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6.44KB ,
资源ID:108439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439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撷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撷谈.docx

1、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撷谈中学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撷谈(下) 王 磊(颍上一中 ,安徽 阜阳 236200)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5年11期摘 要:作为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始终以尚礼崇德、内外兼修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大到治国方略,小到举手投足。那些很早就用于人际交往的姓与氏、名与字的称呼习俗就形象地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礼仪的精神。古代婚姻从行成年礼到结发同心,古代丧礼从居丧丁忧到夺情起复,礼数习俗也是无处不在。而古人迎来送往的礼俗中除了巧妙地传达出人物之间的尊卑与亲疏外,也同样包含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关键词:传统文化 礼俗 课本 交往一、称姓呼名。作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人物称谓,华夏

2、姓氏颇有讲究。上古时代女子称姓,男子称氏。从功能上说,“姓”用来别婚姻,“氏”用来别贵贱。女子称姓是为了严守同姓不婚,避免近亲结婚。那时的姓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赢等。有人据此认为,姓最有可能是母系社会就产生了,而氏则是由姓分化来的。周以前,贵族男子姓、名、氏都可以有,如黄帝为轩辕氏,姬姓,炎帝为烈山氏,又号神农氏,姜姓;而平民人家的男子只有姓、名,没有氏,而更多地位卑微的人则常以职业加人名称之。如奕秋,就是名叫秋的善于下棋的人,庖丁就是名丁的厨师,他们没有姓氏,只有名。秦以前,姓代表的是最初的血统,所以它是世代不变的。而氏作为部落、宗族的分支,可迅速增加,也可因时因事而亡。

3、秦汉时代,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作为部落、宗族的分支的氏其存在的基础没有了,氏代表贵贱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姓与氏的界限就模糊了。尤其到了司马迁写史记,姓与氏就混为一谈了。史记称周文王为姬昌、周武王为姬发(姬为姓),这样的称呼明显不妥。宋代学者郑樵在氏族略序中说,称呼姬昌、姬发的说法“三代(夏商周)之时无此语”,顾武炎原姓也说,“考之于传(左传),二百五十年之间有男子称姓者乎?”其实周文王、周武王应该以国为姓,当时国姓周,所以他们应该分别称“周昌”、“周发”,或者文王昌、武王发。还有些历史上的人名,如介之推、宫之奇、烛之武、佚之狐,“之”是虚字衬字,而不充任人名。今天我们的名字都是“名”与“字”连说

4、,二者似乎是一回事,但按照古代传统习俗,“名”是名,“字”是字,二者不一样。名是小时候取的,用来给家人和朋友直呼的,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小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20岁举行成年礼后,先前用来被长辈称呼的名,就不能不分场合地叫下去了,那样就显得不够严肃、庄重,于是就另取个称呼,供平辈和晚辈敬称,这就是“字”。女子15岁行完“笄礼”也要取一个“字”,表示女子可以出嫁了。在笄礼之后、出嫁之前的这一段时间,该女子就叫“待字”或者“待字闺中”,成语“待字闺中”的“字”就是表示女子成年而取的那个“字”,后引申为出嫁。在“名”与“字”的使用上,古人也很讲究。通常是自称称“名”以示谦逊,他称称“字”或称“

5、号”,以示尊重,如论语“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中的“丘”“籍”“密”“勃”分别是孔丘、项羽、李密、王勃自称。苏武传有“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这里“子卿”是李陵称苏武的字,“陵”是李陵自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任公”则是梁启超的号,是他称;文中的“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的“启超”是名,是自称,这里他称与自称、称字(或号)与称名,使用的非常妥帖。平辈、晚辈称对方切忌称名,称名是缺乏礼貌的表现,成语“指名道姓”就含有不恭敬之意。同样,自称称字那也是不合适的。现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在人物称谓上常

6、常闹笑话,如电视连续剧毛泽东里,我们不止一次听到毛泽东、蒋介石二人自称“润之”、“介石”,嫡系军阀顾祝同向蒋介石自报家门也说:“报告委员长,我是墨三。”这都是不妥的。我们知道,毛泽东名泽东字润之,蒋介石名中正字介石,顾祝同名祝同字墨三,自称称字那就显得相当不谦虚了。古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字”,“字”往往只限于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例如刘邦和他旧时的哥们,萧何、曹参、陈平、周勃、韩信、樊哙、夏侯婴等,他们多是穷苦出身,因此都只有名,没有字。只有张良,身为韩国贵族之后,有字。刘邦有句名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7、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里刘邦称张良称他的字“子房”,称萧何、韩信直呼姓名就是明证。在称呼姓名上,避讳也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礼仪的精神。“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避讳起于周,成于秦。秦始皇名政,于是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国就改称为荆国。后来为避光武帝刘秀讳,“秀才”改“茂才”。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到“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到了唐朝,诗人李贺因为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无缘仕途,英年早逝,韩愈为此非常生气,特作讳辩替李贺叫屈:“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

8、仁,子不能为人乎!” 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为避道光帝旻宁讳,北京外城广宁门改名广安门。红楼梦第二回写黛玉因母亲贾敏之故,读书凡敏字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不过,避讳也有“二名不偏讳”等规矩。就是说,名有二字避其一即可。孔子的母亲名“徴在”,只要不同时称“徴”“在”就可以了,如他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徴也”,“父在,观其志”。王羲之的七个儿子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爷们八人名字都有“之”字,也是符合 “二名不偏讳”礼俗的。二、婚配居丧。古代男子20岁举行成年礼,但此时身体未壮,故称弱冠,滕王阁序有“等终军之弱冠”。女子的成

9、年礼比男子要早,15岁的时候就要举行,称作“笄礼”,就是把头发盘起来插根发簪,以示成人,又叫“结发”。当女子订婚后,用丝带束住发辫,表示已经有了对象,到了成婚的当夜,发辫由新郎解下,夫妻双方男左女右各剪下一缕发丝挽成同心结,以誓结发同心,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后来人们又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古代丧礼规定,父母(也有祖父母)去世,子孙后代依礼居家守丧三年,称丁忧,又称丁艰。“丁”是遭遇的意思,“丁忧”就是遇到父母丧事。父去世居丧称丁外忧、母去世居丧称丁内忧。丁忧期间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饮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任官者须离职,服满再补职,特殊情况不必丁

10、忧(老人、孩童以及武官或要事在身者),素服治事,不参与吉礼,称为“夺情”。这是封建社会为尽忠与尽孝寻找平衡的一种理由。据载,清兵入关,兵部尚书卢象升丁忧被崇祯“夺情”,结果战死沙场,通过尸身上孝服,清兵认出卢象升,并被他的至真孝情深深感动,于是厚葬了对手,此事令人唏嘘不已。曾国藩父亲去世,因公务紧要,朝廷恩准“夺情”,但曾国藩写信给左宗棠以三点理由拒绝“夺情”,一心尽孝,然而左宗棠却大骂他“不俟朝命,非礼非义”。如此看来,国家利益才是最大的“礼”。三、迎来送往。2008年1月20日央视播出了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正襟危坐接受国学新锐钱文忠的拜师大礼,钱文忠先生屈膝俯身三次以头触地。对此,有人叫好,

11、认为国学大师身体力行倡导国学,也有人认为这是奴性复辟,有辱尊严。我更愿意把它视为尊师礼仪,与封建等级陋习联系起来未免牵强。古人相见主要礼节是叩首礼和拱手礼。前者礼节较重,后者礼节较轻。叩首礼在古代非常流行,旧时双膝下跪、双手触地、以头叩地为跪拜,反复两次为再拜,用于臣君之间叩地时间较长者称稽首,用于平辈之间叩地时间较短称顿首,古人也常在书信的开头或结尾用顿首表示尊敬;行礼时,身略俯倾,双手合抱、自上而下至胸前为作揖,是最轻也是最随意的礼节,又称拱手礼。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为留住刘兰芝而在母亲面前“长跪告”“再拜”,而刘兰芝向焦母辞行却用了“拜阿母”,这里的“长跪”“再拜”“拜”,礼节的重与轻巧妙

12、地传达出人物关系的亲与疏。“趋礼”是古人生活里一种常用的礼俗。古代臣下见王侯,舒展马蹄袖,碎步疾行,跪下参拜以示恭敬。触龙说赵太后中写触龙“入而徐趋”,课文将“徐趋”解释为“徐步,徐行,意思是一步一步向前慢走。”就没能表达出“趋”的真正内含。“徐”“趋”两个互相矛盾的词放在一起,活画出老臣触龙欲向太后表恭敬之情而疾走,却又因足痛走不动,于是小步快走的姿态,这就是“趋礼”。后来“趋礼”由宫廷来到民间,形成晚辈从尊长面前走过不得趾高气扬,不得慢慢踱步,而要低头弯腰、碎步疾行的礼俗。论语记载孔鲤两次“趋而过庭”就是因为孔子此时正立于庭中,孔鲤打前经过必须行“趋礼”,而不是像有些注释说的孔鲤因畏惧父亲

13、而快跑。现在我们见了尊长,或迎接客人,往往快步走向对方,握手问候,以示热情与尊敬,这也是“趋礼”的遗风。名言“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筵席”常误写作“宴席”,要区别这两个词宜从中华礼俗说起。“筵”本是竹席,为了清洁,也为了隔潮,人们将形制较大的“筵”铺在最下层。“席”则用蒲草编制,四边用帛围缀,做工精致,较短,置于“筵”上,每人一席。古代吃饭没有凳子,全部是席地而坐,就是坐在“筵”与“席”上,所以 “筵席”是酒宴上的座位和陈设;“宴席”,指宴请客人的酒席。宴饮散去指的是客人离开座位、酒宴陈设移除,所以“天下没有不散的”只能是“筵席”。此外,宴席上的坐姿也很有讲究。规范的坐法应是双膝着地,脚背朝

14、下、脚踵朝上,臀部落在脚踵上。如准备起来,就得臀部抬起、上身挺直,俗称“跽”。鸿门宴中面对樊哙闯营,“项王按剑而跽”项羽用提臀起身握剑的姿势表达自己的警惕。课文荆轲刺秦王写荆轲刺秦王未遂,“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这个“箕踞”是非常粗俗的身姿,即臀部着地,两腿前伸叉开成簸箕状。这是轻慢无礼的表现,刻画出荆轲对秦王的傲视与不屑。送别是古人一项重要的交际活动,地点陆上多取长亭、章台、谢亭,水上多在南浦渡、渭河畔、灞桥边,分别时间多为傍晚,送别形式主要有折柳赠别、奏乐相送和饮酒饯行。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分别代

15、表了这三种送别诗。值得一提的是,古人折柳相送实在是一种高雅、简朴且有意义的交往方式。折身边一枝杨柳相送,既方便又经济更达意,“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不舍之情。“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折柳送别,也寄予着对远行他乡的友人在异地扎根生活下去的朴素期盼。酒令是我国酒文化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曲水流觞”就是酒令之一。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此时正值春暖花开,在这样一个节日里,除了水边洗濯身体、除去积秽、祛除病气外,文人雅士们更乐意利用它来春游宴饮。而春游中最好玩、最高雅的游戏要数“曲水流觞”了。觞即酒杯,一般是角质或木质的,浮于水上,或放在荷叶、木盘上浮在水面。众人列坐清溪两旁

16、,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一任弯弯曲曲的溪流缓缓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是日,王羲之、谢安等42名士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办了这项活动。王羲之将大家的即兴之作收集起来,乘兴挥毫,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问世了!酒醒之后“书圣”意欲重写,但终因与那“曲水流觞”宴上、黄酒微醉之时灵气勃发相去甚远而作罢。古代祭祀时洒酒于地叫“酹”,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即以酒洒地,向鬼神敬酒。祭祀路神,祈祷保佑称“祖”,战国策荆轲剌秦王中的“既祖,取道”,写赴秦行刺作为一件重大的国事活动,荆轲上路之时,祭祀路神,既是壮胆更是求吉。古人祭祀多用“牺牲”,曹刿论战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毛纯色正且洁净

17、的牲畜为“牺”,形体完整且肥美的牲畜为“牲”。儒家祭典一般用“太牢”或“少牢”。“牢”本是养牲畜的圈,引申为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牛、羊、猪三牲齐备为“太牢”,只有羊、猪或只用羊为“少牢”。伶官传序“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就是用羊、猪祭告祖庙。祭报天地之功的仪式叫“封禅”。祭天叫封,在泰山之巅;祭地叫禅,在泰山脚下。管土地的神叫社,管五谷的神叫稷,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谷神。天神称皇天,地神称后土,成语“皇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祭祀时有许多禁忌,除了沐浴更衣等之外,还要“斋戒”,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斋戒五日”。对于 “斋戒”,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

18、吃荤等等),以表示虔诚。”但是我们千万别把这个“荤”当做肉食。荤,草字头,原指葱、蒜、韮等辛臭的蔬菜,后指素食。素食主义著名人物南朝梁武帝萧衍认为,佛家人吃葱、蒜之类气味剧烈的蔬菜会使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亵渎祖先、神灵,所以禁“荤”。因此这里的“荤”绝非我们今天说的肉食,古代的肉食称“腥”。参考书目 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出版社,2002版。高考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策略王 磊(颍上一中,安徽 阜阳 236200)载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6年

19、第3期摘要: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中应紧紧抓住一根红线筛选信息,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掌握三种方法深耕细作法、高屋建瓴法和条分缕析法,遵循四个步骤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关键词:实用类文本阅读备考通过近年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及备考实践,笔者总结出这类文本的备考策略:抓住一根红线、坚持两项原则、掌握三种方法、遵循四个步骤。一、抓住一根红线:信息筛选。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共设4题,无论是关乎文本总体感知、理解能力考查的第1题,还是基于文本分析、概括能力考查的第2、3题,以及侧重文本探究能力考查的第4题,

20、试题题干上总会有“结合材料”这样的要求,也就是说,都有一根红线贯穿,这根红线就是“筛选文中信息”。从全国卷考查情况看,“筛选文中信息”主要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第1题属于浅层、快速、综合性的信息筛选,5选2多项选择题,赋分规则借鉴了国际上的PISA法(“分层级给分”),即完全正确、不完全正确和完全不正确三种,不完全正确又包括大部分正确和小部分正确。完全正确、大部分正确、小部分正确、完全不正确依次给分为3、2、1、0,题目设计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同时也引导考生注意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

21、度,是对文本理解层级的全面考查。第2、3题属于归纳、概括性的信息筛选,需要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筛选能力要求上了一个台阶,第4题属于鉴赏评价性的信息筛选,要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但要求深入筛选,还要有知识的迁移能力。总之,四题25分的文本阅读,“筛选”这根红线一以贯之。二、坚持两项原则:忠于原文而不照搬原文,踩点答题而不过度答题。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无论是设置问题还是拟订答案,命题人总是会依据文本呈现的内容以及呈现的方式“量体裁衣”,所以考生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忠于原文,要善于运用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回答;同时文中相关信息的呈现又不可能是显豁的,更多则是隐性的暗示,所以考生又不能一

22、字不差地摘录原文。事实上,在答题过程中,很多考生只是机械地摘录原文句子。摘录的句子中固然含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往往不是从命题者提出问题的角度来回答的,如此,你的答案自然就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一般说来,答案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以这些重要的信息为抓手,结合题干要求进行有效的筛选、重组,这样组织起来的答案,一般就与标准答案接近了。如果将文中的重要词句弃之不用,脱离文本,另起炉灶,完全用自己的话去回答,那无异于缘木求鱼。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防止过度答题。一些考生因怕漏掉答题要点而坚持“多答总比少答好”的想法,天真的以为“漫天撒网”便可“重点捕鱼”,过度答题,写出的答案让阅卷老师

23、“二次筛选”,这是不明智的做法。它足以让老师怀疑你的筛选、归纳能力,你的答案即便有“真东西”,但它却淹没在“汪洋大海”中,这让阅卷老师情何以堪?正确的做法是抓住题干要求,根据赋分答题,分条答题,踩点答题。关于踩点答题,下文有展开,这里不赘述。三、掌握三种方法:深耕细作法,高屋建瓴法,条分缕析法。1、深耕细作法。很多考生感叹实用类文本阅读篇幅较长,读不透。“读不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章本身的表达比较晦涩难懂,二是具体的语句虽然明白,但读完整篇却如坠五里雾中。其实这两点都关乎考生的阅读策略。但凡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必须坚持精读与细读,切不可游走在语言表面,听作者娓娓道来,这样你就被文章的细

24、枝末节绑架了,从而碎片化了文本内容。例如2015年课标卷朱东润自传,传主不仅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而且还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同时呈现了他自己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对于这些,考生如果不去“深耕细作”,就难悟个中三昧。2、高屋建瓴法。南宋学者陈善告诫我们,“读书须知出入法”,“入书”的关键在于“见得亲切”,“出书”的关键在于“用得透脱”。读书之法如此,备考策略也当如此。对于高考实用类文本的考查,我们要做高屋建瓴的观察。首先,为体现高中新课改的选择性,全国卷在阅读题的设计上分必考题与选考题。作为选考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与文学类文本阅读二者可选其一。但从考生实际选择看,选实

25、用类文本的考生远远超过选文学类文本的考生。为了平衡二者不相匹配的问题,国家考试中心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二是增加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难度系数,这一点考生心里要有数。其次,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导向性明显,就是希望考生“能从中获得知识的增益和为人处世的教益,甚至在精神气质上也会受到传主的影响”(余闻,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乙卷试题分析J.语文月刊,2015.9)。因此,这类文本的选取往往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蓄着当下社会的正能量。近年来全国卷选材,无论是正直学者朱东润、抗日名领戴安澜,还是科学巨人玻尔、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等等,无不体现这种导向。再次,文体不同

26、担当的任务也不同,对于实用类文本,当下命题多从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考生应该具备的阅读素养入手,题型相对实用,事实就在那里,客观呈现,没有太多“想象”,立足考查考生的分析、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像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表现手法等知识点不在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之列。我们对此做高屋建瓴的观察、研判就能让备考更具针对性。3、条分缕析法。高考阅卷的基本原则是“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怎样在考试中做到“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能得到的分一定得到”,这不啻关乎智商,情商也很重要。层次分明、要点清楚、关键词突出是答题的最优选项。但凡高考主观题,其答案常常都包含多个要点,每个要点对于考生就是得分点,对于阅卷老师就是踩分

27、点。阅卷老师阅读到你的答案相应要点就会给相应的分数。这就要求考生答题合乎规范、条分缕析,分类分层作答。每一类、每一点自成一段,用一个序号标出,主要的信息、关键词放在句首,然后再对该句做简要说明。如此,既让阅卷老师能迅速找到踩分点,也让他感觉考生有良好的答题素养。四、遵循四个步骤: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第一步:审题干,明确答题内容。题干往往引导答题方向,具有多种暗示。比如区域暗示,思路暗示,要点暗示等。领会暗示、提取关键词是答题要务。例如2015年新课标卷第12题(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如何

28、形成”就暗示传主朱东润文学观形成有一个过程,考生要重点答出这个过程,而不能简单的答出传主的传记文学观。第二步:划区间,锁定信息来源。在明确题干的主要信息后,就要带着题干所涉及的内容到原文中寻找信息区间,看相关内容是在哪一段或哪几段,然后进行定位阅读。例如2012年全国卷谢稀德的诚与真(3):“谢稀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考生抓住题干中的“在科学工作中”即可划出答题区间在第2段和最后一段。第三步:善筛选,重视归纳整合。划出答题区间后,要在相关阅读区间内对材料信息进行搜索阅读,逐句、逐段提取关键词,对相同信息进行整合,对不同信息进行归类,不得重复,不得遗漏。例如201

29、5年全国卷将军赋采薇(2)题:“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这个问题的答题区间就在第2段,该段4句话,除第2句是题干信息外,其他三句都是答题信息源。第1句是说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交。第3句说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第4句说宗祺仁有卓越的见解,报道真实感人。筛选归纳出这三点其实就是答案。第四步:踩好点,注意分条作答。答题不踩点、东拉西扯、庞杂无序是考场上考生得分低的主要原因。答题过程中要先仔细审读题目要求,再结合文本材料弄清楚该题应该包含几个得分点,然后踩点答题。切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分条作答

30、。考生要有审题意识,要根据关键词确定踩分点的基本方向。日常训练要养成对题目中的关键词勾勾画画的习惯,以提高对试题中关键词的敏感度。答案要做到“三化”: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阅卷教师总是寻找考生的得分点“见点得分”,而考生的得分点又与该题赋分紧密联系,如果一道题6分,对于考生来说得分点就有3个,8分的探究题应该有4个得分点。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踩点答题,分条陈述。基于踩点给分的考虑,我们提倡考生在答题范围之内尽量多答,因为多答不扣分、少答不给分,但多答不是庞杂无序的多,不是漫天瞎蒙的多,而是要求把得分点答全,把每个要点答充分。因为高考阅卷中得分点大于踩分点的情况并不鲜见,例如命题者给定的

31、答案要点是3个(即3个踩分点,答出3点即给满分),但根据文本我们可以归纳出4个甚至更多答题要点,这种情况不是没有。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总结备考策略,让考生熟悉答题规则是希望考生运用规则提升阅读实效,增强备考的针对性,虽属“取巧”之法,绝无“投机”之意。让飘墨书香浸润你的人生文/王磊(本文系校本课程读物晨诵晚读100篇前言)有一种定力,她能让我们超然物外、沉浸其中;有一种魅力,她能让我们褪去铅华、徜徉其间;有一种魔力,她能让我们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这就是阅读的力量。还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吗?还记得地震废墟中读书的那个小女孩吗?她叫邓清清。当老师和官兵们从坍塌的教学楼里发现她时,大家都惊呆了她正打着手电筒在废墟里看书。“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告白让听者动容,她的脆弱生命诠释出读书的力量!然而,曾几何时,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阅读变得如此浮躁如此浅层如此碎片化如此娱乐化?一千多年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