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5.58KB ,
资源ID:108159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159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瑶族锡伯族塔塔尔族福建农林大学.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瑶族锡伯族塔塔尔族福建农林大学.docx

1、瑶族锡伯族塔塔尔族福建农林大学附件5:福建农林大学中华名族文化知识竞赛参考资料(一)汉族1、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2、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3、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 , 重阳节 腊八,小年等4、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5、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汉族菜一

2、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6、汉族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二)畲族1、分布区在福建,浙江,广东博罗,惠东,江西安徽省部分山区2、有四大姓雷蓝钟盘3、自称山哈,“山哈话”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未定,无本族文字历来通用汉字,4、节日:主要有农历的三月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5、婚丧:婚礼的特色:有 “拾田螺”, “落脚酒”;请“大酒”, 借锅,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 6、服饰特点: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

3、族妇女,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少女: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一般都头戴凤冠,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7、饮食习惯: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8、文化艺术:畲族小说歌、畲族民歌、屏南四平戏、寿宁北路戏、霍童线狮(三)藏族1、主要分布在藏族自治区,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分为卫藏方言、康方言、安多方言3种主要方言。2、节日:转山会是藏族传统节日,又称沐佛节、敬山神。采花节,萨噶达瓦节,萨噶达瓦节“望果节” ,雪顿节,“吉祥天母节”。2、信仰禁

4、忌:藏族信仰大乘佛教。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族禁忌分为生活禁忌、言语禁忌和宗教禁忌等三大类。3、婚丧:婚礼包括求婚,抢婚,闹婚三步骤,圆寂的达赖喇嘛用塔葬,小孩或因病疾死亡的人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土葬,火葬,天葬4、音乐特色;藏族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佛教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歌舞音乐以及藏族的戏剧组成。5、服饰:藏装特点都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男式藏袍多为黑、白两色,领围、袖口、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或绸子底边,古朴浑厚。女式藏袍,分有袖和无袖的两种,夏秋两季的藏袍无袖。里面多衬有红、绿等色彩鲜艳的衬衣,6、饮食习惯:藏族地区主产青稞、马铃薯,一般以青稞为主粮,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叫“糌粑”

5、。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等,一日三餐都有糌粑。(四)回族1、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回族的通用语为华语,第二语言为阿拉伯语,2、节日: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纪节。阿舒拉节、姑太节、云人节等3、信仰禁忌:信仰伊斯兰教,禁食猪、马骡、驴、狗、猛兽肉和自死之物及宿食,以及各类生物之血,禁止喝酒和抽烟(特别是草烟);行为方面,禁止赌博、斗殴、奸淫盗窃、损人利已,遭受侵犯可反攻,开杀戮。4、婚丧: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包括提亲,定茶,插花,娶亲、念“尼卡哈”及其他

6、。5、音乐特色:主要属东亚乐系,部分属波斯阿拉伯乐系。分为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民歌是其民间音乐的主要部分。按其体裁分类为:山歌(花儿)、小调、劳动号子、宴席曲、叙事歌、儿歌等。宗教音乐 有招祷音调、咏经音调、礼拜音调和赞 主音调4类.6、服饰:回族特点的穆斯林服饰男子多带小白帽,女子带各种花色的头巾。未婚女子戴绿色的,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7、饮食习惯:以牛、羊为主,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8、文化艺术:医学,文学、哲学、音乐、书画(五)苗族1、

7、分布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2、苗族名人宋祖英 阿幼朵 刘媛媛3、苗族的禁忌产忌:产妇生育,忌外人入室。不慎误入者,出门时须洗脚,并喝下一碗冷水,以防将产妇的奶水踩干。 农事禁忌:苗族人每年第一次往田里送粪归来时忌见外人,若遇之,忌打招呼。 丧葬禁忌: 有些苗族地区,忌男性死于白天,女性死于夜晚,认为时辰不对,死者须再要一异性死者相伴。故死时不适,丧家常请巫师念咒改,同时做一手掌大小的木棺同葬,示已有伴。 生活习俗禁忌: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

8、以示杀死病鬼。(六)侗族1、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所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2、节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或六月初六)、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普遍。有些地区还有在十月或十一月过侗年。侗族还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3、宗教信仰及其禁忌:户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4、音乐特色:一领众和、多声合唱的“大歌”声音宏亮,气势磅礴,节奏自由。5、饮食习惯:大

9、多日食四餐,两饭两茶。饭以米饭为主体。平坝多吃粳米,山区多吃糯米。6、文化及文学艺术:主要是三江县侗族刺绣、侗族织锦。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以珠郎娘姆、莽岁、三郎五妹、蝉之歌 等流传最广(七)蒙古族1、主要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2、节日: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鲁班节,白月,燃灯节。3、宗教信仰及其禁忌:其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驾车接近蒙古包时

10、忌重骑快行,火忌,水忌。婚丧:婚礼上都要举行拜火仪式,娶亲一般是在结婚喜日的前一天,葬礼简单,全家举哀和请喇嘛念经,一般分深葬、野葬、火葬、土葬-几种,其中石葬、深葬、风葬属于宫廷葬法。4、音乐特色:音乐形式分为长调,短调,呼麦,潮尔,民歌,说唱形式的乌力格尔、叙事歌、好来宝等等。音乐内容分为猎歌、牧歌、赞歌、思乡曲、礼俗歌等等。5、饮食习惯: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八)布依族1、布依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贵州、云南、四川省的部分地区。其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过去没有本民

11、族文字,一直使用汉文,年人民政府为布依族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2、节日: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3、音乐特色:布依族的民间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器乐与戏曲音乐3类。有大歌、小歌 大歌 大调 小调 笔管歌等4、饮食习惯:闲时食二餐,农忙时食三餐的习惯。每日主食多以大米为主。5、文化艺术: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九)壮族1、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

12、贵州等省区。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有自己的文字,2、节日:有春节、蚂拐节、三月三月歌节、牛魂节、莫一大王节、中元节和霜降节。达努节等3、信仰禁忌:壮族的宗教多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壮族本民族宗教则以摩教(MOZ)(壮族巫教)主要的信仰,正月初一这天杀牲;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4、服饰: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男装有右襟与对襟两种,女装为无领右襟,老一辈人,仍普遍以穿蓝、黑两色为主。男女都穿布鞋。5、饮食习惯: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

13、吃四餐,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7、文化艺术: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十)维吾尔族1、新疆的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的和田、喀什、阿克苏三地区。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2、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3、信仰禁忌: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禁食猪肉、动物血和已死的畜禽。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不能随便到锅灶前面,不能剩饭,不慎落地的饭屑,要拾起放在餐布上,不能将拾起的饭粒再放进共用的盘中;吃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擤鼻涕、吐痰等不文明的习惯。4、音乐特

14、色:内容可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部分。传统民歌包括爱情歌、劳动歌、历史歌、生活习俗歌等类别。5、服饰:维吾尔族妇女喜用对比色彩,使红的更亮,绿的更翠。维吾尔族男性讲究黑白效果饮食习惯:在饮食方面,禁吃猪肉、驴肉、狗肉、骡肉,自死的牲畜一律不食;6、文化艺术:“刀郎文化” 木卡姆,它包括英雄史诗、民间叙事诗、民歌、民间故事、寓言、谚语、民间弹唱等多种体裁和形式如乌古斯传阿凡提的故事(十一)土家族1、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2、节日: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

15、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3、信仰禁忌: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平日忌讳将野死的雀鸟带回家中,不可端着碗在他人背后吃饭,使之背时。禁食狗肉,未婚青年忌食猪的蹄叉叉,儿童忌食鸡爪和猪鼻,成年后忌食猪尾巴。 4、婚丧:土家族婚俗女子出嫁前,有“哭嫁”的风俗。丧葬基本是土葬,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5、音乐特色: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6、服饰:女装为短衣大袖,右衽开襟,滚镶23层花边,原着8幅罗裙,后改为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头缠23米长的

16、青丝帕7、饮食习惯:主食包谷、稻米,土家族地区最普及的风味食品是糯米粑粑、米炕腊肉和唐馓。 8、文化艺术: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十二)彝族1、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文”、“倮倮文”、“夷文”。2、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3、音乐特色:彝族的传统音乐丰富多彩,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两大类别。4、服饰特点: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

17、,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5、饮食习惯: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十三)满族1、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满族来源于古代女真语属阿尔泰语系一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典型的黏着语。2、节日: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颁金节,上元节,添仓节,中元节等3、信仰禁忌:信仰多神教的萨满教,满族禁杀

18、狗、吃狗肉、服狗皮,禁坐西炕,满族家祭中的禁忌有:不许怀孕者、衣狗皮者、疯癫者、僧丐、衣孝者入祭,祭祀吃剩的骨头和肉必须送到高岗上,或撒到江河中。4、婚丧:婚姻,是一夫一妻制满族,满族人死后的幡纸,不挂在门上,而是放在死者的棺木头上死者出灵后,儿子 儿媳要穿一百天重孝,称之大孝5、音乐特色:满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6、服饰:满族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男女老幼皆戴布兜兜,紧系腰腹,贴在胸前。7、饮食习惯:吃大米、小米、面食等等。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如喜吃甜食、过节时吃“艾吉格饽”(即饺子)等8、文化艺术: 满族秧歌(俗称

19、鞑子秧歌),剪纸,满戏等(十四)乌孜别克族1.乌孜别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2. 民间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等3. 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圣纪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4. 民间体育:击木赛马摔跤叼羊5. 乌孜别克人都会唱歌,民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等形式多样。6.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 (十五)高山族1.高山族的民间文学包括歌谣、神话、传说以及故事等,丰富多彩,古拙质朴。2.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3. 高山族的重要节日有:播种祭(泰雅人,三月下旬春播结束之日)、平安祭(布农人,四月初

20、四)、“阿立”祖祭(平埔人,九月十六日)、丰年祭(邹人、鲁凯人、达悟人等,八月十五日)、竹竿祭(排湾人,十月二十五日、)、猴祭与大猎祭(卑南人,十一月)、矮灵祭(赛夏人,十月十一日至十八日)以及达悟人的飞鱼祭,等等。4. 崇拜精灵,各地信仰的神不一,有天神、创造宇宙之神、自然神、司理神和其他精灵妖怪。5. 现在,高山族宗教生活中形成原始宗教信仰、佛教和西方宗教等交错并立的局面。(十六)仡佬族1、研究领域:科学、 采砂、 冶炼、 锻造 、织染。2、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3、民族饮食: 主食玉米水稻4、主要节日 :大年、 三月三、 清明节、 端阳节。5、禁忌: 所居不着地, 忌关

21、大门(十七)瑶族1、工艺:蜡染、挑花2、瑶族舞蹈:长鼓舞、铜鼓舞是3、抛花包是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形式4、圣水豆腐酿是瑶家十八酿第一酿5、“盘王节”是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著名的历史文献是过山榜(十八)朝鲜族1、喜欢穿素白色的服装的是朝鲜族2、朝鲜族舞蹈是长鼓舞3、桔梗谣、阿里郎是朝鲜族歌曲4、年轻的大力士、红松与人参和母子情深是民谭主要的作品5、顶瓮竞走是鲜族传统体育活动6、打糕、明酒、伏与狗肉酱汤是朝鲜族食品 (十九)白族1、唐代建筑的大理崇圣寺三塔,剑川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寺院建筑群是白族艺术代表2、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的是白

22、族装束3、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的是白族建筑4.火把节、三月街是白族传统的节日.(二十)黎族1、黎族文学作品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2、黎族男子上身穿无领对胸无纽扣麻衣,腰间前后各挂一块麻织长条布,头上缠红布或黑布的男子装束妇女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的是黎族3、牛日是黎族节日(二十一)哈尼族1、信仰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的是哈尼族2、喜欢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3、乐器有“巴乌”和“响蔑”4、主要舞蹈是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5、客人到家就请一碗“焖锅酒”的是哈尼族(二十二)哈萨克族1、信仰主要是原始信仰和伊斯兰教的是哈萨克族2、民间音乐按

23、照传统可分为“奎衣”和“安”两大类的是哈萨克族3、风俗:未出嫁的姑娘戴夏天扎一条漂亮的三角形或方形头巾的是哈萨克族;客人辞行,主人要立即去马厩抚摩马的肚子的是哈萨克族4、英雄塔尔根、 阿勒帕米斯 是哈萨克族的长诗;萨里海与萨曼、阿尔卡勒克英雄是哈萨克族的史诗作品(二十三)傣族1、服饰:男子穿无领 对襟 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 包头的是傣族男子;束发、穿筒裙 和短衫的是傣族妇女2、节日:泼水节、入夏安居节( 关门节 )、出夏安居节(开门节)3、舞蹈:孔雀舞、 象脚鼓舞 、大鹏鸟舞、 鹭鸶舞、 花环舞 、戛朵、 蝴蝶舞、 斗笠舞、 腊条舞 、十二马舞 、戛喃燕是傣族(二十四)水族1、主要分

24、布:主要居住在贵州省黔东南等地区,少数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及滇黔交界处。2、语言: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水语支,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3、水族地区广泛流行“活路头”生产习俗。“活路头”是当地汉语方言土语,“译”为普通话是“干农活的领头人”4、水族在农业生产中有明确的性别分工。“女不犁田,男不插秧”是传统,谁若违反,会遭到非议。5、主要乐器:铜鼓和芦笙6、手工艺术:马尾绣, 水家布,水族剪纸 7、服饰:当地汉族服饰无明显差异。妇女服饰至今仍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征。8、主要节日:水族有许多传统节日,主要有端节、卯节、苏宁喜节、荐节、敬霞节等,最隆重的当推“端节” 。端节,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

25、“借端”,“借”就是水语“吃”的意思,与汉族的春节相似。 (二十五)佤族1、主要分布: 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2、语言: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3、生产:种稻,养牲禽,养蜂 4、文学:佤族历法独特的“星月历”。5、音乐:敲木鼓6、主要乐器:木鼓 7、手工艺术:木鼓8、主要节日:“拉木鼓”成为佤族极为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的。(二十六)拉祜族1、主要分布:以澜沧江为界的东、西这样两部分。2、语言:哈尼话,傣话。属汉藏语系

26、藏缅语族彝语支 3、生产:至今大多数旱地仍然是刀耕火种,“种一山坡,收一箩箩”,不少人家经常流徙不定。4、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包括神话、叙事诗、传说、故事、情歌、风俗歌以及谚语、谜语等。5、主要乐器:常见的乐器有芦笙、巴乌和口弦.6、手工艺术:擅长藤、竹编织,编织篾席、篾垫、背箩、盒、箱子、桌子、椅子等,7、服饰: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8、饮食习惯:主食玉米,无种植蔬菜的习惯,山野之中的植物,只要无毒无怪味,则随手采来佐餐。9、主要节日:拉祜族的节日有春节、扩塔节、端午节、尝新节,火把节、新米节、祭祖节、卡腊节、搭桥节、葫芦节等(二十七)纳西族1、主要分布:云

27、南省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除云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纳西族聚居地2、语言: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争议;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 3、文学:东巴文学 东巴文学,是祭司东巴用象形文字书写在经书中的文学作品。东巴文学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4、主要乐器:常用的伴奏乐器有塞萧(直笛)、横笛、葫芦笙。5、建筑: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二十八)柯尔克孜族1、主要分布: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地区,绝大部分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

28、苏和喀什等地区。另外,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也有零星分布。2、主要乐器: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3、手工艺术:其中尤以刺绣、编织最为著名。服饰:大都以黑布为底,用彩线或彩布条、布块镶绣各种花纹图案。4、主要节日: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掉罗勃左节等节日。(二十九)锡伯族1、主要分布: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2、语言:锡伯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3、文学:萨满舞春、亚奇纳、猎歌等,是流传至今的古老民歌,反映锡伯人祖先早期的渔猎生

29、活4、音乐;锡伯族的音乐分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两部分。戏剧音乐(锡伯族称秧嘎尔牧丹)又分为平调和越调两种5、主要乐器:冬布尔,口弦6、手工艺术:刺绣(刺荷包等)7、服饰:清朝末期,服饰逐渐与汉族相同,只有伊犁地区的锡伯族妇女至今仍保持着穿袍的习惯(三十)塔塔尔族1. 塔塔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属于白色人种。2. 塔塔尔族的婚俗别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3. 塔塔尔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中午为正餐,早晚为茶点4. 塔塔尔族最忌讳猪,不吃猪肉。5.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6. 塔塔尔族的主要节日是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撒班”节(也称犁头节、犁铧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日. “撒班

30、节”(犁头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会,多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拔河、赛马、摔跤等群众性活动。(三十一)保安族1. 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同一语族的蒙古语、达翰尔语等有同属关系,与东乡语比较接近。2. 保安族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豆类、洋芋、荞麦、胡麦、大黄芥和小辣芦等。3. 肉食只吃羊、牛肉,忌食血和猪、马、驴等非反刍动物的肉和血以及凶禽猛兽5. 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6. 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内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7. 保安族的节日活动,除春节等几个传统节日外,几乎全部节日都属于伊

31、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三十二)俄罗斯族1.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使用俄语俄文,使用斯拉夫基里尔字母,共有33个字母,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2. 俄罗斯族语言的特点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3. 俄罗斯族多信仰东正教,与国外的俄罗斯人的一样4.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面包,副食多为列巴俄式煎菜。5. 俄罗斯族实行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但结婚须征得父母同意6. 主要有“复活节”、“圣诞节”、“旧历年”、“清明节”、“主领洗节”等。(三十三)裕固族1. 裕固族现在使用三种语言:西部裕固语(也称尧呼尔语),东部裕固语(也称恩格尔语),汉语。2. 信奉喇嘛教。3. 裕固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同姓同族间严禁通婚。4. 丧葬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5. 分为东裕固语和西裕固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