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8.80KB ,
资源ID:109513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513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docx

1、江苏省南通市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二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C )在那荒唐的十年中,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 的程度,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 鞭挞扬马,只有你一人而已。孔子弟子 者有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的呢?A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B登堂入室 千古独步 登峰造极C登峰造极 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D千古独步 登堂入室 登峰造极详细分析:“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侧重于由浅入深达到一定高度。句应用“登堂入室”。“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

2、界或成就。侧重于程度已达极点,未强调过程。“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侧重于在一定的时间跨度上已达极高地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A台湾已进入“后妈时代”,无论是朱立伦还是蔡英文,都须面对空前的挑战,而两岸政策将成为双方决胜的关键所在。B“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C“呼格吉勒图案”的平反,显示了政府部门彻底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产生的冤假错案问题以及实行依法治国的决心。D不动产登记是摸清中国全社会不动产家底的国家级行动,将从经济到法律建设的方方面面产生难以估量的扩散作用。详细分析

3、:B“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句式杂糅,改为“以为布局”或是“围绕的布局”。C“治理问题”搭配不当,可改“治理”为“解决”。D缺少介词,“将”后缺少“对”,应该为“对产生作用”。3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对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 度旋转,乘 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 公里 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 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 组

4、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A外观美 人性化 速度快 噪音低B外观美 车厢亮 加速快 噪音低C流线性 人性化 速度快 阻力小D流线性 车厢亮 加速快 阻力小详细分析:外观美:从“具有流线美流线型设计”可归纳出来;人性化:从设施先进环境好,设施先进可归纳出来;噪音低:从没有噪音等可归纳出来。4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C )A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C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陈陶陇西行)D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详细分析:C借代。ABD为比喻。5在下面一段文

5、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A B C D详细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语句连贯能力,兼有比喻修辞。“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仍然可以”。与之间构成比喻,从“太极云手般”可知,在后。二、文言文阅读(18分)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

6、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

7、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遂设燕言,面相讨试。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沉吟,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恤,以求声誉。民庶称之。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苫块:古人父母居丧之时,以草垫为席,土块为枕。童竖:童仆。燕:通“宴”,

8、宴席。造次:匆忙、急促。触涂:处处。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至洁之行,物或致疑 物:他人 B哀毁逾制 制:常礼C雅自矜持 雅:儒雅 D遂无觉者 觉:发觉详细分析:雅,平素、向来。7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君子高洁的言行往往不被信任,都是因为其言行高洁,名声广播,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余地。B作者认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C东莱王怀疑某一士族不过徒有虚名,于是设宴叙谈,并以作诗试探,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D邺下少年当初为了虚名,故意对百姓体恤,升官后,本性暴露,不再体恤百姓,于是功绩被毁。详细

9、分析:邺下少年当初是为了高洁的名声,笃情帮助和体恤百姓,但是升官后,这样的费用日渐过多,于是他常常考虑不周全,并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他的名声还是受到影响。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4分)答案:人的脚所踩踏的地方,面积只不过有几寸,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一定会从山崖上跌下去。(每句1分。得分点“履”“过”“颠蹶”。)(2)甘其饵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4分)答案:喜欢那些礼品的名士一个接着一个地吹捧他,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也曾派他出境聘问。(每句1分。得分点“甘”“饵”“递”“文华”“聘”。)9作者认为

10、,伯石、王莽、“大贵”三人的共同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概括。(4分)答案:贪名、巧饰、失名。(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名声与实际的关系,好比形与影的关系。德艺周厚,那名就一定好;容貌美丽,那影就一定美。如今不修身而想在世上传好的名,就好比容貌很丑而要求镜子里现出美的影了。人的脚所踩踏的地方,面积只不过有几寸,然而在咫尺宽的山路上行走,一定会从山崖上摔下去;从碗口粗细的独木桥上过河,也往往会淹死在河中,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人的脚旁边没有余地的缘故。君子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这个道理。最诚实的话,别人是不会容易相信;最高洁的行为,别人往往会产生怀疑,都是因为这类言

11、论、行动的名声太好,没有留余地造成的。我每当被别人诋毁的时候,就经常以此自责。你们如果能开辟平坦的大道,加宽渡河的浮桥,那么你们就能如同子路那样,说话真实可信,胜似诸侯登坛结盟的誓约;如同赵熹那样,招降对方盘踞的城池,赛过却敌致胜的将军。我见到世上的人,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真不知是不是后面的矛戟,在捣毁前面的盾牌啊!宓子贱说过:“在这件事上做得真诚,就给另件事树立了榜样。”人的虚或实,真或伪固然在于心,但没有不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只是观察得不仔细罢了。一旦观察得真切,那种巧于作伪就还不如拙而诚实,接著招来的羞辱也够大的。伯石的推让卿位,王莽的辞谢政权,在当时自以为既巧又密,

12、可是被后人记载下来,留传万世,就叫人看了毛竖骨寒了。近来有个大贵人,以孝著称,先后居丧。哀痛毁伤过度,这也是以显得高于一般人了;可他在草荐土块之中,还用有大毒的巴豆来涂脸,有意使脸上成疮,来显出他哭泣得多么厉害,但这种做作不能蒙过身旁童仆的眼睛,反而使外边人说他丧中的居处饮食都在伪装。由于有一件事情伪装出现假,而毁掉了百件事情的真,这就是贪名不足的结果啊!有一个士族,读的书不过二三百卷,天资笨拙,可家世殷实富裕,他向来矜持,多用牛酒珍宝玩好来结交那些名士。名士中对牛酒珍宝玩好感兴趣的,一个个接著吹捧他,使朝廷也以为他有文采才华,曾经派他出境聘问。齐东莱三韩晋明深爱文学,对他的作品发生怀疑,怀疑

13、大多数的情况,不是他本人所命意构思的,于是就设宴敍谈,当面讨论测试。当时整天欢乐和谐,诗人满座,属音赋韵,提笔作诗,这个士族轻率问就写成,可全然没有向来的风格韵味,好在客人们各自在沉思吟味,没有发觉。韩晋明宴会后叹息道:“果真像我们所估量的那样。”邺下有个少年,出任襄国县令,能勤勉,公事经手,常加抚恤,来谋求声誉。每派遣兵差,都要握手相送,有时还拿出梨枣糕饼,人人赠别,说:“上边有命令要麻烦你们,我感情上实在不忍,路上饥渴,送这些以表思念。”民众对他称赞,不是口说所能说得完的。到迁任泗州别驾官时,这种费用一天天增多,不可能经常办到。可见一有虚假,就到处难以相继,原先的功绩也随之而毁失。三、古诗

14、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清平乐冯延巳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栏,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注】特地:特别。(1)说说“双燕”这一意象的作用。(3分)答案:引发主人公情思,既有对成双晚归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1分)与下文“独倚”呼应,(1分)衬托其孤独感。(1分)(2词的上片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试作简要分析(5分)答案:上片采用由远及近的顺序写景。(2分)先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池塘溢满了雨水。这是远望的景观。(1分)再写柳院之中燕子双双归来。这是近观的景象。(1分)接着写楼阁之中画帘高卷。这是身

15、边的景致。(1分)(答“由内而外”亦可)(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片分析。(3分)答案:下片着一“独”字,见其独处的孤独寂寞。(1分)“倚朱栏”可以想见主人公等待归人时的百无聊赖和苦闷难耐。(1分)“罗衣”之“寒”更见不见归人时内心的凄冷。(1分)【鉴赏】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词中表露的是女主人公那种淡淡的哀怨与怅恨,于微婉的格调中流动着丝丝思情。此类写女子独居伤怀、望夫归来的题材,在花间集词作中常见。作者大多善于摄取微细的生活镜头,融入特定的自然景象,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感受。这首词也体现了花间派的这种创作特色。 上片写明节候、环境

16、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景物特色。雨后放晴,夕阳残照,烟霭空蒙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这景色春意盎然。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与一般人的赏春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未充分显现出她观景的独特感受。作者在写景中表现主人公观景有一个心理过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继而看到暮色中归来的双燕在种着垂柳的庭院中翻飞盘旋,她的心弦就被触动了,与前面两句不自觉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那么人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写这位少妇把阁中画帘高高卷起。她的卷帘,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双飞燕,也是为了使燕子进入画梁栖宿。这一无言的卷帘动作,蕴含着她的独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对成双晚归的燕子的羡慕,也

17、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双燕在这里有鲜明的映衬作用,微露了她的复杂心境。在词中,用双飞燕、双鹧鸪、双飞蝶、双鸳鸯等形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感,是常见的,这里也是如此。至此我们看到春色虽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却有一个转折,从一般的观赏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赏景中那种希望成双团聚的潜意识觉醒了。 如果说上片的最后两句只是让读者领悟到她独处的余味,那么下片的开头就承上启下,点明了一个“独”字。“黄昏独倚朱阑”,说明她在等待归人,也可以理解前面她为什么那样凝神于双燕了。这个“独”字正是透露此词怀人要旨的字眼。从“雨晴烟晚”到黄昏,再到眉月斜挂西南,夜色渐深,她等待归人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在这静夜,望月思

18、人的情怀也更浓更深了。从卷帘望飞燕到倚阑盼归人而望月,地点是不断移动的。现在人依然未归,她又来到了阶砌再伫立等待。她真是心绪不宁,在住所凡是可看到归人的地方多次徘徊。直到夜风卷起阶前的落花,拂动她的罗衣时,她才感到春寒袭人。“落花风起”再次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征,兼有春思撩人的象征意味。“特地”可解作“特意”或“特别”,在这里作“特别”解为宜。春夜的风使她感到特别塞冷,不仅仅由于她只穿了件薄薄的罗衣,更主要是因为她的独处而不能在心头激荡着暖流,这“寒”意无疑是精神体验所致。这个春夜她恐怕要在寂寞的期待中度过了。这首词的下片的意境颇有点象李白的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

19、秋月。”李白写的是女子秋夜怀人之怨,用的是露湿罗袜的形象;冯延巳写的是春夜怀人之怨,用的是风拂罗衣的形象,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公的心情和盼待归人有无结果,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余韵。四、每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每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5)覆压三百余里,骊山北构而西折。(杜牧阿房宫赋)(6)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这是甚蕃。(周敦颐爱莲说)(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8)苟利国家生死以,

20、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铁圈【俄】索洛杜布一天清晨,一位妇人带着一个4岁的小男孩在郊区的街道上散步。孩子正在滚着一个黄色的大铁圈,他穿着短裤,挥动着棍棒欢快地笑着,跟在铁圈后面跑。他把棒子举得高高的,本来没有那种必要,可他就是那么做的。一个双手粗糙、衣服褴褛的老头,身体紧靠栅栏站在十字路口,好让那女人和小孩走过去。老头用那昏花的两眼凝视着孩子,脸上露出呆痴的笑容。 “一个富户人家的公子”,老头心里思忖道,“是个好孩子,你看他多么天真可爱,毕竟是阔人家的孩子!”当他这个老头儿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过的是苦难的日子。即

21、使现在,他虽然不再挨打受饿了,但生活还谈不上美好。那时,他没有铁圈,也没有其他这类阔少爷的玩具。他整个一生都是在艰辛困苦中度过的。他咧开没有牙齿的嘴朝那小孩微笑着,心里不禁产生了嫉妒。心想:“这种玩艺没有意思。”嫉妒又转而变成了烦恼。于是他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家他从幼年起一直工作到现在的工厂。那小孩边跑边笑追逐铁圈的情景萦绕在他的脑际,不管机器声多么嘈杂,他都忘不了那个孩子和铁圈,晚上也总梦见他们。第二天早晨,他又做起白日梦来。机器隆隆的响,工作机械单调,没有必要过多操心,再说他已干惯了这种活。厂房里的空气充满了灰尘,传送带平稳地运转着,远处各个角落声音嘈杂,光线晦暗。人们像鬼魂一样地走来走去,人

22、的说话声淹没在机器声里。这个老头仿佛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小男孩,他的母亲也是一位贵妇人,他也有一个铁圈和滚铁圈的棒子,他也在穿着白裤衩滚着铁圈玩耍。天天干着同样的活,做着同样的梦。一天晚上下班回家时,老头在街上看见一个从旧木桶上掉下来的又大又脏的铁箍。老头高兴得发抖,昏花的老眼流下了泪水。一种意外的,几乎没有想过的愿望进入了他的心灵。他小心地四面张望了一下,然后弯下腰哆哆嗦嗦地捡起那个圆箍,虽然他面带笑容,但还是不大好意思地把它拿回家去。没人看见他,也没有人问他。这与别人有什么相干?一个小穷老头捡了一个无论对谁都没有用处的旧箍,谁会管呢?可他还是提心吊胆地偷偷把它拿走了。圆箍在老头家破旧的房子

23、里放了几天,闲着没事的时候,他就把它拿出来看看,因为这个肮脏的铁箍对他是个安慰,使那个经常出现在他梦境中的幸福的小男孩,终于变得更加真实了。一个晴朗、温暖的早晨,老头早早起了床,洗漱完毕,便拿着他捡来的铁箍出了城。他一路咳嗽,穿过了枝叶茂密的森林。露水正像童话中描述的那样。那里既没有嘈杂声,也没有灰尘,树林后面是一片柔和、奇妙而暗淡的景色。老头折下一根干树枝穿上圆箍。他眼前展现出一片明亮寂静的田野,青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老头突然用那根树枝做成的木棒滚起铁箍来,铁箍轻松地在田野里滚动,老头跟在后面跑,他笑逐颜开。他仿佛觉得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一个有教养的幸福的小孩,并且好像感到母亲慈祥地微笑着跟在

24、后面。老头喜欢早晨到树林里来滚铁箍,有时他也怕人看见笑话他,一想到这里,他便感到有一种难堪的羞愧。可是没人看见他,也没人听见他。他尽情地玩够了之后,平安无事地走回城去,嘴角上流露出轻松愉快的笑容。由于没出什么事,他太太平平的一连玩了好几天。可是有一天清早他着了凉,好长时间竟卧病不起。在工厂的医院里,当他在陌生的人们中间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脸上还是堆着宁静的微笑。他感到欣慰,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自己也曾一度做了小孩,由亲爱的妈妈照看着,在树阴下的青草地上嬉戏笑闹。11小说中多次描写老人的笑容来表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请分别分析画线句。(4分)答案:老人由原来的心有顾忌到不再恐惧,内心的愿望也得以实

25、现,因此感到轻松愉快。反映了老人临终时内心的欣慰,因为他终于玩了一次幸福孩子才有的游戏,又为自己想象了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堆”字,表现了他内心的极大满足。(每句2分)12文中在写老人做“白日梦”时,比较详细地描写了工厂里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案:(1)反映了嘈杂、晦暗的现实生活环境,和老人单调、麻木的生活状态。(2)与“老人”白日梦中的幸福情景形成对照,反衬出铁圈给老人精神和生活带来的变化,他有了自己的快乐憧憬。(3)与下文老人滚铁圈时的环境描写构成鲜明对比,进而突出主题。13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老人的“想象”?(4分)答案:首先是揭示了老人对幸福童年、

26、温暖亲情的渴望;其次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希望摆脱人生苦难,以及对和谐温馨的社会生活的憧憬。(每点2分)14试探究用“铁圈”作为小说标题的妙处。(6分)答案: (1)情节结构上,以铁圈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依次写老人看玩铁圈、想玩铁圈、捡旧铁圈、自玩铁圈,情节连贯紧凑。(2)人物塑造上,铁圈引起了老人行为心理的变化,激发了老人对幸福的憧憬追求,从而促使他完成了追寻梦想的过程。(3)作品主题上,铁圈是老人快乐梦想的象征,寄托着对童年的幸福,温暖亲情的憧憬,表现了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每点2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墨家刹那辉煌之后为何在历史上失踪了?先秦

27、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只是,原因是什么?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这方面它与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做比较。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

28、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墨家消亡大约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固然是墨家不易为人接受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尚不足以解释一切。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

29、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而墨家的理论体系本质上是世俗化的。墨家思想中唯一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观点是相信鬼神并以此劝善,但这不足以改变整个墨家思想体系的高度世俗化色彩,不足以成为墨家门徒灵魂信仰的基础。而如果不以坚定的信仰为基础,禁欲的生活、无私的行为就不会有普遍而长久的吸引力。总而言之,一种学问要想成为广被接受的显学,总得有某种足以吸引信徒的东西,这种东西可以是形而下的物质动机,也可以是形而上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好这两方面的东西都无法提供,最后只能“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除此之外,墨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在大一统的专制君主制下,一个内部有着严明纪律的世俗化组织必然会让朝廷产生极大的戒心。虽

30、然墨家可能只有一腔热血,没有政治野心,但专制君主最怕的恰恰不是贪婪的小人,而是有政治动员能力的圣贤君子。 所以,作为组织的墨家必然只能存在于列国时代。而释、道二教虽有组织,但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稍可见容于世。释、道二教不似基督教,它们一方面有遁世色彩,另一方面却又教人顺从世俗政权,即便世俗统治残暴无道,臣民也应逆来顺受。而且,在传教上,释、道二教高度依赖世俗政权的支持。正由于释、道二教没有什么威胁性,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所以才不致像墨家一样过早衰亡。16第三段画线句中既有“道家”,也有“道教”,二者是不是同一个概念?请简要分析画线句,说明这个问题。(6分)答案:(1)“道家”和“道

31、教”不是同一个概念;(2)画线句先说墨家有自己的组织,在这一点上,墨家和道家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道家是没有组织的。接着说在“这方面”墨家和道教“相类”,也就是说,道教也有组织。详细分析:第一点“表态”2分,第二点和第三点“句子含意及分析”共4分,能答出“道家没有组织,道教有组织”的意思即可。17为什么“同意居庙堂之高的道教”没有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结合文意回答。(6分)答案:(1)道教的修行目标是今世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所以,它深得人们欢迎;(2)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3)道教因其强烈的出世倾向而见容于世;(4)道教教人顺从世俗政权,没有什么威胁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安邦定国,能见容于统治者。(每点2分,答对3点给6分,意对即可。)18根据文意,墨家的消亡有哪些原因?(6分)答案:(1)处于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2)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不易为人接受;(3)缺乏把苦难化为幸福的信仰;(4)朝廷对墨家有极大的戒心。详细分析:此题一般要着眼“全篇”作答,从多个段落或首尾段来整合。答案主要从第四、七、九、十段中筛选整合,有“就外因看”“重要原因”“总而言之”“还有一个不得不消亡的理由”等提示,注意观点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