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0.80KB ,
资源ID:109933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933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十七大报告精神内容梳理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十七大报告精神内容梳理总结.docx

1、十七大报告精神内容梳理总结 三、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 2007年十七大解决的核心问题科学回答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 十七大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是科学发展的问题,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手段和途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只是数字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能够更好地为总体目标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 四、十七大的意义 1、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执政能力建设全部写入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使党的纲领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 2、十七大

2、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国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将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十七大的方针,顺应了“经济越来越自由、社会越来越多元”的历史潮流。十七大的思想路线的实现,将进一步扎实推进几代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提出的执政目标:经济自由,政治民主,社会和谐。 五、十七大报告所包含的时代主题 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持一条基本路线、阐述一个重要思想、提出四点根本要求、描绘一幅宏伟蓝图。 1、高举一面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2、坚持一条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3、阐述一个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

3、、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标灯” 4、提出四点根本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5、描绘一幅宏伟蓝图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十七大的历史贡献 1、十七大的第一个历史性贡献,是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十七大从历史高度、从全局角度、从政治深度,对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让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向。 2、十七大的第二个历史性贡献,是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载入党章,作为中共的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

4、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一脉相承。邓小平讲的不是经济增长,而是发展,本身就是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正是深刻突出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将在科学、自觉的层面进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国正在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告别。 3、十七大的第三个历史性贡献,是对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表明全面建设

5、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4、十七大的第四个历史性贡献,是中央领导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在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中,新人超过一半。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不仅显示新老交替顺利实现,而且将为中央工作带来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大量年轻化、知识化而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民生的干部进入中央,将使中央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群众的诉求。 七、十七大报告中的九个新表述和两个“没有变” 1、“两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2、9个新提法、新表述( 在十七大

6、报告的许多新提法、新表述里,不少仅是“一词之差”。比如,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永续”发展、从“总量” GDP到“人均”GDP、从“就业”到“创业” ) 1)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表明我们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2)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范畴 4)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6)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五个统筹”基础上增加“统筹国内国际两个

7、大局” 7)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8)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9)从“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到“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八、十七大报告的 17个关键词语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改革开放 3、科学发展观 4、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和谐社会 6、和平协议 7、改善民生 8、公民意识 9、人均GDP翻两番 10、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 11、财产性收入 12、全面小康 13、生态文明 14、反腐倡廉 15、共建共享 1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7、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九、十七大报告的五个“首次” 1、首次以“人

8、均GDP”为指标,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表明了对经济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让经济发展普惠于广大群众的决心; 2、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 3、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说法,肯定了广大群众以多种途径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合法性; 4、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首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于遏制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5、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党与腐败水火不相容”的提法,并提出建设“廉政文化”的目标,再次宣示了坚决打击腐败的决心和信心。 十、十七大报告的五个新要求 增强

9、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一、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九大“亮点”。 1、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3、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

10、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4、新农村建设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5、社会公平正义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6、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 7、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8、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9、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

11、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十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十七大报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所谓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即支持建立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体系。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 这些领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是改善民生的技术基础。没有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没有“技术含量”。 十三、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 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在十七大报告中,代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词之差,含义深刻。” 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更强调了经济本

12、身;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更突出了“好”字。 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协调: 一是翻两番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二是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 三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尤其要突出消费; 四是发展动力的协调,决不能仅仅依靠投资拉动,而要更多强调改革和自主创新的推动。 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点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 第二,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3、不容忽视的四个挑战 一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 二是关键领域的改革还不到位

13、。 三是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协调性。 四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十四、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正视与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综合工程“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3)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标与方向 十五、社会建设如何推进和改善民生? 十七大报告首提“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财富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成为中国扶贫新策略 十六、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社会热点问题) 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

14、的新提法: 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前一提法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提法又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两个提法互为辩证关系,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十七、关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指导方针 1)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 2)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十八、“一国两制”和统一大业的主题和框架 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把握主题、构建框架、遏制台独、渐进统一 主题是“和

15、平发展” 内容是经贸交流、人员往来、社会一体化、遏制“台独”;为统一创造条件,什么都可以谈。 框架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什么都可以谈,在框架之下签订和平协议。 遏制“台独”是让两岸关系稳定下来。不因“台独”打仗是两岸人民更大的利益。摒除“台独”。 渐进统一是指有一个过渡阶段 十九、关于我国外交新理念 1、外交理念: 1)“走和平发展、独立自主的道路始终是我国外交奉行的准则, 2)推动构建和谐世界,与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 2、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1)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 2)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3

16、)关于安全合作,“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4)首次提出中国在环境外交问题上的主张: 二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始终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连续 5次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题中,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字样。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

17、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在经济上表现为国有制为主体的单一所有制体制、全部经济生活无所不包的、政府集中管理经济和配置资源的行政命令体制。在政治上表现为以党代政、党政合一、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文化方面,表现为对文化领域的集中控制,人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难以发展和保证的文化专制体制。在社会

18、运行方面,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压抑了社会的发育与正常运行。 1、在经济体制上,与苏联模式的高度集权的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2、在政治体制上,与苏联模式高度集权和集中的政治体制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

19、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3、在文化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文化专制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4、在社会体制上,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垄断控制体制,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二十二、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1、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达到人类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2、准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20、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3、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4、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的基本要求。促进社会和谐与实现科学发展,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二十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强调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二十四、如何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1、“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

21、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总体上看,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不平衡的。 2、“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 3、“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经历上百年时间,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二十五、执政党建设总体布局一条主线、五大建设(同“四位一体”呼应) 一条主线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五大建设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

22、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二十六、为什么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打破了旧有机制的屏障;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充沛活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2、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的关键议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协调多元社会利益。具体的表述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前者的实现有赖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政府执政方式的改革;后者的实现则要以民主政治为推进器。停顿与倒退没有出路 3、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

23、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二十七、为什么要科学发展观 首先,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重大缺陷。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与社会代价。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各级政府要创造好看的政绩,倾向于维持、甚至扩大对资源的控制权,经济高增长也伴随着少数政府官员的严重腐败,同时,各级政府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有所加重)。 第三,上述两项原因同时发生作用,造成近几年来民众议论纷纷的“民生”问题,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

24、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从 2003年开始,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穿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 二十八、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

25、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 二十九、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以人为本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被免除。 2、追求协调的发展。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发展。 3、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从偏重经济发

26、展到重视人民福祉,从注重增长速度到重视增长质量,民生指标、生态指标和老百姓的口碑相继进入各地干部的考核标准。环境保护指标在干部绩效考核中的分量增加。 4、统筹兼顾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才能处理好方方面面的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5、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6、提高执政能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 三十、为什么要解放思想 1、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解放思想历来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正是由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我们才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

27、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2、实践表明,解放思想,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正是一次次思想解放,使我们不断进入全面、客观认识事物的新境界,不断推动着我国的体制机制创新。我们靠解放思想这一法宝,突破了旧的思维方式,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可以说,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的推动,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体制机制就创新到什么程度。比如,我们曾经长期,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期,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是思想解放,使我们获得了对市场经济新的认识,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并不根本矛盾,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

28、制度结合。再比如,我们曾长期把人权、物权作为资本主义的专利加以排斥,是思想解放,使我们认识到人权、物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基于这些新的认识,我国保障公民人权、物权的法律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3、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高扬解放思想的大旗,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4、解放思想的目的,是提出认识事物的新理念,寻找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方法,探索突破旧体制约束的有效路径。所以,解放思想的过程,必然要和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发生冲突,必然触动既有的利益格局。因而,

29、解放思想决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冲破旧体制的解放思想举步维艰,完善新体制的解放思想同样充满风险。一般而言,解放思想,在枝节问题上相对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比较困难;在经济领域相对容易,在政治领域比较困难;在单一问题上相对容易,在系统性问题上比较困难。我国的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越来越深刻地触及民生问题,涉及的问题更加敏感,涉及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解放思想的任务也就更加繁重。 三十一、解放思想的 三难三易 解放思想,在枝节问题上相对容易,在关键问题上比较困难; 在经济领域相对容易,在政治领域比较困难; 在单一问题上相对容易,在系统性问题上比较困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