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4.06KB ,
资源ID:1095273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52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师版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师版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docx

1、教师版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2019年全国卷I)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题许道宁 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满眼都是浩浩荡荡的山水,苍苍茫茫的是哪一个郡的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一向都是万里无边的意境,今却画在尺幅不大的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树木映照在夕阳的余晖中,孤零零的云朵还没有落下去。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这幅画中含有不寻常诗句,吟咏不断也体会不出其意境。注许道宁:北宋画家。题许道宁画五言律诗,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创作的一首题画诗,当作于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此诗首、颔联写画中山水,尺幅有万里之势;颈联写暮景,回应“

2、苍然”;尾联写作诗,谓画中景非笔墨所能传出,既极赞画之神妙,又自惭诗之拙。此诗具体起笔突兀,通体气势雄浑,很有杜意。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

3、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的画作里。15诗的尾联有何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何的评价?(6分)答案:尾联含义: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评价: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分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

4、。诗歌翻译:画中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2019年全国II卷,比I卷难度大)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翻译:自己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心怀道义。此次来拜谒不是因为你是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投赠 干谒)自己的来意,说得很委婉、隐晦。

5、明面上说自己此次来不是跑官求官的,只希望你能读读我的书卷,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但是听的人自然心知肚明。作者巧妙、隐晦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虽然有点虚伪,但没有阿谀奉承的谄媚之态,保持了人格尊严。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翻译:诗人用雨中垂钓的钓鱼翁、夜里风中飞翔的鸿雁,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孤高、鸿鹄之志的人物形象,是情感情怀的形象化表达;结构上也缓和了前面直陈式的叙述,使诗歌变得婉转从容。这一句和诗中其它三句卓然不同。正是有了这一句,全诗才具备了诗的气质。“男子受恩须有地”,是说大丈夫是凭自己的才华受恩,意指自己是有才华才学之士。“平生不受等闲思

6、”,是说自己不接受等闲之辈的可怜施舍,给人高傲之感,同时也吹捧了拜谒对象。注释: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背景:这是一首投奔他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的一首自荐性质的诗歌。这样的诗歌在唐代其实也算比较普遍,比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上李邕等等,不过有的恭敬,有的狂傲些。这首自荐诗歌,言辞恳切,不狂傲;又不卑不亢,没有谄媚之态。既表达了对裴侍郎的崇敬之情,又树立了自己道品高洁,志向高远的形象。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诗人希望自

7、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故选D。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

8、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形象生动的表现诗人孤高、鸿鹄之志的人物形象。结构安排: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承接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照应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内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2019年全国卷III)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是唐代刘禹锡

9、的诗作。这首乐府体诗歌写于刘禹锡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期间。插田歌以俚歌的形式记叙了农民插秧的场面以及农夫与计吏的一场对话。首六句以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以及农妇农夫的衣着,色彩协调,具有浓郁的南方水乡气息。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远望田塍chng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接着六句以自己的听觉写出农民劳动的情绪。然后以四句写景承上启下,使场景由水田转到村路,展现农民归来时村落宁静和平而微带骚动的气氛,引出计吏的登场。通过农民与计吏的对答,揭示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和官贵民贱的

10、社会关系,也揭露了大官僚贪贿卖官的弊政。全诗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对话全用口语,朴素无华,生动有趣,传神地表现出不同身份的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深得汉乐府民歌的真髓。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

11、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能看到远处田塍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意思是远望田塍像条线,一片白水波光参差。故选B。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答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插田歌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分析: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

12、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七律。此诗首先紧承白居易诗末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

13、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反映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2019江苏卷)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韩 愈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chu名。翻译:鸟类中也有的懂得报冤,能耐虽小却奋斗不停。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看不见有多大的功效,依然视死如归往前行。人们讥笑此举太轻率,只有我欣赏其专一精诚。何必终日计较不休?本应如此度过一生。问心无愧报仇事,哪怕刺客传不留名。9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

14、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 “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分析:考査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把握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的把握能力,内容涉及对诗歌的表达技技巧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思考诗歌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前六句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已经明确了手法是对比手法,只需要找出对比手法,

15、并且分析对比手法怎样勾勒精卫形象即可。诗歌中“山石细”和“海波平”两词形成对比,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决心把滔滔的海浪填平,从中表现“精卫”的雄心壮志和坚强的意志;“抱寸诚”的决心“衔细石”的举动与“海波平”的宏图大愿形成巨大反差,在对比中充分表现精卫的心诚志坚。10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答案:独抒己见,不随大流;但求尽力,不计结果;贵在实干,无意显名。【解析】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

16、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题目要求结合诗歌后六句分析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2019天津卷)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翻译:诗人缘溪而上,雾气蒸腾,衣裳沾雾而自湿,一直到中午时分,雾气才散尽。是蜀中的暖冬天气,蚊虫飞舞;野凫少见行人,人离去才忽自觉,沉默刹那,四散而去。来路崎岖,山原高危,层云频生,崖岸斜出。游目远眺,脚下,通泉驿的驿楼近傍枯柳;不远处,通泉县城郭

17、在目,城中轻烟几缕,透出人间气息。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翻译:回望缘来川水,曲折注入江中,是多么绮丽壮观。一带远山倒映入江,在晚照之下,山光水色同寂寞一起滋生漫漶。突然就想到了孔子,想到了“吾道穷矣”的一声浩叹,忧时伤生之意顿生。突然就想到了王粲,想到了“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的哀伤无奈。然后就想到了“我”这一生苦于飘泊,转徙江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注释;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现四川省射洪县柳树

18、镇通泉坝。自乾元二年(759年)夏天,杜甫开启了漂泊西南10年的人生后半程。年岁渐老,事业不成,忧心国事,家累不小,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不确定的未来。在蜀中,他遇到了一片叫“沈家坑”的佳山水,怀抱通泉驿,远接通泉县城,杜甫一定是想在这片山水的怀抱中散散心,解解闷的。总评:这首诗写得清晰,冷静。行动线索是登山远望。诗人自山脚缘溪登山,登到高处四望。叙事十分清晰。内在线索是登山解愁,结果愁不可解。抒情极为克制已进老境的杜甫久病于飘泊,心中的悲苦一如江水漫漶。可是,无限江山,孤身一人,这种悲苦又能向谁倾倒呢?所以唯有一声长叹而已!在手法上,多借景抒情。写山中湿气浓重,阴云层层,一如诗人内心的沉郁。写蚊蚋

19、集、凫鸭乱,以动衬静,那种静寂也是诗人内心的孤独的外化。壮丽的山川,辉煌的落日,以壮景衬哀情,寂寞滋漫内心。最后连用两典,把个人不幸与家国情怀连在了一起,逼出一声长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C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仍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诗歌

20、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B项,“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搅扰,乱入河中”错,据诗句“人远凫鸭乱”,可知是人已经走远,野鸭才乱入河中,写出环境的幽僻。故选B。(2)“

21、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案: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席壮美的画面。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答案: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生不逢时的苦闷;飘零他乡的哀痛;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

22、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 “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315题。(共12分)(2019北京卷)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1】陈与义其一巧画无盐【2】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从教【3】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翻译:“巧画

23、无盐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结合此画为水墨画来看,“巧画”其实是指色彩斑斓的彩绘。彩色斑斓的彩绘也无法除掉无盐的丑,但是,水墨画中的梅花之风韵却更加清秀美丽。此句,其实说出了水墨画的艺术特质:追求神韵的表现,而不是外在。也就是其四诗句中的“意足”。“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实,在宋朝,梅花已经成为了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符号,宋朝的很多文人骚客都喜欢梅花,也正是因为如此,比如王安石的梅,还有林逋的诗歌中的梅,当然还有后来南宋的陆游的咏梅。此句说纵然水墨画中的梅花变成了黑色,但是画家将梅花的高贵品格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气质神韵上,桃李只能作为梅花的仆人。诗人从气质神韵的角度欣赏画作

24、,眼光独到,可以说,开启了欣赏画作的一个广阔的天地。同时,也是对画作精当的理解、最大的褒扬,对画家刻骨的高超画技的赞叹。其四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免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翻译:“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前半句隐约再现了画作的景象,后半句直接夸赞画家画笔功夫了得。“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内涵表现充足,不追求颜色的相似,和九方皋相马一脉相承。整首诗,夸赞画作不追求外在妖艳,而注重内在精神品格的表现,这又和梅的精神气质相切合。13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B第二首前

25、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花,对比鲜明。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分析:考查诗歌内容和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两首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另外要求考生熟悉常用的修辞和表现手法,知道常用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准确判断。诗人并没有描绘这两种花,而是提及两花,作为对比,认为桃花李花媚俗,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照应梅花

26、风韵“清姝”。故C错误。故选C。14题画诗往往包含“画外音”。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A第一首反映了诗人爱好清姝、不喜浓艳的审美追求。B第一首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C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表现梅花的富贵气质。D第二首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分析: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说法错误,“从教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是说任凭画工把白梅画成黑色,墨梅图也能尽显梅花清雅高贵之美,逢春暖就开

27、放桃花李花与墨梅相比,依然是一副媚俗之相,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并没有讽刺了现实生活中颠倒黑白、奴颜婢膝之人。 C项第二首联想到古代公主的梅花妆。现在这些美丽了寿阳公主如春风一般娇美的容颜的梅花,又铺开在陈与义面前,它们正是经由花光仁老之手,巧夺天地造化,用一支毛笔画成的水墨梅。这两句中赞许了水墨梅和画者的技艺。D第二首最后两句比较画梅和相马的相似点,暗含原来画家追求的是艺术的至高境界,但求神似意足,而本不拘泥于外表色相的刻板相肖。为此,又拉出传说中的九方皋相马以为佐证,通过赞美画师赞美水墨梅。并没有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故D错误。故选B。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

28、两首诗,概括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答案: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侧重点不同: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第二首侧重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分析:本题考查综合比较阅读诗歌的能力。这道题的综合能力包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以及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综合感知两首诗的情感;根据问题回到诗歌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墨梅画的特点:“此花风韵更清姝”“桃李依然是仆奴”直接点出“清姝”;“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点出艺术技艺的高超。分析两诗侧重点时不妨从内容、

29、手法、情感上逐一思考,能说出两首诗具体内容,其区别也就体现出来了。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2019浙江卷)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翻译:“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早秋的巷子里,蝉虫在高大的树木上鸣叫,气派富贵的将军府清幽安静的好似悠闲的住所。用“高树”衬托“朱门”,暗含将军府的气派富贵之气;“蝉声”衬托“冷静”,是以闹写静的艺术手法。写出了早秋的李将军府邸的富贵、幽静、悠闲。“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互文,写李将军府邸的书房。挂满了画着竹子的墨画,插着长长的淡淡清香的芦苇,书架上放满

30、了书。“兼”,同“蒹”。充满了文雅的书卷味道。从侧面表达了李将军的文雅儒渊之气。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翻译:“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互文,从正面描写了李将军的行为举止。和侍者、宾客谈笑言语周到,尽显礼仪;和豁达狂野之人吟哦起来又尽现豪放疏阔。说明了李将军既温雅又豪放的性情。“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李将军在书房中最爱读英雄人物的故事,他想要建立如书中英雄那般的功勋,但他却说不如那些英雄。表现了李将军的读书爱好,渴望成为英雄人物的壮志情怀,还有他的谦逊。在人物描写刻画上,这首诗歌还是很成功的。尤其是“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31、句,形象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19、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 造访 。首联中“ 朱门 ”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2分)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答案: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诗歌前两联属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 任狂疏”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 欲立功勋恐”写出了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总之,这首诗通过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