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0 ,大小:587.75KB ,
资源ID:1098571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857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环评.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环评.docx

1、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环评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同济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08年12月1 总论1.1 项目背景为广西区沿海石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前瞻性的规划指导,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于2007年1月通过专家评审。规划的实施,将给广西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带来潜在的、巨大的资源与环境、生态压力。为了有效保护广西区及相关城市、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其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环

2、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规划环评”)工作,并通过公开招标,由同济大学承担该项规划环评工作。1.2 评价目的(1)综合国家产业导向政策与石油化工行业规划、广西区及相关城市的环保要求、当地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及制约性因素,论证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发展规模的合理性与目标可达性;(2)根据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参考国内外知名石化化工企业、园区的生态效率、环保经验,论证、分析本规划确定的产业结构与产品方案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行性;(3)根据相关城市发展定位、产业布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区域资源条件与关键资源的承载能力、城市规划区范围等因素论证本规划所涉及的项目布局、规划选址与所在城市的相容性、合理性、可

3、行性论证;(4)根据园区的发展定位、用地布局、产业基础与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基础设施条件、园区环境容量,以及环境制约因素、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风险、石化行业卫生防护距离等因素,及论证本规划涉及石化项目选址的合理性与可行性;(5)确立识别环境限制因子,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和评价指标,并预测、分析与评价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针对性不良环境影响提出减缓措施,为广西石油化工行业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1.3 评价原则(1) 科学、客观、公正、综合(2) 整体性原则(3) 与该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4) 引导性原则(5) 可操作性原则(6) 为规划审批提供环境依据(7) 广泛且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8

4、) 示范性1.4 评价依据1.4.1 立项依据(1)广西壮族自治区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标通知书(2007,7,10);(2)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与同济大学签署的广西沿海石油中长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合同书(2007,7,23)。1.4.2 评价对象(1)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广西沿海石油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1.4.3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2008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6)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1996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6年;(1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0年;(1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16)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1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陆源污染

6、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1990年;(1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7年;(20)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1983年;(2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22)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23)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1999年;(24)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25)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26)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止办法,2005年;(27)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2006年;(28)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04年;(29)广西

7、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1年;(30)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管理条例,1995年。1.4.4 规范性文件(1)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3)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4)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5)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6)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号;(7)关于开展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的通知,环办函

8、200669号;(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2008第1号令;(10)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定政策的通知,环发2001199号;(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12)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国函200670号);(13)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8号令;(14)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公告2005年第65号;(15)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发改环资200433号

9、;(16)国务院关于加快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17)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2年;(17)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2年;(1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19)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1年;(20)湖库富营养化防治技术政策,2004年;(21)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桂政函2006183号;(22)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桂政办2005136号;(23)广西壮族自治区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桂政办发2005129号;(24)广西壮

10、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桂水水政200311号;(25)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子预案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桂政办发2004180号;(26)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功能区划(2005年);(27)广西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局部调整方案,桂政办发20081号;(28)关于加强环境监管严防发生污染事故的紧急通知,广西环境保护局,2005年。1.4.5 技术导则与环境标准(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2)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0-200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

11、-19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环境(HJ/T19-1997);(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石油化工建设项目(HJ/T89-2003);(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9)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9485-2004);(10)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HJ/T3840-91);(11)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与方法(GB3839-83);(12)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18486-2001);(13)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3

12、093-1999);(14)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15)重大危险源辨别(GB18218-2000);(1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17)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1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石油炼制(HJ/T405-2007);(1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乙烯工程(HJ/T406-2007)。1.4.6 相关规划1.4.6.1 行业指导性规划(1)国家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2005,12(2)国家乙烯工业中长期发展专项规划,2005,12(3)广西石化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桂经重工20

13、06530号(4)广西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4.6.2 综合性规划(1)广西区及南宁、北海、钦州、柳州、河池、百色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1.4.6.3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1)广西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南宁、北海的生态市建设规划;(2)广西区及南宁、北海、钦州、柳州、河池、百色七市的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3)郁江、邕江、左江、右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02);(4)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1.4.6.4 重要的部门与行业规划(1)广西区城镇体系规划及南宁、北海、钦州、柳州、河池、百

14、色6市城市总体规划;(2)广西区及及南宁、北海、钦州、柳州、河池、百色6市土地利用“十一五”规划、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水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1.4.6.5 园区的相关规划(1)南宁、北海、钦州、柳州、河池、百色七市的相关园区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等。1.4.7 其他参考依据(1)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征求意见稿,2006);(2)广西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征求意见稿,2006);(3)化工、石化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初步成果)。1.5 技术路线 图1 规划环评技术路线图1.6 评价范围本规划总体发展目标分近期(2010年)方案和

15、中远期(2020年)方案。因此,本次环评应与该规划的阶段性目标一致,以2005年为基准年,并参考2006、2007年现状及变化情况,以近期(至2010年)为重点,考虑中远期(2011-2020年)。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等专题评价范围为广西全区,其他环境空气、沿岸海域、水环境、生态环境、固体废物、资源影响、循环经济等专题评价范围。1.7 评价重点(1)从产业政策、选址、布局、规划相容性、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环境容量、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等方面,综合分析本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可行性;(2)识别并预测、评价规划实施可能的重大环境影响,重点是大气环境影响、水环境影响、近海海域、生态、固体废物

16、、环境风险评价、循环经济、社会与经济等专题,识别规划实施的有利环境、资源条件及制约规划实施主要环境、资源因素,并从保证区域环境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容量分析与总量控制方案制定,并据此提出规划调整的意见与建议;(3)梳理、论证其他规划涉及的石化化工项目与本规划涉及项目的关系,并统一考虑其环境影响、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等;(4)规划实施、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与运行过程的环境管理计划,下一层次规划环评、相关区域环评、后续项目环评等工作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议和要求。2 规划概述和相容性分析2.1 规划概述2.1.1 发展定位规划以钦州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为核心,形成炼油、化工、塑料、纤维、橡胶和有机原料

17、结合的北部湾临海特大型石化基地,争取在钦州、北海、南宁、柳州等地形成若干个各具特色的石化产业园区。2.1.2 规划目标(1)近期在20062010年间,重点建成钦州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一期)。加快形成以钦州1 000万吨炼油项目为核心的产业群链。(2)中远期规划时间为20102020年,进一步扩大炼油规模,重点建成钦州2 000万吨/年原油加工基地及下游石化产品联合生产基地,逐步形成若干个精细化工、氯碱化工、生物化工、塑料和橡胶加工及新材料等石化产品联合生产基地。2.1.3 产业空间总体布局与产业园区规划 广西石化产业布局形成六大工业园区:钦州大型炼化一体化石化综合产业园区、北海石化综合产业

18、园区、南宁氯碱和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柳州化工新型材料产业园区、河池碳一化工产业园区和百色田东特色石化产业园区。见图2-1。图2-1 广西石化产业链重点园区布局图2.1.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规划总投资估算约647亿元,近期估算为293亿元,远期估算为354亿元;全部建成后销售收入可达到1 307亿元,利税约186.8亿,利润109.7亿元。规划将创造直接就业人口约1.5-2万人,并将带动国民经济其它部类就业岗位的增加,创造6-8万个就业机会。2.2 规划分析2.2.1 规划不确定性分析(1) 规划布局和项目选址的不确定性除了钦州、北海等六个城市,规划还有提及防城港及其他城市,但是并没有明确项目,而

19、涉及布局在柳州、河池的项目并没有明确工业园区。因此,规划布局与重点规划项目选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2) 产品方案的不确定性规划43个重点项目中,有些项目比如1 000万吨/年苏丹原油项目已经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环保部审批,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有些项目已经完成招商,正在开展前期项目准备,有些项目则正在策划中,还有些项目则在2010甚至2015年以后开始;因此,规划产业结构和产品方案具有较大不确定性。(3) 其他因素导致的不确定性目前,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集团在广西区均有投资立项的意向,广西区许多城市或属同一城市的不同园区均竞相引进产值高的石化化工项目,彼此之间形成竞争。而广西发展石化产业是

20、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将不可避免地受国际形势影响。此外,一些自然因素、政治因素也可能导致本规划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并影响其实施。2.2.2 规划内容环境合理性分析从规模与发展方向上看,本规划符合国际石化行业发展趋势与环保要求,有利于提升广西全区石化行业整体技术经济水平,提高整个工业单位产值的能源、水资源、土地效率指标。但是,本规划的分散布局与国家石化规划要求的集中布局、产业聚焦的布局原则相矛盾,分散布局很可能在运输沿线产生环境污染和风险灾害。2.2.3 规划相容性分析(1) 国家级规划及产业政策首先,广西区发展石化的产业定位与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炼油工业发展规划基本相容,但分散的产业布局受到产业

21、政策的制约。其次,本规划坚持“炼化一体化”建设和产业链有机衍生发展,以大型项目为龙头,带动下游加工,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大型综合性石化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思想是符合国家石化行业发展要求的。再次,部分产品规模在国家产业政策下限,如80万延迟焦化,鉴于国家产业准入标准会越来越严,这些产品可能会面临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最后,本规划包含了与石化没有关联的产业链,如生物化工。(2) 区级规划对广西区发展石化的制约广西自治区环境保护规划和广西自治区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确定的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对本规划的产业布局制约性环境因素。按照广西自治区工业十一五规划及其他规划提到的田东石化有限公司250万吨原油加工项目、北

22、海中石化公司800万吨炼油项目、北海100万吨乙烯项目尚未包含在本规划中。而且,依据这些规划,沿海及相关地区还将大力发展钢铁、林浆纸、铝工业、电力等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则会在能源和环境容量方面与发展石化形成一定竞争。从广西全区看,在当其他产业按照清洁生产一级标准且城镇人均COD控制在80g/人天左右的前提下,广西区有足够的SO2、COD总量余额,可满足本规划的石化产业发展需要;但是广西区的能耗到2010年会较多地超过广西区十一五能耗控制目标值。(3) 相关规划对六个城市发展石化的制约南宁、北海、河池、柳州均已不再适合在发展石化及其他COD或SO2排放量大的行业;钦州、百色也不再适合发展能耗高

23、的行业;按照广西区十一五工业规划,钦州市高强度的发展工业,无论是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是能耗,均达不到“十一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和万元工业能耗削减目标的要求。(4) 相关规划对工业园区发展石化的制约广西自治区北部湾规划、广西自治区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广西自治区生态功能区划中确定的生态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工程的位置对本规划中涉及的南宁六景工业园区和北海铁山港工业区的选址、产业布局和建设项目具有制约性。根据南宁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和南宁六景工业区概念规划、钦州港工业区概念规划,南宁市六景工业园区的SO2排放总量将会超过十一五控制目标,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的COD排放总量将会接近园区控制目标值。3 规划区域环境

24、现状调查、分析和评价3.1 区域环境概况3.1.1 广西区环境现状(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广西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但是近年来有所下降,本规划涉及的城市中,河池、柳州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二级标准要求,南宁接近超标。全区共有33个市县被列入国家酸雨控制区范围,面积达10万km2,占总面积42.3%,且酸雨有向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发展的趋势。(2) 陆域水环境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全区河流水质状况较好。但局部区域及小河流在特定时段,河流水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部分断面枯水期和丰水期均受到污染,结构性、季节性污染十分严重,主要的污染源为沿河及上游的糖厂、造纸厂、酒精厂和淀粉厂以及生活污染源等

25、。(3)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广西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综合质量位于全国前列。但是,近年来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受影响的海域主要是海水养殖区和港口排污区,特点是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近岸污染比远岸影响大。主要是受无机氮和石油类影响,局部海域枯水期会呈现活性磷酸盐污染。(4) 固体废物污染全区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 894万吨,比上年提高11.6%。其中:危险废物35万吨,冶炼废渣514万吨,粉煤灰616万吨,炉渣269万吨,煤矸石67万吨,尾矿1 208万吨、其他废物959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2 293万吨,综合利用率58.1;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896万吨

26、;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885万吨。主要问题是: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综合利用水平参差不齐,危险废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置处理,城镇垃圾产生量大,大多数堆放在城市周围,无害化处理率低。(5)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1.66%,位居全国第三位;有野生陆栖脊椎动物有946种,占全国的13.9,其中鸟类520种,兽类133种,两栖类74种,爬行类157种,内陆水域的淡水鱼类有271种。自然保护区面积快速增长,自然保护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6.4%。但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强度加大,水土保持功能受到严重威胁,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达281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1.9%。桂西北部和桂东北部的一些大江大河

27、源头区和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退化,对广西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影响。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石漠化地区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11.7%。(6) 地下水环境广西地下水水质多数为良好级,水质类型主要是重碳酸钙型和重碳酸钙镁型,地下水水质污染以点状污染为主,局部存在面状污染,主要超标因子为亚硝酸盐、氨氮、铁、锰、COD等。(7) 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全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8 969亿m3,其中:燃料燃烧废气4 087亿m3,生产工艺废气4 882亿m3。废气中的SO2排放总量99.4万吨,烟尘排放总量45.67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46.23万吨。主要污染行业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和有色金属

28、冶炼及压延业。全区废水排放量259 721万吨,其中:工业废水128 932万吨,生活污水130 789万吨,分别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9.6和50.4。废水中的COD排放量为111.93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工业来源的COD为67.94万吨,生活来源的COD为43.99万吨。废水等标污染负荷最大的是柳州市和南宁市,主要污染行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3.1.2 六个基地城市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1) 南宁市2006年,南宁市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良好,主要河流水质能保持类水质标准,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考核指标要求,

29、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2007年,南宁市SO2排放总量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SO2减排任务,但是,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严峻,COD排放总量仍居高不下,未完成当年的削减目标值。部分内河水质出现劣类,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生态问题突出不容乐观。(2) 北海市2007年北海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全市SO2平均浓度为0.013mg/m3,SO2总排放量为3.7万吨,较2006年有所增加,煤烟型大气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地表水环境中,北南流江都达到了水环境功能区的要求。近岸海域水质以轻污染为主,污染相对较严重海域分布在北海市区北部海域,相对影响较大污染物是无机氮、石油类和铅。2001年至

30、2006年北海市COD排放总量缓缓上升,但到2007年略有下降。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全市的污水集中处理率较低。(3) 钦州市2007年钦州市SO2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0.028 mg/m3和0.054 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平均浓度为0.027 mg/m3,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酸雨出现频率为2.0。但随着城市建设加大,扬尘污染逐渐增加。2007年影响钦江水质的主要有溶解氧、氨氮、石油类,丰水期溶解氧和石油类的超标倍数高于枯、平水期。近岸海域水质呈下降趋势,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趋势仍未能全面控制,局部地区呈加剧趋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2001年至2003年,钦州市COD排放量逐年提高,2003年2005年变化不明显,但随着减排力度增大,2006年和2007年COD排放总量有明显下降。(4) 柳州市2007年柳州市SO2、NO2和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分别为0.071mg/m3、0.030mg/m3、0.040mg/m3;除SO2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酸雨频率为42.8,较2006年下降了9.6。全市SO2排放量为8.04万吨,SO2和酸雨是大气环境主要问题。2007年柳州市地表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