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1.97KB ,
资源ID:110037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03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际政治概论 第二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际政治概论 第二讲.docx

1、国际政治概论 第二讲第二讲 国际政治的体系、格局与秩序主要内容 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和演变 国际政治格局、当前国际格局的变化 国际政治秩序的发展与演变、冷战后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讨论 讨论话题第一节 国际政治体系 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系统论在国际政治学中的应用 国际政治体系的形成和演变 国际关系的历史类型:帝国、商业城邦、现代国家分析的层次层次行为体1.国际体系层次International level国家、国际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2.地区层次Regional level地区性国家、地区性国际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3.国家层次State level国家、国

2、家层次的政府间组织、跨国公司4.次国家层次Substate level国家和次国家政府组织、民族集团5.个人层次Individual level所有类型的个体系统论在国际政治学中的应用广义的系统科学指的是包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在内的一个相互有关的科学群,它们揭示了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普遍联系和共同规律,促进了科学向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科学转向人体、思维、社会这些复杂领域的更深入的研究。而狭义的系统科学则指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其著作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中所提出的学科体系。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信息论是研究系统中各要素的信息传输、交换

3、问题,还有信息的反馈控制问题。这些问题中既有系统问题,也有控制问题。系统论研究的任何系统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是系统的重要特征。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除了物质与能量交换外,更重要的还有信息交换。系统有可控制系统与不可控制系统。控制论研究的可控制系统是靠信息去进行控制的。系统及其特征什么是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小到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大到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等,人们观察所及的尺度,都是系统,有自然系统、人工系统,还有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系统的定义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以及构

4、成系统的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用这样的观点去看事物就是系统思想,或者叫做系统观。一个完整的系统,都具有以下的特征:系统是由多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整体在时间上与空间上都是有限的。系统的整体具有不同于组成部分的特定属性、功能与价值,它们是在与其它系统的联系之中体现出来的。系统论的基本原理1. 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要实现控制是不可能的。2. 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与外界有信息交换,才可能有序;与外界无信息交换的封闭系统,要使之有序是不可能的。系统由较低级的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称之为有序。反之称为无序。3. 整体原

5、理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并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即系统;组成系统的各单元、因子、部分,即要素。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组织形式,即结构。系统在一定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即功能。不仅应注意发挥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的新的功能。从系统论看世界系统论将世界视为系统与系统的集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在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世界的任何部分,就是研究相应的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它将研究和处理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即整体来对待。在研究过程中注意掌握对象的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等基本特征。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

6、规律的科学理论,也是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理论。系统论的任务,不只是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反映系统的层次、结构、演化,更主要的是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的目的。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及特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为解决现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成熟,对人类的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其理论和方法已经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系统论在国际政治学中的实际应用系统研究方法在西方国际政治分析中被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把国际社会视为一种具有内在联系和结构功能的完整体系,进而建立各种

7、国际系统模型。 2.探讨一国在特定国际环境下的外交决策过程。 3.把一国国内的各个阶层和政治集团划分为各级子政治系统,对这些子系统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政府决策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进行研究,以便说明一国内部外交决策的程序和影响因素。关于政治系统的著作戴维伊斯顿:政治系统:政治学现状研究(1953年)、政治分析的结构(1965年)、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1965年),运用系统思想,运用一般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政治生活、政治行为和政治现象视为具有系统意义的现象,进行系统分析。莫顿卡普兰: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1956年),考察了六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国际政治系统:1.均势系统,2.松散的两

8、极系统,3.牢固的两极系统,4.全球性系统,5.定向性和非定向性的等级系统,6.单位否决系统。附: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政治系统理论(Political System Theory)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在政治学研究中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是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要求的反应。政治系统按照动力学的术语进行分析,把政治过程阐释为持续不断且相互关联的一连串行为,形成系统的流(flow),并建构了动力反应模式。政治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是由社会大系统中除政治系统之外的各种状况和条件所构成的其他子系统

9、组成,包括社会内部环境(生态系统、生物系统、个人系统、社会系统)和社会外部环境(国际政治系统、国际生态系统、国际社会系统)。环境对政治系统的影响叫输入,主要指环境的干扰或压力,要求或支持。政治系统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对压力作出反应。要求和支持输入政治系统后,经过转换过程成为政治系统的输出,从而对社会作出权威性的价值分配,即公共政策。随着政治系统的输出和政策的实施,政治系统又反馈于环境。反馈这一个概念则意味着公共政策(输出)可能改变环境,改变环境提出的要求,以及改变政治系统的自身特点。政策输出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而这种新的要求将进一步导致政治系统的政策输出。在政治系统循环往复、不断变化

10、的运动过程,公共政策源源不断地产生。政治系统理论对政策科学的影响很大。政治系统理论认为,公共政策过程就是一种输入转换输出的系统过程,这有助于探求公共政策的形成,提醒人们注意公共政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政治系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的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一理论忽视了政治系统本身所有的价值观念和系统理念的重要性,难以说明公共政策是如何在政治系统这一“暗箱” 中操作并作具体权威性分配的附:莫顿卡普兰的国际体系六模式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是莫顿卡普兰的代表作,在书中,作者把系统理论这一新方法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之中,系统分析了各种国际政治系统的特征、结构和作用,提出了国际政治系统的六个模式,即均势系统、松散的两

11、极系统、牢固的两极系统、等级统治系统、全球系统和单位否决系统,被称为“卡普兰国际体系六模式”。本书第一部分“论行动系统”,试图描述各种可能的国际政治系统,并说明每一系统可能持久存在的外部环境或每个系统可能转化为另外一个系统的条件;第二部分“论过程”,叙述若干个调节和一体化的命题;第三部分“论价值”,论述的是价值理论,讨论有关价值、价值变化、信息及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命题;第四部分“论策略”,讨论对策论的概念,涉及如何使各种模型适合于国际政治系统的社会结构。最后还谈了预测问题。西方学者关注的系统理论和问题围绕各级系统理论,西方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有一些问题仍是他们共同关心和注意的。道格尔蒂和法尔

12、兹格拉夫在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指出(中文本164-165页): 1.被视为某种系统的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的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模式; 2.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界限和关系,特别是外部环境对系统的输入和系统对外部环境的输出的性质与影响; 3.系统的功能、执行这些功能的结构以及它们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帮助系统维持平衡的自动稳定体制; 5.系统之为开放与封闭的,有组织与无组织的分类; 6.系统的垂直结构、系统内子系统的分布,诸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本身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系统方法的评价1.在研究单位上,传统理论着眼于各个独立而分散的主权国家,而系统理论则立足于鸟瞰一个区域或全球的高度,把国际系统

13、的整体结构、系统整体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作为直接的考察对象;2.传统理论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侧重于国家的“行动理论”,运用目标分析、能力分析、决策分析等方法,寻找支配国家在国际社会中行事的根源、动机和准则;系统理论则侧重于“相互作用”理论的研究,利用国际系统模型来分析国际关系的结构与系统功能,研究国际关系发展与转化的规律;3.系统理论比传统理论更倾向于为国际关系提供一般的理论框架与结构,建立一种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同时,由于它借助各种系统模型,注重理论与历史模型的比较,把国际关系的客观运动简化为变量与信号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从而为国际关系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能。当然,系统理论也招致一些批评。国际

14、政治体系的形成和演变国际关系的历史类型 1.帝国的政治体系 帝国的征服 中国的“天下” 天下与世界 2. 城邦体系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商业城邦 中国周朝 意大利城邦 3.现代国家体系 三十年战争时期的欧洲 1945年以来的联合国帝国的政治体系帝国”这个概念在现代演变成为一个失去了自然朴实品质的改版概念“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到了19世纪后期才被创造出来的一个反思性概念,在很长的时间里,帝国主义被认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心的论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帝国主义被认为是最大化资本主义的方式,从列宁主义到依附理论都假定,控制海外资源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自身最大化是

15、必不可少的,因此,现代化、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是密不可分的系列概念。可以说,帝国主义是基于民族/国家制度的超级军事/经济力量而建立的一个政治控制和经济剥削的世界体系。欧洲传统帝国和帝国主义的共同理念都是“以一国而统治世界” ,而民族/国家的概念使得帝国主义以民族主义为原则来重塑帝国眼光,不仅失去了传统帝国兼收并蓄的胸怀,而且也把帝国的强权好战方面发展到了极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都是现代帝国主义的作品)。今天有迹象表明,世界似乎正在走向一个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体系,许多人相信民族/国家体系正在受到全球化的挑战(但并非所有人都相信民族/国家体系会被破坏,例如 A.D. Smith, 199

16、6.),那么,未来将是一个新帝国时代吗?帝国一书甚至认为现在就已经开始了新帝国时代:“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帝国正在成为事实”,“民族/国家的统治权力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主权这一权力本身的衰落新的全球统治形式就是所谓帝国”(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 2001)。人类所能够发明的社会制度种类并不多,所能够想象的世界体系形式也不多,事实上帝国是最典型的世界体系。帝国问题属于那种复杂的大规模问题,它几乎涉及生活和社会的所有方面,应该说是个“问题组”。大规模问题的凸现往往是面向新时代的思维特征,因为在面向新时代的时候,人们就试图重新思考关于整个世界、社会和生活的理念。帝国

17、正是这样一个理念。帝国的征服进行征服的国家和帝国往往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有时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建立起一些关系格局。进行持久的军事战役,以征服为数众多的社会和民族,把它们全部暂时地置于一种集权的军事统治之下,这是典型的帝国体系。亚述、波斯、罗马、阿拉伯、莫卧尔等众多帝国莫不如此。帝国政权取得权力后有几种演变的可能性: 边疆地区新的政治反对派会起来开创帝国内部动乱的时期,例如蒙古帝国(在原PDF上查阅原图蒙古帝国); 帝国政权充分巩固了自己,在主要领土上设立官僚政治管理,进行税收好征集人力,并且建立起一个等级制的国际体系,边疆地区的国家向皇帝称臣纳贡,例如罗马帝国(在原PDF上查阅原图罗马帝

18、国的扩张与远距离贸易网络); 帝国统一的崩溃,在原有领土范围内出现相互竞争和交战的国家,进而在帝国解体后产生相互交战的国家所组成的多国体系,例如亚历山大帝国(在原PDF上查阅原图亚历山大帝国(326-323BCE)),以及唐灭亡后中国的五代十国时期(在原PDF上查阅原图五代十国)。中国的“天下”“天下”所要表达的正是关于帝国的一种理想或者说完美概念。每种文化和思想体系中的关键词往往都有着多层复合的意义,而且很难完全被说明,永远有着解释和争论的余地。“天下”也是这样一个概念。既然天下是个“有制度的世界”,那么,天下理想就可以理解为关于世界制度的哲学理论。它所想象的天下/帝国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的各

19、种帝国模式,包括传统军事帝国,如罗马帝国模式和现代帝国主义的民族/国家,如大英帝国模式以及当代新帝国主义,即美国模式。最突出的一点是,按照纯粹理论上的定位,天下/帝国根本上就不是个“国家”,尤其不是个民族/国家,而是一种政治/文化制度,或者说是一个世界社会。正如梁漱溟所指出的,天下是个关于“世界”而不是“国家”的概念。天下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政治单位,一个最大并且最高的政治单位,同时也就成为一个思考所有社会/生活问题的思想分析单位,也就是最大的情景或解释条件。中国关于政治/社会各种单位的层次结构,即“家国天下”的结构比较早的表述更多是天下在先,如孟子离*4上曰:“人有恒言皆

20、曰天下国家” ,意味着一种比西方分析单位结构更广阔,因此更有潜力的解释框架。国家不是最大单位,在国家之上,还有天下,而没有比天下更大的,因为天下和世界一样大。在西方概念里,国家就已经是最大的政治单位了,世界就只是个地理性空间。不管是城邦国家,还是帝国,或者民族/国家,都只包含“国”的理念,没有“世界”的理念。天下与世界天下体系与“世界体系”(world system)有所不同,尽管天下体系也可以看作是世界体系的一个最佳模式或乌托邦,但它至少与历史上存在过的世界体系有本质不同。按照沃勒斯坦的概念,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世界体系的生命力由冲突的各种

21、力量构成,这些冲突的力量由于压力的作用把世界体系结合在一起,而当每个集团不断地试图把它改造得有利于自己时,又使这个世界体系分裂了”(华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卷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60页。)显然,世界体系是由国家之间的冲突和互相合作形成的,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利益。而天下体系强调的是,存在着某些世界公共利益,这些公共利益的力量达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程度,以至于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破坏这些利益。城邦体系城邦是由一个城市控制的区域,通常拥有主权。历史上的城邦通常是大文化圈的一部份,如古希腊城邦(如雅典、斯巴达 参阅PDF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的希腊商业城邦体系)、迦南的腓尼基城邦(如

22、泰尔、西顿)、中部美洲的玛雅城邦、丝绸之路上的小国(如撒马尔罕、布哈拉)和意大利城邦(如佛罗伦萨、威尼斯 参阅PDF意大利城邦1494)。中国周朝(参阅PDF中国周朝)实行封建制度,分封的一些诸侯国有时也被称为城邦。在较早的时期,城邦通常在长距离贸易的交换点的地理位置上发展起来。政治权力和安全利益一般向两个方向扩展: 从事贸易的城邦占据的领土面积较小,它们有理由担心自己的外围地区,担心中心地区的来往通道的实际控制,其结果往往导致积极的国际政治,所采取的熟悉方式有外交、订立规约、建立同盟、尽心谈判、仔细划分力量均势,还有战争。 领土扩张同争夺城市附近的外围地区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特别有关。中世纪末期

23、威尼斯的贸易企业从事的外交和军事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该城邦直接的陆地好海上通道。 贸易城邦的另一类活动与殖民化有关。随着长距离贸易网的扩大,远离本城市的边区好市场变得重要了,后者往往成为殖民地,居住着城邦的移民,导致国际体系进一复杂化。目前世界上只有新加坡、摩纳哥和梵蒂冈符合城邦的传统定义。然而,新加坡仍有一部份未都市化的领土,而摩纳哥和梵蒂冈的都市区只是周边城市罗马和毕索雷的延续。一些主权国家内也有类似城邦的领土,如香港和澳门、美国华盛顿特区和英国的直布罗陀。现代国家体系 从欧洲向世界扩散的国际政治体系(参阅PDF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联合国194年)第二节 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

24、治格局 格局包含的战略思想 国际格局:中国式的概念 理解国际格局 国际格局的决定因素国际经济政治力量的组合分解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 两极的国际政治格局 单极的国际政治格局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中国古人在描述国家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时,曾有“纵横捭阖”一说:“纵横”的原意是通过游说来联合,“捭阖”则是开启和关上的意思;“纵横捭阖”合在一起,便是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来联合或分化。(邱震海)格局包含的战略思想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

25、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 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国际格局:中国式的概念国际格局是一个完全中国式的、或者说很受中国学者偏爱

26、的概念,尽管它与结构现实主义所说的“国际结构”或“体系结构”实际上是一回事。按照中国人的整体思维定势和建立中国学派国际关系理论的某种偏好,使用这一概念有着明显的好处和方便的地方,即:它能使人们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国际关系的发展轨迹,也能够排除许多不必要的或不稳定的干扰因素,如局部的事件或某些国家的国内因素,从而完成“理论要素”的有效整合,并使理论较为简约和有力。(参见:李义虎:国际格局研究的现实主义取向和“中国学派”国际关系学科整合研究之一,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2期。)与此概念相关的中国词汇还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力量对比、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时代、主题、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国际格局是由大国

27、间的实力对比和战略关系决定的。(阎学通)国际格局是认识国际环境,探索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规律和当前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要把握国际风云变幻的基本脉络,认清国际关系总体的历史进程、规律以及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必须研究国际格局。所谓格局,即事物内在的结构、形式或状态。国际格局,指的是活跃于世界舞台,充当主要角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间相互作用和组合形成的一种结构。理解国际格局国际格局指的是,世界上各国或国家集团在合作与竞争中、在实力上和利益上达到的某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或均衡。对国际格局的理解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角度: 1. 从历史或动态的角度看,力求回答“国际格局何以至此又将去向何方”,人们常说的

28、“时代问题”就与此密切相关。 2. 也可以从时代的横断面或静态的角度观察,即透过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个层面,或汤因比所用的器物、制度、观念三个层面,来对现今的世界加以描述。 3. 也可以用成本收益方法,即通过比较各国家或国家集团,也可以将其统称为各种力量,在既定或未来格局下的获益和受损程度,来理解和把握世界格局脉络。 4. 还可以从世界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或影响力的此消彼涨中,从其构造世界秩序的理念和意志力中,来对国际格局进行分析。(张宇燕:对当今国际格局的几点思考 )国际格局的决定因素换个角度看,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在于各种力量在形形色色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综合实力

29、。一国或国家集团的综合实力主要取决于以下6个要素: 1. 市场规模,包括总产出与人均产出水平,以及相应的购买力; 2. 货币与金融,主要看其货币是否是世界储备货币,以及其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规模; 3. 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其中既要看存量更要看增量; 4. 以质和量表示的人口与资源禀赋; 5. 制度的稳定性以及与治理合法性密切相关的意识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力量”; 6. 军事力量。多维度并重、动静态结合、损益量比较、内外因兼顾,应成为思考世界格局这一宏大问题的基本脉络。(张宇燕:对当今国际格局的几点思考 )国际政治经济力量的组合分解(参阅PDF国际联盟,联合国;以欧洲为中

30、心的国际政治格局:欧洲殖民体系;两极的国际政治格局:冷战阵营的对抗1945-1960,1960-1991;单极的国际政治格局:1989年美国在海外的驻军状况,2003年美国在海外的驻军状况)附:满足单极世界的条件以国际关系的理论来看,所谓的单极世界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某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至少超过最接近对手的一点五倍;二、某一国的军费开支相当于仅次于它的五个国家的军费总和; 三、某一国的军事力量和设施遍布全球许多地区。目前全面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美国,因此世界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单极世界局面。但是,随着欧盟扩大,欧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合体,其在经济上与美国的差距将日益缩小。再加

31、上欧盟中长期在军事部署上的独立行动,可以想象,即便合众国的政治架构没有完成,欧盟在今后二十至五十年间,也将向着世界另一极的目标演化;若政治架构完成,那么这一进程可能呈加速趋势。(邱震海:美欧中三足鼎立:未来国际格局新走向?)附:美国在世界新秩序中的角色(参阅PDFAmericas Role)当今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首先,由少数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主导并利用现行各种国际规则,保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其次,美国是这个既得利益国家集团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咄咄逼人的力量,同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也在急剧提升。第三,在确立和实施国际规则的方式上,明显带有地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并开始呈现出北美、欧洲并立和亚洲加速组合之势。最后,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拥有建立更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强烈愿望,并且在个别领域占有优势地位,但总体来看,它们大都是现行不公平国际规则和由发达国家设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接受者,而且它们之间受益或受损情况又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在形成集体行动以谋求共同利益方面,还存在重重障碍,尚需要下大力气加深合作。(张宇燕:对当今国际格局的几点思考 )第三节 国际政治秩序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