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8 ,大小:125.91KB ,
资源ID:109569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569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年级语文教案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年级语文教案上.docx

1、五年级语文教案上1 海上日出第1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壮观景象。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

2、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读课文二、按预习题预习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重围:层层包围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3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第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四、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2让学生思

3、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时间:天还没有亮 人物:我地点:海上 事情:看日出环境:周围很静(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5听写词语

4、:浅蓝 红霞 范围 扩大 夺目 光彩 分辨 灿烂 紫色 奇观 目不转睛 一刹那第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日出的全过程2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二、指名朗读课文三、学习课文1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2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 查阅资料理解难句。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4 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

5、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3重点理解:(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

6、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四、指导朗读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指导背诵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1读背交叉。2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3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2选择你喜欢

7、的方式,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进行背诵。2、夕照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2、 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3课时一、 谈话导入1、大家看过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吗?交流。2、小结:海上日处的景象是壮观的,乡村夕照的景象也是如诗如画。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篇描写夕照美景的文章。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容易读错的字音。3、 读了这

8、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夕照的哪些景象?分别是在哪些自然段中描写的?5、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吗?学生质疑。三、 细读课文,感受夕照的奇丽,解决学生疑问1、 自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2、指名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仔细听,并展开想象,说说好象看到了什么。3、你们想象的夕照多美啊,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吧。(指导看图)看完后你想说什么?四、 美读,升华情感1、小结: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们眼里夕照的美景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 交流汇报,大家评议。3、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交流。4、 讨论;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如诗的夕照”?五、 布置作

9、业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本课的生字。2、 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课时一、 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1、 指名看拼音写生字,重点纠正写错的字。2、 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二、 读课文,体会作者恰当的比喻手法1、作者把夕照写得如诗如画,让我们感受到了夕照的奇丽景色。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把夕照比作了什么,画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2、全班交流。3、小结:作者恰当地运用了这些比喻的语句,把夕照的景色描写得这么逼真、奇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吧。三、 背诵课文1、 学生自由练习背诵课文。2、 在小组里背诵给大家听,互相评议。3、 把你背得最好的段落背给大家听,大家

10、边听边想象。四、 讨论1、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2、小组汇报、交流。(学生的感受可以是对景色的感受,可以是对作者写作方法的感受,还可以是其他的感受。)五、 练笔1、你观察的夕照的景色是怎样的呢?请你们把自己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也可以像作者一样,用一些恰当的比喻来描写自己的观察。2、全班交流。六、 布置作业1、 修改自己的练笔。2、 把文中的比喻句抄写下来。3、古诗两首第5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个生字。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3背诵第一首诗望天门山。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2

11、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3 背诵古诗。教学过程一、指导预习(一)复习引入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2读一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准字音3想一想哪些词语和诗句读懂了,哪些还不懂,把不懂的划下来。(二)学生按要求自读(三)检查预习1指名读望天门山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1 知诗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12、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2解诗题望:看,往远处看。天门山: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三、朗读望天门山,理解诗句大意,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1先理解字、词意思,再讲诗句的意思,(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第1,2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指点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2)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3)指名说句意。(4)教师小结句意:天门山从中间割断,是因为奔腾的长江水从这里通过,清清的江水奔腾东流,在这里被峭壁阻隔而回旋激荡。(5)学习

13、第3、4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6)学生根据注释讨论句意。雄奇秀丽的天门以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帆船轻捷而来。2 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1)根据诗意,给合图画,想象当时的意境。这首诗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2)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断、开、回、出这几个动词 “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3)把理解的诗句画出来。画

14、好后,可到台前说一说。重点说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4)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借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5)在熟读基础上背诵提示断、开、流、回四个字帮助背诵。附:板书设计第6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缘”字。2学会背诵题西林壁。3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空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指名背诵望天门山(按诗题、诗人、诗句这个顺序背诵)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作者对祖国

15、大好河山热爱。赞美之情。)二、指导预习题西林壁1听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检查预习缘 庐 峰4指名读题西林壁。5齐读。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7质疑。三、按上节课三步方法学习第二首题西林壁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2抓字眼,明大意(1)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16、(3)把握朗读重音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 题:书写。(5)讨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6)指名说全诗意思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

17、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附:板书: 3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题西林壁 李白 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 横看成岭侧成峰, 碧水东流至此回。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 孤帆一片日边来。 只缘身在此山中。 4*、迷人的张家界第7课时教学目的1认识本课7个生字。2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

18、文。教学重点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它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跟随着作者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自然风光。板书:迷人的张家界提问: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检查生字词的预习读生字组词:絮、劈、纤、杉、皆、锦、怡。学生互相提示易错的地方絮:注意读音区分锦、棉、绵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讲解。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这次来张家界,我才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19、。)板书:仙境般迷人 人间仙境口头填空:课文描写了张家界的 、 、 等景色。因为这些 ,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 ,动物的 。张家界的 于1992年12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板书:山奇、水秀、物丰3引导学生理解首句的作用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山峰?说说你快的方法。小结: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内容,承上启下,提示了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间生存的珍贵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4品读交流,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品读“奇山部分”,自由读2-4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交流。A“重重叠叠的山峰一首优美的诗。”写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态,美妙神奇。(总写)(反复读,读

20、出赞叹的语气,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声调高低或语速成的快慢区别)B“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神鹰护金鞭。”(边读边想象)C“我们来到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既写出了山峰像将军一样威武,又给人一种动感。(个别读)要读出气势。小结。品读秀水部分“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安谧静美的享受。”写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静美。(指导朗读)品读物丰部分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A总分总的结构B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5情境再现出示介绍张家界的图片,感受张家界的迷人。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6课外延伸作业:(1)查阅有关张家界的资料(2)学习本课的方法,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附:板书设计4* 迷人的张家界 山奇 水秀

21、物丰 (金鞭岩、黄狮寨) (金鞭溪) (宝库、乐园)人间仙境积累运用 一教学目的1、读读背背,积累词句。2、阅读文章,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3、做小导游员,培养学生大大方方、有顺序、讲清特点的说话能力;培养认真吸话,适时提问的听话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4、习作要求(见习作教案)课时安排 5课时教学过程第8课时(读读背背、阅读)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最近又积累了哪些对联?小组交流。二、完成“读读背背”。1、读读。(1)自由朗读“读读背背”的文字,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别人。(2)谁来读给大家听?交流。(3)小组合作,每人读一句或两句,练习好以后在

22、全班交流。(4)全班一起朗读。2、这些句子读来朗朗上口,让我们来背背吧。自由背诵;请各小组推荐代表背诵;大家一起接背;全班全背。3、丰富积累。教师介绍对联及作用:对联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时候人们开始读书首先就接触的是对联,我们接触的古诗很多都是对联形式出现的。对联有挽联、春联、寿联等。很多场合人们都用对联来表达思想感情。教师举例:“千年古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的故事和“大庙堂大和尚握大笔写大字大模大样,小溪旁小姑娘捏小针绣小花小手小脚”的故事。同学们,你们也有收集到的对联吗?请展示给我们吗!(学生出示收集到的对联)三、完成“阅读”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描写云南风景名胜的文章大理三塔

23、,先读读后面的阅读要求,看看建议我们做什么。2、学生自学,完成阅读要求。(1)看图,用喜欢的方式读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明白的词语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向同学们请教。(2)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大理三塔各是什么样子的?(3)交流,每组同学可以推荐一位同学介绍,也可以请三位同学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座塔,其他同学互相可以补充、评议。(4)有兴趣的同学,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自由练习以后,背诵给全班同学听。第9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家乡的风景的有关资料,培养查阅资料的能力。2、在做小导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说话按顺序、说出事物特点的能

24、力。做到说话时大大方方,有礼貌;讲话时要认真,有不懂的问题提问。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家乡的风景、名胜的资料,有备件的学生可以实地考察或看看导游员是怎样导游的。一、导入新课:我们家乡有很多的风景名胜,你们能给前来参观的客人当一回导游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做“小小导游员”,向游人们介绍家乡的风景或名胜。2、怎样才能当好这个导游呢?读读要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齐读口语交际的要求)3、交流,弄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板书:导游员要注意以下几点:大大方方,用普通话;按照游览顺序,把风景或名胜讲清楚,最好能讲出风景名胜的特点;耐心解答听者的问题;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三

25、、介绍风景,抓住特点1、小组内介绍:向游人介绍家乡的什么风景名胜。注意说出风景名胜的特点,可以把你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仔细听,看有没有介绍出这个风景名胜的特点。2、全班交流:推荐一名到两同学做“小小导游员”,全班同学做游客。介绍过程中,“游客”可以随时提问,介绍完了以后,教师引导大家评议,导游员的工作做得怎样?游客做得怎样?(教师引导学生按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去评议)第10课时(课堂练习)一、完成下面的形近字组词镶( ) 辨( ) 芒( ) 蓝( )箱( ) 辩( ) 忙( ) 篮( )臂( ) 继( ) 峰( ) 扬( )壁( ) 断( ) 锋( ) 杨( )二、在( )里填上

26、合适的词语。挺拔的( ) 矫健的( ) 迷人的( ) 绝妙的( ) 晶莹的( ) 燃烧的( )三、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四、课堂讲评及检查。第11课时(作文指导)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习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观察校园里的一处景物;一、谈话导入,吸确要求1、同学们,我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校园生活已经和你的童年生活融为一体。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有关校园的习作。2、出示习作要求,读读习作的提示,看看这次习作有什么要求?3、交流,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以下要求:(1)写出校园的一处景物;

27、(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3)把内容写具体。(4)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另外,也应该让学生知道: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可以写别的景物。二、选定景物,指导观察1、你打算写校园里的哪一处景物?先对大家说说这处景物,大家按照总结出的要点进行评议。在学生可能不会按一定的顺序说,或说得不具体的情况下,教师作引导。2、怎样才能按顺序、说具体?让我们一起再去校园进上步观察。3、小组观察,教师指导:(1)准备写同一景物的同学组成一组,按照一定的顺序再次观察。每组可以选一名小指导员,带领大家按照顺序观察,其他同学可以把观察到的讲给大家听,并做好记录。(2)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参与到每组的观察中去,

28、引导学生按顺序观察,观察具体,而且要引导学生想一想:这些景物能让你想到了什么?三、再次交流,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确定修改例文。第12课时(学生习作)本次作文要求学生带回家完成,并作出几点要求:1、按教材作文的要求写,不能跑题;2、准时交作文,不能拖延时间。第13课时(作文讲评)一、交流习作。1、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小组同学听(四个人一个小组),可以把你认为 写得好的地方重点介绍给大家。2、说说你喜欢小组里哪位同学的习作,为什么?(1)是不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2)是否把内容写具体。(3)是否加上自己的想象。三、全班讲评例文1、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习作读给大家听?(选择两篇例文,例文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写不同景物的,用投影出示给全班)2、你觉得这位同学的习作有哪些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你对这篇习作还有哪些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修改的重点评议)四、小组再次交流习作,互相修改。五、学生随意找自己信任的同学交流习作,听听他的修改建议,然后自改。六、要求学生将修改后的作文誊抄一遍。第一单元检测及试卷讲评第14、15课时 单元检测(略) 第16、17课时检测试卷讲评(略)5 挑山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以及绘图、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