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8 ,大小:71.17KB ,
资源ID:108715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715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1、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第一次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一、心理学概述第一节、认知过程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 第三节、意志过程 第四节、人格 (一)心理学与心理的概念1. 心理学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心理(1)心理是脑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有规律的反映。大脑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控制的。(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

2、。其中,社会现实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有人的心理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健全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活动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第一节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一、感觉与知觉(一)感 觉1定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

3、觉的作用包括:(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3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

4、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 (反比关系)(2)感觉后像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3)感觉的适应 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如:明适应和暗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

5、作用)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 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 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 (二)知 觉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2特性:()组织性 ()恒常性 ()知觉定势(1)知觉的组织性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

6、整体的功能,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 “主观轮廓”: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2)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组织性的规律: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

7、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的特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3种类: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 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映。(3)知觉定势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常会受到前面曾经从事的活动的影响,从而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也称惯性。知觉定势 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4错觉(illusion)似动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会把那些实际上是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物

8、体,或把在空间位置上非连续变化的物体知觉为连续变化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知觉或似动现象。常见的似动现象有:(1)动景运动(2)诱导运动(3)自主运动(1)动景运动当两个相同的物体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觉得是一个物体在连续地来回运动。(2)诱导运动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情况下,两个相邻物体中的一个产生运动时,我们会把另一个没有运动的物体看作是运动的,这种现象称为诱导运动。(3)自主运动在空旷的视野中注视一个单独存在的固定光亮物,几分钟后我们就会觉得着个光亮物仿佛在原来的位置四周游动,这种现象称为自主运动。感知觉的关系(A)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个

9、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B)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C)通常把感觉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统称感知; (D)感知是认识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感知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有重要意义。第二次 第二章 心理基础三、注意(一)概述: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二)分类:根据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 1.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三)特

10、征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二、记忆(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二)记忆分类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是

11、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 人类所独有。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 运动记忆是以曾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存贮的时间为0.25-2秒短时记忆又叫初级记忆,是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2个“创克”(chunk);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12、。 长时记忆容量非常大;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 (三)记忆过程 (示意图详见课本首页自己所做的笔记)识记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 保持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 再认和重现(回忆)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四)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遗忘规律如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记忆的品质: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牢固性;回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备用性四、思维(一)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特性:间接性

13、、概括性(二)种类 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 (1)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 (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 (三)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

14、结合起来,了解他们的联系并形成整体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异同及关系(联系与标准统一性)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本事属性的认识。思维的品质:(1) 思维的广度 (2) 思维的深度 (3) 思维的灵活性 (4) 思维的逻辑性 (5) 思维的敏捷性 (6) 灵感(顿悟) 五、想象(一)概念: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二)功能:1.具有预见的作用。 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

15、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具有代替作用。 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三)种类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地)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幻想理想空想 (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见过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的新形象。幻想: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 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 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能。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三、情绪的功能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六、表情 七、情绪的理论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emotion)

16、 VS 情感(affection)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区别:情绪情 感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表现外显性表现内隐性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需要角度发生角度稳定程度情绪生物需要较早情境性情感高级的社会性需要较晚稳固性、长期性三、情绪的功能(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

17、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 (二)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体现在:生理活动中、认识活动中。(三)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详见课本首页自己所做的笔记)(四)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 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mood)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绪状态。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迅猛爆

18、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二)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动力性:增力减力 激动性:激动平静 强度:强弱 紧张度:紧张轻松六、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 :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包括:面部

19、表情(facial expression) 、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七、情绪的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三)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经验(恐惧反应)(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

20、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到大脑与身体生理上表现出反应(逃跑心跳等)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到大脑与身体大脑觉知情境的性质(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三)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评价(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生理上表现反应(逃跑、心跳等)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因恐惧而心跳)情绪表达(恐惧反应) 不能解释的身体反应情绪表达(恐惧反应)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因恐惧而心跳)情绪表达

21、(恐惧反应)第三节 意志过程一、意志的定义 二、意志的基本过程 三、意志的特征 四、意志的品质一、定义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人的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二、基本过程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执行决定阶段(完成阶段)1.坚持执行预定的 目标和行为程序;2.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主观决定转化为实际行动。 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三、特征(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 (二)与克服困难

22、相联系。意志活动的核心。(三)以随意活动为基础。意志活动的基础。四、品质1.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第三次 心理基础 第四节 人 格一、概述 二、需要 三、动机与挫折 四、能力 五、气质 六、性格一、概述(一)人格的概念 (二)人格的特征 (三)人格心理结构 (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五)人格特质理论(一)概念: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personality)一般也

23、等同于个性(individuality)。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二)特征:1独特性与共同性生活的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差异带来的影响 2社会性与生物性社会性对于人格的影响3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4整体性内心世界、个体动机、外显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三)结构1.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2.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3. 调节系统自我意识调节、控制与整合(四)影响因素:1.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五)

24、特质理论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根源特质 16个。测量量表为PF。(详见第五次课)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外内向维度、情绪维度和精神质维度。二、需要(一)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根据需要的对象分:物质的需要:主要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精神性需要:表现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和对美的享受的需求及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等根据先天后天分:天然需要:1.内部稳定性需要:如饥、渴、呼吸、排泄、休息、睡眠。2.回避危急

25、的需要:对有害的或不愉快的刺激回避、排除的需要3.性的需要: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需要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接触和愉快等后天需要: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认识和美的享受) 3.社会需要(劳动、交往、社会活动等)(二)需要理论马斯洛(Maslow AH,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三、动机与挫折 (一)动机的概

26、念(二)动机的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一)动机概念动机(motivation)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二)动机种类根据内容分: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 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根据性质分:正确的动机 错误的动机 根据作用分:主导动机 辅助动机根据维持时间分:短暂动机 长远动机 从引起原因分: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三)动机冲突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 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

27、,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双避冲突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4双重趋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四)挫折frustration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四、能力(一)概述: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分类: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

28、 特殊能力 (三)形成发展(四)个别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的类型差异(五)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不断增长,以后逐渐减缓。五、气质(一)概念是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二)特征1.感受性 2.耐受性 3.敏捷性 4.行为的可塑性 5.情绪的兴奋性 6.外倾性和内倾性(三)类型多血质Sanguineous temperament 粘液质 Phlegm temperament 胆汁质Bilious emperament抑郁质Melancholic t

29、emperament 积 极 面消 极 面胆汁质精力充沛,耐受力强常粗枝大,叶缺乏耐心多血质灵活、机敏、反应迅速,容易适应新环境,又有较强耐受力注意不稳定,兴趣易转移,对事物认识不深入,易浅尝辄止粘液质具有耐心,有恒心,考虑问题细致周到反应比较迟钝,行动比较缓慢抑郁质精力集中,观察敏锐,情绪稳定,谨慎细心信心不足,雄心不大,耐受力差,容易疲劳(四)生理机制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 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 不平衡兴奋型胆汁质 弱抑制型抑郁质(五)意义:正确认识气质与职业活

30、动对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气质不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六、性格(一)概念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对社会和集体还有他人的态度特征影响并且作用在了其它两个方面的态度。 2.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感染、支配、控制) (2)情绪的稳定性 (3)情绪的持久性 (4)主导心境3.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点,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