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28KB ,
资源ID:109894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894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世界近现代史教案22.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世界近现代史教案22.docx

1、世界近现代史教案22世界近现代史教案23第四章单元总结一、学习提示 本单元主要包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这一时期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高考对本单元内容的考查比重较大,特别是近年来比较集中地考查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方面的内容。今年的高考对本单元内容未做大的改动,只是教材中的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未列入考查内容。这样本单元的复习重点应放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影响,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及列强

2、之间的矛盾和世界大战等内容上。主要应突出三条线索: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二、知识图解1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及阶段特征总体特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经济发展状况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迅速发展。垄断组织形成。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国际关系史实:帝国主义对亚非拉的侵略;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斗争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史实: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第二国际;列宁主义的诞生。特征:工人的组织性加强以合法斗争为主;以经济斗争为主要目标第二国际建立并逐步滑向机会主义的

3、泥潭;列宁主义诞生。民族解放运动史实:亚洲的觉醒排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征: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亚洲和拉丁美洲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非洲主要是反帝性质的民族战争。2第二次科技革命历史条件主要成就主要特征历史影响 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殖民扩张导致了市场的扩大。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电力的广泛应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灯、电车、电钻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4、等得到迅速发展。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使用。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方便。化学工业的建立。19世纪80年代起,科学家们开始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推动生产力发展。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比较迅速。有些国家(如日本)第一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激化了各国的矛盾。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

5、济发展及帝国主义特征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成因帝国主义特征经济发展特点成因美国飞速发展幅员辽阔,环境优越,资源丰富。西部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市场。欧亚移民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经验。奴隶制的废除。政治稳定,欧洲资本的涌入。科技发展,垄断组织发达。托拉斯帝国主义德国迅速发展国家统一完成,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普法战争后法国50亿法郎的赔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补充了资源。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易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科技发明多,垄断组织程度高容克帝国主义法国相对缓慢农民贫困,农业技术滞后,国内市场狭窄。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工业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采用。普法战争

6、后割地赔款,损失巨大。大量资本投在信贷领域和国外,工业缺乏资金。在科技革命中处于落后的境地。高利贷帝国主义英国相对缓慢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设备陈旧。资金大量输往国外。拥有广阔的殖民地,缺乏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动力。殖民帝国主义俄国发展迅速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封建势力依然强大,对经济发展有阻碍作用。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日本迅速发展明治维新废除封建制度,结束了分裂割据。对中国的侵略,特别是巨额的战争赔款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的巨大推动作用。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419世纪末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原因主要事件性质及特点亚洲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

7、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加强了对亚非拉地区的侵略和扩张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非洲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和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非洲人民反对殖民主义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属于旧式的反侵略斗争。拉丁美洲19101917年的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5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产生原因主要表现矛盾渊源用矛盾焦点发展及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法德矛 盾由普法战争导致,目标在于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8、。两在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并积极扩军备战,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奥矛 盾由俄奥在巴尔干争夺中的矛盾引起,目标是争夺在巴尔干半岛上霸权地位。英德矛 盾由帝国主义重新争夺世界殖民地的矛盾引起,目标是争夺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地位。是帝国主义矛盾的最主要矛盾和中心环节。三、思考视窗(一)归纳下列史实1垄断组织的形成 (1)形成: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过程: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形式:主要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 (2)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了生产发展。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垄断组织要求

9、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1)亚洲觉醒: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族、民主运动。重大事件:朝鲜人民的反日斗争, 1907年开始的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20世纪的印反民族解放运动,1905年出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起了领导作用,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特点:不仅包括下层人民的反帝反封建起义,也包括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10、 (2)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斗争形式:武装斗争,武装起义。概况:埃及反英斗争,1882年开始, 军官阿阿拉比领导,结果失败;苏丹马赫迪起义,1881年爆发,斗争规模大,坚持斗争近二十年;埃塞俄比亚的抗愈战争,1895年开始,国王孟尼利克领导,第二年胜利,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是独立国家。 (3)拉丁美洲:背景:经济上原有大地产制更加扩大;政治上形成考迪罗体制,即大地主的独裁专制制度;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保持着传统的影响。列强的经济军事侵略,使拉美实际上沦为半殖民地,拉美人民面临着反帝反封建的艰巨任务。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0年,革命爆发,推翻了迪亚斯的统治;后来又推翻了美国支持下建立的反革命政

11、权,挫败美国的干涉;1917年制定的新宪法是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宪法;这次革命既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也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气焰。3列宁主义的诞生 (l)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人数大大增加,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小组建立; 20世纪初,列宁完成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工作。 (2)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决议,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的纲领;大会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拥护列宁的一派占了多数。这次大会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标志。 (3)从这时起,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

12、它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4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的目的问题 一战爆发后,交战各国的政府和拥护战争的政党纷纷发表声明,鼓吹本国进行的战争是“保卫祖 国”的正义战争,而谴责敌方是侵略战争。事实上,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战争。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企图建立“中欧帝国”;摧毁英国的海上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成为其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在西亚肢解土耳其帝国。法国的目的是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工业区。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

13、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底地和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进一步侵略中国。意大利则要瓜分北非沿岸和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地中海地区建立霸权。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二)历史现象分析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各国开展的状况千差万别,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现实条件,六个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方面呈现三种类型。一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在该时 期内科技发明的成果都相对较多,又应用及时,资金、资源。市场条件都较充分,所以发展迅速。二是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下来的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在19世纪中期还处在资本主义各国的最前列,

1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较好,海外市场较发达;在机器更新、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大投资规模上不够迫切;经济发展的速度仍然比不上美、德两国。三是俄国和日本,相对前面四国,经济基础薄弱是显而易见的。两国同时在19世纪60年代实现了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但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由于两次工业革命在两国几乎都是同时开展起来,所以其工业生产发展的速度都十分迅速。 上述三种类型产生的直接影响改变了这些国家的力量对比状况,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斗 争。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壮大,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表现出两类不同的

15、趋势。一类是美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这些国家都经过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对前 封建主义制度、传统的打击和消灭比较彻底,使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得到了顺利发展的条件,美、 英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法国维护了共和政体,这有效地保持了资本主义的政治上的稳定。美国成为托拉斯帝国主义,英国成为殖民帝国主义,法国成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另一类是封建专制色彩较浓的德、俄、日等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奉行专制主义和高压政策,这些国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是帝国政权中主导力量,军国主义精神渗透到各个政治领域。俄国以沙皇专制为特征的整个官僚机构和官吏队伍一直

16、完整保留,成为专制主义政治的中枢。国家政权掌握在以沙皇为首的贵族地主手中,对内的专制主义和对外的军国主义是19世纪末俄国政策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极富军事封建性。日本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特点,可简单概括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垄断的方式也很特殊;在政府扶植下走上垄断之路;专制天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神圣不可侵犯;以军国主义作为自身发展主要手段是日本的国策,对外侵略表现得十分疯狂。(三)历史现象综合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经济侵略而建立起来的全世界有机统一的政治、

17、经济和文化体系。它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7、18世纪,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相继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它们的大肆侵略和掠夺,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雏形。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资本主义各国对全世界展开扩张和争夺,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各国终于将世界瓜分完毕,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2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

18、:英法美三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俄 日三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其政治上,专制主义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有 的殖民地多少不同。其中英法是老牌殖民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最多,德日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有的世界植民地最少。 (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9世纪中期,英居于“世界工厂”地位,按工业实力排队是英法美德,而到19世纪末,美德经济迅速发展,超过英法。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从而造成了新的矛盾。 世界大战爆发,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不同特点 19世纪上半期,西

19、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亚洲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破坏了亚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亚洲革命风暴”,这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其特点对这些民族解放运动都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性质。基本力量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出现,并带有宗教色彩。起义主要是反对外国侵略,不具有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目际。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很大,坚持的时间很长,波及范围很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终究未取得胜利。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和人民苦难,激化了帝 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 众的矛盾,出现了亚洲的觉醒。其特点有:出现了

20、 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印度国大党和中国同盟会。旧式的农民起义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逐渐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的孟买工人大罢工。单元四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四、学习建议(一)重点理解的内容1本章重点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要理清各节内容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促使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集中,产生了垄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更加刺激了追求利润的欲望,也增强了追求利润的能力。在利益的驱动下,垄断组织跨越国界,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21、亚、非、拉美各国被纳入世界殖民体系,整个世界被英、法、德、美、俄、日等国瓜分完毕。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导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激增,工人阶级要求提高自身地位的觉悟不断提高,国际工人运动出现新的情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市场、殖民地和政治霸权,从而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重点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成果启发和带动了技术发明。科学走到了技术的前面,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成就都是科学与技术结合的成果。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导内容,而1820年丹麦物理

22、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和1831年英国法拉第以实验手段证实了电磁感应现象是电气发明的科学基础。必须结合第五章所介绍的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从识科学与生产的关系,知道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的时间,用具体史实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关于垄断组织历史作用的分析 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基本矛盾的原理,理解垄断组织的形成,要认识到: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能力率先采用电力新技术、进行电气化改造的企业,生产能力迅速提高,但小私有制约束了生产的发展,于是这些竞争能力强、资本集中的企业兼并分散落后的小企业,使自己成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并在内部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调配,使得生

23、产能力得以继续发展,电信的普及又使得大企业内部远距离管理、对较大范围市场的控制成为可能。在竞争中壮大起来的大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竞争,为避免无序竞争的浪费,保证获取利润,于是达成各种协议,形成垄断组织。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这一时期的资本主义充满活力。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的不同特点,要结合各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国情来认识。如美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大,加上政治相对稳定、移民如潮,北方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地区,在这些高起点上,经济快速发展。德国国家的统一对其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上

24、德国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以及取得战争赔款等因素,使得德国重工业高速发展并带动了整个经济。英国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这使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但由于不更新设备不采用新技术也能获得丰厚利润,所以其经济发展缺少勃勃生机。虽然英国在金融方面仍占重要地位,但其工业发展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法国小农经济汪洋大海、小企业大量存在,限制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其金融资本非常集中,资本输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大多是以高利贷形式而不是以工商投资的形式输出。俄国封建势力强大,农奴制残余大量存在,垄断资产阶级对沙皇政府的依赖性强,而且俄国又具有较强的军事扩张传统。日本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严重缺乏,封建

25、色彩较浓,将对外扩张以满足市场和资源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5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由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组成;它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和列强对其它国家的掠夺和控制。资本主义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其生产能力日益增长,生产能力提高就要求不断扩大销售市场并取得廉价原料,本国的市场和有限的资源,已无法满足资产阶级的欲望,于是他们到海外寻求资源、开辟市场,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科学技术、生产手段的进步日益加强着殖民者的扩张能力,他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最终将世界瓜分完毕。(2)评价: 首先要认

26、识到,这一体系的形成客观上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向落后的地区逐渐扩展,并激发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意识,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一些地区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这些国家逐渐走上近代化道路。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一体系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和奴役之上,它的直接后果,是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更加贫穷和落后,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6如何认识和理解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对世界局势的影响(1)经济变化: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8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日本政府把除兵工厂和铁路交通以外的国营企业以极优惠的价格转给资本家经营,所以,日本垄断组织的产

27、生,政府起了重要的作用。(2)国际地位变化:摆脱了受西方国家奴役、侵略的危机,成为亚洲强国。(3)日本的经济、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由于国内市场狭窄、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无法通过经济手段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竞争,而是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原料产地和市场,因此,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对外大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一方面是日本自身进行改革、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果,另一方面又是建立在对朝鲜和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基础之上。7由于机器的广泛使用,资产阶级除残酷地压榨工人阶级、取得绝对剩余价值外,还可以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取得

28、高额利润,所以其剥削手段、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的斗争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方面的内容不必讲得太深,但要知道变化的原因。(二)重点记忆的内容1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个主要方面的发明成就及各自的发明者:如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七八十年代产生了内燃机、90年代产生柴油机;80年代德国卡尔本获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进行的无线电报试验取得成功;1867年诺贝尔发明了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的投产和使用等等。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往往是社会需要促进发明创造,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由新的技术革命成果应用于工业生产而引发

29、的,而新技术革命又是建立在自然科学新突破的基础上,即自然科学研究成果新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英国为中心,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美国南部及德、俄等国还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潮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日本起步更晚,同时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其经济得以跨越式发展。319世纪以来,美国在拉美的侵略扩张活动,它通过“门罗主义”、“泛美主义”、金元和大棒政策等,建立起在西半球的霸权地位。4知道印度1905190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知道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抗意斗争。5第一

30、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和影响。(三)纵横联系的内容1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主要线索,它包括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等。要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尤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变化,能够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怎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是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兴起的,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化。三条线索有主有次,构成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对中国的影响:首先,要看到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大背景。日本侵华的目的及其战争后果对日本、对列强的刺激,从而认识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辛亥革命的发展。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1、是与几次科技革命紧密联系的,学习这一段历史,要将有关几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条件、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等纵向联系,进行归纳、分析、比较。4关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阶段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电子信息时代等几个阶段;从生产关系的变革来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商业资本、工业资本、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几个阶段。要对这几个阶段进行有机的联系、概括、提升。5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要纵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来综合分析。(四)一般掌握的内容1日本怎样侵略朝鲜,使朝鲜沦为殖民地;2帝国主义对亚洲的侵略,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和加紧对美洲的侵略,都不是教材的重点内容,考试也难出大题。3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形式和性质上的差异。 由于各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外来资本刺激下产生的新的因素或强或弱,阶级结构的变化有大有小,因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运动斗争水平、形式和性质不同。在亚洲其主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