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221.22KB ,
资源ID:108132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132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方程式》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docx

1、化学方程式知识点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只用于解释质量的关系,与体积、压强、密度等无关。 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2、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原子的“三不变”)。(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

2、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3、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几个重要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在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管,在其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并使玻璃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管放在托盘天平上用法码平衡。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的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1、 实验现象:白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冒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气球先膨胀,冷却至室温时,逐渐变小,比原来还小,天平的指针不偏转(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2

3、、 锥形瓶为什么要密封?白磷燃烧需要消耗氧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磷的质量,使天平左边下降。所以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 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与气体发生反应或生成气体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3、 在锥形瓶瓶底铺一层细沙的作用:吸收白磷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以防止炸裂锥形瓶瓶底。4、 气球的作用: 使装置密封,收集试验中因受热而膨胀出来的气体5、 白磷燃烧时,玻璃管上的小气球有何变化?答:白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因受热膨胀,小气球鼓起;冷却后,因瓶内氧气减少,气压变小,小气球变小。6、 选用白磷,而不用红磷的原因是什么? 答: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烧至红热的玻璃管不能将

4、红磷引燃。 7、 你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点燃白磷吗? 答:用凸透镜聚光在白磷上来点燃。 把锥形瓶浸入热水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来点燃8、 若燃烧前后,锥形瓶一直放在天平上,天平会一直平衡吗? 答:不会。 燃烧时,气球变大,会增加锥形瓶在空气中的浮力,天平左边上升。气球变小后,天平又恢复平衡。9、 实验失败的原因: 玻璃管引燃白磷后,由于动作慢,在插入锥形瓶的过程中,来不及塞紧橡皮塞,会造成有部分白烟外逸,增大了实验的误差,天平不再平衡,得出错误的结论。操作不熟练,加热后的玻璃管不能接触到锥形瓶底的白磷,导致实验难以完成。4P + 502 2P2O5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 实验过程

5、:在100 mL烧杯中加入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铁钉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比较反应前后的质量。2 实验现象:铁钉的银白色的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产生,溶液从蓝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天平的指针不偏转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Na2CO3+2HCl = 2NaCl+H2O+CO2实验步骤: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的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烧杯

6、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调平;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实验现象: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有大量气泡产生。天平的指针偏右。这是由于装置不密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过程: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称得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 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强光,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再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和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质量。 (氧气参加了反

7、应,所以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2Mg + 02 2MgO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二、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三个意义(含义 ) 2H2+ O2 2H2O 4 32 36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水分子 微观意义: 表示反应物和(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生

8、成物之间分子 2H2O 2H2+ O2 36 4 32从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物质: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粒子:每2个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2个分子的氢气和1个分子的氧气 质量:每36份质量的水通电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 4P + 502 2P2O5124 160 284量: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磷和氧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例题: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脂,三硝酸甘油脂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 4C3H5N3O9 - 12CO

9、2+10H2O+6+O2 (1)的化学式是 (2)推断的化学式的依据是 解析 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反应前 反应后 碳原子个数:12 碳原子个数:12 氢原子个数:20 氢原子个数:20 氦原子个数:12 氦原子个数:0 氧原子个数:36 氧原子个数:36 所以6中共有12个氦原子, 化学式为N2 答案:(1) N2 (2)质量守恒定律 三、化学方程式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02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02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02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02 2Al2O

10、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02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02 2P2O5 7.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S + 02 S0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02 C02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02 2CO 10、过氧化氢催化制氧气: 2H2O2 2H2O + O2 11、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 O2 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四、化学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11、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一 金刚石、石墨、C60一、 碳的几种单质1. 金刚石(C)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不导电,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 石墨(C)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最软的矿物质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 (1)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 注意:铅笔不含铅

12、,是石墨和黏土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无定形碳: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 活性炭、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于:制糖工业、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冰箱中的除异味剂,3. C60 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足球烯)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二、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 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 1.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碳的活性大大增强。【为何碳在常温下化学

13、性质比较稳定?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档案材料一般用碳素墨水书写; 古代书画历经百年也安然无恙;木质电线杆埋入地下部分用火烧焦可防腐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2. 碳具有可燃性:C + O2 CO2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现象:燃烧剧烈,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2C + O22CO3. 碳具有还原性: C + CO 2 2CO(O2充足)3C+ 2Fe2O3 4Fe + 3CO22CuO + C 2Cu + CO2(置换反应)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中出现丝红色固体,导管口出现气泡,澄

14、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反应开始的标志: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酒精灯上加网罩的目的: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配制混合物时木炭粉应稍过量的目的:防止已经还原的铜被氧气重新氧化。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的后果:石灰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性质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有毒)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用

15、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O2密度比空气大,因此C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 原料: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份为CaCO3)、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浓盐酸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不用纯碳酸钙或碳酸钠等代替大理石、石灰石的原因:反应速率太快,不容易控制和收集,且成本较高。 不选用硫酸:大理石和硫酸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物质硫酸钙CaSO4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发生。2 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3 发生装置和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导管 (

16、同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原因:固体和液体混合,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气体)4 气体收集仪器:集气瓶、玻璃片5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原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再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没过下端管口后,若水面不下降,则表明不漏气。7 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经收集满了。8 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三、 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工业制法: CaCO3 CaO+CO2第三节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的探究实验:二氧化碳

17、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熔沸点较低,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固态CO2)探究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操作】如右图(1),将CO2气体慢慢倒入杯中。【实验现象】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探究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实验操作】如右上图(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实验现象】瓶体变瘪。【实验解释】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 二氧化碳

18、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石蕊遇酸溶液变红)【实验操作】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A纸花喷稀醋酸变红醋酸能使紫色小花变红,说明酸(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2B纸花喷水不变色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3C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变色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4D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H2CO3,H2CO3能使紫色石蕊变红;5D小花加热烘烤由红色变成紫色。H2CO3不稳定易分解【化学方程式】 CO2 + H2O=H2CO3 和 H2CO3 = H2O+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

19、OH)2水溶液叫澄清的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该反应可鉴定二氧化碳气体。CaCO3 白色,不溶于水三、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化工原料,制饮料,气体肥料a) 灭火(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原因: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b) 干 冰: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舞台云雾。c) 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O2氧化剂,C还原剂);该反应也可将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三、 二氧化碳

20、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造成温室效应。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臭氧(O3)、甲烷(CH4)、氟氯代烷等。CO2含量增加原因:人类消耗大量化石燃料使CO2增加,人类乱砍滥伐绿色植物减少危害: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引起暴雨洪水等灾害,影响自然生态系统,改变生物多样性。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倡导低碳生活。第二课时: 一氧化碳一、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a

21、)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2CO+O22CO2【燃烧的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放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若CO不纯, 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煤炉从上至下,常发生的三个反应:2CO+O22CO2、CO2+C2CO、C+O2CO2b)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CuOCu+CO 3CO+Fe2O32Fe+3CO2c) 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气体之所以有毒性,是因为它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是氧气的300倍),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死亡。原因:一氧化碳

22、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注意: 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在室内摆放一盆水无法预防煤气中毒。三、一氧化碳的用途:可燃性:作气体燃料还原性:冶炼金属(3CO+Fe2O3 2Fe+3CO2、 CO+CuO Cu+CO2)。(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CO+CuO Cu+CO2实验操作: 先通入一氧化碳,在加热前必须先 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 点燃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再通入一会儿CO直到试管冷却。实验现象: 黑色固体粉末变成紫红色固体,导管口出现气泡,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注意事项: 检验一氧化碳纯度的目的:防止加热空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引起爆炸。 实验开始时先通CO的

23、目的: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引起爆炸。 实验完毕后继续通入CO的目的:防止灼热的铜重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2Cu+O2 2CuO)。 因为CO污染空气,所以尾气中的CO气体要经过处理。可将尾气点燃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证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除去装置内的二氧化碳。(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3CO+Fe2O3 2Fe+3CO2【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与上面的实验类似(酒精灯要换成酒精喷灯)【实验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工业铁的冶炼】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

24、来。C + O2 CO2 C + CO2 2CO 3CO + Fe2O3 2Fe + 3CO2四、三大还原剂:H2、C、CO 共同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特别指出:H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O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CH4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H2 + CO除杂:除去CO中混有的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 CO2+2NaOH=Na2CO3+H2O除去CO2中混有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只能煅

25、烧(不可加盐酸) CaCO3 CaO+CO2注: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碳酸和碳酸盐化学式来源和性质用途CaCO3(大理石、石灰石)难溶于水,在高温下分解,能与酸反应建筑材料Na2CO3(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与酸反应食品、造纸、洗涤剂NaHCO3(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能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洗涤剂、灭火剂第7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探究1 燃烧的条件(本实验要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实验操作】如右图

26、(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热,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实验分析】与对比, 白磷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红磷不燃烧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有关。与对比,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说明:物质是否发生燃烧与是否与氧气(空气)接触有关。80C热水的作用:提高温度,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红磷的着

27、火点以下。使水中白磷与氧隔绝。【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本实验的缺点是不环保(下面是改进实验,环保不污染空气)探究2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与上面探究1是对比实验,控制了变量)【实验操作】如右图(2),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分析】与图(2)对比,再次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空气)。燃烧定义:通常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注意事项】 着火点不是固定不变的。对固体

28、燃料来说,着火点的高低跟表面积的大小、颗粒可惜的粗细、导热系数的大小等都有关系。纯净物的着火点固定不变 并非所有的燃烧都需要氧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只有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燃烧才能发生。 急速燃烧爆炸氧化反应 剧烈氧化 燃烧 平静燃烧缓慢氧化 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发燃烧。二、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空气);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其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注意事项】 着火点是可燃物着火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需破坏一个条件就可以使燃烧停止。几种常用灭火器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

29、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燃烧而引起的失火;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干粉灭火器 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 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否则会把手冻伤)。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爆炸定义: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爆炸还包括物理爆炸,它们是物理变化。除了可燃性气体能发生爆炸外,可燃性粉尘如面粉、煤粉等也能发生爆炸。粉尘爆炸实验【实验操作】取一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剪去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像右图那样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实验现象】“砰”地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实验分析】面粉被吹起后与空气充分接触,又被蜡烛点燃。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并放出大量热,产生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说明可燃性的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能发生爆炸。【注意事项】 面粉应该是干燥的; 气囊的作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混合。 鼓气球与金属罐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