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05.74KB ,
资源ID:110223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223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章全国重点防洪城市.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章全国重点防洪城市.docx

1、第一章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第一章 全国重点防洪城市 第二节 淮南淮南位于淮河中游,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重工业城市,国家第一批公布的25个重点防洪城巿之一。淮河流经市境全长87千米,将淮南分为南北两部分。主城区位于淮河以南,受淮南市城市工矿圈堤保护。城市工矿圈堤由黑李段堤、老应段堤、耿石段堤、田家庵圈堤、窑河封闭堤、陈庄隔堤组成,总长41.83千米。圈堤能防御田家庵洪水位24.65米,保护范围内面积967平方千米,2005年人口121万人。淮南沿淮河筑堤,始于清代。大范围筑小堤,则始于民国。1931年淮河大水后,国民政府导淮委员会提出修筑淮北大堤施工计划。当年12月开工,在淮南市

2、境内修筑了永安坝、禹山坝、黑张段、石姚段、六坊堤等堤防,但有的地方仅有计划堤线,实未兴筑。有不少堤防低矮,一遇洪水即溃破,处于屡破屡修状况。1950年、1954年淮河大水,淮南市沿淮堤防曾遭毁坏,随之堵复。19541969年,为保淮南矿区生产,将淮南市境内一些行洪堤逐步改为工矿圈堤,如黑李段、老应段与耿石段。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加大江河治理投入。1998年10月至2002年10月,对黑李上段堤、耿石段堤、田家庵圈堤、窑河封闭堤四个堤段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投资5630万元。2003年淮河大水后,兴建陈庄隔堤等。2005年底,沿城市工矿圈堤建有排涝涵闸19座(不含陈庄隔堤穿堤涵),交通旱闸4座

3、,电力排水站7处,装机8983千瓦。黑李段堤 黑李段堤西自凤台县黑石山(黑龙潭东),东至八公山李嘴孜,全长12.7千米,堤顶高程28.6827.4米,堤顶宽10米。黑李上段6.08千米属凤台县管理,其余6.62千米称黑李下段,属孔集煤矿管理。黑李段的西段始筑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后虽几经修筑,但在淮河洪水袭击下终于湮废。民国18年(1929年),导淮委员会筑淮河右堤黑张段,西自黑石山,东自张楼村,长8.89千米。民国20年(1931年)大水时冲毁,民国21年(1932年)救济水灾委员会以工代赈筑新堤,堤顶高程21.8米,并于张楼北建南、北闸各一座。自1938年始,遭历时9年黄泛,黑张段

4、仅存堤基。1950年秋汛,造成黑李段的老塘口堤溃决,汛后列为行洪区,进行修堤。1954年黑张段溢溃行洪,汛后复堤。1957年破堤行洪,汛后修复,完成堤段11.7千米,堤顶高程达23.823.6米,堤顶宽6米。19591961年,淮南矿务局将孔集煤矿以西黑张段长9千米,改为城市工矿确保堤,堤顶高程达28.927.4米,堤顶宽10米,并建块石护坡长5.93千米,护岸长0.65千米。1962年将黑张段按同一标准向东南延伸到李嘴孜,改称黑李段,建块石护坡长4.54千米。20世纪80年代,凤台县水利局发现哑巴渡口河床深槽险工,已处理。2000年实施黑李上段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导渗盲沟140条1.0816千

5、米,回填压渗平台土方3.9万立方米,修筑堤顶泥结石路面长6080米,路面宽6米。2004年3月至2005年对黑李下段进行了除险加固,并建堤顶防汛道路。黑李段沿堤建有李嘴孜涵排内水,装机9台2018千瓦。老应段堤 老应段堤西起老龙头,东至应台孜,全长4.38千米,东段块石护坡长3.59千米。这里原有钱家湖与淮河相通。1947年,煤矿部门始筑土埂,将钱家湖与淮河隔开。1949年冬,在土埂上建保矿堤3千米,堤顶高程23米左右。1950年大水中,经全力抢护未溃决,汛后按城市工矿圈堤要求培修,完成堤长3.5千米,堤顶高程24.3米,堤顶宽3.5米左右。1954年大水经奋力抢护该堤未溃,是淮南市唯一没有破

6、过的堤段,汛后进行加高培厚。19551957年,国家不断投资,按确保堤防规定修堤,堤顶高程达27.5米,顶宽10米,并向西、东两端延伸,堤长达5.81千米,做块石护坡长3.56千米。1969年耿石段堤防改建为城市工矿圈堤,与老应段堤相接于应台孜,老应段堤自应台孜向南延伸的1.4余千米堤自行废弃。1971年建成老应截洪涵。1981年进行堤防灌浆加固处理。老应段西段从1956年由于采煤开始下沉,为确保安全,常年加高加固,保持堤顶高程28.5米以上,堤顶宽达20米。老应段沿堤建有老应截洪涵、老应旱闸,钱家湖、应台孜2处电力排涝站,装机1825千瓦。耿石段堤 耿石段堤西与老应段相连,东至石头埠岗地,全

7、长2.73千米,堤顶高程27.727.5米,堤顶宽10米。东段长1.5千米,两侧临水,北为淮河,南为石涧湖,其间为一带形滩地,滩地中部由张家沟连通淮河与石涧湖。1957年,始建耿石段堤防。西起耿皇寺,东至石头埠,长1.3千米,为行洪堤,堤顶高程24米,堤顶宽4米。1968年汛后,改行洪堤为城市工矿圈堤。当年堤顶高程达27.3米,顶宽10米,堤线由耿皇寺向西延伸1.43千米,堤顶宽由10米渐变至6米,与老应段相接,并做石头埠以西块石护坡长1.6千米,护岸长0.79千米。1981年堤防进行灌浆加固。2000年实施完成耿石段除险加固,筑堤内防渗戗台并建堤顶混凝土防汛路面。耿石段沿堤建有耿石涵、石头埠

8、截洪涵,石涧湖电力排涝站,装机930千瓦。田家庵圈堤 田家庵地势稍高,原无堤防。1950年大水时,为保护田家庵地区而抢筑现轮船客运码头西的小堤325米,堤顶宽1米,当年汛后加高培厚,堤线东延700米,堤顶宽3米。1951年冬至1953年春于码头西建成船塘,筑堤长1.34千米,东与田家庵堤相接,西至姚家湾村。1954年大水经全力抢护未破,汛后定为城市工矿圈堤,确定东起杨郢孜,与窑河封闭堤相连,西至姚家湾,堤顶高程为27.527米,堤顶宽10米,至1957年实施完成。1970年又向西延伸至临王家,堤线全长7.55千米。先后完成船塘向东堤段的块石护坡1.54千米,客运码头两边块石护岸1119米。19

9、591972年,由城建部门从龙王沟至杨郢孜堤顶做泥结碎石路面,上铺柏油,路面宽6米,长4.18千米。20002002年,实施田家庵圈堤除险加固工程。堤防加宽45米,堤顶加高后高程为27.07米,堤内压渗平台宽30米, 平台顶高程为23.5米。迎水侧建长1001米的桨砌石挡土墙,墙顶高程24.6米。完成迎水侧预制块护坡和预制踏步全长580米,堤身黏土灌浆长1112米,加固处理涵闸5座,并建混凝土堤顶道路,实施绿化工程等。20032008年,迎水侧的桨砌石挡土墙又向西、东分别延伸50米、200米。田家庵圈堤沿堤进、排水涵闸12座,交通旱闸3座,抽水站2处,装机3540 千瓦。窑河封闭堤 为确保淮南

10、铁路畅通和高塘湖沿岸洼地免遭洪水威胁,于1965年修建窑河封闭堤。窑河封闭堤西至杨郢孜附近接田家庵圈堤,东至上窑镇西窑河闸,全长11.75千米,堤顶高程24米。当年5月建成窑河闸。窑河闸以西堤基位于老窑河河床,1966年、1967年及1973年三次堤身下沉、滑坡,随即扩大断面处理,堤顶高程为26.5米,顶宽6米。1986年后,又陆续做块石护坡长5千米。1998年始,历时2年实施窑河封闭堤除险加固工程。在堤身外坡加高培厚,加固后堤顶宽10米,堤顶高程27.1米。建陈郢闸向东与幸福堤相接混凝土护坡长1.7千米,堤顶建混凝土道路,路面宽8米,长6.6千米。屯头电力抽水站进水涵接长10米,并建启闭机房

11、等。20042007年,修建堤肩道板5000平方米,新增杨郢至陈郢闸块石护坡长2千米,以及更新改造王庄涵、田东涵机房等。窑河封闭堤沿堤建有王庄涵、田东涵、大涧沟闸、陈郢闸进排水涵闸4座,屯头电力抽水站1座,装机670千瓦。陈庄隔堤为防高塘湖内洪,投资1108万元,于2004年8月至2005年10月兴建陈庄隔堤。陈庄隔堤系城市确保堤,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其北端于洛河镇陈庄段路口与窑河封闭堤相接,向南穿越206国道,在洛河变电所北侧与洛九路连接,总长2.715千米,堤顶高程24.4米,堤顶宽8米,边坡1:3,堤顶设6米宽混凝土面道路。206国道以北是土堤,长887米。206国道以南,由于地面高程

12、较高,原地面高程加上路面结构层,已达到设计堤顶高程,为以路代堤。陈庄隔堤沿堤修建穿堤(路)涵建筑物20座。(淮南市水利局 朱志福、胡军)第二章 全国重要防洪城市第四节 黄山黄山中心城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2005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20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新安江干流承接率水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城区段左岸有支流油汀河、占川河、横江,右岸有支流三村河、珮琅河、黄口小河(又名横关河)。城区建筑用地高程一般在125132米之间,易在山洪暴发时受淹。1996年洪水,新安江屯溪水文站水位127.85米(黄海基面,下同),中心城区受淹面积8.5平方千米,屯溪老街水深达2米,城区7万余人受洪

13、水围困达50小时之久,供水、供电中断,对外交通瘫痪,千余名旅客滞留市内,城区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1949年以前,新安江黄山城区段仅在长干磅一带建有石堤。1949年5月大水期间部分被冲毁,当年予以修复加固。此后,又陆续修建了岭下、下马路、尼姑坟、许家墙、华山路、江心洲及滨江路等防洪堤岸,至1987年防洪驳岸总长度3450米。1998年黄山市被列为全国重要防洪城市后,进一步加大了中心城区防洪设施建设力度,先后实施了IIII期工程,至2008年底形成老城区片、黎阳片、阳湖片、洽阳片、旅游度假区片5个堤圈,防洪堤(墙、护岸)长度约26.23千米,保护面积13.56平方千米,防洪标准达2025年一

14、遇。老城区片堤圈位于横江和新安江左岸,自横江支流新潭溪左岸岗地至新安江湖边翻板坝,由横江段和新安江段防洪墙两部分组成,至2006年底实施防洪墙(护岸)长8310米,保护面积6.05平方千米。横江段防洪墙自新潭溪经横江大桥至老大桥,实施长度3424米。19761977年,屯溪市实施自横江水泥厂到丈夫园段裁弯取直工程,开挖新河长1000米,河岸用块石护坡,1981年命名为横江新河。1995年,市城建部门兴建华山路,同时兴建横江大桥至老大桥的护岸,长1100米,为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高68米,顶宽0.8米,顶高程128.6131.3米。2005年6月12日至2006年9月15日,黄山市水利局按

15、25年一遇防洪标准承建新潭溪至横江大桥段防洪堤。分两级建设,第一级浆砌块石护岸,高34米,顶高程125.8米,顶宽0.5米,除新潭溪河口段长189米未建外,建设长度2324米。第二级土堤,混凝土预制框块结合草皮护坡,并于顶部加条石防浪墙,顶高程为131132.8米,分为三段建设,计长1619米,其中新潭村下游长600米,水泥厂段长400米,资口河上游长600余米。新安江干流段防洪墙自老大桥经新安大桥、长干路口、跃进路口、黄口大桥至湖边翻板坝,实施长度4886米。早期建设的是老大桥至长干路口护岸,称长干塝。据屯溪市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版)记载,该段护岸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

16、22年),后因水患,屡毁屡修。1949年5月,被洪水冲毁100余米,当年9月重修,1950年初完工。1951年7月暴雨,长干塝有两段严重崩塌,共长207米,当年政府予以修复。1952年屯溪市工程建设委员会修建杨子坑长干塝,自新安大桥至跃进路口,长1117米,为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墙高6米,堤顶高程128.56130.31米。1985年市城建部门修建滨西江路新安江护岸,自老大桥至杨子坑,长980米,高6米。同年开通滨江东路,自跃进路口至黄口大桥,建浆砌块石护岸1307米,高8米。1988年对新安大桥至跃进路口段1000米的护岸,进行维修加固,增加防浪墙。1999年2月2日至1999年11月,黄

17、山市水利局争取项目经费1500万元,由黄山市建设委员会实施,兴建中心城区防洪护岸I期工程,自黄口大桥至湖边翻板坝,建浆砌块石护岸,长1482米,高10米,翻板坝处护岸顶高程125.96米。黎阳片堤圈位于率水左岸、横江右岸。防洪墙(护岸)自小龙山岗地始,沿油汀河分洪道左岸至率水河口,经三江汇合口、老大桥、横江大桥,再沿占川河分洪道右岸至茅山茶场岗地。始建于1986年,至2009年5月底建防洪墙长5187米,保护面积4.19平方千米。1986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香港)集团在建设花溪饭店时,兴建占川河口至老大桥长250米的护岸。护岸高8米,顶高程129.08米。1997年,黄山市

18、城建部门承建沙洲护岸,自老大桥至横江大桥,长1200米,除横江大桥下游100米为边坡14的草坪护坡与条石防浪墙组合形式外,其余为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顶高程131.08米,高8米,顶宽0.8米。2005年至2008年,黄山市水利局实施中心城区防洪堤岸期工程。于2005年10月28日至2006年9月29日兴建率水大桥至占川河口段浆砌块石重力式护岸,长1031米,高9米,顶高程126.83米;2007年元月至7月,开挖自黄山机场以南约400米的茅山茶场始,至横江花园芭原老河道处止,长706米、均宽25米、均深3.5米的占川河分洪道;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建隆阜村(自该处上溯至花园芭尚缺8

19、00米未建)至横江大桥浆砌块石挡土墙,长900米,高3.5米,顶高程124.0米。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黎阳老街旧城改造项目指挥部承建油汀河改道工程。自三门呈村至率水左岸,开挖长300米、河底宽4米的分洪道。分洪道边坡11,浆砌块石护岸。建设油汀河分洪道口至率水大桥长800米的护岸。护岸采用一级与二级相结合并加防浪墙形式,第一级为浆砌块石挡土墙,墙高5.5米,顶高程125.5米;第二级堤高4.5米,顶高程129.95米。阳湖片堤圈位于率水河、新安江右岸,三村河左岸。防洪堤自率水大桥上游100米岗地开始,沿率水河、新安江右岸经新安大桥至三村河河口,再沿三村河左岸上溯,抵徽杭高速公路。1

20、968年曾建很短一段,在2004年至2007年间,实施中心城区防洪堤岸期工程,建防洪堤(护岸)长4132米,才形成堤圈,保护面积达1.08平方千米。堤圈由两段组成,一是率水大桥至新安大桥段,二是新安大桥至三村河左岸段。率水大桥至新安大桥段1968年,徽州专区供电局承建三江汇合口处护岸。护岸长600米,1996年水毁。2004年2月至11月,黄山市水利局进行率水大桥至新安大桥段的护岸建设。采用生态护岸的结构形式,第一级护岸为浆砌块石挡土墙,第二级土堤,采用正六边形混凝土空心预制块结合栽植草皮护坡,顶部加防浪墙。完成堤线长2172米,其中新建长1718米(包括拆除重建长146米)、加固长454米。

21、堤顶高程129.53米,防浪墙顶高程130.73米。新安大桥至三村河左岸段2006年3月8日至2007年12月12日,投资1125万元,由黄山市水利局组织施工,采用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除徽杭高速公路以下的三村河左岸444米未完成外,建设长度为1960米。其中,新安江段长244米,新安大桥处堤顶高程128.59米,防浪墙顶高程129.79米,防洪标准达25年一遇;三村河左岸段长1716米,三村河口堤顶高程128.60米,阳湖小学处堤顶高程129.72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洽阳片堤圈位于新安江右岸,三村河、珮琅河之间,系中心城区防洪堤岸期工程,至2008年底实施长度3657.14米,保护

22、面积0.85平方千米。防洪墙按新安江三村河口处水位128.30米、珮琅河右岸处水位128.12米设计,为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结构,由三段组成,一是三村河口至珮琅桥的新安江右岸段,长890米,由黄山市水利局于2004年8月1日至2005年5月承建,防洪标准达25年一遇。二是三村河口至徽杭高速公路的三村河右岸段,由江南新城指挥部建于2006年3月8日至2007年12月,除三村河新公路桥上游30米、徽杭高速公路以下522米未衔接外,完成长度1608米,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三是珮琅桥至徽杭高速公路的珮琅河左岸段,长1159.14米,坝高6.9米,由江南新城指挥部于2007年5月至2008年3月建设,

23、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旅游度假区堤圈位于珮琅河及新安江右岸,堤圈由四段组成,黄口大桥以下两段:一是黄口大桥至黄山学校田圩埂段,二是黄山学校田圩埂至翻板坝段;黄口大桥以上两段:一是黄口大桥至上黄口村段,二是上黄口村至徽杭高速路段。至2008年底,实施长度4940米,保护面积为1.39平方千米。黄口大桥至黄山学校田圩埂段该段地势较高,堤岸长800米。1995年在建造黄山丽园大酒店时,施工方修堤岸300米;1999年省房建开发公司为开发该片房地产,将堤岸向下游延长500米,至黄山学校田圩埂。土堤,边坡11.5,草皮护坡,堤顶高程128.10128.30米,堤顶加条石防浪墙1米。黄山学校田圩埂至翻板坝

24、段堤岸长1200米,其中田圩埂至黄口小河(又名横关河)河口长156米,黄口小河河口至黄口小桥左、右岸长430米,黄口小河河口至翻版坝长614米。2001年底至2003年初,由黄山市水利局组织施工,建设黄口小河河口至翻板坝长600米的堤岸;2005年至2007年底,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承建其余的600米堤岸。堤岸第一级为浆砌块石挡土墙,第二级为土堤,草皮护坡,完成投资933万元。黄口大桥至上黄口村段由黄山市水利局于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建设,全长500米,浆砌块石一级护岸,并设4米宽亲水平台。2008年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靠近上黄口村处建60米长的二级护岸,护岸有2米高的浆砌块石,顶部为土

25、坡草皮;其余440米二级护岸为自然高坡,其间有20米为古干砌条石护岸(建造时间不详)。上黄口村至徽杭高速路段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由黄山市水利局施工,建设上黄口村至珮琅河新桥段防洪堤长1940米。其中,上黄口村至珮琅河口长888米,珮琅河口至新桥段长1052米。各节点设计洪水位为上黄口村127.6米,珮琅河口128.05米,珮琅河新桥128.56米。堤型为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和与生态护岸结合型堤岸,完成投资1110万元。2008年3月至12月,江南新城指挥部建设了珮琅河新桥上游500米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护岸(至徽杭高速公路尚有600米未建),坝高6.9米。(黄山市水利局 徐茂红)第

26、三章其他城市第一节 地级市城市宿州宿州城区位于新汴河以南,京台(合徐)高速公路以东的埇桥区。2005年底建成区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40万人。城区地处淮北诸多支流的中下游地区,沱河自西北向东南穿城而过。城区地面高程为2631米(黄海高程系,下同),其中环城河以内为2931米,其余大部分为2627米。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较大洪涝灾害的年份有1950年、1954年、1963年、1965年、1982年、1996年、1998年、2003年、2005年、2007年等。1996年6月17日7月17日,城区连续降8次暴雨,造成经济损失约1.7亿元。为治理洪涝灾害,1951年冬,实施沱

27、河改道治理工程,废弃一段旧河道,从城西北5千米处起开挖新河道,修建堤防。1959年2月建宿东闸,1967年3月建沱河进水闸。1966年至1970年实施新汴河工程,河线自宿州主城区西北的戚岭子截沱河,向东经宿州城北侧至江苏省泗洪县洪泽湖溧河洼,全长127.1千米,并于两岸筑堤。2004年以后,中央、省、市三级加大投资力度。2004年12月至2008年5月,投资1640.85万元,分两期对沱河进水闸至南外环路段沱河河道切滩疏浚,加高培厚堤防,开挖、疏浚河道9.9千米;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投资445万元对沱河进水闸进行除险加固;2008年10月,投资2700万元对新汴河宿县闸除险加固

28、,至2009 年5月主体工程完成。宿州城区形成了由新汴河右堤、沱河左右堤构成的城市防洪体系,堤长35.05千米,防洪标准2050年一遇。城区排涝大沟有运粮河、铁路运河等14条,总长96千米,排水能力除运粮河达到5年一遇除涝标准外,其余均不足5年一遇标准。新汴河右堤城区段 自戚岭子至宿县闸,堤长12.7千米。建于1966年至1970年,土堤,堤顶高程 30.3829.59米,顶宽10米,迎水坡14,背水坡13,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沱河堤城区段 自京台(合徐)高速公路东侧至南外环路,左堤长11.24千米,右堤长11.11千米。该段堤建于1951年冬,均质土堤,堤顶宽56米,堤顶高程约28.528

29、.0米。2004年12月至2008年5月,对堤防加高培厚,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5年一遇。左堤加固长9.64千米,堤顶为简易土路面,堤顶高程达29.5428.33米,顶宽8米,内外边坡均为13,预制混凝土板护坡长300米,其余为草皮护坡;右堤加固长9.51千米,堤顶为混凝土路面,堤顶高程、顶宽、内外边坡及护坡形式同左堤。(宿州市水利局 王红平)第二节县城宿州市辖县 宿州市地处安徽省最北部,辖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1949年以前,只有砀山县建有环城圈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逐步兴建城区防洪工程。至2007年底各县城区建成防洪堤(挡土墙)长44.26千米,河岸护坡10.72千米

30、,防洪标准达1020年一遇。砀山县 县城设在砀城镇。2005年底建成区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7万人。利民河穿城而过,流向基本为自北向南,河东是新城区,河西为老城区,老城区西南部有陈庄沟流过。城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在42.243.7米(黄海高程系,下同)。2000年大雨期间,老城区大面积积水,积水最深1.5米,水淹历时15天。至2005年底,新城区尚无防洪工程;老城区主要依靠环城圈堤防洪,以及利民河、陈庄沟排洪。环城圈堤全长5千米,土堤,堤顶高程在44.744.8米之间,堤顶宽7米。2005年底,圈堤内人口3万人,面积1.54平方千米。据砀山县志(清乾隆32年)记载,圈堤竣工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

31、600年), 后又经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修葺加固。1958年,分别在城东北、东南和西南各修放水涵闸一座。1978年,修建东关闸。2000年,对东北放水涵进行维修加固。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利民河城区段长3.8千米。1958年,砀山县委、县政府组织民工疏浚河道。2000年,对北关杨楼村至东关闸河段进行疏浚,并用水泥板护坡,左、右岸护坡各长2千米。2005年,疏浚东关闸至310国道河段,左、右岸水泥板护坡各长1.5千米。陈庄沟城区段长2.5千米。1958年,砀山县委、县政府组织民工疏浚陈庄沟。2000年,对中原路至310国道段进行疏浚,沟两岸用水泥板护坡,左、右岸护坡各长1.86千米。(砀山县水务局 吕振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