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0.96KB ,
资源ID:109719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719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社会保障学复习重点Word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社会保障学复习重点Word版.docx

1、社会保障学复习重点Word版社会保障学复习要点一览第一章绪论1.社会保障的含义P7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2.社会保障的功能(五个功能只划了两个)P16稳定功能:从社会学角度出发,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有动力机制与稳健机制,市场机制即是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首选动力机制,而社会保障则是充当着首选的稳定机制。(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工业化国家因经济衰退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进而出现大罢工而带来的社会震荡等均表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调节功能(重点掌握经济调节)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广泛领域。在政治上,社会保

2、障既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较量的结果,同时也是调节不同利益集团、群体或社会阶层利益的必要手段,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政治功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除了具有政治调节功能以外,还特别促进了社会成员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保障亦强化了国民对现存制度的依赖意识和国家认同,同时对调节不同社会阶层的政治冲突和促进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并维持其整体正常运营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政治作用。) 在经济领域,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尤其显著,它体现在如下多个层次上:在第一层次上,社会保障有效地调节着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从国际范围考察,社会保障制度愈健全、水平愈高、规模愈大,意味着国家

3、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强;反之,社会保障愈是残缺不全、水平愈低、规模愈小,则意味着国家在社会公平方面的强制力愈弱。而社会保障对公平与效率的合理调节,则是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与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社会保障是公平机制;市场经济是效率机制 在第二层次上,社会保障直接调节着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于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并通过税收或征费或“转移性支付”给予保证,进而分配给受保障者或有需要者。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这种调节功能更加显著,它通过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征集与社会保障待遇的给付,在不同的受保障对象之间横向调节着收入分配,同时还在代际之间实现着纵向调节收入分

4、配。 在第三层次上,社会保障还直接调节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它甚至被称为国家的福利投资。一方面,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储存与分配,直接调节着国家储蓄与投资,并随着基金的融通而对相关经济的发展格局产生直接调节作用。另一方面,社会保障还是经济发展周期与周期之间的蓄水池,当经济增长时,失业率下降,社会保障收入增加而支出减少,社会保障基金的规模亦随之扩大,减少了社会需求的急剧膨胀,最终对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起重要作用;当经济衰退时,失业率提高,而失业者及经济衰退带来收入下降的低收入阶层对社会保障待遇的要求随之增大,又使社会保障基金支出规模扩大,从而在一定程度具有唤起有效需求、提高国民购买力的功能,最终有助

5、于经济的复苏。 此外,社会保障事实上还对市场体系起调节作用,如养老、失业保险制度对劳动力市场起直接调节作用,是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基本条件;社会保障基金的融通对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起调节作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教育福利、职业培训、医疗服务和社会福利等,又为提高劳动者的知识素质与身体素质等奠定了基础,并对技术市场产生相应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领域,社会保障亦有效地调节着社会成员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社会保障构成了调节“社会成员中高收入阶层(富人)与低收入阶层(穷人)、劳动者与退休者、就业者与失业者、健康者与疾病患者、幸运者与不幸者、有子女家庭与无家庭负担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基本杠

6、杆”。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因社会保障制度调节功能的发挥而得到了有效缓和,社会因收入分配差距等导致的非公正性、非公平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调节。 促进发展功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发展)互助功能其他功能3.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特征的体现P22 制度的开放性(社会保障立法面向公众;社会保障运行接受公众的评价和监督,强调全社会的参与 ) 筹资社会化(渠道多元,一般包括国家财政投入、企业或雇主缴费、个人缴费乃至向社会募捐、发行福利彩票以及基金运营收益等多个渠道) 服务社会化 管理与监督社会化(政府、民间组织、公益慈善机构、工会组织、公众传媒等)4.社会保障的刚性发展特征P26工资刚性、社会保障发展

7、刚性原因: 1、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需求不断增长致使项目不断增加(工业社会的群体性风险) 2、社会保障制度化的客观后果:立法手段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立法后很难取消。表现:项目结构、覆盖范围、保障水平5.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P27 公平原则(公平是社会保障的内在要求,正如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样。体现: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必须打破各种身份限制;在社会保障实践中,必须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全民社会保障)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不能超前,不能滞后。实质是要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1.社会保障不能损害效率(蛋糕做大与蛋糕分配问题)2.社会保障的刚性特征3.社会保障不能滞后) 责任分担原则(实

8、质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政府、企业、个人合理分担责任) 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普遍性: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与福利。这一原则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中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选择性:根据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有区别地安排社会保障项目、对象范围、筹资方式和待遇水平等。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其他原则包括:互济性原则、法制性原则第二章社会保障的发展1.影响社会保障发展进程的因素P42 经济因素(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因素(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如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问题凸显、社会阶层分化 道德伦理因素(重要因素,在社会保障实践的起源阶段

9、尤为重要)人道主义慈善与救济事业 政治因素(在西方式随着16世纪的宗教改革开始的,以英国1601年颁布济贫法为标志,政府通过法令来帮助教会履行济贫指责。到19世纪80年代,德国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政治推力与阻力2.慈善事业的种类P45(前社会保障阶段,未法制化时期)宗教慈善事业:西方盛行的各种的各种宗教不仅是当时社会保障思想的重要来源,而且直接指导着各宗教团体的慈善活动,尤其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对慈善事业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方面,各种宗教教义多将行善列为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教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救灾、济贫、施医助药等活动,在这一时代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社会保障方式,并随

10、着宗教影响区域的扩大而扩大到全世界。官办慈善事业(掌握仓储后备、以工代赈的含义)官办慈善事业,由官方组织却未制度化的救济活动。仓储后备:平时建立谷物积蓄以备灾荒并济贫民的一种古老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通过提供相应的工作或就业机会并发放劳动报酬的方法实现对救助对象的救助。民间慈善事业(民间人士自发举办的各种慈善活动)3.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标志着国家通过立法介入济贫事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法已有的宗教或者社会救助活动惯例用法律的形式固定来,首次由官方划定一条贫困线,对有需要的孤、老、病人进行收容,同时为失业者、贫民小孩提供有限的帮助。政府取代宗教组织开始在济贫事务中承

11、担主要责任,从而埋下社会保障制度化的种子。济贫法的颁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的萌芽。4.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德国1883-1889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标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线索P54标志: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险法由社会保险制度向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阶段: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并确定社会保障制度。成熟阶段:二战后,英国工党政府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改革、发展、完善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以来6.社会保障发展的国际教训P62国家包办社会保障事务和福利的高速膨胀,将带来严重的社会保障财政危机。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助长国民惰性

12、,影响国家竞争力。社会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或水平过低也会使相关社会问题进一步恶化。7.福利国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P65消减福利支出(如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采取了减少住房补贴和用优惠价格向住户出售公有住房的步骤,同时允许公费病人到私人医院看病;瑞典规定了最高养老金的限额,同时减少了事业救济金和多子女补助费,取消了对减时工作工人的工资补贴) 调整福利结构(如英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改救济为就业”以帮助较长时间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和城市贫民区单身母亲找到工作,同时准备取消收入较高家庭的儿童补贴和母亲补贴,等 ) 扩充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如努力促进经济发展,降低失业率) 引入私营机制(如英国政府迫使

13、地方政权、全国健康服务等部门将一系列服务项目通过招标改由私人承包,同时鼓励私人养老保险、医疗机构与职业福利的发展;瑞典亦开始出现少数的公共服务私营化机构)8.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过程(P68) (1)城镇劳动保险制度(1951)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确立了适用于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1949共同纲领: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 (2)公费医疗制度(1952)1952年,公费医疗制度建立。对象:国家工作人员(政府、党派、团体、事业单位) (3)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退职制度(1955)1955,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退职制度确立。行政经费 事业经费 (4)五保供养制度(1

14、956)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对象: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 待遇: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 9.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P70国家保障(在国家统一政策规范下,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基础,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实施或者借助于机关、事业单位与城乡基层政权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会保障、城镇居民价格补贴、军人保障、民政福利、农村救灾救济等) 城镇单位保障(服从于国家统一的政策规范,由企业从收益中直接提取经费并自行组织实施,封闭式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当企业收益不足以支撑单位保障时,国家财政通过补贴的方式来给予最后保证。绝大

15、多数城镇居民主要依靠单位保障板块提供保障。主要包括职工劳动保险、职工集体福利) 农村集体保障(以社队集体为单位,农村居民通过所在的社队集体获得有关社会保障,其经费来源于社队集体单位统一核算中的统一提留。其主要内容包括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及其他福利保障)10.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特色P71 国家负责(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维护着各个单位组织长生不死,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直接担保,社会保障制度能否实施取决于国家政策,取决于国家财力,国家一单位保障的本质特征即是国家负责) 单位包办:在国家一单位保障制下,单位的作用异乎寻常地重要,国家离开了单位便根本不可能实施社会保障政策。各单位无一例

16、外的要听命于国家政策规定并直接承担起组织实施本单位社会保障的责任,企业单位与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还要为这种制度的实施提供经费。城镇,居民除了接受政府的价格补贴,几乎所有生活保障事务均是通过所在单位来获得保障的。对绝大多数国民而言,国家单位保障制就是单位包办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保障:在国家单位保障制度下,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这种制度保障的范围是广泛的。 板块结构:国家保障、城镇单位保障与农村集体保障三大板块相互分割、各负其责。封闭运行: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制度的实施过程是完全封闭的,各个单位只对单位的成员负责,一些集体福利设施即使闲置也不会对其他单位开放。 缺乏效率:一方面,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

17、,由于国家与单位承担了社会保障的全部责任,并分别组织实施着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社会成员个人就无需承担直接义务,在其他国家社会保障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各种社会组织亦无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在国家单位保障制下,劳动者的福利所得实际上与其劳动所得混淆不清,城市长期施行的是低工资、多福利待遇,享受福利成为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生存的必要条件。1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P74 1980年农村经济改革,家庭承包责任制;1986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自此进入了制度重构时期。 第一阶段(1986-1993):重点是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缓解城乡贫困问题,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延续,但新的的社会化保障机制开始生长。(制度

18、创新:企业和个人分担缴费义务) 第二阶段(1993-1997):社会保障成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为市场经济改革服务),新旧社会保障制度并存但此消彼长(里程碑)。 第三阶段(1998年以来):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全面建设时期)12.制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P77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明显不足法制建设滞后责任模糊新制度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第三章社会保障理论基石 庇古福利经济学P98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第一次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以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

19、衡论为理论基础,创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包括三点:提出了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等概念论述了经济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收入均等化的观点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1.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层次P130(重点掌握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在国民收入生产部门各集团、各阶层及其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是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按照各种要素主体对产出直接做出的贡献大小给予的货币补偿。在初次分配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三个部分,即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职工个人收入,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原则。分配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保障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社会保障弥

20、补初次分配的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方式,通过收入补偿、互助救济,使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不至于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差太远,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从而事实上弥补着初次分配效率有余、公平不足的缺陷。再分配:为了弥补初次分配的不足,国家通常通过政府干预建立有力的再分配机制。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范围内继续进行的分配。第三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之后,出于个人自愿,在习惯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捐赠出去,形成慈善公益基金,然后再资助那些需要资助者。2.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P134 社会保障与劳动力流动:统

21、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流动市场经济:要求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与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普遍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流动,降低流动风险,优化劳动力配置社会保障的健全程度及覆盖面大小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和社会就业程度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与劳动力供求(了解一下就可以) 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影响极为复杂1)解除后顾之忧,激发劳动积极性;失业保险的就业导向功能增加劳动力供给2)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影响人们对工作与闲暇的选择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由于社会保险费(税)的征收,使劳动者当期收入减少,影响到劳动者生活水平,为了弥补收入的下降,劳动者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

22、,此谓收入效应。 (2)劳动者当期收入减少,也可能会使他在当前生活水平不受太大影响的条件下,选择以更多的闲暇替代劳动,减少工作,此谓替代效应。 (3)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将减少。反之,劳动力供给将增加。 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社会保障成本影响企业用工行为:不同生产要素的选择 社会保险费用分担机制(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雇主的用工行为第五章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1.广义的社会福利和狭义的社会福利P164广义的社会福利实际上是广义的社会保障的同义语,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提供的全部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保障和福利。狭义的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的从属概念,是与

23、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并列的概念,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子系统。2.社区服务的含义P166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在城乡一定层次的社区内以全体社区居民为对象,以特殊群体为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向他们提供福利性服务的一种社会化保障机制。3.企业年金的含义P167企业年金是指由企业建立的面向本企业职工的一项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职业福利或机构福利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4.家庭保障的含义P168家庭保障是指在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提供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慰藉等内容在内的生活保障机制,它在保障社会成员的生活方面通常与国家和社会

24、负责的社会保障并驾齐驱。5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代表国家:美国 德国 法国)P171 以劳动者为核心:劳动者是该模式责任主体和受益主体。 责任分担:雇主和劳动者个人分担缴费责任,国家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 互助共济: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充分体现互助共济、共担风险的原则。 现收现付:资金的筹集以现收现付为主。难以应付人口老龄化代表性国家:德国 起源于德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在内的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 理论基础:新历史学派与社会市场经济理论 管理体制:实行由雇主与劳动者高度自治、政府加以监督的管理体制 基尔特 (Guild) :

25、职业相同者基于互助精神组成团体,相互救济的制度。当团体中的会员死亡、疾病或遭受火灾、盗窃等事故时,共同出资予以救济。 英国在基尔特制度基础上发展成立“友谊社” 1935年由罗斯福总统签署的社会保障法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建立的标志。6.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推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社会保险制度是日本社会保障制 度的核心和主体;重视个人、家庭的保障作用;强调发挥企业内部互助作用,员工福利水平高(终身雇佣制 强调对企业的忠诚度)7.福利国家模式的主要特征(代表国家:英国-起源 瑞典-橱窗 北欧五国-天堂)P175 累进税制与高税收:高税收不仅充当着福利国家的财政基础,而且构成了福利国家的重要特

26、征。 普遍覆盖与全民共享 政府负责与保障全面 法制健全 充分就业代表性国家:瑞典:福利国家的橱窗瑞典社会保障层次:针对所有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与收入相联系的保障。 保障内容:对人们的生老病死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保障 从摇篮到坟墓成效: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在维持高福利的同时,其经济形势依然良好负面影响 8.贝弗里奇报告P176 贝弗里奇报告提出社会保障应当采取三种方式:满足基本需要的社会保险、对特殊情况的国民补助和作为补充基本保障的自愿保险。(1942年,贝弗里奇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 作用:二战后,福利国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在五、六十

27、年代达到鼎盛继英国后,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等也建立了高水平的福利制度。尤其北欧国家的社会保障打上了贝弗里奇模式的烙印。 地位: 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曾影响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9.强制储蓄型模式的基本特征(代表国家或地区:新加坡 智利 香港)P178 强调自我负责,缺乏互济性(它不存在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功能。) 建立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体现劳动者一生中的收入与负担的纵向平衡)。 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强调基金的保值增值) 在保障内容上主要是养老保障(主要适用于具有长期积累性的养老保险。)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特殊(

28、政府主要扮演监督者的角色)第六章社会保障基金 1.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属于消费性社会后备基金。2.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P195国家财政拨款 雇主和个人缴费 社会筹资 其他渠道(社会福利服务收费、基金运营收益、发行特种国债等)3.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方式P197征税方式 征费方式 强制储蓄方式4.社会保障基金给付原则P200保障受保障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随物价变动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让受保障者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5.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P204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了解一下就可以)系统性风险:是指对基金而言是外部的、无法再组合投资中被分散的风险,是所有投资者要承担、由市

29、场共同性因素所影响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是指风险来源为非全局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基金管理者的操作进行防范、化解的具体风险。系统性风险: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 利率风险 经济周期风险 购买力风险 市场缺陷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投资项目风险 流动性风险 管理风险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原则P205安全性原则(最重要):保证投资的社会保障基金能够按期如数收回 收益性原则: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保值增值(投资收益是衡量投资成败关键指标)分散投资原则:投资组合 分散风险 流动性原则:确保基金变现能力 以满足一定时期支付需要 7.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工具P206金融投资:存款储蓄 债券 公司股票 贷款 衍生证券 以资产为基

30、础的证券实业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8.全国社会保障基金P208(了解一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重要的战略储备,它肩负着化解社会保障制度转型中出现的历史债务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高峰的重要职责,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保持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9.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的来源P209中央财政拨款 国家股减持收入 彩票发行收入 投资收益 第七章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1.社会保障法的原则P233 人权保障原则(中国2004年修改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首次写入宪法)人权:生存权与发展权,社会保障是公民的社会权利 公平原则:重点考虑社会公平问题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31、2004年宪法修正案:国家建立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2.社会保障法的形式P234( 了解一下就可以) 宪法: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和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依据。2004年首次提出;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法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中国尚无一部真正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专门社会保障法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未上升到法律规范层次)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如1999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行政规章 地方规章 (中国目前社会保障立法以行政规章形式体现出来的居多。行政规章在社会转型时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但同时也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对社会保障长期发展不利。) 法律解释 条约3.中国社会保障立法的现状P241社会保障立法还缺乏合理的理念立法缺乏统筹规划,体系结构残缺法制建设层次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层次无序欠缺与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