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85.93KB ,
资源ID:109588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588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从国共的十年对峙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从国共的十年对峙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docx

1、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7讲从国共的十年对峙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第7讲从国共的十年对峙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3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017全国卷,302017江苏卷,102017北京卷,172017天津卷,8新民主主义革命侧重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挽救民族危机的不同道路和结果、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抗战初期积极抗战及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分值:212分考点一国共十年对峙(见学生用书P30)1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在

2、南昌发动,打响了武装反抗_国民党反动统治_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_秋收起义_。2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_土地革命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_封建剥削_。(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3根据地建设(1)理论:毛泽东的“_工农武装割据_”思想。(2)措施: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3、府成立,定都瑞金。(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4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3)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_毛泽东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在_吴起镇_与当地红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5)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这

4、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念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次会议”发生在(B)A国民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会议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故B项正确。(见学生用书P31)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相互关系: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5、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巩固根据地的法宝;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地,是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3存在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2)群众基础:红色政权建立的地区大多受国民革命洗礼,群众革命觉悟高。(3)革命形势: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这是一个重要客观条件。(4)主观条件: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和党的正确领导。4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例题】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

6、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所以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B)A中共坚持走城市工人暴动的革命道路B这实际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雏形C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共党内的共识D中共已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解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说明不是走城市工人暴动的革命道路,故A项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

7、装割据”思想,即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与“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动的问题”“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相符,故B项正确;“1927年12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还没有成为党内的共识,故C项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1927年12月”中共还没有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故D项错误。1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的建立解析国民大革命高潮时期是在192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19271928年中共党员中农民比例急剧上升,而中国共产党建军是在1927年8月,与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中国开始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农民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故C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1930年,中共鄂西特委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制定的关于鄂西工作总任务指出:“建立城市工作,夺取各重要或次要城市;组织工纠(工人纠察队)及贫民,打破保守倾向,建立乡村工作;夺取城市向接近沙市方向进攻,工农兵各种工作均应如此。”

9、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共产党(B)A尚未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仍然存在强调城市革命的思想C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D已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析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后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故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建立城市工作,夺取各重要或次要城市”说明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存在强调城市革命的“左”倾思想,故B项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中共中央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仍然强调“城市中心论”,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当时并未实现,故D项错误。考点二抗日战争(见学生用书P31)1日本侵华(1)从_九一八_事变开始,日本不断扩大侵华,

10、民族危机加深。(2)1937年发动_卢沟桥_事变,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失守。(3)侵华罪行:1937年12月,制造了南京大屠杀;1941年初,制造了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惨案;在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2全民族抗战(1)抗战初期共同抗日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制订_全面抗战_路线,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_徐州会战_、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英勇抵抗日军侵略抗战结果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_平型关_、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无力阻止日军的疯狂侵略

11、;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_百团_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国民政府除在中国境内作战外,还开辟国外战场,派遣远征军到缅甸作战(3)胜利:_1945_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4)意义国内: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国际:是世界_反法西斯战争_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_国际地位_得到提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战场领导阶级蒋介

12、石集团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路线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1(2018浙江嘉兴测试)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五战区传出捷报:在激战8昼夜后,日军开始溃退。自上海、太原、南京相继沦陷后,中国在战场上从未传出过如此激动人心的战报。这份捷报源于(B)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解析平型关大捷时太原尚未沦陷,故A项错误;根据“第五战区”“上海、太原、南京相继沦

13、陷”“激动人心的战报”等信息可判断这份捷报源于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故B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华北地区,与“国民党第五战区”不符,故C项错误;枣宜会战并未取得重大胜利,故D项错误。2有关国民党抗战的三条记录: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斩获甚丰。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了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一时声势浩大。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列哪一认识(C)A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整体上积极抗战B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C国民党只在正面战场抗战D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解析根

14、据史实可知,国民党只有在抗战初期执行的才是较为积极的抗战态度和政策,在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其政策的重点就变为“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故A项错误;运动战和阵地战都是国民党抗战采取的主要战法,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可知,国民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同日军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故C项正确;“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军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表述虽然正确但是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见学生用书P32)一中共民主革命中心区域转移的原因1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革命中心区域在南方地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1)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较早,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比较尖锐。(2)中国近代企

15、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集中,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为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3)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较早。(4)远离中国封建统治中心,反动势力较为薄弱。(5)有良好的群众基础。219271934年,民主革命中心区域在南方的湘赣闽浙等山区。(1)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走俄国“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但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遭到重大挫折。(3)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等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星星之火”,逐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320世纪30年代中期

16、以后,民主革命的中心转移到北方。(1)南方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区域,反动势力较强。(2)中共领导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来到陕北,革命中心随之转移到北方。(3)七七事变后,日本集中力量侵略华北地区。中共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华北地区逐渐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例题1】“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对该诗认识正确的是(A)A“铁壁合围”是指国民党政府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五次反围剿B“别红都”是指红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战略撤退和转移C“舵手一易”是指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

17、为党的指导思想D“上新途”是指中共开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解析材料中“别红都,强渡湘江遵义城头革命从此上新途”表明是长征, 1933年秋,蒋介石调兵百万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与材料中“铁壁合围难突破”相符,故A项正确;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即“红都”, “离开井冈山根据地”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而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以马克

18、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而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与“开始探索”不符,故D项错误。二比较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从广泛性来看:革命统一战线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的,它不仅包括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了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凡属中国抗日的阶级、阶层都包括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中,具有广泛的民族性。2从组织形式来看:革命统一战线采取“党内合作”方式,是以改组后的国

19、民党为其组织形式,并组成了共同的政权(广东国民政府)和共同的武装(国民革命军)。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国共双方各有自己的政权和武装,但国共双方的力量又很不均衡。3从所处的国际环境来看:革命统一战线得到了苏联的很大帮助;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助,而世界各帝国主义国家和其他反动势力则持敌视、反对的态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于处在二战新的国际环境中,不仅得到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帮助,而且由于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所以英美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持中国抗日,赞成国共合作,这对于我党建立和坚持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有利的。【例题2】在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写道:

20、“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内容最能表明(D)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B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要矛盾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解析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是在1924年,与材料中“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可知,阶级矛盾不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B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是在1936年的西安事变,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

21、误;根据材料中“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可知,当时的中共对国民党和地主阶级的政策有所转变,结合所学可知是随着日本侵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故D项正确。三抗日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1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2民众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3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4国际因素: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

22、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例题3】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都是抗战时期的重要战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都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B分别由八路军和新四军发动C都是国共合作的经典战役D都是华北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成果解析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这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人心,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A项正确;两次战役均在北方,为八路军发动,新四军主要活动在南方地区,故B项错误;百团大战完全由八路军独自发动,故C项错

23、误;平型关大捷属于正面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故D项错误。1一首诗写道:“决命重兵之间,刚烈之情毅毅奇正之谋悄悄。测北斗以握机克疲劳。运三略,合六韬。民族政策,得道多助,战略选择,突围逍遥。劲旅留精锐之骨干,沿途汇铁血之同胞。笑谈比飞天之玉龙,忱枪眠冷月之蓬蒿。”诗中反映的事件(D)A为中共筹建第一个全国性政权奠基B推动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C赢得国共两党之间战略决战的胜利D使革命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劲旅留精锐之骨干”可判断红军长征为革命的成功保留了骨干力量,诗歌歌颂的是红军长征,故A项错误;长征时革命的重心在农村,故B项错误;战略决战在1949年,故C项错误;长征胜利,革命有

24、生力量转移到北方,也推动革命根据地由南方转移到北方,故D项正确。2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C)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解析中共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已经提出土地革命的方针,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的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注意题干信息“1935年”“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

25、变”,民族危机加剧,中共也适时调整政策,如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力图推动全民族抗战,故C项正确;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的是1938年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1944年,正面战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但国统区农民所负担的田赋却由1943年的6 200万石增至8 000万石,1945年增至1亿石,从而保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这说明了(C)A国民党政府对农民的剥削严重B在农民的支持下,抗战进入反攻阶段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保证D国民政府牺牲农业来发展非农产业解析据材料“正面战场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保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

26、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可知,日军的侵略导致国统区农民田赋负担增加,与国民党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保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不能得出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故B项错误;据材料“保证了正面战场官兵和非农业人口粮食供应”可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保证,故C项正确;材料与国民政府的产业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三解放战争(见学生用书P33)1背景: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失败。(1)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_双十协定_。(2)政协会议:1946年初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议。2爆发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中原_解放区。3战争进程(1)战略防御(

27、1946年6月1947年6月):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2)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_大别山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_辽沈_、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4)渡江战役(1949年4月):推翻了_国民政府_的统治,解放南京。4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2)世界: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思想:是_马克思主义_在中国的胜利

28、,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中共中央在1948年4月30日,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向各个民主党派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协商建立新中国的事宜。5月5日,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代表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共号召,拥护召开新政协。该宣言发表的背景是(B)A全面内战揭开序幕 B战略态势明显转折C内战局势已然明朗 D北平即将和平解放解析该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948年4月,此时全面内战早已爆发,故A项错误;1947年7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战略态势明显转折,故B项正确;1949年1月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内战局势已然明朗,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49年北平即将和平解放,与

29、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见学生用书P33)国共关系发展演变的阶段特征、原因及影响时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结果和影响国民革命时期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两党共同的革命对象国共合作,共同发动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两党对峙,“围剿”与反“围剿”的斗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本不断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放战争时期两党内战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企图

30、消灭共产党,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解放战争胜利,成立新中国;台湾与大陆分离,祖国长期不能统一【例题】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此次“创举”(B)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B开始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转变C揭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D完成了解放南京的军事准备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创举”指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八个月歼敌七十多万,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A项认为挺进大别山这一事件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与史实不符;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越过陇海线和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建立了中原革命根据地,从此,人民解放军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故B项正确;辽沈战役揭开了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序幕,故C项不符合题意;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故D项不符合题意。1朱德生于1886年12月1日,朱德六十寿辰时,党中央为朱德隆重祝寿。解放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祝贺朱德寿辰的祝词:“人民庆祝你的六十年生活,因为你是中国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