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9.41KB ,
资源ID:108808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808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docx

1、第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 对外贸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国家的产生(社会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物质条件) 概念: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 对外贸易法第二条第二款作了这样的定义:本法所指的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规模通常用一定时期一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来表示。两个明显

2、特征:1、对外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2、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显著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演变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1.迅速与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贸易关系,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2.大量进口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如钢材、有色金属、化工原料、橡胶、机床、拖拉机、化肥、农药、车辆、船舶、飞机、石油以及稳定市场等的棉花化纤、砂糖、纸张、手表等物资。3.出口大豆、桐油、茶叶、猪鬃、肠衣、蛋品、厂丝、

3、钨砂、水银和绸缎等。4.进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 11.35亿美元增长到1952年的19.41亿美元,增长了71%,其中进口额从5.83亿美元增长到11.18亿美元,增长了49.1%。(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对外贸易围绕着该任务扩大内外物资交流,积极增加出口,换回我国生产和建设所需要的机器、工业器材、原料以及其他物资。 进口了前苏联的56个大型项目和东欧的68个项目。 1957年,进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了1.73倍。(三)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

4、965)1958年国民经济出现“大跃进”,1959年对外贸易额增到43.81亿美元,比1957年增加41.2%。1959年开始的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以及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对外贸易大幅度下降,1962年降为26.63亿美元,倒退为1954年的水平。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对经济进行调整。从前苏联的贸易开始转向西方,从西方进口了大量的粮食、糖、动植物油、棉花、化纤、化肥等支援国内市场,消费资料进始转向日本和欧盟市场,轻工业产品 棉纱、棉布、罐头、缝纫机、自行车、搪瓷、球鞋、闹钟、洗衣粉等,到1965年出口额恢复到22.98亿美元,提前偿还了对前苏联的全部债款。进出口总额为42.45亿美元。(四)

5、“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1966-1978)1966年开始的文革,再次使中国的对外贸易陷入了徘徊不前的局面。1.1967-1969年,对外贸易连年下降,1969年对外贸易额只有40.3亿美元,比1966年下降 了12.7%.2.1970-1975年。1973年进出口总额超过109.7亿美元,以后连年上升,1975年达到147.5亿美元。3.1975年11月,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1976年比1975年下降了8.9%,在世界的位次下降为34位。改革开放前1953年-1978年出口额占世界比重:由1.23%下降到0.75%,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由17位下降到 32位。(五)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19

6、78年:206亿美元2003年:8512亿美元2004年:11547.4亿美元2005年:14221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005年是1978年的69倍2006年:17606.9亿2007年: 21738.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1千亿美元增长到1万亿美元:美国:20年德国:26年中国:16年2007年贸易额据海关统计,2007年进出口总值为2173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2亿美元,增长20.8%。;顺差2622亿美元,增长47.7%。2007年比2001年增长了4.26倍。 在世界中的位次1978年:321989年:15

7、1997年:102001年:62002年:52003年:42004年: 32005年: 32006年:32007年:2历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 世界十大贸易国世界十大进出口国20012005年GDP前十位国家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显著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为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很可能世界第一。2007年的贸易顺差额比2001年增长了11.6倍。 问题贸易顺差是否越多越好?有怎样的影响?外贸顺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一)贸易顺差的概况 (二)外贸顺差的特点1、从贸易方式上看,集中在加工贸易2007年,加工贸易顺差:2492亿美元,是贸易顺差总额的0

8、.95倍。每100美元加工贸易,产生30美元左右的顺差。 2、从地区结构看,贸易顺差集中在美欧国家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是主要来源地,2007年对三者顺差4691亿美元。其中,对香港1716亿美元,对美1633亿美元,对欧盟1342亿美元,而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则是逆差的主要来源地,2007年对四者逆差1712.5亿美元。对美欧等顺差增幅远高于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2007年前10位贸易逆差来源地3、从贸易主体看,非国有经济成为推动贸易顺差激增的主要力量2007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1361亿美元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实现顺差1709.9亿美元国有企业是唯一逆差的企业类型,

9、全年贸易逆差达到449亿美元,4、从商品结构上看,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2007年,工业制成品实现顺差4436.3亿美元。其中:机电产品实现贸易顺差202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实现贸易顺差609亿美元2004 年2007 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走势影响 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提高了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 缓解产能过剩问题 拉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 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经济增长的外在风险 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贸易顺差是否超过了警戒线? 通常用贸易差额与当年进出口总额相比,在10%以内的为基本正常,这个“10%”也可称为贸易失衡“警戒线”。2007年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约

10、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12%。从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德国看,自1952年到2006年的55年间,对外贸易均为顺差,2002年贸易顺差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2004年和2005年均超过1900亿美元。其中贸易不平衡度超过10%的年份就有12年,最高达12.7%,超过我国目前的贸易不平衡程度。二、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即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外贸易中各类商品的组成,即某类商品进出口贸易额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它可以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商品结构分类对外贸易商品结构(Foreign Trade by Commodity structure

11、)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各种商品组成部分在贸易总体中的地位、性质及相互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国际通行的对进出口商品的分类是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行的,SITC将进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SITC是联合国秘书处为了对国际贸易商品进行分类于1945年拟定的,后于1960年和1974年修订。1974年修订的SITC,把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SITC类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包括肉及肉制品、

12、乳品及蛋品、谷物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糖及糖制品、咖啡、茶等类 饮料及烟草 包括饮料烟草及其制品。类 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 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 类 动植物油,油脂和蜡 类 化学品和有关产品 类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包括皮革、皮革制品、橡胶制品、木制品、纸制品、纺纱、织物及有关产品、矿冶产品金属制品等。类 机械和运输设备 类 杂项制品 (卫生 、水道、供热及照明设备、家具、服装及衣着附件、旅行用品、玩具、鞋类、文具用品、科学仪器、钟表等)类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一)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Primary Commodity)指未经加工或因销售习惯而略作加工的产品。0-4类

13、商品,包括食品,饮料,农矿原料,动植物油脂和燃料五大类。工业制成品(manufactured commodity),指由工业部门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所得的产品,包括中间产品和最终用品,5-9类大类经济类别分类 -BEC分类大类经济类别分类 (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由联合国颁布的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它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BEC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

14、NA)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3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世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改革开放前,出口商品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1953年,初级产品占总出口的79.4%,工业制成品20.6%.1981年,工业制成品首次超过初级产品,占出口额的53.7%.但整个“六五”(1981-1985)出口商品结构没有明显改善,维持在55%左右。“七五”期间(1986-1990)出口商品结构极大改善,1986年为63.6%,1990年为81.6%。 “八五”期间(1991-1995年)1991年82.6%,1995年85.6%,2000

15、年为89.8%,2003-2006年约90%左右出口商品结构的几次转变(1)出口商品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花费了40年时间。1953年:,1992年:,2005年94%,世界平均水平78%(2)1986年纺织品和服装取代石油,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为主;(3)1995年,机电产品首次取代纺织品和服装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从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2007年进出口结构累计出口大类出口商品金额单位:亿美元出口的主要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已连续12年稳居出口商品鳌头。56%纺织品服装及纺织纱线约占出口总额的15%鞋类、家具、玩具、箱包等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内部结构200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

16、口规模已达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例为57%,几乎翻一番;在世界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10%,仅次于德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迈入世界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行列。机电产品内部结构2007年,机电仪产品及设备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92.9%,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50.3%,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98.2%。出口前10位的产品依次为:计算机、手机、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板、汽车零部件、存储部件(磁盘驱动器)、电子游戏机、船舶、彩电。目前,我国有48种机电产品出口额世界第一:手提电脑、计算机零附件、显示器、手机、电视机、DVD视盘机、程控交换机、空调机、集装

17、箱、小家电等。 (二)进口商品结构中国进口商品主要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制成品进口占70%-80%。“六五”占75.9%,“七五”占82.6%,“八五”占84%.2005年80.6%,2006年76.4%,2007年74.6%内部结构进口的初级产品主要是谷物、植物油、矿物燃料以及有关原料为主。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包括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主要进口产品具体包括原材料、机械设备和粮油食品、钢材、铝、铜、铁砂、化肥、化工原料、棉花、木材、纸浆、轻工机械、化工机械、汽车及零件、电工设备机床、小麦、糖等。中国的进口结构反映了中国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原料供应,对机电产品的需求

18、居高不下,进口停留在粗放型经营阶段。2007年一般贸易进口主要商品 金额:万美元外贸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一)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Coefficient)或贸易差额系数竞争力指数:i=(Xi-Mi)/(xi+Mi) =某项的净出口额/该商品进出口总额其中Ci表示第i类产品的竞争力指数,Xi与Mi分别表示第i类产品出口值与进口值。介于1与-1之间Ci0,具有竞争力或比较优势;Ci0 缺乏竞争力或处于比较劣势Ci0,中性竞争力或中性比较优势一般Ci0.8,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二)显性比较优

19、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曾被世界银行等广泛用于测算产品的竞争力。美国经济学家贝拉 巴拉萨(Bela Balassa)1965相对出口绩效(Relative Export Performance)公式RCA=(某国某种商品的出口值/世界某种商品的总出口值)/(某国的出口总值/世界出口总值) RCAiJ= XiJ/Xtj/Xiw/XtwXij表示国家j出口商品i的出口值Xtj表示国家j的总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商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出口商品的总出口值如果RCAi

20、j1,i为该国比较优势产品,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经验当RCA大于2.5,表明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当RCA在1.52.5之间,表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当RCA在1.01.5之间,表明具有中等竞争力;当RCA小于1.0,表明竞争力较弱。如浓缩苹果汁的RCA值达6.37,苹果的RCA值为1.08,柑橘的RCA平均值仅为0.43.三、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 贸易市场结构 主要贸易伙伴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一)对外贸易市场结构(Foreign Trade by Regions 贸易地理方向 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是指一国对外贸易的国别或地区构成,即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

21、007年前10位贸易伙伴2007年前10位出口市场2007年前10位进口市场2007年的贸易状况欧盟继续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仍是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我在WTO贸易伙伴对外贸易中排名 我在WTO贸易伙伴对外贸易中排名欧盟继续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3561.5亿美元, 占16.4%出口2451.9亿美元,占20.1%进口1109.6903.1亿美元,占11.6%顺差1342.3亿美元其中,德、荷、英、法、意是中国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占中欧双边贸易总额的72%.欧盟是中国吸收外资的第四大来源地(前三位是中国香港地区、美国和日本)。 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

22、伴欧盟是中国累计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2007年全年,中国从欧盟引进技术占国内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近4成,接近中国从日本、美国技术引进的总和。 美国仍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美贸易额:3020.8亿美元,增长13%,占比13.9%对美出口232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7%.自美进口693.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7.3%。实现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净增191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自1992-2003年,日本连续12年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4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被欧盟、美国赶超,日本现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5年中日贸易总额1844.47亿美元,增长9.9%,占我外贸份额为1

23、3%。,2006年,中日贸易总额2073.5亿美元,出口916.3亿美元,占9.5%,进口1157.1亿美元,占14.6%,贸易逆差240.8亿美元2007年2360亿美元,占比10.9%,出口1020.7亿美元,占8.4%,进口1339.5亿美元,占14%中日贸易占我国贸易的比重,由90年代初期的20%左右,下降到2004年的14.5%,2005年13%,2006年11.8%,2007年的10.9%占日本进出口总额比重:2000年9.9%,2003年15.6%。2004年17.1% 2005年17%占日本17.2%,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日中贸易额进一步接近日美贸易额东盟连续13年成为中国第

24、五大贸易伙伴,2007年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2025.5亿美元,占9.3%出口941.8 亿美元,占7.7%进口1083.7亿美元,占11.3%逆差141.9亿美元中韩贸易发展迅速1992年:50亿美元(中韩建交)2003年:632亿美元,2007年:1599亿美元,占比7.4%出口561.4亿美元,占比4.6%,进口1037.6亿美元,占比10.9%,逆差473.5亿美元韩国2250万就业者中约有150万人从事对中国的进出口业务,如果加上家属,则有300万至400万人靠中国生活。对华出口对韩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占整个出口贡献率的1/3。印度成为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印双边贸易

25、额由2000年的29.1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87.03亿美元,年均增长45%。2007,双边贸易额达到386.5 美元,增长55%。2007年印度是中国第10大贸易伙伴。根据印方统计,2005/2006财年,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对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是手持车载无线电话、抗菌素、煤、焦炭半焦炭、纺织机械及零件等;中国自印度主要进口商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钢材、初级形状的塑料、氧化铝、钻石等。 (二)我国的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90年代初期我国提出的,以降低出口市场集中度,减少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多元化战略”,经过十年努力已初步取得成果。目前我国出口市场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盟

26、、港台为重点,遍布全球的多元化格局。前10位出口省市前10位进口省市四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贸易方式分类我国贸易方式构成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贸易方式分类1.一般贸易 2.加工贸易 3.其他贸易(一)一般贸易方式是指境内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货物。 1.以正常交易方式成交的进出口货物; 2.来料养殖、来料种植进出口货物; 3.进料加工贸易中,对方有价或免费提供的机器设备; 4.旅游旅馆、酒店进口营业用的食品和餐佐料等; 5.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原材料加工产品出口或经批准自行收购国内产品出口的货物; 6.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 7.外籍船舶、飞机在我国境内添加的国产燃料;8.境外劳务合作

27、项目中以对方实物产品抵偿我劳务人员工资所进口的货物(如钢材、木材、化肥、海产品) 9.我境内企业在境外投资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物资等。 (二)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 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1)全额保税,进口产品不交纳税收,包括关税和增值税。(2)商品必须全部复出口,做核销。(3)海关监管方式严格,复杂。 (二)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进料加工出料加工补偿贸易1、来料加工与来件装配 processing on giving materialsassembly on giving

28、 parts由外商提供原辅材料和零部件,由国内企业按照外商提出的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由外商自行在海外市场销售,按双方议定的费用标准收取加工费。 3.出料加工贸易是指我境内原辅料、零部件或半成品交由境外厂商按我方要求进行加工或装配,成品复运进口,我方支付工缴费的交易形式4.补偿贸易国外厂商提供或利用国外进出口信贷进口生产技术和设备,我方企业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的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信贷本息的贸易方式。返销,回购buy back trade 互购 counter purchase,加工贸易和三来一补区别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其中来样加工

29、属于一般出口贸易,不在加工贸易的范围内。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统称为加工装配。 在“三来一补”中去掉来样加工,加上进料加工和出料加工,就是加工贸易的主要内容了。(三)其他贸易方式1.易货贸易 Barter Trade 指不通过货币媒介而直接用出口货物交换进口货物的贸易。 对销贸易(counter trade)译为“反向贸易”、“互抵贸易” 、“对等贸易”,也有人把它笼统地称“易货”或“大易货。 协定记帐贸易(Clearing Agreement Trade)2.边境小额贸易 边境贸易( Frontier Trade)指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地区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之间进行的贸

30、易活动,包括易货贸易、现汇贸易等各类贸易形式。 3.租赁贸易 (Lease Trade) 指承办租赁业务的企业与外商签订国际租赁贸易合同,租赁期为一年及以上的租赁进出口货物。 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e ) 经营租赁(Operating Lease)4.寄售、代销贸易寄售(Consignment)指寄售人把货物运交事先约定的代销人,代销人按照协议规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代为销售,所得货款扣除代销人的佣金和其他费用后,按照协议规定方式将余款付给寄售人的交易形式。加工贸易在我国的发展据统计,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到2007年的9860亿美元,增长了395倍。同期,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从5.7%提高到45%。 1981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的4.8%,自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我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50%后,并一直保持较高比例,2007年占50.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