚处。同样,踏上三有道路的众生也将离开一个生处而去另一个处所, 身体与亲友也都不固定是我所, 因此要断除对这一切的贪执。(源自入行论释 ?善说海)本颂重难点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们不会贪著暂时歇脚的旅舍, 因为我们知道这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 同样,身体和亲友迟早也会各奔东西,也不应该过于贪执。家庭成员间、人与人之间、金刚道友间、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间,都应和睦相处,但应尽量断除彼此间的贪心。教证佛

24、子行中云:“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印度帕单巴说:“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切莫恶语争吵当热瓦。”上师如意宝经常说:“在座的金刚道友不要互相有矛盾,大家在上师身边求法,只是暂时住一段时间,应该珍惜彼此的缘分。但也没有必要过于贪执,众生的业力各自不同,缘合则聚、缘灭则散,所以与人交往要有一种分寸,这样才能掌握自己的行为。”思维讨论如何与非佛教相处?提示: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之间,应该彼此学习、彼此恭敬、彼此尊重,但不一定要学别人的宗派,学外道,或者学非宗教徒的论典。【颂词 5】迨及众亲友,伤痛及哀泣,四人掮吾体,届时赴林间。消文释义教诫我们在还没有死之前,趁早前

25、往寂静的森林中,独自一人修行。等到死亡来临之时,四人扛起我的身体,送到尸陀林。(源自入行论释 ?善说海)本颂重难点本颂是提出问题, 即要在死亡之后被亲友抬去尸陀林之前, 主动趋向林间修持正法。 依止寂静处的必要、功德和利益将在下节课中详细说明。学习佛法要即刻开始,有了善缘和善念要当下决定,因为死时不定,暇满难得 。教证公案寂静语中云:“乃至四人以担架,抬举吾身未临前,一直迈向寂静处,修行寂灭之等持。”铁室王子以其宿世善缘牵引, 在父王前竭力请求前往森林中出家。 国王不同意, 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王子回答说:“我因惧怕死亡,所以才决定出家。”国王非常不解:“死亡根本无法避免,你前往森林又有何用?难道躲在林中就不会死吗?”王子解释说:“虽然呆在哪里同样都会死,这一点无有差别。但有一点大为不同:于寂静森林中,有行持佛法的机会,如此临终之时无有痛苦,死后也能转生安乐净土;而在家中,则会遭遇违缘,很难修持正法,死到临头必有大痛苦,死后亦难免堕落地狱。”王子随即将有关情况广述一番,国王还是比较明智,终于答应他出家。铁室遂将众人羡慕的王位,如丢弃杂草一般舍弃,到森林中苦行修法,终获成就。思维讨论如果现在暂时没有去往寂静处的因缘,怎么办?提示:1 )尽量在自己身处的地方创造寂静的环境,精进地修行;2)发愿并向寂静的地方迈七步,为依止静处创造好的缘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