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4.46KB ,
资源ID:108813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813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发酵工艺学.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发酵工艺学.docx

1、发酵工艺学 发酵工艺学复习题1、发酵:工业上,人们利用微生物生长与代谢性能,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过程,统称为发酵。2、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生长及物质代谢规律,大量生产人们所需产品的理论及工程技术体系。3、发酵工艺学:也称为发酵工程学,为研究与利用微生物生长及物质代谢规律,探讨提高发酵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性能及质量的工艺流程、技术条件控制等发酵各环节的理论及技术体系。4、前体:就是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就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提高的化合物。5、促进剂:就是指那些既非细胞生长所必

2、须的营养物,又非前体,但加入后却能提高产量的添加剂。6、抑制剂:在发酵过程中,抑制某些代谢途径,刺激相应其她代谢途径更加活跃以改变,从而获得更多产品的添加剂。7、发酵生长因子:从广义上讲,凡就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均称生长因子。8、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她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与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9、连消:连消也叫连续灭菌,就就是将将配制好的并经预热(6075)的培养基用泵连续输入由直接蒸汽加热的加热塔,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灭菌温度

3、(126132),然后进入维持罐(或维持管),使在灭菌温度下维持57分钟后再进入冷却管,使其冷却至接种温度并直接进入已事先灭菌(空罐灭菌)的发酵罐内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其过程均包括加热、维持与冷却等灭菌操作过程。10、对数残留定律:在高温灭菌时,菌的死亡速率与任一瞬间残留的活菌数N成正比。11、生理性酸性物质:经微生物代谢等作用后能形成酸性物质使培养基pH值下降的营养物质。12、生理性碱性物质:经菌体代谢后产生碱性物质使培养基pH值上升的营养物质。13、分解代谢物阻遏:当菌体利用葡萄糖作碳源进行生长时,葡萄糖分解产物能阻遏参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的酶系生成,从而影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14、限制性基

4、质: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有一定的依赖关系,当底物浓度很小,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成正比,此时基质叫限制性基质。15、反馈抑制:酶促反应的终产物抑制代谢途径第一个酶的活性。16、分批培养 :简单的过程,培养基中接入菌种以后,没有物料的加入与取出,除了空气的通入与排气。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营养成分的浓度与产物浓度等参数都随时间变化。17、连续培养:发酵过程中一边补入新鲜料液一边放出等量的发酵液,使发酵罐内的体积维持恒定。达到稳态后,整个过程中菌的浓度,产物浓度,限制性基质浓度都就是恒定的。18、补料分批培养:在分批培养过程中补入新鲜的料液,以克服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发酵过早结束的缺点。在此过程中

5、只有料液的加入没有料液的取出,所以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体积比发酵开始时有所增加。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采用这种方法很多。20、临界氧浓度:指不影响菌的呼吸所允许的最低氧浓度。21、氧饱与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22、饱与溶氧浓度: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23、菌种:用于微生物发酵生产或培养的母代微生物,实际生产中,通常将经过人工培养的用于发酵生产的纯细胞或菌丝体连同培养基质一同叫做菌种。24、接种:将菌种或种子液接入种子罐或发酵罐的过程。25、双种:两个种子罐种子接种到一个发酵罐中。26、倒种:一部分种子来源于种子罐,一部分来源于发酵罐。27、初级代谢产物:就是指微生

6、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初级代谢产物。28、次级代谢产物:从初级代谢途径中形成分枝代谢途径,并用初级代谢产物生成与菌体生长繁殖无关的物质或功能还未明的化合物,这个过程称次级代谢。29、种龄:指菌种细胞在种子罐中的培养时间,通常就是指种子罐中培养的菌体在移入下一级种子罐或发酵罐前的培养时间。30、接种量: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接入种子的体积与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之比。31、染菌:发酵过程中除了生产菌以外,还有其它菌生长繁殖。32、发酵热 :所谓发酵热就就是发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净热量。什么叫净热量呢?在发酵过程中产生

7、菌分解基质产生热量,机械搅拌产生热量,而罐壁散热、水分蒸发、空气排气带走热量。这各种产生的热量与各种散失的热量的代数与就叫做净热量。发酵热引起发酵液的温度上升。发酵热大,温度上升快,发酵热小,温度上升慢。33、搅拌热 :在机械搅拌通气发酵罐中,由于机械搅拌带动发酵液作机械运动,造成液体之间,液体与搅拌器等设备之间的摩擦,产生可观的热量。搅拌热与搅拌轴功率有关。34、接种量:移入种子的体积接种后培养液的体积35、种子扩大培养 :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36

8、、染菌率:总染菌率指一年发酵染菌的批(次)数与总投料批(次)数之比的百分率。染菌批次数应包括染菌后培养基经重新灭菌,又再次染菌的批次数在内。37、培养基:广义上讲培养基就是指一切可供微生物细胞生长 繁殖所需的一组营养物质与原料。同时培养基也为微生物培养提供除营养外的其它所必须的条件。二、填空题:1、淀粉水解方法有( 酸法 )、( 酶法 )与( 酸酶结合法 )。2、根据微生物生长速度与产物合成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发酵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就是( 生长偶联型 )、( 非生长偶联型 )与( 混合生长偶联型 )。3、在厌氧条件下,向高速发酵的培养基中通入氧气,则葡萄糖消耗减少,抑制发酵产物积累,即呼吸抑

9、制发酵的现象叫( 巴斯德效应 )。4、( 高温灭菌 )的原理就是高温使微生物蛋白质变性失活。5、常用的干燥方法有( 对流加热干燥 )、( 接触加热干燥 )与( 冷冻升华干燥 )等。6、发酵醪中菌体分离一般采用( 离心分离 )与( 过滤分离 )方法。7、发酵热包括( 生物热 )、( 搅拌热 )、( 蒸发热 )与( 辐射热 )。8、发酵过程中,调节PH值常用方法有( 添加CaCO3法 )、( 流加氨水法 )、( 添加缓冲剂法 )乃至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通过适量补充( 葡萄糖 )实现了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等。9、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灭菌 )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

10、物的扩散。10、在混合菌样中获得纯菌株的方法主要有( 稀释涂布平板法 )与( 划线平板法 )等。1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pH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 营养成份的消耗 )与( 代谢物的累积 )等。12、消泡主要采用( 物理消泡 )与( 化学消泡 )两种方法。13、微生物发酵培养(过程)方法主要有( 分批培养 )、( 补料分批培养 )、( 连续培养 )、( 半连续培养 )四种。14、微生物生长一般可以分为( 调整期 )、( 对数期 )、( 稳定期 )与( 衰亡期 )。15、发酵过程控制的目的就就是得到( 最大的比生产率 )与( 最大的得率 )。16、菌种分离与筛选的一般过程( 采样 )、(

11、 富集 )、( 分离 )、( 目的菌的筛选 )。17、富集培养目的就就是让( 目的菌 )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18、根据工业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培养法可分为( 好氧培养 )与( 厌氧培养 )两种。19、微生物的培养基根据生产用途只要分为( 孢子培养基 )、( 种子培养基 )与( 发酵培养 )。20、发酵工业中常用灭菌方法:( 化学灭菌 )、( 射线灭菌 )、( 干热灭菌 )、( 湿热灭 )。21、常用工业微生物可分为:( 细菌 )、( 酵母菌 )、( 霉菌 )、( 放线菌 )四大类。22、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代谢参数中物理参数有( 温度 )、( 压力 )、( 搅拌转速 )、( 功率

12、输入 )、( 流加数率与质量 )等。23、环境无菌的检测方法有( 显微镜检查法 )、( 肉汤培养法 )、( 平板培养法 )、( 发酵过程的异常观察法 )等。24、染菌原因有:( 种子带菌 )、( 发酵设备渗漏 )与( 发酵过程控制或管理不善 )等三个方面。25、实验室中进行的发酵菌液体发酵方式主要有四种:( 试管液体培养 )、( 浅层液体培养 )、( 摇瓶培养 )、( 台式发酵罐 )。26、发酵高产菌种选育方法包括 ( 自然选育 )、( 杂交育种 )、( 诱变育种 )、( 基因工程育种 )、( 原生质体融合 )。27、发酵产物整个分离提取路线可分为( 预处理 )、( 固液分离 )、( 初步纯化

13、 )、( 精细纯化 )与( 成品加工 )等五个主要过程。28、发酵过程主要分析项目有( pH )、( 排气氧 )、( 排气CO2 )与( 呼吸熵 )、( 糖含量 )、( 氨基氮与氨氮 )、( 磷含量 )、( 菌浓度 )与( 菌形态 )等。29、微生物调节其代谢采用( 酶活性 )、( 酶合成量 )、( 细胞膜的透性 )。30、工业微生物菌种可以来自( 自然分离 ),也可以来自从( 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 )单位获取。31、发酵工业上常用的糖类主要有( 葡萄糖 )、( 糖蜜 )。32、工业发酵方式根据所用菌种就是单一或就是多种可以分为( 单一纯种发酵 )与( 混合发酵 )。三、选择题1、在微生物发酵工

14、程中利用乳酸杆菌生产乳酸的发酵属于( B )。A.好气性发酵 B.厌气性发酵 C.兼性发酵 D.好厌间歇发酵2、配料较粗,营养丰富,完全,C/N合适,原料来源充足,质优价廉,成本低,有利于大量积累产物。这些就是( D )的一般特点。A.选择培养基 B.保藏培养基 C.种子培养基 D.发酵培养基3、生物反应器间歇操作,在发酵过程中,不断进行通气(好氧发酵)与为调节发酵液的pH而加入酸碱溶液外, 与外界没有其它物料交换。这种培养方式操作简单, 就是一种最为广泛使用的方式,称之为( D )。A.连续发酵 B.半连续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D.分批发酵4、要求发酵设备现代化程度高、体系内营养物浓度与产

15、物浓度始终一致、菌种容易发生变异的问题无法解决这种发酵方式就是( A )。A.连续发酵 B.分批发酵 C.补料分批发酵 D.半连续发酵5、菌体的倍增时间就是( B )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A.细胞质量 B.菌体浓度 C.菌体种类 D.呼吸强度6、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产物的类型主要包括( A BCE )A.产物就是微生物菌体本身 B.产品就是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 C.产品就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 D.产品就是微生物代谢的转化产物 E.产品就是微生物产生的色素7、引起发酵液中pH下降的因素有( BCDE )A.碳源不足 B.碳、氮比例不当 C.消泡剂加得过多 D.生理酸性物质的存在 E.碳源较多8、培养

16、基灭菌就是否彻底,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成败,灭菌失败主要不良后果包括( ABDE )A.杂菌污染造成生产能力的下降 B.杂菌产物使目的产物的提取与分离变得非常困难C.菌种发生遗传变异 D.改变反应介质的pH值,使生物反应发生异常变化 E.杂菌可能会分解产物,使生产过程失败9、过滤除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BDE )A.把吸气口吸入的空气先进行压缩前过滤进入空气压缩机B.从空气压缩机出来的空气( 0、2MPa,温度120150oC),冷却至适当温度(2025oC)C.除去油与水,再加热至3035oCD.最后通过总空气过滤器与分过滤器除菌E.获得洁净度、压力、温度与流量都符合工艺要求的灭

17、菌空气10、微生物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因此工业上的“无菌”必须达到灭菌后的培养基感染率( B )A.0 B、1-2% C、5-10% D、不耐高温组分经巴斯德消毒法即可11、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有哪些?( ABCDEF )A、控制菌种传代次数; B、创造良好的培养条件; C、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移种传代; D、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E、讲究菌种选育技术; F、定期进行分离纯化。12、工业发酵产品的一般生产流程为( ABCDE )(注意:顺序不可颠倒)A、培养基制备; B、无菌空气制备; C、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D、发酵培养 E、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13、过滤除菌的机理就是( A

18、BCDE )A直接拦截 B惯性冲击 C间接拦截 D扩散拦截D重力沉降 E静电吸附14、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就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参数,其中物理参数包括( ABCD )A.温度 B.罐压 C.搅拌转速与搅拌功率 D.空气流量 E.菌体接种量15、分离一般细菌时为了抑制霉菌与酵母菌的生长往往加入( D )。A.链霉素与氯霉素 B.青霉素与链霉素C.氯霉素与青霉素 D.放线酮与制霉菌素16、发酵过程中,出现了污染,工人们进行了如下处理:a、 严控发酵液流失;b、 彻底清理生产环境; c、 停产一段时间;d、 调换生产菌种。这就是( A )污染。A.噬菌体污染 B.细菌污染 C.霉菌污

19、染 D.多种微生物污染17、发酵初期提高底物浓度可以延长微生物的( B )从而提高发酵的容量产率与产物浓度 。A.延迟期 B.指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退期18、微生物发酵工程的特点包括许多方面,其中( B )与( D )就是重要的特点。A.生产前无需准备,不产生需要处理的废物B.生化反应就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的C.原料需精制后使用D.能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的转化反应E.底物能完全转化成目的产物、19、微生物工业生产中常用原料(培养基成分)必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ABCE )A.可发酵性物质含量高、对菌体无毒 B.价格低来源丰富 C.非发酵性物质的含量低 D.均对产物的质量无影响 E.不引起

20、环境问题20、分批培养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接种后、除氧之外,一般都不向系统内添加与除去任何物质。因此,分批培养系统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支持微生物的增殖。菌体生长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ABCDE )A.延迟期 B.对数生长期 C.减速期 D.静止期 E.衰退期21、生物产品的后处理过程一般包括( ADBCE ) (注意:顺序不可颠倒)A.培养液的预处理 B.产物初提取 C.初步纯化 D.浓缩 E.精制22、发酵过程中较常测定的参数有( ABCDE )A.温度 B.罐压 C.空气流量 D.pH E.溶氧23、在发酵工艺控制中,主要就是控制反映发酵过程中代谢变化的工艺参数,其中化学参数包括( A

21、BCE )A.基质浓度 B.pH C.产物浓度 D.溶氧浓度E.排气中O2与CO2含量。24、酵母菌培养过程中的生长曲线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生长时期,其中适于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时期就是( C )A、a B、b C、c D、d25、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 C )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D、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26、下面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断,正确

22、的就是( A )A、 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B、 发酵的最适温度C、 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D、 无法判断27、发酵法生产酵母菌时,正确的措施就是 ( C )A、密闭隔绝空气 B、用萃取、离子交换获得产品C、在稳定期获得菌种 D、使菌体生长长期处于稳定期29、下图就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C )。A.丁物质既就是酶催化生成的产物,又就是酶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结合导致酶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与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

23、30、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就是( C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31、图甲就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就是( )A. B. C. D.32、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

24、“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就是( A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与能源C.“以氮代朊”就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就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33、大肠杆菌某个品系能够合成干扰素,一制药厂引进该品系菌株后对其培养研究。在特定的培养基中,接入少量菌种后,每3 h测定一次菌体密度与培养基的pH,并作记录。但由于一时疏忽弄乱了记录的顺序。请根据右表的记录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就是( D )A.该品系大肠杆菌的培育就是采用了基因工程的方法B.可

25、以通过培养基的pH由大到小调整记录顺序C.样本pH为6.43,菌体密度为2.2x104就是培养到24 h时测量的结果D.样本PH为6.37,菌体密度为2.0x104时,处于细菌生长的对数期四、判断题(对的在下面的表格中打“”,错的打“”)1、柠檬酸发酵主要防止前期染菌。( )2、疫苗深层培养,如果中期染菌不严重,考虑继续发酵。( )3、介质过滤除菌,必须保证介质之间的孔径小于细菌直径,才能达到除菌目的。( )4、发酵醪需先进行菌、液的分离,才能进行后续的提取与精制过程。( )5、谷氨酸发酵中,加速TCA循环有利于产物积累。( )6、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需要供氧。( )7、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通气

26、量的提高,溶氧系数也增大。( )8、为了提高发酵效率及便于控制,在整个发酵期内,我们要选定一个最适温度,控制发酵在该温度下进行。( )9、一般来说,种子培养基的碳氮比低于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比。( )10、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11、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就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就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就是否有菌落产生。( )12、在发酵工业中,突破微生物原有的代谢体系,可通过选育营养缺陷型菌株、选育抗反馈调节突变株、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等方法,促进微生物代谢向目标产物合成进行,以大幅度提高

27、发酵产量。( )13、酒精发酵为生长偶联型,青霉素发酵为非生长偶联型,谷氨酸发酵为混合生长偶联型。( )14、发酵过程工艺控制的主要有化学参数、溶解氧、PH等。( )15、富集培养目的就就是让目的菌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16、在发酵过程中,当溶解氧浓度低于临界氧浓度,呼吸强度随着氧浓度增加而增加。( )17、发酵液中溶解氧浓度超过临界氧浓度,呼吸强度不随溶解氧浓度变化而变化。( )18、发酵液中氧的传递符合“双模理论”,即氧气在气液两相中的传递规律。( )19、发酵工业所称的灭菌彻底容许千分之一的灭菌失败。( )20、对数穿透定律可概括为,空气通过单位滤层后,空气中微粒浓度下降

28、量与进入此介质的空气中的微粒浓度成正比。( )21、发酵生产中,接种量的多少与发酵进程有重要关系。一般来说,生长快的菌株,接种量可以小一些,生长慢的菌株接种量要大一些。( )22、细菌,繁殖快,接种量一般为 110;霉菌、放线菌繁殖慢,接种量大,一般为715;酵母菌两者之间,通风时快,不通风时慢,一般为10。( )23、摇瓶提高溶氧可考虑减小装液比,增加摇床转速,不会造成染菌的情况下减少瓶口砂布层数等方法。( )24、合理选择发酵罐罐型,增加高径比,适当提高通气量,适当提高搅拌速度以及综合提高Kla等,就是提高发酵溶氧量的常用方法。( )25、工业发酵的一般生产工艺流程就是:培养基制备;、无菌

29、空气制备;、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发酵培养;、通过化学工程技术分离、提取、精制。( )26、连续发酵,设备利用率高、生产能力大,没有中间清洗及杀菌,没有发酵适应期,所以生产周期短。( )27、连续发酵能够连续化、自动化生产,发酵稳定、便于管理,因补料刚好弥补流出发酵液量,因此菌浓恒定。( )28、发酵液中的体积氧传递方程OTR=KLa (C* CL ),KLa以氧浓度为推动力的容积氧传递系数,反映了设备的供氧能力 。( )29、从环境中分离目标微生物时,一般必须进行富集培养。( )30、自然选育就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自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由于自然突变多为负突变,因此不能用于高性能突变株的筛选

30、。( )31、发酵过程中pH值不可避免发生波动。调节pH值的目的就是使pH适合微生物生长,只要生长适合了,对代谢产物的影响不大。( )五、简答题1、发酵过程糖代谢、氮代谢有什么规律,为什么?答案要点:(1)糖代谢:特别就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就是补料的标志之一;(2)氮代谢:氨基酸被利用后产生NH3 ,pH会上升;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3)微生物生长与产物合成与糖代谢有密切关系。糖的消耗反映产生菌的生长繁殖情况,反映产物合成的活力。菌体生长旺盛糖耗一定快,残糖也就降低得快。通过糖含量的测定,可以控制菌体生长速率,可控制补糖来调节pH,促进产

31、物合成,不致于盲目补糖,造成发酵不正常。(4)氮利用快慢可分析出菌体生长情况,含氮产物合成情况。但就是氮源太多会促使菌体大量生长。有些产物合成受到过量铵离子的抑制,因此必须控制适量的氮。通过氨基氮与氨氮的分析可控制发酵过程,适时采取补氨措施。发酵后期氨基氮回升,这时就要放罐,否则影响提取过程。2、常用的碳源有哪些?常用的糖类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答案要点:(1)碳源:糖类(淀粉、葡萄糖、蔗糖等)、油脂(动、植物油)、有机酸(琥珀酸、柠檬酸、乳酸、乙酸等)与低碳醇(甲醇、乙醇等)。(2)常用糖类及碳源:葡萄糖,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葡萄糖,但常引起葡萄糖效应,应注意;糖蜜,就是制糖生产时的结晶母液,它就是制糖工业的副产物。主要含有蔗糖,总糖可达50%75%。一般糖蜜分甘蔗糖蜜与甜菜糖蜜葡萄糖蜜。除糖份外,含有较多的杂质,其中有些就是有用的,但就是许多都会对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进行预处理。淀粉、糊精,缺点:难利用、发酵液比较稠、一般2、0%时加入一定的-淀粉酶。成分比较复杂,有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等等。优点:来源广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