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37.41KB ,
资源ID:109654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654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2单元 第4讲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2单元 第4讲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x

1、高考一轮北师大版历史 第2单元 第4讲 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4讲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考点1|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同盟会的建立(1)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2)纲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3)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4)作用: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2武昌起义(1)条件思想条件: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不断高涨,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组织条件:革命党人建立共进会等革命团体、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力量准备:革命

2、党人发动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革命力量,武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摇篮。(2)经过: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成立革命政权湖北军政府。12日占领武汉三镇。(3)意义: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清斗争的迅猛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3中华民国的建立(1)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国民有选举、被选举权利以及纳税和服兵役的义务。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体现了民主精神,

3、反映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历史要求,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3)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对亚洲及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易误辨析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成果(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其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

4、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史料一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史料二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

5、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政权转移,实现了权力的和平转移史料二: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分别订正”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以共和国为宗旨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回答,为什么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提示: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2)根据史料二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提

6、示: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提示: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史论归纳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革命史观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现代化史观政治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一些民

7、主和自由权利经济提高了资产阶级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史观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文明史观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2016江苏南通、扬州三模)据申报载:“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何今日祸变之多耶?夫春间乱犹在沿海,此次川乱偏于西隅,今则革党势力已蔓延于长江流域矣,其情形之危更非川粤乱可比。”这一记载反映了()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B

8、武昌起义的爆发C北伐战争进展迅速 D南昌起义的成功B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与材料“鄂垣祸起仓卒。呜呼,川乱未已,鄂乱又起”不符,故A项错误。1911年5月,四川发生保路风潮,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起义, 各省纷纷响应,与材料中“川乱未已,鄂乱又起”相符,故B项正确。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与材料中“此次川乱偏于西隅”“鄂垣祸起仓卒”不符,故C项错误。南昌起义在江西,与材料中“川乱鄂乱”不符,故D项错误。2(2016广东广州一模)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

9、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C根据材料“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可知皇帝制度的推翻推动了纪年改革,故A项错误;纪年改革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推动了转型,而不是实现了转型,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可知作者认为纪年改革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纪年改革并不能消除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故D项错误。3(2016江苏常州一模)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

10、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以此观点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正确的是()A把中国人由皇帝的臣民变为国家的主人B推倒了封建帝制,根除了中国的封建势力C建立了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D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没有实现把中国人变为国家的主人,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根除中国的封建势力,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独立自主、民主共和的新社会,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迁和民族进步,故D项正确。考点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

11、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阶段时间中心主力斗争形式口号第一阶段5月4日6月3日北京学生集会、示威、游行、罢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阶级罢工、罢市(3)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4)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轻巧识记“一、二、三、四”归纳五四爱国运动一个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两个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三大成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四点精

12、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背景:陈独秀和李大钊酝酿建立共产党;共产国际的帮助。(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中央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轻巧识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面貌的“新”二、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条件: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2)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3)内容: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

13、三大政策。(4)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2国民革命运动高涨: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3北伐战争(1)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2)经过:1926年7月,出师北伐,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把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3)失败: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易误辨析正确理解国民革命的结果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1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4、(1)背景:国民党镇压革命力量;中共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2)过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点燃星火: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巩固: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粉碎四次大“围剿”。(3)意义:开创了中国革命通向胜利的正确道路。2红军长征(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过程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初期损失惨重,遵义会议扭转危局。1935年10月,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会

15、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转折: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内容:批评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撤销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计划,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易误辨析“左”倾与右倾(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等。(2)右倾:是保

16、守主义、投降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3)“左”倾和右倾都是主观主义。因此,既要反“左”,也要反右。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1五四运动史料一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国家落后,不仅仅会招致侵略,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国人的民族情感和国家意识的淡薄。关于这种情况,我们只要拿1895年的公车上书运动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略做比较,就可以明了其中原委。(前者)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反响。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其实际参与者,既有上层政府官员,更有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甚至还有相当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工人和

17、店员卷入其中。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史料二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论述了五四运动对公车上书的超越“而(后者)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五四运动规模更大(人数多,范围广);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参与阶层多);影响更大史料二: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影响和九国公约的实质“国内反帝爱国运

18、动的压力下”印证了五四运动促成了山东问题的解决学会用史(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从资讯传播、教育状况及民众观念的角度分析促成这种超越的因素。提示:因素:电讯、报刊发展,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新式教育推广,先进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群体壮大,思想活跃;民主观念渐入人心,民众关注国事。(2)根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结果,揭示九国公约的实质。提示: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史论归纳 1五四运

19、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和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侵略。(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2多元史观认识五四运动史观理解与认识革命史观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党建史观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近代化史观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全球史观五四运动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的引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争夺中国的必然产物2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史料一历史

20、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史料二1929年4月兴国土地法:(一)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二)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学

21、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及其实质“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土地革命的实质是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史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土地政策的调整“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革命的目的是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发动土地革命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2)根据史料二指出,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与兴国土地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提示:兴国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使用权;1931年土地法规定农民有土地所有权。(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

22、中国共产党为何重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示:农民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要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基础;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须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史论归纳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1)从中国的国情认识到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重要性中共“一大”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中共“二大”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从工人运动失败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23年“二七惨案”使中共认识到要联合其他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才能战胜敌人。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

23、民大革命的发展。(3)从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认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惨痛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胜利,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要有自己的武装。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的军队,掌握了革命武装。(4)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5)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在没有共产国际参与下,中国共产

24、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路线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4(2016广西来宾二模)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D中国人急需接受启蒙思想A根据时间“五四运动”可知,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中的“群众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的

25、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与国内无关,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最大的作用就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D项错误。5.右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 A辛亥革命爆发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D解放战争爆发B国共首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的党徽是青天白日,图片中旗帜的左上角是白日,旗帜右下方的耕犁象征农民运动,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工农利益的,图片整体体现了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运动,故B项正确。6“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26、”其中“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C材料“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反映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损失惨重。在毛泽东的建议下,红军避敌锋芒,转兵贵州,解放贵州重镇遵义,并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故C项正确。主题一为民主革命开路,为共和大厦奠基辛亥革命主题立意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普通中国百

27、姓的心中。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对随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思想启蒙的历史作用。 知识交汇辛亥革命的五个“第一”主题二新、旧民主革命的“分水岭”五四运动主题立意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它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知识交汇1五四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1)新式知识精英群体走上中国社会舞台。通过新文化运动和反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利益的社会运动,新式知识群体精英整体地、主动地出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舞台上,成

28、为一支无法忽视的巨大的力量,这充分展现了他们改造中国的主动意识、集体意识。(2)近代民族国家意识逐渐觉醒。巴黎和会上列强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要求予以满足的做法使接受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知识群体终于忍无可忍,最终以火山爆发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意识的形成对于后来中国的民族独立起到了巨大的保障作用。(3)对现代化的探索不断深入。五四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政治运动也是在近代思想文化的长期熏陶下自然发酵出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无论是提倡文学革命,还是提倡思想启蒙,无论是提倡社会风俗变革,还是主张个性自由,都触及了西学东渐下的中国文化改造命题。2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它是一场反帝反封建

29、的爱国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以北洋军阀为代表的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2)在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3)它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4)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五四精神作为一面旗帜,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主题三照耀中国革命航程的灯塔“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题立意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发

30、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和科学概括。它深刻阐述了在白色政权包围中,一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初步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规律。它为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交汇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3)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考纲考题统计情境创设相关考点(1)辛亥革命(2)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新民主主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