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98.66KB ,
资源ID:108917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917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6第六章建筑物变形监测23页word.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6第六章建筑物变形监测23页word.docx

1、6第六章建筑物变形监测23页word第六章 建筑物变形监测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

2、辉。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与变形。所谓变形是指建(构)筑物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没能保持原有设计形状、位置或大小,或是建筑引起周围地表及其附属物发生变化的现象。工程建筑物(或构筑物)变形的量变形量,通常指建筑物的沉降、倾斜、位移、弯曲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裂缝、挠曲、扭转等。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其允许变形值的大小不同。在一定限度之内,变形可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但如果变形量超过了建筑物结构的允许限度,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或者预示建筑物的使用环境产生了某种不正常的变化,当变形严重时,将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为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在建筑物的施工

3、和使用过程中需进行变形监测。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6.1 建筑物变形监测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

4、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建筑物变形监测是指对监视建筑物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及时发现不正常变形。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变形监测的结果用变形量来表示,变形测量的内容则由

5、变形测量对象的性质、目的等因素决定。 表达变形量的常用数据指标有移动指标:下沉、水平移动;变形指标:倾斜、曲率、水平变形。6.1.1移动指标设为监测点的编号,如图6-1。某点的沉降和水平移动如下。 (1)下沉 (6-1)式中为第i点计算时刻的高程;为第i点初始高程。 (2)水平移动 (62)式中为第i点到控制点B的计算时刻的长度;为第i点到控制点B的初始长度。6.1.2变形指标 由于图6-1中各点的下沉、水平移动各不相同,便产生点位的相对变化,于是产生了变形,变形指标如下。 (1)倾斜。可用相邻工作点2和3的下沉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求得; (63)图6-1 点位移动剖面图(2)曲率。根据两曲线线

6、段的倾斜和求得两曲线段中点的切线,用切线的倾斜差即两切线的交角除以两曲线段中点之间距离,即可求得此段距离内的平均倾斜变化地表弯曲的平均曲率,如图62所示。 (6-4)地表曲率也可以用其倒数,即曲率半径表示。图6-2 曲率计算原理地表曲率有“+”、“”曲率之分,正曲率表示地表呈上凸形弯曲;负曲率表示地表呈下凹形弯曲。(3)水平变形。地表水平变形是由于相邻两点的水平移动量不相等引起。 (6-5)水平变形实际上是监测点间距内每米伸长或压缩变形。正值表示拉伸变形,负值表示压缩变形。 变形监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测点进行观测,从测点三维坐标(x,y,z)的变化中,了解建筑物变形的空间分布,通过对历次观测结

7、果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建筑工程的质量、变形的程度以及变形的趋势,对超出变形容许范围的建(构)物,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变形发展,纠正变形现象,避免事故发生。同时,通过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进行的变形测量,验证地基与基础设计是否合理、正确,也是对建筑设计、施工的一种检验。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掌握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作出判断,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使用;(2)积累监测成果和分析资料,以便科学地解释变形机理,验证变形预测,

8、为灾害预报理论和方法研究服务;(3)检验工程设计的理论是否正确,设计是否合理,为修改设计、制定设计规范提供依据。特别是当工程采用了新结构、新施工方法或新工艺时,通过变形测量可验证其安全性。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如下。 (1)沉降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是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沉降监测资料的积累是研究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和改进地基设计的基础。同时通过监测分析相对沉降是否有差异,监视建筑物的安全。 (2)水平位移监测:指建筑物整体平面移动,其原因主要是基础受水平应力影响,如地基处于滑坡地带或受地震影响。测定其平面位置随时间变化的移动量,以监视建筑物的安全或采取加固措施。 (3)倾斜监测:高大建筑物

9、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整体刚度较大,地基倾斜(差异沉降)反映上部主体的倾斜,监测目的是验证地基沉降的差异和监视建筑物的安全。 (4)裂缝监测:当建筑物基础局部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其墙体往往出现裂缝,系统地进行裂缝变化监测,根据裂缝和沉降监测资料,分析变形特征和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安全。(5)挠度监测:是测定建筑物构件受力后的弯曲程度。对于平置构件,在两端及中间设置沉降点进行沉降监测,根据测得某时间段内这3点的沉降量,计算挠度;对于直立构件,设置上、中、下3个位移监测点,进行位移监测,利用3点的位移量,计算挠度。6.2 建筑物沉降与变形6.2.1沉降与变形影响因素引起建筑沉降与变形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

10、3个方面:自然因素、与建筑物密切相关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土壤的物理性质、大气温度等。由于建筑物基础各部位地质条件不尽相同,导致稳定性并非处处一致,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使建筑物产生倾斜;而由于温度与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建筑物呈规律性的变形等。与建筑物密切相关因素主要指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及使用中的动荷载、振动或风力等因素引起的附加荷载。此外,由于地质勘探不充分、设计错误、施工方法不当、施工质量差以及运营使用不合理等人为因素,也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建筑变形。 依据主要变形性质,通常将建筑沉降与变形分为沉降与位移两类。 (1)沉降类:包括建

11、筑物(基础)沉降、基坑回弹、地基土分层沉降、建筑场地沉降等; (2)位移类:包括建筑物水平位移、建筑物主体倾斜、裂缝、挠度、日照变形、风振及场地滑坡等。各种工程建筑物都要求坚固稳定,以延长其使用年限,但在压缩性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时,从施工开始地基就会逐渐下沉,其沉降原因是下列因素影响:(1)荷载影响:沙土或粘土地基,兴建大型厂房、高炉、水塔及烟囱时,由于荷载逐渐增加,土层被逐渐压缩,地基下沉,因而引起建筑物沉降。(2)地下水影响:地下水的升降对建筑物沉降影响较大。(3)地震影响:地震之后会出现大面积的地面升降现象。(4)地下开采影响:由于地下开采,地面下沉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本溪市地下采煤,造成

12、个别地区地表下沉超过2m。(5)外界动力的影响:爆破、重载运输或连续性机械振动,会引起建筑物沉降;打桩、降水、基坑开挖、盾构或顶管穿越等,建筑物周边或地下施工活动;(6)其他影响:如地基上的冻融,建筑物附近附加荷重的影响,都有可能引起建筑物的沉降。对于某一具体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监测内容,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地基情况确定。要求有明确针对性,既要有重点,又要作全面考虑,以便能确切反映建(构)筑物及其场地的实际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达到监视建(构)筑物安全运营的目的。例如,工业与民用建筑,对于基础,主要观测内容是均匀沉降与不均匀沉降,从而计算绝对沉降值、平均沉降值、相对弯曲、相对倾斜、平均沉降速度以及绘

13、制沉降分布图;对于建筑物本身,则主要是倾斜与裂缝观测。而对土坝,其监测内容主要为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湿润线)以及裂缝观测。建在江河下游冲积层的城市,由于工业和生活而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土层结构变化,导致地面沉降,因此,必须定期监测,掌握其沉降与回升的规律,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6.2.2 沉降与变形机理针对扩建或改造、设计到期但继续使用、已出现危险前兆、受周围施工影响的建筑物开展监测。对于建筑物的地基施加一定外力,必然会引起地基及其周围地层变形。建筑物本身及其基础,也由于地基的变形及其外部荷载与内部应力的作用而产生变形。对于基础而言,主要监测内容是均匀沉降与不均匀沉降。由沉降监测资料可以计

14、算基础的绝对沉降值、平均沉降值。由不均匀沉降值,可以计算相对倾斜、相对弯曲(挠度)。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可以导致建筑物的扭转。当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应力超过建筑物的容许应力时,可导致建筑物产生裂缝。从某种意义来说,建筑物本身产生的倾斜与裂缝,其起因是基础不均匀沉降。均匀沉降不会使建筑物出现断裂、裂缝和缺口等现象,但绝对值过大的均匀沉降也会引起不利影响,例如,建筑物地下部分的地面可能会沉降至地下水位以下,导致建筑物地下部分被淹。 在荷载的影响下,地基土层的压缩是逐步完成的,因此,基础的沉降量亦是逐渐增加的。一般认为,砂土类土层上的建筑物,其沉降在施工期已大部分完成,而粘土类土层上的基础,施工期间其沉降只

15、完成了一部分。砂土层上基础的沉降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阶段是在施工期间,随着基础压力的增加,沉降速度较大,年沉降量达2070mm;第二阶段,沉降速度显著变缓,年沉降量大约为20mm;第三阶段为平稳下沉阶段,其速度大约为每年12mm;第四阶段,沉降曲线几乎是水平的,也就是说处于沉降停止阶段。根据这种情况,变形监测应贯串整个工程建筑物兴建的全过程,即建筑之前、之中及运行期间。 由于天然与人为的因素,建筑物将产生各种变形,了解变形状况,分析变形原因,预报未来变形,对于预防事故,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有重要意义。为此,为不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保证生产安全,必须在兴建工程建筑物之前、建设过程中及交付使用期

16、间,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当受压软土分布位置和厚度相同,基础作用条件近似,沉降量虽大,但无倾斜、裂缝,属于均匀沉降。地表均匀下沉对于一般住宅和厂房并无太大影响,但过量的地表下沉,即使是均匀的,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会带来严重问题,比如水患问题。建筑物的沉降速度主要取决于地基土的孔隙间外排出空气和水的速度,砂及其它粗粒沉降完成较快;而饱水的粘土沉降完成较慢。例如,建筑在砂质粉土上的天然地基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小,达到稳定时间较短,沉降速度快,在施工期间的沉降量约占最终沉降量的70;相反,建筑在软粘土上的天然地基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大,达到稳定时间较长,施工期间的沉降量约占最终沉降量的25。沉降速度一般分为加

17、速沉降、等速沉降及减速沉降3种,后者是建筑物趋向稳定的标志。6.2.2.1地基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出现的结构裂缝,一直是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建筑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虽经长期使用,地基不均匀沉降仍可能继续,以至建筑物的工作状态不断恶化,甚至引起严重事故。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较复杂,涉及地基本身性质,也涉及上部结构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分布,同时还有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其影响主要有如下5个方面:(1)地基软弱的影响。建筑物的重量一般均匀分布,但其对地基的作用力却集中在建筑物的中央处,其下方地基压强较大,而其他部分则相对较小,因而可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建筑物重量导致的地基

18、沉降量,一般通过压密沉降、瞬时沉降和徐变沉降之和来确定。压密沉降主要指地基体积压缩产生沉降,地基的大部分沉降由此产生;瞬时沉降是指地基在非排水状态下,且地基体积未改变时,因地基形状发生改变所引起沉降,瞬时沉降量一般只有压密沉降的15%左右;徐变沉降是因地基的粘土颗粒之间发生流变变位而产生的沉降,这种沉降量值更小。当支承地层软弱时,地基的沉降量大而不均匀现象明显,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发展,最终导致建筑物损伤或破坏。(2) 地基不均匀。地基各部分的软土层厚度不均匀,或建筑物跨建在不同类型地基上,例如,未固结地基上的建筑物,或松砂土层地基上的建筑物,在建筑物重量作用下,各部分地基变形性能不同,造成沉降不

19、均匀。(3)地基状况改变。地下水位下降将引起较大区域的地基状况改变。地下水过量开采区内,常出现大批房屋开裂现象。如某城市因开采过量地下水,一些沉降早已稳定的已有建筑物,又突然大幅度沉降,相反,地下水位上升会出现建筑物上抬现象。地下水位变化造成问题的特点是影响面积大,往往几十栋或上百大栋建筑物同时出现问题,或者倾斜一致,或开裂情况基本一致。某些工业园,因局部开采地下水过量,造成所谓局部漏斗状缺水区,周围建筑物会向漏斗中心倾斜。与地下水开采过量类似的还有地下采掘区,特别是采空后的塌陷区,会对支承地基造成影响。(4)地基侧移。当建筑物附近有深挖基础工程,或建筑物靠近江、河、湖、海岸边时,在建筑物重量

20、作用下,地基不但会发生沉降,而且粘土层还会出现向某一方向滑动的现象。这种滑动过程缓慢持续,年代越久越明显,其结果是地基倾斜。(5)地基干燥收缩。设有较大热源的建筑物,例如锅炉房等,会有持续热量传导到建筑物某部分地基,使这部分地基粘土层水份大量蒸发,体积收缩较其他部分大,从而发生较大沉降。建筑物建成后,在使用阶段,由于生产和生活活动变化,使用功能的扩充、变更,使用失误等因素,都会使上部作用发生变化,当上部作用变化大、时间长时,地基和基础就会有所反应,基础结构和上部结构的影响:(1)采用不同基础结构,如建筑物的一部分由支承桩支承,另一部分则由被加固的地基支承,则基础结构的沉降不一样,必将引起整体结

21、构不均匀沉降。这种情况也会产生在建筑物各部分重量显著不同或不同工期内进行改造、扩建的工程中;(2)基础结构各部分差异较大,使用同一种基础结构形式,但如果基础底面积、桩长度、桩间距、基础埋深等明显著不同时,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3)大面积堆载作用,如工业厂房靠近桩根处堆放大量钢材,将出现厂房柱向堆放重物侧倾斜,造成吊车卡轨、无法正常运行。在设备更新、重大设备增多时,地面作用增大,也会造成局部不均匀沉降。(4)建筑物改造、扩建,由于上部荷载增加,导致基础荷载局部增加。也可能因使用要求,作局部拆除,减少了基础荷载,随着荷载条件变动,也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人为改变房屋结构周围的建筑:(1)在已有建筑物附

22、近开挖基坑,采用排水方法处理地下水时,会使局部地下水下降,地基失去水的浮力,土的有效重量增加,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另外,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使已有建筑物的木桩、钢桩等基础暴露于大气条件下,会造成桩头或桩在地下水位临界处受到腐蚀,造成基础功能损坏而产生沉降。(2)在已有建筑物附近建造新建筑物时,因地基应力互相重叠,使地基荷载加大,也会经常发生新建建筑物地基和基础倾斜现象。倾斜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坏随基础结构和荷载承压面积不同而异。(3)因交通车辆荷载或工厂内机械动力设备如汽锤等的震动,也可能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特别是砂质土地基或地基液化情况下,这一现象会比较突出。6.2.2.2负摩擦力的影响沿海

23、沿江的大城市和工业区大多建在较厚冲积层的平原上,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建筑物每年还在发生地基沉降。沉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原埋土和回填土的重量压缩下部软土层,引起沉降;(2)从软土层下部砂层或砂卵石层中抽取地下水,由于抽水,使空隙水压减少,粘土颗粒间压缩应力增加,从而产生地层沉降。这种地层沉降,从受力情况分析,主要是由于支承建筑物的桩基基体及墩式基础有较大负摩擦引起。沿海沿江地区一般多使用桩基或深基,以桩基为例,支撑桩通过软土地基后尖桩达到持力层时,桩的周围有动摩擦阻力F和桩尖阻力Q支撑建筑物,单桩的承载力P=F+Q。然而,在沿海沿江的回填地基上,由于没有压紧的粘土层,或取水过多,或回填土地基正

24、规压密粘土层,因压密而产生地基沉降,这时桩的支撑机理完全不同。桩在持力层上是坚固不动的,而桩周围的地基沉降时,在桩周围的表面上有向下作用的摩擦力,使桩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当地基不下沉时,桩周围的摩擦力为阻力,而地基沉降时,这种摩擦力因反方向作用而成为一种附加外力,作用在桩上。凡是因摩擦力而引起不均匀沉降的损伤和事故,都是因为桩尖压入持力层中,支撑地基屈服、桩截面强度不足等原因引起。当支持层为坚硬岩基时,将造成桩体破坏。6.2.2.3地基土膨胀作用在山区施工的建筑工程,一般利用山土作为建筑物的回填土。若含膨胀土、粘土矿物质和岩石较多,由于吸水膨胀,产生膨胀地压,使地基强度降低。另外,地基的冻胀也会

25、产生相同效果,地基膨胀一般有如下几种:吸水膨胀;矿物的化学变化;天然地基的荷载或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应力释放;潜在应力释放;地基的冻膨胀。其中,产生膨胀压的主要原因是吸水膨胀,土和岩石所含有的矿物成分,一般有粘土矿物、长石、石英和方英石等。粘土矿物中有蒙脱石、高岭土等。蒙脱石是在两个硅晶格之间夹有一个八面体晶格的结构,而且是不饱和、不带电、各结构单位通过阳离子置换进行结合,其结合力比氢结合能力还弱,所以水很容易进入其间。因此,凡含有蒙脱石不多的土,随吸水量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膨胀量和膨胀压力的影响因素是:含有粘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含有间隙水的电解质浓度;间隙大小和分布状况;含水量

26、;土粒子大小;土的构造;上部荷载的大小等。一般来说,膨胀量越大的土,膨胀速度越快,根据蒙脱石的含量不同,其体积膨胀也不一样。6.2.2.4地基冻土作用一般来讲,温度下降使地基中的液体由液相变成固相的膨胀过程称为地基冻胀,在土壤中就是水份冻结现象。冻胀现象由地表向地下深处发展,由于冻结作用,土层中形成了冻结层和非冻结层,其分界面形成霜柱,随着温度降低,分界面逐渐向下移动,霜柱层加厚,引起地层隆起,这种现象叫冻胀。冻胀是冻结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冻胀现象多发生在寒冷地区,非寒冷地区的冷冻藏库工程也会发生。一般现象是门窗完好而墙壁产生裂缝和倾斜,或者地下桩逐年抬高。当土壤中的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较大空

27、隙中的水冻结成冰,周围未冻结的水层也开始冻结,而后相互联接形成较大的冰层,冻胀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土质。从定性的角度,粉砂最易冻胀,砂层和粘土层不易冻胀。冻土的融解期,冻胀越大的土,地基软化越明显。土层中水和土的含水量与土的透水性及地下水有关;霜柱生成过程是地下水不断被吸收的过程,地下水对霜柱的发展影响很大,即冻胀速度与土的透水系数和毛细管上升高度成正比,与冻结线到地下水面的距离成反比;当温度低时,土的冷却速度快,温度高时,土的冷却速度慢,与冻胀有直接关系的是冻结面的冷热程度。地面温度对冻胀产生影响。假设从冻结面到冻土一侧得到的热量为Q1,从未动一侧,流入冻结面的热量为Q2,在冻结面,由水变成冰

28、所发出的潜在热量为q,分4种情况:(1) Q1Q2,冻土融解,冻土面后退;(2) Q1Q2,处于平衡状态,冻结面不动;(3) Q1Q2=q,冻结面不动,冻层析出;(4) Q1Q2q,冻结面发展。地基上部荷载越大,其冻胀量越小。土粒空隙越小,冰的冻胀力越大。对于冻胀性较强的土,冻结面的冻胀力可达0.50.7MPa,但也随地面约束力的不同而异。所以,建筑物的基础或地下梁等受冻胀时,将会受到较大的冻胀力作用,使建筑物受到损伤。处于寒冷地区的建筑物,在已被冻结的基础周围,因冻结土融化时冻胀,而被浮起的基础下部处于悬空状态,当砂土挤入后,基础就再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如果这种冻胀或融解反复进行,基础就会

29、被逐年抬高。其次,冻胀严重时,因地基软弱,地耐力下降较大,容易引起不均匀沉降,基础悬空的现象会更严重。相反,对大型冷藏库、液化天然气地下贮罐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人工冻结时,结构物的冻胀属于地面冻胀,在冷藏库的中部冻胀可达几厘米,导致地板开裂。6.2.2.5建筑物的结构裂缝和变形建筑物的结构裂缝和变形,是指由于建筑设计不合理及施工不当等原因,建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均匀下沉,产生倾斜、裂缝等变形。当墙体受到水平力作用时,产生剪切变形(呈棱形状态),使墙内产生斜向拉力和压力,当主拉力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墙体产生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也会使建筑物产生这种变形,主要是由于竖向

30、引起的强制变形,使建筑物的外墙产生裂缝。建筑物的弯曲导致建筑物部分基础悬空,使荷载转移到其余部分。地基相对上凸时,两端部分悬空,荷载向中央集中。因此,在地表相对上凸的正曲率作用区,建筑物形成倒“八” 字型破裂,如图6-3(a);在相对下凹的负曲率区,中央部分悬空,荷载向两端集中,此区房屋常见正八字型破裂图6-3(b)所示。图6-3 墙体裂缝(a)正“八”字型;(b)倒“八”字型地下开采时,地面水平变形出现在开采边界上方地表,煤柱一侧出现拉伸,采空区一侧出现压缩。房屋对地表的拉伸变形较敏感,位于拉伸区的房屋,基础底面受来自基础的外向摩擦力,基础侧面受来自地基外向水平推力的作用。由于一般房屋抵抗拉

31、伸作用的能力很小,因而不大的拉伸足以房屋使开裂。采动地表压缩变形对房屋的作用是通过地基对基础的推力与底面摩擦力来施加,但作用力方向与拉伸时相反。一般砖式建筑物对压缩变形有较大的抗力,也就是说,建筑物承受拉伸比受压缩敏感。但当压缩变形过大,照样可损害建筑物。而且,过量的压缩作用将使建筑物发生挤碎性破坏,其破坏程度比拉伸破坏更严重。这种破坏往往集中在结构薄弱处,例如,夹在两坚固建筑物之间的建筑物受到的破坏可能要严重些。 6.3监测内容与方法 工程建(构)筑物变形监测量变形量,主要有沉降(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挠度和扭转。根据变形量及观测对象可将工程建(构)筑物的变形测量分为若干项目:滑坡观测

32、、基坑回弹观测、沉降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日照与风振观测。对一项具体的变形监测工作,其内容一般是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监测目的等因素决定,般要求:(1)有明确的针对性;(2)要全面考虑,以便能正确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变形情况,了解其规律,达到观测目的。6.3.1 监测内容建(构)筑物的结构裂缝和变形,是指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基础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在一定时间、一定区段内所产生的裂缝、变形,有关数据的测量及分析、处理的目的在于监视建(构)筑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反应;同时也是验证地质勘察和结构设计的可靠程度,研究其变形的原因和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建筑变形包含建筑物本身(基础与上部)、建筑地基及场地变形。对建筑物上部结构,从变形监测角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倾斜观测。测定建筑物顶部由于地基存在差异沉降或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垂直偏差。(2)位移观测。测定建筑物因侧向外力或荷载作用,而产生的水平位移量。(3)裂缝观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