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4.18KB ,
资源ID:109131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9131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题简答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题简答题.docx

1、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题简答题1.人地关系的客观属性人地关系的思想的演变1客观属性:是人类起源就存在着的客观属性;在一定阶段内具有可调节性;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多链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动态关系。2演变:1)采集狩猎社会时期,人类利用原始社会工具获取天然食物,利用以火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但由于天然食物有限,分布不均衡,工具落后,所以只能通过小群体的合作以维持个体延续的低水平物质消费。2)农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耕地,淡水等可再生资源,靠不断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社会组织的广泛联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人地系统随之发生异化。3)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利用不可再生资源,通过不断发达

2、的科技成果,高效率的组织管理手段,社会化的大生产及市场体系的建立,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并维持高水平的发展要求。4)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将是人类社会制度、组织、管理结构、生产方式、消费及思维方式产生一系列变革。2.简述人地关系的条件和实践特征(1)条件(现代经济条件):经济关系国际化;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经济素的集中度在提高。,(2)实践特征:人地关系的网络化;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全球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区位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3.协调的含义、依据及原则(1)含义:指各种物质运动过程内部各种质的差异部分,因素、要素在组成一个整体协调一致时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属

3、性,变现为一致性,对称性和有序的特点,这种关系和属性反应了整体系统功能最优和稳定平衡。(2)依据:物质世界统一性原则;对立统一规律。(3)原则:动态协调原则;综合协调;长远协调;全球协调;地域协调;科学协调;主导协调原则。4.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各有什么特点1)劳动密集型:技术装备程度低,用人多,产品成本中活劳动消耗比重大;就业机会多;单位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少;产品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科技含量低;能源原料消耗少,原料来源广泛,常就地取材。2)资源密集型:需要大量能源、原料的工业部门;以生产中间产品居多。3)*4)资本密集型: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多;技

4、术装备程度较高;用人少,物资消耗少,生产率高。5)知识密集型:大量知识和技术投入;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手段。5.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一般规律:分布不平衡特征: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人口分布的集中化和城市化。6.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1)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数量的变动有直接影响;2)政治状况:政治因素的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来自政局是否稳定,有无战争等,政治稳定的社会有利于生产率的发展,国泰民安,人口增长相对快些,如果发生战争,直接或间接死于战争的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率上升,人口数量会明显减少。3)4)医疗卫生状况5)文化教育:对人口出生率影响明显,主要表

5、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愈长,婚龄愈晚,有效生育期相应缩短,;二是文化教育程度愈高,往往事业心亦愈强,不愿意因多养育子女而妨碍自己的发展,同时对子女的培养重质不重量。6)婚姻、宗教、风俗等因素7)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7.11、为什么东方人爱吃猪肉而西方人爱吃牛养肉答:一个地区的饮食习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地形气候产生的作物特点。再看欧洲,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于牧草生长。有绿色金子之称。因此畜牧业相当发达。这就使得牛羊这类直接以牧草为食的动物更有市场,更容易养殖。所以牧场主当然选择饲养牛羊了。人们也因此形成了喜事牛羊肉的习惯。由于畜牧业的发展会拉动与畜牧业相关的,如火腿等等其他肉类加工品的繁

6、荣。所以,主要原因概括为: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2长期的饮食习惯。3牛羊肉本身营养价值很高,食用味道美好8.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1)-(2)实地调查,研究者进入被调查对象所处的区域(3)比较与分类,对人文现象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常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4)类比、归纳与演义,类比提出假设,归纳判明因果关系,通过演义推演出个别结论9.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哪些答:地域性 社会性 综合性 复杂性10.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分类体

7、系中的地位答:人文地理学包括三部分:理论人文地理学 区域人文地理学 部门人文地理学11.简述洪堡创立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三原则|答:因果原则 综合原则 范围原则12.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职能答:有团块状城市,带状城市,星状城市,组团式和一城多镇。职能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承担的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城市从周围地域得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另一方面,城市向周围区域提供商品和服务,带动区域的发展。13.影响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答: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直接动力3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后续动力。4经济发展内生决定性力量。5人口与城市政策

8、可加速成延续城市化进程。14.我国城市化特征答: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15.世界城市化特征答:1城市化进程加快2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4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6.民族的特点:民族作为一种表现民族社会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面貌,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的一些特征,内涵的特征包括民族性、地域性、集团性和约束性,外延的特征包括承传性和变异性。17.问:知识经济与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影响答:1、地理环境对知识经济的影响:a智力资源空间配置对知识

9、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b自然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相对减弱知识、智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对知识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c劳动力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对科技人员和高度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2、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地域类型发生变化。b传统产业和就业结构知识化。c影响产业规模。d影响产业布局。18.引起人口自然变动的因素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19.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1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2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

10、人才;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20.人口沿海分布的原因沿海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区,有良好的港口条件和物资集散能力;世界主要河流中下游平原及河口三角洲集约农业区,气候良好、土地肥沃,水网密集、排灌方便、经济活跃、市场广阔,而且开发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就是农业发达区。21.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是决定人口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22.人口流动的形式一般可分为人口的国内流动与国际流动,按流动时间长短可分为常年流动与季节流动;按人们居住地性质可分为人口的城镇间、城乡间和乡村

11、间流动;市内流动;按人口流动的目的又可分为政治、经济贸易、科学教育与文化交流、旅游等。23.:24.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动力;城乡移动率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圈层递补律人口移动的递补现象;双向移动率正向移动与反向移动并存;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成正比。25.城市划分标准行政地位;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比例;公共服务设施;规定首都或某几个居民点为城镇26.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城市与区域的空间一体化;城市与区域的产业一体化;城市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体

12、化;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27.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有哪些1)强烈的地域性 2)明显的阶段性3)季节性和周期性28.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2)无明显的季节性3)专业化与协作化4)技术性强,精密度高5)分布集中29.人口增长对的地理环境的作用:(1)适度的人口增长将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A、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B、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包括各种优秀人才。C、)D、适度人口增长对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至关重要。(2)人口增长过快对地理环境产生消极影响A、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紧张。B、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导致生态环境破坏。C、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产

13、生极大压力,抵消经济发展成就。D、对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30.人口移动的规律:(1)移动机制改善生活是移动的主要动力(2)(3)城乡移动规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4)人口结构律性别结构男性多,年龄结构青年多(5)迁移距离律迁移量与距离成反比(6)圈层递补律人口移动的递补现象(7)双向移动律正向移动和反向移动并存(8)居住集聚律移民居住集聚性与文化差异成正比31.城市化的机制有哪些(1)区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的初始动力(原生动力)(2)(3)工业化是城市形成、发展的核心动力(直接动力)(4)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未来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后续动力)(5)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

14、性力量(6)人口与城市政策可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32.种族与环境的关系:(1)肤色色变化与地理环境肤色与光照(2)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3)地理环境对人的身体特征的影响(4)(5)各种族具有的特殊身体特征也是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果(6)社会环境对某些种族特征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33.世界人口分布有哪些特征答:(1)按纬度分 集中于中纬度地带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2)按距海远近分:多分布于各大洲的沿海地区离海愈远人口愈稀,且沿海地带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区及世界主要河流下游平原集合口三角洲集约农业区,分布尤其密集。(3)从垂直高度看:世界人口分布总趋势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4)从城乡方面看:近代

15、以来,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34.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1)。(2)提高人口素质利于提高生产力。(3)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4)提高人口素质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5)提高人口素质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是决定人口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6)提高人口素质体制的形成。35.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1)自然环境与城市 自然环境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背景底色和依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区域自然环境条件的优劣程度,直接决定了城市形成诞生的可能性。自然环境在一定时空尺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很难认为改变的城市发展因素。自然条件中,自然资源对城市地域扩展有直接制约和间接影响的作用。(2)经济环境与城

16、市 经济环境与城市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关系,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周期、人口的增长和流动、经济发展对土地和空间的需求,都显著响城市发展|(3)交通环境与城市 交通要素是城市发展的活跃因素,每一次交通方式的变革都会给城市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4)人文环境与城市 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到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规划思想则最直接的决定城市的建设规模。政府实施的各种政策也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36.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37.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油和不同38.(1)概念:迁移扩散是指拥有某种文

17、化的人或集体从一地到另一地(不连续)从而把文化带到迁居地。 扩展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的向外传播的过程。(2)特点:迁移扩散是某种文化现象由于从原分布逐步向外扩大,使其分布区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其地理空间是连续的,旧的分布位于新的分布范围内。 扩展扩散:1)扩散比较快,比其它扩散方式快。2)带去的事地道的原本文化39.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职能文化区的区别(1)核心区是否位于集合中心。形式文化区在空间上总有一个核心区。(2)!(3)是否有过渡带。形式文化区具有过渡性(4)是否有明确的边界和执行机构。形式文化区的边界一般情况下是模糊的,不明显,可根据相关指标定具体的边界。职能文化

18、区具有明确的边界和执行机构。(5)形式文化区与职能文化区偶有重叠40.种族与民族的区别:(1)内涵之别: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面型、血型等)的人群。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一种文化现象。(2)外延之别:种族的外延比民族的大(3)标志之别:世界种族划分依据: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头型、血型等。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心理素质、共同经济生活。41.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1)移民:宗教信仰者将其信仰带到其他地方并予以传播(2)传播:交流和传教,有组

19、织的传教(3)领土竞争4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方法论的建立,新的方法和科技手段,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43.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经验主义方法论:归纳法是基础实证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把影响人文地理现象的各个要素看成整个系统44.人地关系的含义:(1)人:(1)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性的人。A、(2)*在地球表面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2)地: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3)人地关系实质:人、人类社会、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系 影响 制约 渗透)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20、和社会属性)和双重身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地的属性:数量上的有限性 地域上差异性和整体性 制约性和可变性 有限的稳定性 层次性和复杂性45.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46.1 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地关系的表现:(1)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各种生产活动内容(2)$(3)自然环境以其提供的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4)自然环境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性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5)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影响(6)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2 人类活动中人地关系表现:(7)不同环境中人类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8)不同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

21、影响(9)不同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一定影响47.、48.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1)人地关系论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每一种理论都围绕人地关系这个客观实体作立论的对象,都试图说明人地关系的客观规律,所以成为人地关系论(2)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种观点、思想的总称,即关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论49.人地关系论(1)核心思想:环境提供多种可能性,利用什么和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们的选择能力(2)代表人物:白兰士 白吕纳50.适应论(1)核心思想:1 人群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2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即一定人和自然

22、环境的相互作用 (2)(3)代表人物:英国地理学家罗士培51.生态论(1)核心思想: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一切现象只有当其涉及人和人的反应时才给予说明,人是中心论题,应该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2)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52.人地系统调控的中心目标:协调人地关系,总的目标是探求人地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与协调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和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识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寻求全球的、全国的和区域的人地系统的整体优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机理。53.人地系统协调的依据

23、和原则:1)哲学依据:物质世界统一性原理 对立统一规律2)协调原则:动态协调、综合协调、长远协调、全球协调和主导协调54.55.工业布局原则:(1)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市场以及交通枢纽,以节约生产和流通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2)按照规模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确定工业基地的合理规模,防止工业过度集中或分散,促进大中小经济中心的形成(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4)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确定各地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实现优势互补(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的需要,合理布局工业。56.知识经济内涵的突出表现:(1)知识资本或知识资源成为经济的主导资本或

24、主导资源(2)知识产业(第四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乃至主导产业(3)知识的生产将渗透、影响综合国力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加速知识产业的发展,而且引起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巨大变化。57.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1)指导思想和概念:A 传统工业是尽可能多的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B 第四产业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持续利用现有资源,开发丧未利用的富有资源,以取代以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2)投入:A传统工业需要大量资金、机器设备、劳动力和稀缺资源等,有形资产在传统工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第四产业投入的更多的是信息、知识、智力等(3))(4)技术领域:A传统工业技术领域比较狭窄B第四产

25、业技术领域十分宽广(5)产品技术含量及表现形式:A传统工业是可感受到的有形产品B第四产业产品一类是硬知识产品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产品。另一类是软知识产品如无形资产、信息服务58.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主导产业知识密集化 (2)传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知识化(3)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一些落后的区域因知识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展现出新的面貌(4)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5)改变产业布局59.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布局的条件 (1)以地理位置非常临近的一所以上的名牌大学或科技院作为依托(2)有一片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园区场地,且位于城市近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信息方便。(3)有一批科技创业人

26、才,包括经营管理型和科技开发型人才。(4)有一批以产品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5)管理机构必须高效、精干、廉政,不仅能够行使地方政府的许多行政职能,而且是一个协调技术、金融、培训和市场等个方面为企业咨询和服务的机构(6)有一个以上的“孵化器”或技术创新中心,扶持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创业。(7)不破坏周围的环境,并逐步带动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60.人口转变: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性。6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原始阶段(高高低)、过渡阶段、现代阶段(高低高低低低)6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1 高位静止阶段。2

27、 早期扩张阶段。3 后期扩张阶段。4 低位静止阶段。5 减退阶段。63.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基础决定了各种生产活动的内容;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自然环境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性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64.人地关系的客观属性: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就存在着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在一定阶段内具有可调控性;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地关系是多链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人地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动态关系。65.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是人口分布的客观基础,只要表现为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施加的限制和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施加的限制。 自然环境: 1 气候 2地形 3水源 4 土壤 5 矿产。(2)社会经济因素 1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布 2科学技术的进步 3开发历史 4国家间政治关系。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与分布对人口分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