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6.74KB ,
资源ID:109206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206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总结.docx

1、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总结一、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规划1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1.1 突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模式研究,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综合性较突出的特点,在实习部分进一步体现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突出以项目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1.2 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河南高校的主

2、要生源在本省,而河南又是一个农业大省,所以农村的学生在河南高校中占据了一半以上,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甚至部分学生还是“零起点”,因此建议在新生入校时,进行一次计算机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建议采用分层教学法,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1.3 构建信息技术的融合化教学在已初步实现基本课程资源上网的基础上,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教学资源,探索学生融入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达到立体化教材的作用与要求,并作到课程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实现提供备课,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自学辅导课件,提高其智能化水平与网络化程度.学生能够通过网络

3、实现简单的自我测试,系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向学生推荐学习内容,还可以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自动判断问题的原因,给出学习建议,建设辅助教师完善系统的知识库,提高课程辅导的层次与水平. 1.4 完善教材及考核模式融合国内外优秀教材长处与科学研究相关进展,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新大纲,编写计算机文化基础新教材,使之具有内容先进,重点突出,体系严谨的特色。完善考试模式,将计算机等级考试与平时实践性考试相结合,加大了实践课在考核中所占比例,引导学生将学习与各自专业领域应用结合起来,促进了素质教育。 2 改革传统教学内容通过科学研究,学历提升两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抓好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改

4、革,根据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充实修订教学大纲,保持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2.1简化计算机入门知识的学习对信息技术水平调查结果的研究发现,学生对一些日常性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还是有很多了解,计算机的操作熟练程度(例如开机、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呈一定的阶梯分布,因此建议简化计算机基础操作层面的内容学习,将计算机入门知识的重新学习改为加强学习,即针对以前初级阶段学习内容进行补充学习。 2.2 加强办公软件学习的系统化和理论化通过学生对Word、Excel和PowerPoint软件的掌握情况的差异,可以看出:虽然学生在前期已经不同程度得使用到办公软件,但其学习主要集中在基本操作特别是W

5、ord软件的基本操作上,对于Excel和PowerPoint软件以及办公软件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还缺乏系统化,这就要求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还应加强相关内容的学习。2.3 注重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应用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上网和网络浏览能力。但是,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对计算机的使用已经由单机使用为主过渡到利用网络平台获取信息从而完成各种工作。因此,在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中,除了应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知识的体系化学习外,建议将网络检索和信息处理等内容列为教学的重点,从而提高学生对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应用。2.4 增加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数据库技术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

6、进行信息化的基础,同时在各种科学研究中,数据库技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对于数据库知识掌握较差,缺乏基础的学习,因此建议在高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中,着重增加对数据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科研、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5 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正确处理“基础性”与“应用性”关系,因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但是,目前分类分层次还不够到位,特别是专业大类的特色在计算机教学内容中反映不够,各专业大类间教学内容区分度差,计算机教学内容游离于专业知识

7、之外,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因此,建议高校的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中,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让“基础”的知识为“专业”的应用服务。以河南中医学院为例,应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中医药学的结合点,从信息化为中医药服务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 经验做法教学条件建设计算机教学机房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我院在河南省内率先实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全程在计算机机房中授课。我院所辖所有教学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全部接入了校园网,并投入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中,实现了学生从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直到参加考试,全程接触计算机,形成了边

8、教学、边实践的讲授模式。从而使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效果也有明显提高。为了配合全程计算机机房教学模式,我院现设计算机教学机房9个,其中新校区6个机房,老校区3个机房。机房内配置方正、长城、联想品牌计算机,可提供近500名学生同时使用。基本能够满足全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课程要求。包括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各个层次在内的全校近万名学生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随着全校专业的增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计算机机房还在进行着逐年的建设。在增添新设备的前提下,我院还加大了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明确了在机房内的教学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的职责,规范了机房使用和维护记录的登记

9、工作等。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能吸取以往的经验将机房管理的更好,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做出贡献。教学软件介绍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全程在计算机机房授课,授课方式为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讲授、辅导和监控,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教学更加生动,管理更加快捷。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已经在日常教学中被广泛地应用,成为当今教育技术手段的热点。1、该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1 广播教学 可以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和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如:教师所备课程的课件、应用软件的操作过程)实时传

10、送广播给全体、群组或单个学生。广播教学功能具有如下的特点:(1)电子教鞭功能,教师可使用电子教鞭对任何应用软件进行注释和讲解,达到辅助教学及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电子教鞭同时提供存储功能,教师可以存储所有讲解的画面,通过课件制作工具输出独立的多媒体产品,并随时调用该产品独立运行或分发给学生。(2)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功能,利用此功能,教师可实现在普通黑板上的全部功能。 1.2 语音教学利用该功能,可以将教师机的讲课语音实时传送广播给全体、群组或单个学生。当教师在口述讲解而无须学生看屏幕时,为了不让学生因看屏幕而影响听讲,在必要时,可强制学生机屏幕黑屏,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听讲。1.3 转播教学使用转

11、播教学功能,教师可选定一个学生的屏幕及声音转播给其他学生,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4 屏幕监视教师可实时监视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教师不用离开自己的座位便可在本机上观看到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情况。系统可对单一群组或全体学生进行多画面(最多8个)监视,也可以进行单一的循环监视。1.5 遥控辅导教师可远程接管选定的学生机,控制学生机的键盘和鼠标,对学生远程遥控,辅导学生完成学习操作,利用这种功能,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式的交互式辅导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随时锁定或允许学生操作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 1.6 分组讨论教师可对教室内的学生进行任意

12、分组,每个小组的学生通过文字、语音、电子白板进行交流,教室可随时插入任意小组,并参与讨论,小组内允许多个学生同时交谈。1.7 电子举手学生使用电子举手功能可随时呼叫教师。教师可对举手的学生通过语音和文字随时应答和查看。1.8 网络影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选定的学生播放VCD等教学文件,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2、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教学的特点2.1 多向互动性多媒体网络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即可通过网络实现学生、教师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时,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还可发挥网络的监控功能实行监控,随时了解学生的

13、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进程,并利用网络的辅导功能,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2.2 资源的共享性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生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和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都将有很大的影响。2.3 运用的自主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并多遍地进行复习,只要身边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利用网络浏览到所要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络留言或E-mail等方式向教师请教,教师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给学生答疑。2.4 信息的综

14、合性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全而发展。3、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3.1 注意视听与思考相结合教师在利用视听进行教学时,应注意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以防新的“注人式”教学,即用电教媒体“满堂灌”代替教师“满堂灌”现象的出现。3.2 注意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传递内容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但在教学形式上,多媒体的介入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的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一要考虑教

15、学需要,二要考虑媒体特性,三要考虑实际条件是否允许。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3.3 注意信息量适度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多媒体教学借助先进的现代媒体,使单位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发生学生“消化不了”的现象,从而制约多媒体教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3.4 及时反馈多媒体教学应根据及时反馈的信息,做到让学生当堂理解、消化和吸收,在课堂上做好形成性练习,并及时给予评价反馈。课后练习也应及时反馈,不要拖得太久。3.5 课件设计教学系统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辅助课件,供学生使用;一种是电子教案,供教师授课使用,即新型的

16、“讲合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功能,使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及交互功能得以充分发展,实现了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拓宽了受教育者接受知识的渠道。网络平台的应用校园网络的建成与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进展。目前,我院的教学机房已经全部实现了网络化。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变为了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通过教学站点了解学生动态,展开学习讨论,注重对学生应用信息能力的培养;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知识的主动获取者。目前,由我信息技术学院承担开发的计算机教学网已投入使用,与此同时,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安排制作的计算机文化基

17、础课全程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已挂在教学网上供全校师生浏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制作完成的这一多媒体课件。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一直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曾经使用过PowerPoint、方正奥思、Auther Ware、Flash等许多种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但经过实践我们认为,以前所采用的课件大部分是触发性质的,也就是说,这些课件是以教师为授课主体时代的授课工具,对一个初学计算机者来说,不能自主操作这些课件进行自学。因此,我们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并根据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特点,针对所采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新版教材当中提出的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个个小问题,利用Camt

18、asia3.02抓屏工具进行计算机操作过程的抓取,制作视频文件,然后使用Dubit软件对抓取好的视频文件进行配音,最后利用Videocon软件将前期生成的AVI文件转换为RM格式文件,以方便网络传输。这样,制作好的课件既包括声频、视频,能够对计算机的各个操作步骤进行动态、连续的讲解,在学生点播学习时就像看电影一样,又能够利用校园网平台方便的发布使用。课件制作完成之后,我们将之放在计算机教学网上,供学生在课堂实践练习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点播学习;并且由于该课件已经发布在校园网上,接入校园网内的任意一台微机都可以浏览到该课件,方便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学生与教工根据自身的实际

19、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增加了学习的灵活性。同时为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我们专门开发了内部教学论坛,即教学BBS。课堂上,学生除了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以外,还可以通过教学论坛来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言论。由于允许匿名发言,因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所提出的问题也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通过教学论坛,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及时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和手段1. 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

20、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2. 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启发式学习。首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多渠道地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其次,再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理论课的讲授、实验课的讲授以及课后自学三个方面。理论课的讲授主要使用“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参与式、比喻式等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自由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与学互动;实验课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首先提出项目任务,通过引导学生住完成任务,达到使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拓展知识的目的,另外,除课堂教学外,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

21、试、组织信息技能大赛等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课程组在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及教育技术的整合与深化的实践中,建立了学习网站,制作了电子教案,完善了题库,使教与学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校园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注意声、文、图、动有机结合,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深奥内容通俗化。实行了两大教学改革,一是由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模式改革为利用现代教学工具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增加了课堂与课外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

22、果;二是由单纯教师讲授的传统方式改革为导学式教学,在压缩学时的情况下,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全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了带头作用。通过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突出素质教育,实现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课题组通过多次研讨,明确本课程在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如何实现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这将是课程组近几年实践中始终注意探索、解决的问题。在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我们是通过开设公选课、举办专题讲座、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

23、方面来实现大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教育。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针对该门课程学习者的知识起点差异大、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快的特点,如何成功开设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和实时性于一体的全校公共基础课程,成为本课组的工作重点。我们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利用立体化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学生人数较多(每届学生20003000人),为加强教学效果,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讲授的同时,使用现代教

24、育技术开发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课堂讲授:我们制作了一套形式上丰富多彩的电子教案,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并适当结合板书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安装局域网和黑马软件,便 于老师在实验课上能方便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收集、批改学生作品和对普遍存在问题利用进行黑马软件随堂演示等,且我校实验室均为开放式实验式,便于学生课后自主进行。网络辅助教学:从2004年至今,我们逐步研制了如课堂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课件、教学录象、Flash 辅助演示软件、题库、机考系统等网上教学资源,设立精品课程教学网站,1) 通过教学课件栏目,同学们能够在课后随时复习和加强课堂讲授的内容;2)

25、 通过特色教学栏目,使同学们能易于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难点内容;3) 通过在线测试栏目,同学们能够进行自测训练,随时了解自已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4) “模拟考试”系统,给出了完全与实际考试一样的环境,通过模拟考试,学生能够了解试题的形式,难易程度,以及如何使用机考系统等;5) 学生作业展示栏目,则为同学们之间及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总之,丰富的网上资源,构造起了一个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实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2、采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起点分层、内容分流”教学模式采取了对每位入校新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摸底考

26、试结果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部分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开课以中等学生的起点作为课程教学起点,安排进度。低起点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先期上网学习,提升知识点后,进入大班学习(大班开课滞后);高起点学生自行上网学习,在网上教学资源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对以前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升。因为对学生按起点进行了分流,课程教学内容的起点得到了提高,各主讲老师还可再根据班级整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教学内容。3、“案例教学”、“精讲多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密切结合设计实例安排教学。教学中能根据所讲授的内容选择有实用性、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进行分析讲评,通过作品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通过作品让学生知道所学

27、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讲授Excel电子表格时,往往先通过某些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意义和原理方法后,让学生结合本班同学的具体情况制作成绩表,要求统计及格人数、最高分等。这样学生通过参与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践,学习起来就有兴趣,相应的对制作Excel表格的操作就有更深入的掌握。精讲多练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 基本知识 介绍本章基本概念、方法,属于“精讲”内容。2) 课堂训练 与基本知识配套的上机练习和操作性很强的知识,属于“多练”内容是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完成。3) 自学内容 是对基本知识的扩充。主要作为学生自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能力;在学时充裕时,也可作为课堂

28、教学内容,以扩充授课容量。4) 习题 这部分习题有别于课堂训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便于学生复习和总结所学内容。4、考试机制的改革 为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实行“教考分离”的教学机制,并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考试机制。要求学生参加“全国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一级)”,笔试及机试两者均通过才能拿到该门课程的成绩。通过几届试点,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了,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了,每年我校学生“全区高校计算机联合考试(一级)”通过率在全区名列前茅。2.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由

29、“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多环节教学”。 (1)课堂讲授与实验上机内容相对“分离”。改变过去将实验环节简单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的补充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体系确定的教学内容,将两者在实际教学内容上相对“分离”,在教学组织上各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将课堂内容与实验上机分离的目的有很多,既可以扩充课程的实际教学容量,又可以更好地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要求,还可以有区别地采取各具特点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过去在课堂上讲授的Windows操作内容、Office操作内容以及Access操作内容全部转移到实验环节,大量采用案

30、例教学并进行学生作品评介。而在课堂授课的内容中增加了多媒体信息的数字编码技术、数据压缩技术、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是学生对实验上机课的内容产生了新鲜感和内容刺激。 (2)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实验环节教学和实训操作相结合。授课采用投影+课件、网络+交流讨论,以及边讲、边看、边做、边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实训采用专门设计的案例,学生操作为主,精讲多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法。推行“模拟项目教学法”,从现代办公应用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各种典型案例。例如,报纸刊物的艺术排版、毕业论文的综合排版、商场销售数据分析处理、企

31、业工资管理、搜索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信息等等。 三、 课程资源四、 成效对比五、 课程特色1 、完备的课程教学资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站的几个模块为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服务功能。各类教学指导文件有利于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完备的课程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课程的自测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效果;等级考试模块又将课程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了拓展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空间和平台。 2 、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依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实验室、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合理地引入启发式、项目式、研讨式等

32、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了一套能够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3 、科学的成绩评定机制。我们常说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但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个 “ 手段 ” ,则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达到我们的目的。通过课程建设,我们将逐步落实的 “343” 成绩评定方法,具体就是平时成绩占 30% ,上机技能测试占 40% ,理论测试占 30% ,我们认为这种方法是科学的,符合课程的特性,考试系统正式启用后,其中的理论测试和技能测试将都采用无纸化考试。 六、 存在问题七、 进一步设想和建议经过任课教师的集中交流,对本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意见:1、应该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多做一些讲解我们认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比掌握基础理论更重要,但是考虑到有些学生尤其是工科的学生有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