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8.96KB ,
资源ID:108607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607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桃花源记 爱莲说 陋室铭选择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桃花源记 爱莲说 陋室铭选择题.docx

1、桃花源记 爱莲说 陋室铭选择题语文八年级上册复习文言文阅读(一)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2、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1、 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2、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认为他很奇怪。)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

3、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余人到他们家里去。)3、选出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田间道路,交通方便,能听到鸡鸣狗叫。B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C田间小路,交通相错,鸡鸣狗叫听得见。D东西南北交通方便,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村人发现渔人后非常吃惊,是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外人”来过。B村人纷纷前来问讯,是因为他们与世隔绝多年,对外界的情况一无所知。C人“皆叹惋”,是因为他们听渔人叙述了来此的经过。D村人要求渔人不要对“外人”说起这里的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外人”来打破桃花源中

4、宁静安乐的生活。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一项?选择答案( )A文中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妻子”指的是妻子、儿女。B“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林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 (二)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魏晋(不管) B未果,寻病终(没有实现)C寻病终(不久) D后遂无问津者(渡口)2.下列句中的“之”与“忘路之远近”的“之”含义相同的一项( )A具答之 B攻亲戚之所畔C小大之狱 D.辍耕之垄上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

5、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4、对“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A既然出来了,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的方向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B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扶着树枝向着道路的方向走去,处处都做了记号。C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每一处都记着它。D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回去,处处都

6、做了记号。5、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A.第二段描写了一幅理想时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B.一进入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没这就是桃花源。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D桃源人告诉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原因是怕源外世界的人扰乱他们的生活。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问今是何世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不复出焉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设酒杀鸡作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7、对文段内容理

7、解有误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表明桃源中的人“来此绝境”时间久远。B.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既表明他们生活富足,又表明他们热情好客。C.桃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到外界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D.这几段文字通过写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8、桃花源中的人听了渔人“具言所闻,皆叹惋”,对其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为桃花源外的世界的动乱黑暗而叹惋。B.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C.为渔人的颠沛流离而叹惋。D.为桃花源外的世界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叹惋。9、

8、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为了吸引读者,多处设置了悬念。B.文章开头写桃林的美好,是为了渲染神秘的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C.文章先写渔人偶然进入了桃源,结尾又写刘子骥寻而未果,前后矛盾。 D.“沿溪行,忘路之远近”是为下文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三)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芳草鲜美(xin) B.便舍船(sh) C.屋舍俨然(yn) D.其中往来种作(zhng)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有良田美田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安陵君其许寡人D.未果,寻病终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3、下

9、列各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良田 无论 B、绝境 问津 C、问讯 间隔 D、交通 妻子4、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下列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代的是渔人发现桃花源这件事。 B、选文前两段写了“渔人”的行踪:进入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桃源人。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

10、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7、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隔断,隔绝) B阡陌交通(互相通达)C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竟然) D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9、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

11、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10、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悉如外人(熟悉) C便要还家(邀请)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1、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2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

12、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13、。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1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D、设酒杀鸡作食 食之不能尽其材15、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6、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便舍船 太丘舍去B欲穷其林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忠之属也D问今是何世 斯是陋室17、选出“之”与其他三个意义不同的一项(

14、 )A渔人甚异之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具答之 D闻之,欣然规往1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四)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正确的一项。(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都,全部)B不足为外人道(值得)C便扶向路(扶着) D便要还家,设

15、酒杀鸡作食(通“邀”邀请)2.选出句中“之”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A.何陋之有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乃记之而去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上的交通,到处都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C.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延长时间到他们的家里)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桃花源里的人初见渔人非常吃惊,后来都很热情的招待他,这反映出桃花源的人过着

16、单纯、互助的生活。B.“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两句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由远到到,由景及人,写桃花源中人的生活。C.前面“忽逢桃花林”与后面“欣然规往”而“未果”是一种照应,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D.桃花源的人说了“不足为外人道”,但渔人还是告诉了太守,突出了渔人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第2、3段是全文的中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社会是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B.文章详略得当,略写去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详写了在桃花源的具体生活。C.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桃花源的人和物的描写正面写出了它的平静,渔人的喜爱以及太守一听就

17、立刻派人去找侧面说明桃花源的生活吸引人。D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大量的描写了进桃花源前和在桃花源里的景色。(五)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正确的一项。( )A复前行,欲穷其林(贫穷) 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严密)C具答之(详细地) D处处志之(通“记”,记录)2.选出句中“其”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其真无马耶 B.择其善者而从之C.其如土石何 D.其人视端容寂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是魏晋两朝了)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C.复行十步,豁然开朗(再走了十步,心情就变得开朗起来

18、了)D.停数日,辞去(渔人逗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中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鸡犬相闻”。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写出了桃花源的人来此的原因,也暗示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晋黑暗腐朽现实社会的否定。C.渔人误入桃花源,仅停留数日就离开了,而没有写起一直生活在桃花源中,目的是要回到现实,表明现实的黑暗。D.刘子骥如此高洁的隐士对桃花源的向往却没有找到,并且可以大胆的猜测他是因此而抑郁而死的,说明他对现实非常的绝望。5.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真假结合,虚实相生。桃花源里的生活描绘如在眼前,而突出现

19、的林子和明明去过却又找不着的地方又觉得是虚的。B.本文语言华丽,对桃花源进行了大量优美的描写。C.文章采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开头“忽逢桃花林”与结尾寻找未果做呼应。D.文章开头介绍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的身份,给人真实感,为下文做铺垫。【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20、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1.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B、调素琴,阅金经。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3.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 名:名气 B、惟吾德馨馨:香气C、谈笑有鸿儒鸿儒:博学的人 D、无案牍之劳形劳形:身体劳累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21、苦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现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由得的心情 D表现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7

22、、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二)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A陋室(lu) B德馨(xng) C调素琴(tio) ( )(2)A鸿儒(hng)B案牍(d) C西蜀(sh) ( )(3)A诸葛亮(g)B嗫嚅(r) C磐石(pn) ( )2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

23、组是( )A调素琴(弹) 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 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 (劳累)山不在高(在于) 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 谈笑有鸿儒(大) 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斯是陋室(这) 阅金经(佛经)3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

24、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6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意思。7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

25、活的厌弃。8.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9、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 )A.陋室简陋 B.陋室不陋C.陋室不好D.陋室很陋(三)1下列语句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调素琴,阅金经。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下面不属于骈句的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

26、/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水不在深,有龙则灵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选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与我谈笑的是饱学之士,与我来往的不是没有学问的人。B与我谈笑的是没有学问的人,与我来往的是饱学之士。C与我常来常往一起谈笑的是饱学之士,而不是没有学问的人。D与我常来常往一起谈笑的是没有学问的人,而不是饱学之士。6下列语句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仙人居住就著名了。B

2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里谈论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一个平民百姓。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没有竹声扰乱清净,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体。D何陋之有?为什么简陋呢?7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是很多了。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敬仰。)8陋室铭中提挈全篇的一句话是( )A斯是陋

28、室,唯吾德馨 B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C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D孔子云:何陋之有?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句主要写了环境的( )A安静 B高雅 C美丽 D清幽1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句主要写陋室主人公的_( ) A傲骨 B高雅 C随意 D淡泊11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目的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作者怀念诸葛亮、扬子云。B自己和诸葛亮、扬雄一样都住在陋室。C自己的陋室可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D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2下面对陋室铭一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C表现

29、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志趣。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pn ) B、出淤泥而不染(x)C、濯清涟而不妖 (zh)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3、下列句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C、水陆草木之花 D、闻之,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