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8.52KB ,
资源ID:1082128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2128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世纪西欧的宗教禁欲主义及其历史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世纪西欧的宗教禁欲主义及其历史影响.docx

1、中世纪西欧的宗教禁欲主义及其历史影响中世纪西欧的宗教禁欲主义及其历史影响 林中泽(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内容提要 禁欲主义并非中世纪西欧特有的生活方式, 但它以严密的神学体 系的一个有机部分的形式出现, 并最终发展成为强制的宗教独身制度, 却是中世 纪西欧以外的文明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本文对中世纪西欧宗教禁欲主义产生的哲 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作了分析,对其演化历程作了探讨;在此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它的消极影响和积极意义, 认为中世纪西欧宗教禁欲主义既引起了整 个社会性道德的全面崩溃和极端纵欲主义的蔓延, 同时也在客观上激发了新教思 想,培植了近代资本主义的节俭、勤奋和敬业精神。关键词

2、中世纪 西欧 宗教禁欲主义 宗教独身制度 纵欲主义 资本 主义精神一禁欲主义并不是中世纪西欧特有的生活方式, 古代世界以及西欧以外的中世 纪文明地区的居民都在不同程度上过着自觉节制的生活, 即使到了近现代, 为了 某种信念而禁欲的现象也不罕见。 不过, 禁欲主义作为严密的神学体系的一个有 机部分的形式出现, 并最终发展成为强制的宗教独身制度, 这恐怕是中世纪西欧 以外的文明所望尘莫及的。中世纪西欧宗教禁欲主义的认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唯心 主义哲学。柏拉图就曾断言:肉体是一切罪恶的祸根,它妨碍了人们获取智慧; 只有在摆脱了肉体的束缚之后, 人们才能见到真理的光明。 罗马时代的斯多葛

3、哲 学家也认为:肉体的存在使得人成为其自身的囚犯, 如要获得真正的自由, 就需 憎恨肉体并鄙弃一切快乐 1 。 这种古典的唯灵论无疑为中世纪西欧宗教禁欲主义的形成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 不过, 直接造就中世纪西欧禁欲主义的 还不是古代的哲学,而是圣经中性别歧视的偏见。在旧约里,夏娃最初是作 为亚当的女伴而被上帝创造出来的, 可是随着蛇的出场以及它对夏娃的教唆, 人 类的戏剧性堕落开始了, 女人因诱惑了男人而结束了自身的平等身份, 从此以后, 她必须受丈夫的统治并忍受生育的痛苦 2。 西方的不少圣经学者认为,这里 的蛇是男、女生殖器官的一种隐喻。如果的确是这样,那么早在旧约时代,性已 经被看

4、作是万恶之源。 值得注意的是, 古代和中世纪的欧洲流行着一个根深蒂固 的传统观念, 即认为女人的性欲望比男人强烈, 妇女常常被看作是性的化身。 如 此一来, 对于性的谴责必然导致对于妇女的歧视, 而对于妇女的偏见则成为宗教 禁欲主义的重要的社会基础。 新约时代的基督教圣徒开始试图把性别歧视与禁欲 主义的传统加以制度化,如圣保罗就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女人要沉静学道, 一味地顺从”。他“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管辖男人,只要沉静。因为先造的 是亚当, 后造的是夏娃, 且不是亚当被引诱, 乃是女人被引诱, 陷在罪里” 3 。 在婚姻生活与独身生活何者为佳的问题上, 圣保罗的态度是明确的:“因现今的

5、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你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脱离;你没 有妻子缠着呢,就不要求妻子。你若娶妻,并不是犯罪;处女若出嫁,也不是犯 罪。然而这等人肉身必受苦难。我却愿意你们免这苦难。没有娶妻的,是为 主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主喜悦;娶了妻的,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妻子喜 悦;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事挂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 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 4 圣保罗这段话包含着两层意义:首先,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结婚或独身,但相比之下,独身更好;其次,独身生活 不仅可以使人摆脱世事的烦恼,而且是一种取悦于上帝和获取宗教拯救的途径。 由此看来, 在圣保罗时代, 虽然禁

6、欲主义有演化成为独身主义的趋势, 但这一趋 势仍处于萌芽状态, 对独身的要求还没有真正制度化。 然而, 圣保罗这一观点为 此后在性道德上的教、 俗分流提供了依据。 从罗马帝国后期开始, 随着基督教神学体系和教会制度的逐渐形成,世俗婚姻的神秘化与教士独身的制度化齐驱并 进。 有趣的是, 这一过程自始至终都与宗教禁欲主义密切相关, 而教会极力推行 禁欲主义的最终目的, 就是企图通过它去约束人们的性道德, 进而实现对整个社 会的支配。教会力图给世俗婚姻涂上宗教禁欲主义的色彩。 早期著名神学家和教父圣奥 古斯丁给婚姻规定了三层目的:生殖、忠诚及圣礼 5。 虽然生殖对于基督教 人口的繁衍来说最具实际意义

7、,但就宗教的重要性而言,圣礼是摆在第一位的。 显然, 世俗婚姻一旦被上升成履行神学义务的圣礼, 教会对于整个社会的婚姻与 家庭关系的控制就变得顺理成章。 在教会把自身的婚姻伦理强加给世俗社会的同 时, 教会法庭也在逐渐取代世俗法庭, 获得了对于大部分婚姻诉讼的司法管辖权; 既然婚姻是一种基督教圣礼, 教会人员就成了男女结合的最权威的见证人。 从此 以后, 基督徒的婚姻从订婚到完婚就再也少不了教会的参与。 更重要的是, 圣礼 说使世俗婚姻神秘化, 这就为宗教禁欲主义渗入世俗社会提供了条件。 早期的拉 丁教父和神学家借助对 新约 的阐释, 为世俗婚姻树立了一个楷模童贞女 圣玛丽亚与圣约瑟的婚姻。

8、据说这对神圣夫妇只有婚姻没有性生活, 神学家们据 此断言:基督教徒的婚姻应以精神结合为上,肉体结合为下 6。婚姻作为一 种圣礼, 就是模仿圣玛丽亚和圣约瑟的榜样,履行上帝为人们指定的精神结合 的神圣义务。 根据这一理论, 教会开始对世俗婚姻实行全面管制。 在神学家们看 来, 婚姻只要达到为上帝增殖基督教人口的目的就足够了, 任何超过这一目的的 行为和意念都是罪过。流行于 15世纪的一些忏悔手册把人们对于配偶的“过于 热烈” 的性爱表示看成是通奸, 诸如接吻之类的 “过分” 行为, 一概被划入了 “不 洁”之列。教会规章对教徒作出明确规定:在一年中的某时某刻禁止过性生活。 做忏悔的人不仅仅要坦白

9、自己的婚外性行为和性意念, 而且要坦白自己与配偶的 性生活, 否则就无法得到教会的怜悯和宽恕。 总而言之, 教会从宗教禁欲主义出 发, 把性欲当作是人类的一大弱点, 认为婚姻只是上帝用来治疗人类这一病态的“医院”,其结果正如费尔巴哈所揭示的:“婚姻之被许可,并不是为了使肉体 神圣化,并不是为了满足肉体,而是为了限制、压制、杀死肉体为了通过魔 鬼来驱逐魔鬼。” 7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在教会内部则走上了极端化的道路它最终演化成为 神职人员的独身主义。 独身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曾经流行于基督教以前的不少 民族的特定人群当中,它与某种偏执的信仰有关。根据露施帕都的考证,古代 希腊的男人之所以把祭献那些不驯

10、的神灵的义务交由妇女去履行, 是因为他们相 信妇女那源于性方面的污秽(如行经、怀孕和生育是驯服鬼怪的法宝,而虔诚 的男人为了最终战胜各种精灵鬼怪和多舛的命运, 就必须在特定的时期内避开性 的污染 8。 查理斯弗雷泽也认为,古代的闪米特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以 及希腊化和罗马时代的西方人都相信在性行为与宗教上的玷污之间存在着某种 内在联系,基督教作为古代多神教的集大成者,必然也继承了这一观念和传统 9。 在旧约利末记中就记载了大量有关女性与宗教玷污的规定和习俗 (第十五至十八章 ; 与早期基督教密切相关的诺斯替教派, 更是以苦行和独身 闻名于世; 而早期的圣徒则对福音书中耶稣的经历进行大肆渲染,

11、认为基督终身 未娶,把贞操献给了教会,这就为基督徒树起了一个最高典范。值得注意的是, 基督教的独身主义最初是一场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 教会当局对这场运动的态度 并非始终都是积极的。从公元 3世纪开始, 在埃及和叙利亚的基督教徒当中首 先刮起了一股以离家修道为特色的禁欲主义狂潮, 大量的教徒抛弃家庭生活走进 修道院。 这一运动很快就蔓延到整个西欧, 教会当局和大多数正统教士开始时只 采取一种消极观望的态度。 有趣的是, 自愿到修道院去过独身生活的信徒绝大部 分是没有担任任何教职的俗人, 他们的宗教虔诚和极端禁欲主义狂热与教士们的 世俗作风及冷漠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这种形势迫使教会当局不但向独身主

12、义者的 热情让步,还以教令的形式使教士独身合法化和制度化。公元 306 年的埃尔维 拉宗教会议第一次以书面形式禁止主教、 僧侣、 主祭及其他需登上祭坛执行圣餐礼的神职人员拥有合法妻子; 公元 419年的迦太基宗教会议把独身的范围扩大到 副主祭; 公元 1123年第一次拉特兰宗教会议进一步把独身的义务扩大到所有高 级教士 10。与此同时,许多大主教区通过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把独身的范围 延伸到所有教士。 根据这些法令和法规, 未结婚的教士在授职之前必须发誓独身, 已经结婚的教士必须与妻子分居, 这些教士的妻子要么进修道院, 要么在教区登 记并宣布寡居,而独身教士则被禁止与非亲属女性单独相处。公元

13、567 年的图 尔斯会议规定:主教和主教以下的高级教士必须由其母亲、 姐妹或女儿管理其家 务; 主教必须住在由教士们环卫的主教寓所里, 教士们务必确保主教没有与先前 配偶继续来往,因此他们应经常驱赶那些来自主教寓所的“陌生人” 11。公 元 653和 655年,西班牙托莱多市的法律规定:教士如果与人姘居或秘密结婚, 其姘妇或妻子连同孩子一起将被罚为奴隶,而他本人则要被革除教职 12。 教会内部独身主义的制度化在世俗社会当中激起了更加狂热的宗教热情, 政 治动荡、 经济压力和传统习惯一起推动着修道运动的蓬勃发展。 从 11世纪开始, 随着城市商品货币经济的兴起和社会矛盾的加剧, 大量妇女也纷纷加

14、入独身的行 列。 这一现象在意大利北部、 法国南部和莱因河流域一带经济发达地区尤为突出。 11 13世纪是女修道院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进修道院的女性多数是年轻的寡 妇。 据一些传记作家说, 虽然寡妇们的独身选择常常遭到其亲属的激烈反对, 但 她们的态度却是坚定不移的。 例如德意志图林根地区有一名叫伊丽莎白的女人在 其丈夫死后自愿到一家方济各会修道院当修女, 她那当主教的舅父试图说服她重 过婚姻生活, 她则以自毁容貌相要挟, 最终迫使其亲属同意自己的选择。 独身守 节之风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生活方式,它甚至影响到普通人的家庭。 据迈克尔古第奇透露, 不少家庭妇女虽然无法摆脱家庭的束缚而离

15、家修道, 但 她们往往与自己的丈夫相互发誓保持贞节 13 。 不过献身宗教的女圣徒的激增 仍是最引人瞩目的,到 13世纪时,在西欧各地的独身圣徒中女性已占了 1/4, 她们中绝大多数是修女。二宗教禁欲主义的极端化终将给自身造就可怕的对立面, 从而引起整个社会的 性道德的全面崩溃和极端纵欲主义的蔓延; 可是作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经济特定产 物的宗教虔诚和苦修制度, 在激发新教思想和培植近代资本主义的敬业与奋发精 神方面也发挥过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毋庸讳言, 世俗社会的独身运动与教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教会既是中 世纪禁欲主义的始作俑者, 又是教士独身制度的完成者, 因而它对这一群众性的 宗教狂热负

16、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会所推行的宗教禁欲主义对于中世纪的西欧社 会无疑产生了大量的消极影响, 这正是它一再招致当时人和后人猛烈抨击的主要 理由。 极端的禁欲必然同时伴随着极端的纵欲。 虽然中世纪的封建自然经济把西 欧社会的宗教虔诚推上了顶点,可是从 11世纪起迅速成长起来的城市商品货币 经济却使教会的禁欲主义走向了反面, 对于财、 色的贪恋和追求成为中世纪后期 主要的社会风尚。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 这股以性道德的全面堕落为特征的腐败之 风, 常常是从教会内部首先刮起来的。 既然教会的独身制度剥夺了神职人员的正 当性生活的权利, 他们只好以非正当的手段去获得性的满足。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 发生于教

17、会内部的桃色新闻总比世俗社会多。例如在英国诺福克郡, 1499年审 理的 73件淫乱案中有 15件牵涉到教士;在里本郡的 126个同类案子中则有 24个与教士有关; 在兰勃斯郡的 58 个同类案子中有 9个与教士有关犯规教士 是总犯规数的 23%左右, 而教士人数却不到总人口的 2% 14!有些忏悔牧 师竟然向女忏悔者求爱, 更多的教士则以蓄养情妇为时髦。 在 16世纪的德意志, 蓄养情妇已经是乡村教士当中司空见惯的现象。据马克佛斯特透露,在 16世 纪初期的斯比耶地区, 几乎每名乡村教士都拥有一名情妇, 而没有情妇的教士则 被当成是怪人 15 。 高级教士甚至与他们的情妇成双入对地进出大型公

18、共场所, 世俗宴会的荣誉座位常常专门留给牧师及其女伴, 德意志什列斯威地区的一名主 教曾经对这种有伤风化的习惯提出非议,结果被逐出了教区 16。教士们在这方面之所以如此肆意妄为是由于他们受到罗马教廷的默许和鼓励, 在很大程度上 教皇本人就是这一时尚的主要风源,如在宗教改革前统治教会达 25年之久的英 诺森八世就曾给罗马城增添了 8个私生子,其中有几个是他当选教皇以前生的 17。 教士独身制度的另一个更大的弊端是它促成了卖淫风气的蔓延。开办 妓院最初尚属偷鸡摸狗式的地下活动, 后来, 公开的卖淫终于获得了教会当局的 批准, 教、 俗人士开始大摇大摆地混迹于妓院, 而富有理论素养的神学家们则辩 解

19、说:尽管这种行为也是一种罪过, 但却能防止更大的犯罪; 妓院好比是一条维 持社会整洁的下水道,妓女保证了“体面”妇女的纯洁。在教会的支持下, 15世纪末至 16世纪初的西欧目睹了各类妓院的迅速崛起。 在 15世纪的德意志, 几 乎所有的大城市和大多数小城市都拥有由地方政府经营的妓院, 妓院老板往往是 领薪金的市政官员, 妓女成为市政当局的财产, 政府用法令形式为妓院确定妓女 的等级和价格。 妓院实际上已经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娱乐中心, 成群结队的小伙 子来到城里, 第一个要光顾的场所便是妓院, 因为在那里除了可以进行性交易之 外,还可以做其他游戏和赌钱。然而,把 15 16世纪的腐败完全归咎于宗

20、教禁欲主义和独身制度显然是不 公允的。实际上,从 11世纪开始由中世纪城市的复兴所引起的商品货币经济体 系与传统封建自然经济体系的尖锐对立才是造成中世纪后期的道德危机的主要 社会经济根源。 两种体系的对抗使旧日的价值观受到了严重挑战, 城市的生活方 式随着城市的扩张影响到广大农村,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虽然逐步解除了人与人 之间的封建依附关系, 使个体变得越来越自由, 但同时也使得人们处在不受 “保 护” 的恐慌和危险当中, 普遍的心理不平衡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而不断增长, 安 贫、守节的时尚开始被对物欲的追求所取代,腐败因此而生。当然,把禁欲主义和宗教独身主义完全归咎于天主教会的专横更是片面的。

21、 从本质上来说, 西欧封建制度本身就是培植宗教禁欲主义的温床。 西欧早期封建 经济的显著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支配地位和商品交换及城市的基本灭绝。在这一条件下,封建财产的转移主要通过继承和暴力掠夺(即战争这 两种形式来完成。 根据欧洲中世纪正统的继承原则, 以家庭为单位的财产必须由 单一系列的后代完整无损地继承其目的自然是为了防止大家族的封建特权 不至于因财产的分割继承而受到削弱。 在这种继承体系下, 中世纪的婚姻便不可 避免地与封建继承权联结在一起, 即婚姻成为扩大封建特权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 为一名合法继承人既可通过继承获得家族中的大部分财产, 又可通过体面的婚姻 获得另一家族的部

22、分财产和继承这些财产的新一代继承人; 而他的兄弟们因无权 从家族中获得足够的产业, 他们不得不另谋生路在这种情况下, 婚姻对于他 们来说往往意味着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独身生活就成为他们中的一些人的最 好的选择。 此外, 战争和战争的后遗症常常使死亡率居高不下, 人口中的两性比 例严重失调, 占数量优势的性别中的一部分人势必被迫独身。 杰姆班克对北意 大利城镇的调查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靠的证据。他发现,圣赛波尔可洛城在 14世纪只有不到 5000个居民,然而就在这样的小城里,平均每 7户就有 1户把他 们的女儿或其他女亲属送进附近的修道院;在 15 16世纪的里提和佛罗伦萨也 存在着为数众多的

23、女修道院 18 。 这种现象肯定与由长期和频繁的战争所造成 的男性人口的严重短缺有着密切关系。在 11 13世纪,西欧的独身主义运动几 乎与对东方的十字军战争同步发展, 这当然不是历史的巧合。 实际上, 由于与教 会的生育政策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 世俗社会的独身运动也经常受到教会当局 的限制和谴责。例如, 12世纪的格列西昂婚姻法就明确规定:已婚者如未获其 配偶的同意和所在地主教的批准,不得擅自离家独身 19。宗教禁欲主义的极端化固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可言, 但宗教禁欲主义本身在 西方历史上却并非毫无建树。在封建战争频仍、生产过程与生活方式极其简单、 物质极端匮乏和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单一的中世纪

24、 (尤其是早期阶段 , 教会对禁 欲主义的提倡和鼓励应当说是适合时宜的。 禁欲主义作为教士们传经布道的主题 之一, 在遏制封建王侯的贪婪欲望、 缓和社会矛盾和减少封建战争方面, 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是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 更加重要的是, 在中世纪的宗教禁欲主义与 近代资本主义的节俭、 勤奋和敬业精神之间, 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众所周知, 16世纪的新教虽然是天主教会的强硬的对立面,但无论是路德的还是卡尔文的 宗教改革都打出了复古的旗帜即恢复圣经的权威和早期基督教的传统,显 然, 这种传统包括了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 新教改革家并不是一般地反对禁欲主 义, 而是反对禁欲主义的极端化和非理性化, 企

25、图用一种内在的和较有理性的禁 欲主义去取代他们认为被天主教会扭曲了的那种外在的和非理性的禁欲主义。 根 据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新教的(尤其是卡尔文的禁欲主义与天主教的禁欲主 义在本质上有共通之处, 主要表现在两者都是通过积极的自我控制把教徒的行为 纳入一种固定的秩序, 使之按经常性动机行事, 从而消灭一切自发的感情和冲动 性的享乐;两者的区别则在于:(一天主教只是在它所限定的少数人(即神职 人员当中实行禁欲主义,而卡尔文却把禁欲主义推广到一切教徒; (二天主 教把宗教献身规定为禁欲的最高典范, 因而便把禁欲者与尘世隔绝起来, 而新教 却把对于上帝的爱物化为对事业的全身心的投入, 于是禁欲主义的原

26、则便开始渗 透到世俗社会的各个领域 20。在韦伯看来,经典的西方资本主义与任何不择 手段的盈利方式及挥霍享乐的生活方式都是格格不入的, 只有新教的 (尤其是卡 尔文的 禁欲主义才可以与资本主义的理性原则相容。 换句话说, 经过新教改革 家改造过的宗教禁欲主义实际上为西方资本主义提供了基本的伦理框架, 因为它 在资本主义的节俭、 勤奋和敬业精神的产生过程中, 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先导 作用。注释: 1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 1963年版,第 182 183、 334 335页。 2旧约创世纪,第 2、 3章。 3新约提摩太前书,第 2章第 11 14节。 4新约哥林多前书,第 7章第

27、26 34节。 5约尔F. 哈灵顿:德国宗教改革时期婚姻与社会的重建 (Joel F. Harrington, Reordering Marriage and Society in Reformation Germany. , 剑桥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第 50页。 6 詹姆斯A. 勃兰第奇:中世纪教会法中的非法同居与婚姻 (James A. Brundage, Concubinage and Marriage in Medieval Canon Law. ,见中 世纪史杂志(Journal of Medieval History, 1975年 4月第 1卷。 7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

28、务印书馆 1984年版, 第 402页。 8 露施帕都:妇女:为希腊精灵所占有的原型 (Ruth P-adel, Women: Model For Possession By Greek Daemons. , 见艾夫里尔卡梅伦与阿米利库 尔特:古代的妇女形象 (Averil Cam-eron & Amelie Kuhrt, Images of Women in Antiquity.,科罗姆赫姆 1983年版,第 3 19页。 9查理斯A. 弗雷泽:西方教会教士独身制度的起源 (Charles A. frazee, The Origins of Clerical Celibacy in the

29、We-stern Church.,见 教会史 (Church History , 1988年第 57卷, 美国教会史学会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hurch History,第 108 117页。 10美国天主教大学:新编天主教百科全书第 3卷(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Vol.,麦格罗希 尔图书公司 1967年版,第 366 368页。 11布里安布伦南:“伊比斯克皮”:在 16世纪的高卢所见到的主 教夫人(Brian Brennan, Episcopae:Bis

30、hops Wives Vi-ewed in Sixth Century Gaul. ,见美国教会史学会:教会史, 1985年第 54卷,第 314 315页。12 约瑟夫 R.斯特拉约尔: 中世纪辞典 3 卷 第 (Joseph R. Strayer, Dictionary of the Middle Ages, Vol.3),纽约 1983 年版,第 216 页。 13 迈克尔 古第奇: 中世纪后期圣徒传记中的女性虔诚概略 (Michael Goodich, The Contours of Female Piety in Later Me-dieval Hagiography.), 见美国教

31、会史学会:教会史,1981 年第 50 卷,第 20、2425 页。 14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之十八:从威克里夫到路德,台北幼狮 1977 年版,第 28 页。 15马克R.佛斯特:乡村中的反宗教改革:15601720 年斯比耶主 教区的宗教与改良(Marc R.Forster, The CounterReform-ation in the Villages: Religion and Reform in the Bishopric of Speyer, 15601720.), 康乃尔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1 页。 16威尔杜兰:前引书,第 29 页。 17爱德华麦克诺尔等:世界文

32、明史第 2 卷, 罗经国等译,商务 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183 页。 18杰姆R.班克:村社中的死:中世纪晚期一个意大利公社的纪念活 动与宗教社团(Jame R. Banker, Death in the Communit-y: Memorialization and Confraternities in an Italian Commuein the Late Middle Ages.),佐 治亚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6 页。 19 埃米里 阿姆特: 中世纪欧洲妇女生活史料集 (Emilie Amt, Womens Lives in Medieval Europe,A Sourcebook.),纽约 1993 年版,第 7983 页。 20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 联书店 1987 年版,第 91、93 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