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3 ,大小:76.70KB ,
资源ID:108680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680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考纲全面解读.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考纲全面解读.docx

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考纲全面解读2013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考纲全面解读(朱亚军老师春节期间整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理解分封制(2012新增)、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2013年新增)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夏:前2070;商:前1600;周:前1046:(西周和东周:春秋和战国)二、理解分封制(新增)、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分封制重点掌握1分封制:西周周武王将子弟、功臣及前朝旧贵族分封于各地,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2分封的对象:周王室成员、功臣和先朝旧贵族3.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口。4诸侯的权利:世袭

2、统治权。5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拱卫王室。6分封制的影响:(1)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2)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3)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宗法制重点掌握1特点: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内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3作用: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稳定统治秩序;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是维系分封的重要手段实施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2013

3、年新增)神权与王权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这些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的统一。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理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新增)。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

4、置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了解秦的统一:公元前221,秦朝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二、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央: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度地方: 郡县制皇帝制度1始皇帝的由来: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秦的中央官制机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助理万机;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影响:相互牵制,保证皇权的独尊.三、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郡县制重点掌握1.特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中央垂直管理地方。2.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大封同姓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随着势力不断增强,诸侯王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唐朝三省六部制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2.影响: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北宋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军事三司使-财政元朝行省制

6、度重点掌握1行省的设置:元朝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此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即中书省(直辖“腹里”)和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行省与中央的关系: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各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需呈报枢密院。3行省制度的意义: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汉到唐的选官制度重点掌握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1.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是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终由中央予以任命的选官制度,孝

7、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是察举制的一种形式),但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3.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出现于隋,在唐得到完善。影响:将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统治;将“天下英雄”诱入统治者的控制范围之中,广纳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推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阻碍了思想文化发展。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彻底解决了君权相权之间的矛盾。明成祖设立内阁。原因:明太祖

8、废丞相,导致政务集于皇帝一身。职权及特点: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助理机构或秘书机构;无实权,不能统率六部。清朝设立军机处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2特点:军机大臣均由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1作用:A.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军机处的设立,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是有双重性的。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封建的生产方式之上的,适应了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 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

9、立、巩固和发展,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该制度也加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力量,使人民的处境不断恶化,并且该制度容易滋长腐败现象,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民主科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到明清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201

10、2新增)。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理解古代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含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2013新增)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及经济政策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理解“重农抑商”。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一、农业:1了解古代中国的主要农具(新增)直辕犁二牛一人犁耕法-汉曲辕犁-唐2了解古代中国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都江堰 郑国渠 筒车3了解古代中国基本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度的确立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11、北魏均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农民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时间:春秋战国(如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生产力发展);各诸候国改革小农经济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2以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3以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4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5小农经济很难扩大再生产,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二、手工业: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和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古代中国

12、手工业的成就冶金业:(1)战国时期:炼铁炼钢技术不断进步(淬火工艺),铁制农具和武器不断推广。(2)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A.汉武帝时推铁业官营制度B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C.汉代冶铁的供风形式的变化:自然通风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马排鼓风水力鼓风(最著名的是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图片见课本13页)纺织业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技术提高,远销海外,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陶瓷业:1.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到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青瓷出现。3.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4.宋代名窑

13、景德镇瓷窑,到元代发展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以烧制青花瓷而著称。景德镇是明清“瓷都”,有官窑,更有大量民窑。5.明宣德年间生产的青花瓷质量最佳,后来又烧制多种彩瓷,至清代康熙年间更烧制出珐琅彩,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年间达到顶峰。三、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2013新增)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大作坊生产,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在冶金、制瓷等,一直领先于世界。3.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主导地位。四、商业:“市”的形成与发展六朝:城镇之外形成草市,政府对“草市”进行行政管理。唐:1.有严

14、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2.夜市繁荣。宋:“市”突破原有的“空间”(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和“时间”上限制。商业活动已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明清:商业区繁华。主要的商业城市唐代:长安、洛阳、广陵(扬州);宋代:东京(开封)与临安(杭州);明清:苏州等。著名的商帮明清:出现了会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晋商、徽商)出现。四、主要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1.重农抑商:古代中国采取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主张以农为本,抑制工商业的活动。最初萌芽于战国时期(例:商鞅变法)。2.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3.影响:积极: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促

15、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消极: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海禁政策1.海禁政策:指明清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如郑和下西洋),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2.原因:A.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B.从根本上看,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3.影响:(1)从短期看,在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2)从长期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止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使中国不能够学习

16、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使中国落后于西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了解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013新增)汉代儒学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基本主张及其影响(2012新增)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2012新增)。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春秋时期儒学的创始人孔子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等。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2

17、儒学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礼”;中庸;主张“为政以德”,包含民本思想。战国时期儒学得到丰富和发展,代表人物孟子、荀子儒家孟子:(以孔子继承人自居,后称“亚圣”)1.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仁政”;2.发挥了“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3.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1.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掌握“礼”;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强调礼法并用;2.天人关系:天有行常;制天命而用之。3.君民关系:舟水之说。;4主张“性恶论”。道家1.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小国寡民的思想,2.把“道”作为世界的根本,3.并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4.庄子提出“齐物”。墨家墨

18、翟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法家韩非:主张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的法治观;“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2013新增)“百家争鸣”,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2.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原因:汉武帝时期,中

19、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2.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家地位独尊地位的措施:(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2)中央兴办太学,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地方各郡设学校。3影响:(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大一统;(2)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意义。(3)消极:抑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三、宋明理学:理学的实质将儒家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提高到天理的高度,维护封建统治.程朱理学1程颢、程颐(号称二程):理是万物的本源,理的核心是仁。2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0、是理学的集大成者。理气论:万物由理、气构成,理先于气。修养论: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实践来认识理,追求“仁”;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存天理,灭人欲”。社会政治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道统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3.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后,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4.陆九渊:心学的创立者。“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的心学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1.宣扬 “心即是理”“心外无物”等;2.致良知;3.知行合一宋明理学的影响积极:1.对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2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

21、治,禁锢了人们思想的发展。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李贽认为“理”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反对以孔子之言和儒家经典作为辨别是非的标准,挑战传统儒学权威;提出“童心说” ,反对封建礼教;反对摹古文风,提倡个性。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出君臣平等,限制君权,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梁启超归结其思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提出耕者有其田;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22、,唯物主义者。古代中国的科技技术与文学艺术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文学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汉字与中国书画了解汉字的演变和中国的书法艺术(新增)。了解古代中国的文人画。中国的戏剧艺术了解京剧的产生一、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造纸术的发明发明过程:西汉时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影响: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

23、性的进步。指南针的发明发明过程世界上最早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战国;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北宋时期影响:A.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B.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火药的发明发明过程: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13世纪传入欧洲。影响:促进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推动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发明过程:A.隋唐之际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印刷品是金刚经B.北宋: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影响:印刷术传到欧洲后,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

24、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二、汉字与书画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终演变成五种主要字体,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演变趋势:由繁到简文人画:发展历程:北宋以后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特点:追求抒情写意;创作上强调个性,体现画家的文化素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代表人物:苏轼、王维。三、文学成就诗经概况: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内容:分三部分,即风、雅、颂,其中最具价值的是风。特点:四言为主。地位: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是儒家的经典;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楚辞定义:是产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诗歌体裁。特点:浪漫主义,

25、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代表人物及作品:屈原,代表作为离骚等。汉赋特点:专重描述、文采华丽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 名人名作:西汉:司马相如-、 东汉:张衡。唐诗“诗仙”李白(701-762):以激情与浪漫著称。他的诗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荡人心魄的浪漫情怀。“诗圣”杜甫(712-770):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尽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笼罩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以臻于化境的严整格律、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代表作:七律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等。杜诗被后人成为“诗史”。宋词苏轼:打破诗与词界限,其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李清照:经历过南

26、渡悲苦、其词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元曲元曲包括散曲和元杂剧;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开始走向成熟。知道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郑光祖:迷青琐倩女离魂、虎牢关三战吕布等;马致远: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白朴:天籁集。明清小说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长篇白话章回小说。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长篇白话章回小说。西游记:吴承恩,明朝,神魔小说。在一个传统的取经故事里,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红楼梦:曹雪芹,清朝,优秀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

27、人物形象,揭示了专制帝国和封建社会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必然历史命运。京剧产生和发展历程1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子进京;2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京剧;3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侵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测试内容测试要求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了解黄海海战(2013年新增)、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1840年至1

28、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了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侵华日军的罪行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罪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史实。(2013年新增)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2013年新增)一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

29、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中国被迫与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荷兰、俄国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大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阅读理解)条约主要内容影响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中国由独立自主到丧失一系列主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台湾等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