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5.90KB ,
资源ID:1099708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970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同等学力考试指导中国新闻史测试题一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同等学力考试指导中国新闻史测试题一参考答案.docx

1、同等学力考试指导中国新闻史测试题一参考答案1、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证据:1)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2)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的客观条件:1)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2)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2、 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1)内因:这是根本原因。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

2、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中国古代报纸是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皇权至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具体反映。2)外因:清代民间报房及其所办的报纸的没落,其历史背景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封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打进中国市场。从主观来说,由于官方对这类报纸控制过严,办报人除照录科抄和牌示之外,不能越雷池一步,古代报纸不能满足社会上日益增长的信息方面的需求;从客观来说,则是兼有新闻,评论,广告和文学作品等多方面内容,可读性较强,信息量较大,新闻时效性较强的近代化新式报刊的出现。3、 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

3、报等类报纸。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一种行业;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古代报纸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开元杂报:唐代开元年间首都长安皇宫门外,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找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

4、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内容:朝廷动态报道,皇帝诏谕等。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报房京报:明末朝廷不印刷邸报,但它也不禁止以翻印邸报稿件为内容的报房京报。随着士大夫和市民们新闻需求的增加,明末就出现了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报房京报。民间报房出的京报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上谕和章奏等。4、 试述邸报的基本特点。邸报,又称“邸抄”(亦作邸钞),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

5、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据历史记载,汉代的郡国和唐代的藩镇,都曾在京师设“邸”,其作用相当于现今的驻京新闻机构,重在传达朝政消息,凡皇帝谕旨、臣僚奏议以及有关官员任免调迁等都是邸吏们所需收集抄录的内容。“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5、 简述街桥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是当时的一种习惯称呼,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内容:朝廷动态报道,皇帝诏谕等。内容特点:1.时效性强。2.所发表的大多

6、是中枢部门未公开的朝廷机密事件,因触论朝庭言禁受到查禁。3.读者范围广泛,有手写和印刷两种。宋代“小报”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宋代社会上存在着潜在的、巨大的信息需求。民间“小报”较之官方“邸报”更能满足这一需求,而巨大的社会信息需求带动了商业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小报”的办报人与发行人敢于铤而走险,这也使“小报”在封建政府的大力查禁下能够绵延不绝的出现。6、 简述万国公报业务的变化过程。万国公报是1868年9月5日在上海由林乐知等传教士创办的一份刊物。同时也是一份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刊物。原名教会新报,起初为宗教性质刊物,着重刊登阐释教义的文章,以及沟通教徒教友情况的“各地教友来信”等。

7、1874年9月5日,教会新报出至301期时改名为万国公报,仍为周刊,1883年出至750期时因经济原因停刊。报刊内容开始演变为非宗教性质。1889年2月万国公报复刊,成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同时改为月刊,仍由林月知主编,一些外籍传教士也参与过编撰工作。1907年5月30日林月知在上海病逝后,万国公报也在7月终刊。1899年2月万国公报还最早把马克思以及他的资本论介绍到中国来。7、 如何看待汪康年、梁启超在创办时务报时发生的分歧?时务报出版后,遭到封建顽固派的反对和嫉妒。洋务派首领张之洞见此情形,也有所动摇,立刻收帆转舵,干涉时务报的言论,后又通过他在时务报的代理人汪康年竭力排挤梁启超。双方围绕时务

8、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这场争夺舆论阵地的斗争最终是以维新派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斗争说明,报纸在任何时候都是进行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是各个阶级、各个政治集团争夺的对象。8、 评述梁启超戊戍政变前后的报刊思想。梁启超早期的新闻思想: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要发挥去塞求通,梁提出了四点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流亡,提出新的观点: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第一,宗旨定而高;第二,思想新而正;第三,材料富而当;第四,报道确而速

9、;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在清廷预备立宪后,他对如何造成健全的舆论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舆论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报馆则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报刊要赞成健全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即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以维护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作偏至之论;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浸润法就是使读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渐接受论者的观点;煽动的方法,就是故作惊人之语,使读者猛省。9、 简述梁启超1895年到1902年间的办报活动。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梁启超最早

10、与报刊接触,是从参与编辑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开始的,当时万国公报几乎每期都刊登一篇他的论说文章,在当时的舆论界就已经初显锋芒。后来黄遵宪在上海办起时务报,梁启超担任主笔,所有的编撰工作都有他一个人来完成。为了宣传维新变法的需要,梁启超这个时候开始改革和发展了王韬的报刊政论文体,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被世人称之为“时务文体”。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开始独立创办报纸,先后办了清议报和新民丛报,仍然亲自担任报纸的主笔,继续撰写大量的政论文章。这个时期的文章比前一阶段更加成熟,被当时的人称作“新民文体”,梁启超本人也因此而被人称作“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10、 为什么说王韬是中国报刊政论时代

11、的开拓者?王韬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11、 王韬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贡献?王韬不仅是中国报刊政论的积极实践者,而且也是报刊政论的积极提倡者。他不仅是我国

12、最早的报刊政论家,而且也是我国报学理论的先驱、最早提倡报刊民主议政的思想家。王韬的办报思想散见于他的许多论说文章及信函中。但是他还曾撰写了三篇专论,集中阐述了对办报的见解。这三篇文章的题目是: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它们是我国最早的报学专论,在我国新闻学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些见解一方面来自他对西方、特别是欧洲报业的考察研究,另一方面来自于自己办报实践中的经验体会。这些见解是那个时代先进报人的智慧结晶,同时又开启了我国近代报业理论的先河。12、 简述王韬的办报主张。王韬的办报思想,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提倡报刊自由言论、民主议政。二、强调报刊的“

13、联络”、“通达”的功能。王韬认为,“治民之大者,在上下之交不至于隔阂”,而报刊则可以使“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合一国之人心以共为治”。王韬还认为,报刊可以“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裨使内政外交“措置咸宜”。三、主张报人要讲道德、尽责任,“其立论一秉公平,其居心务期诚正”,要杜绝“采访失实、记载多夸”以及任意泄漏国事军情的弊病。13、 “夷情备采”思想是由谁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意思是什么?“夷情备采”思想的提出者是魏源。该思想的实践基础是林则徐的抗烟运动。林则徐于1838年年底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抵达广州后,立即提出了“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

14、张,并组织专人翻译外报。译报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华外报有关政治、军事、贸易等方面的报道,以及对西方国家基本情况的介绍。该思想的第二个基础是魏源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1842年,魏源编撰完成了介绍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巨著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以非常概括的文字揭示了报纸的社会政治功能。14、 时报报刊业务改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在报刊业务改革上,时报独树一帜。第一、配合新闻,专门辟设“时评”栏,每日数篇,短小灵活,驰骋自如。第二、版式、版面也有创新,时报打破成例,首创对开报纸、分为4个版、两面印刷的版式;版面编排实行分栏设目,采用16号字体

15、,区别正文、标题和消息的轻重缓急。第三、民国初年,时报又开辟教育、实业、妇女、儿童、图画、文艺等周刊,聘请专家担任主编。第四、设立“北京特约通信”专栏,聘黄远生任驻京记者,为该报撰写新闻通讯。它的这些创新,让读者耳目一新,深受欢迎,为许多报纸所仿行。15、 简介章太炎的报刊活动。近代革命家、思想家、报刊评论家和国学大师。1903年“苏报案”中名扬四海。1906年到东京任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主编八年。辛亥革命后脱离同盟会,另组统一党并创办大共和日报,鼓吹“革命军兴,革命党亡”。五四运动中反对新文化运动。支持抗日救亡。政论笔锋犀利,逻辑严密,善于抓住论敌要害置之死地,但文章古奥艰涩。16、 对兴中会时

16、期的报刊应该如何评价?1894年兴中会刚刚在檀香山成立,就利用早已创刊的当地华侨报纸隆记报,作为自己的讲坛。1900年1月孙中山特派陈少白到香港创办中国日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此外,19001905年,革命派还在国内外创办了一批报刊,进行民主革命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开始革命活动时起就十分注意办报。在整个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一百二十种报刊。通过这些报刊,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动员群众起来革命,对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17、 “苏报案”是怎么一回事?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

17、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连续发表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同时报道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为此清政府照会上海租界当局, 以“劝动天下造反”、“大逆不道”罪名将章太炎等逮捕。邹容激于义愤,自动投案。7月7日,苏报被封。章、邹在会审公廨上继续宣传革命,坚持斗争。蔑视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的迫害。1904年5月,章、邹分别被判处监禁3年和2年。1905年,邹容被折磨致死。1906年,章太炎刑满释放。通过这一事件,

18、革命军销行更广,革命风潮日盛。18、 “癸丑报灾”是怎么一回事?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被称之为癸丑报灾。1912年袁世凯当局刺杀宋教仁后,新闻界的深入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镇压二次革命时,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时有发生。同时国民党系报纸被全部查封。上海地区的民立报、天铎报虽在租界未被查封,但也因在上海地区禁止销售而被迫停刊。民国元年全国报刊约500家,北京占1/5。“二次革命”后,北京报刊只剩20家,上海5家,汉口2家。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

19、只剩下139家,新闻出版遭受重大打击。1913年正逢农历癸丑年,当时新闻出版人将这一年报纸遭受的浩劫称为“癸丑报灾”。同时也被新闻史上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19、 评述19世纪后半期发生在申报与上海新报、新闻报之间的报刊竞争。上海新报1861年11月于上海成立的第一家商业中文报纸。初为周报。由于新报创刊时逢太平天国运动,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新闻。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由英商安纳斯美查等人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的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申报的创办于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

20、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新闻报一创刊,就同申报展开竞争。该报采取低价推销办法,积极争取广告业务。1893年12月,新闻报开始出版画报单页,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在此基础上,新闻报于1894年4月创刊新闻报馆画报。20、 同样是外商报纸的上海新报与申报,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上海新报创刊后的10年,是上海唯一一家中文报刊,变化不大。直到申报出现后,这一局面被打破。申报为日报,上海新报为了在时效性上与之竞争,于同年7月2日起夜改成日报。上海新报使用价格很贵的瑞典进口白报纸,每份报纸售价30文,而申报采用廉价营销方法,定价仅8文,上海新报不得不将售价也

21、将为8文,以争取读者。由于不胜亏损,上海新报被迫于1872年12月31日宣告停刊。21、 申报创刊伊始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四是经营副业。创办文艺杂志;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申报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编印画报。1877年申报出版了瀛寰画报。;印书。此外,申报馆还开办了江苏药水厂,肥皂厂等

22、,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达白银30万两,超过创刊基金180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22、 简介辛亥革命前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的大论战。1905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联合组织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接着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革命派报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刊是一份大型的时事性政论月刊,宣传三民主义是该报的办报宗旨,后因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相勾结,民报于1910年终刊。民报创刊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担负着清除保皇派思想的影响,扫除革命发展的障碍。在创刊号上,就指名道姓地批判君方立宪的主张,新民丛报起而应战.论战甫始,梁启超下笔动辄数万言,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观察确实比较细致深刻,

23、常常抓住民报在论战中的一些弱点穷追猛打.但是随着论战的深入,梁启超单枪作战,越来越感到力不能持;而民报阵营中的小将真理在手,越战越勇,自第7期起章太炎接编民报,并充任论战阵营的主将。这场论战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是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这场论战一直持续到1907年科新民丛刊停刊,为时一年半,以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23、 简述“五四”运动前新青年的创刊及其主要内容。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它的创刊是新文化

24、运动开始的标志,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5年9月1918年11月):新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总体来说,它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范畴,但它猛烈的打击了封建主义,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思想舆论准备,开辟了道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第二阶段(1918年12月1920年8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献,标志着新青年从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李大钊歌颂十月革命,开辟了“马克思主义

25、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向中国民众介绍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编发“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陈独秀劳动者的觉悟和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重要起点,为后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1920年9月1922年7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关刊物,从此进入无产阶级报刊时期,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成为党成立后的理论刊物。24、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及其报刊思想的意义。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1926年10月担任生活周刊主编,对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深受读者喜爱;

26、 “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从改良主义者转变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爱国者,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生活周刊创造了当时杂志发行量的最高记录。生活周刊被反动当局查封后,邹韬奋继续创办大众生活、抗战等,成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之一,死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长期的报刊实践中,邹韬奋提出了有价值的新闻理论,如关于新闻言论自由、报刊要有特点和个性等,尤其是广为人知的 “韬奋精神”: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和高尚气节;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呼声;热心服务读者的办报作风;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邹韬奋新闻奖”:1993年设立,每两年评奖一次,宁缺毋滥,奖励新闻编辑(如负责通联工作、写新闻评论的、从事新闻研究的人员)的最高奖。25、 简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出现。1923.1.23 中国境内第一座电台 奥斯邦(美)在上海创办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1926.10.1 中国人第一座官办电台 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奉系 刘翰)1927.3.19 中国人第一座民办电台 上海新新公司广播电台1928.8.1 中国国民党第一家全国性广播电台 中央广播电台(南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