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9 ,大小:66.23KB ,
资源ID:1080952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095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影响.docx

1、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影响中文摘要近年来,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问题备受关注。因为一方面,东亚一体化对我国意义重大,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周边安全都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邻国,“南亚大象”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的政策对我国将产生重大挑战,产生众多问题,其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系统介绍东亚一体化,以及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重点阐述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并分析其政策的原因,进而阐述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我国的应对政策。关键词:东亚一体化 印度 东盟 影响 对策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

2、e topic of Indias policy on East Asia integration causes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On the one hand,the integration of East Asia is very significant to our country. And it will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our politics economic and security perimeter. On the other hand, South Asian elephants India rise

3、s rapidly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and neighbors especially its policy on East Asia integration will hav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and create a multitude of problems. So we should not ignore the imp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East Asia integration and Indias policy on it, focuses on the de

4、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a and the ASEAN, and analyzes its policy reasons. And then 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impact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d military and country safety,etc. by the Indias policy on East Asian integration,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response. Key words: India;

5、 East Asia integration; ASEAN; influence; strategy 目录中文摘要 1Abstract 2目录 3第一章 绪论 4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5一、关于印度 5二、关于东亚一体化 6第三节 本论文的方法和创新点 7一、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7二、本文的创新点 7第二章 东亚一体化进程概况 9第一节 东盟的奠基时期 9一、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9二、大东盟整合完成 10第二节 模式形成时期 11一、“10+3”、“10+1”模式雏形时期 11二、“3”模式形成时期 12第三节 东亚一体化的现状 12一、东盟一体化建设取得众多成果

6、和突破 12二、“10+1”模式 13三、“10+3”模式 14四、“3”模式 15第三章 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原因 17第一节 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 17一、印度独立之前时期 17二、关系密切时期 18三、关系紧张时期 20第二节 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现状 22一、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快速发展 22二、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原因分析 32第四章 印度对东亚一体化政策的对我国的影响 39第一节 经济上对我国的影响 39第二节 政治上对我国的影响 40第三节 安全上对我国的影响 41第五章 我国的应对政策 44第一节 指导思想 44第二节 应对策略 45一、加强与东盟经济外交 45二

7、、继续保持和加强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46三、大力发展远洋海军,争取战略主动权 46四、以经济带政治,加强与印度的外交 47五、“东亚是东亚人的东亚”,强化文化认同 47结语 49参考文献 50致 谢 56独创性声明 57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今天,印度的崛起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已不再是一个假设,而将逐步成为一个对我国有重大战略影响的现实。印度的地缘战略位置、人口数量、经济发展规模与潜力、科技水平、政治意志、军事实力以及实际拥有的核军备能力,都注定它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国际性角色。印度拥有的大文化背景和强烈的民族主义传统也为它的大国战略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支撑。随着冷战后时期世界格局

8、的转变和印度新经济改革的推进,印度越来越注重谋求在地区乃至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总体看,印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战略抱负己趋明确,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将不断扩大。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的程度目前虽然不深,但是,对待一个对华抵触和以华为假想敌的国家,我们应当对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了解,研究其参与东亚一体化的政策,提高对印度的警惕。本文试图探索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及其影响,明确印度在参与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的动机和角色,并预测印度东亚一体化政策对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的影响。通过系统和完善东亚一体化进程,对东亚一体化问题有一个整体和全面的把握,为预测东亚一体化发展趋势等问题提供一

9、定的依据,为我国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提供一定参考,为中国参与东亚一体化政策献计献策,对中国复兴与崛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关于印度冷战时期,我国对印度并不关注和重视。冷战结束后,印度开始改革开放,实行“东向政策”,大张旗鼓的参与国际活动,参与东亚一体化。我国学术界鉴于印度的实力和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对印度逐渐重视,对印度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如邱永辉的印度世俗化研究,陈峰君的印度社会述论,殷永林的独立以来的印度经济,文富德的印度经济发展、改革与前景,吴永年、季平的当代印度宗教研究,姜兆鸿、杨学平的印度军事战略研究。关注并研究印度外交政策的著作有:孙士海的印度的发展及

10、其对外战略,吴永年、赵干城等的21世纪印度外交新论,马加力的关注印度崛起中的大国,还有译著大象和孔雀解读印度大战略。近期的著作有胡志勇的文明的力量印度的崛起,陈继东主编的当代印度对外关系研究、马孆的当代印度外交等,但其中涉及到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并不多。主要是一些论文多有论及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和发展与东盟关系。如侧重用史学的角度研究印度和东盟关系的文章,如刘善国的印度与东盟建立伙伴关系的发展前景及其对我国安全的影响(载南亚研究季刊1999年第2期)、赵洪的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载国际论坛2006年第2期)、瞿健文的论冷战后东盟与印度关系的发展(载世界历史2004年第5期)、李巍的印度

11、“东向政策”的目标及其进展(载东南亚2003年第1期)、廖辉芳的印度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探析(载东南亚2003年第1期)等等,这些文章的多角度的论述了印度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但是都是集中在冷战后,缺乏对冷战前得历史分析。近年来,关于印度和东盟的文章还有张党诺与竭仁贵的试析冷战后印度与东盟的关系(载东南亚纵横2006年第11期)、吴崇伯印度与东盟军事与安全合作试析(载南洋问题研究2008年第3期),王泽芝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原因分析(载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1期),温永平的硕士论文瓦杰帕伊政府时期印度对东盟外交政策等等,这些文章对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进行了

12、较为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印度的东向政策的提出是其参与东亚一体化的重大举措。主要有赵洪的试论印度与东盟关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论述了印度与东盟的关系,认为印度与中国在发展与东盟关系上的利益基本上是并行不悖的,相互之间确有竞争,但以良性竞争为主;张毅的冷战后印度对东盟的经济外交侧重于经济角度分析,论述了印度与东盟的经济关系紧密;傅小强的印度“东向”的地缘、历史及认知变化分析侧重于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分析;张力的印度迈出南亚印度“东向政策”新阶段及与中国利益关联对于印度对东盟的进取态势必在新的层面形成与中国的战略互动,并增强相互在不同领域的利益关联;姚传界的浅析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基础和原

13、因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动因;孙建波印度“东向政策”分析重点阐述印度“东向政策”的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对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前景作了分析。尹锡南的论冷战后印度的“东向政策”,对印度推行该政策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作了探讨。陕西师范大学王泽芝的冷战后印度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合作论研究,从合作论的角度论述和分析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发展。此外,瞿建文的论冷战后东盟与印度关系的发展、候松林的印度“东向政策”与印度东盟关系的发展有相关论述。二、关于东亚一体化由于中国是东亚地区重要的一员,东亚的兴衰和国际关系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利益,因此,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比较重视

14、和关注。近年来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论文和图书。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多对东亚一体化与中国的关系有所论述。如李勇的中国崛起与东亚一体化(载中国社会导刊2006第2期)从中国崛起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张蕴岭的中国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载当代亚太2006第1期)从经济方面分析了中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吴建民的中国的崛起与东亚合作(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第6期)和郑宝银的东亚地区一体化远景及中国的作用(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第4期)从其他几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二,侧重对经济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其中郑有国的中日经济与亚洲经济的一体化(载亚太经济2006第

15、6期)、曹宏荃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关系理论解读(载国际观察2006第6期)、刘宏松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与当前模式选择(载亚太经济2006第6期)、彭述华的试析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内部制约因素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载国际论坛2006第6期)以及陈廷根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视角(载东南亚研究2006第6期)等文章。其三,对东亚一体化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利因素,并分析了影响。比如冯卓的东亚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载东北亚论坛2006第6期)、迈克尔亚胡达的东亚合作的前景与挑战(载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第6期)和杨春霞的东亚一体化理想离现实有多远(载兰州学刊2006第7期)

16、等等。本文对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和现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研究印度与东亚一体化、印度与东盟关系的外文有:South-East Asian in Indian Foreign Policy: A study of Indias Relations with South-East Countries from 1962-1982(1982年)、India and South-East Asian(1990年)、ASEAN-India Economic Relation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rospects(1995年)、The ASEAN Region in I

17、ndias Policy(1996年)Foreign Policy and Its Neighbors(2000年)。第三节 本论文的方法和创新点一、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历史分析法等等。本选题主要运用历史分析法,通过大量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对印度参与东亚一体化进行分析,揭示其政策和意图脉络与轮廓,给人们以清晰的认识,从而去认识和把握印度的真实意图及其本质。二、本文的创新点与其他国家相比,论文研究对象印度的政治、社会与文化生态对国内学术界显得比较陌生,而且将印度与东亚一体化结合的文章并不多,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是创新点在

18、于将两者结合统一,视角新颖。鉴于印度崛起和中国崛起撞车之可能性,研究印度在对中国重要性重大的东亚一体化中扮演的角色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第二章 东亚一体化进程概况近年来,东亚一体化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热烈讨论的一个共同话题,与此同时,东亚各国政界和商界的精英都在以不同方式鼓动和推进“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东亚一体化始于东盟的一项倡议,并经过东盟一番周折终于在1996年首次以地区的名义出席了首届亚欧会议,初步地实现“东亚集团”的理想。总体来看,目前东亚一体化进程是四个轮子一起转动:第一个轮子是“10”,即东盟自身的发展与合作;第二个轮子是“103”,即东盟与中日韩3国范围的对话与合作;第三个轮子是“10

19、1”,即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各个国家之间的对话与合作。第四个轮子是“3”,即中日韩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机制。目前看来,除“3”合作机制外,东盟处于核心角色,如东盟共同体(10)、“10+1”、“10+3”三大机制都是东盟倡导和推动的,并且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进入实质发展阶段。因而,东亚区域化不仅是从东盟发展而来,而且是以东盟为主导进一步发展的。回顾历史,可以对东亚一体化有一个整体和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对我们应对和参与东亚一体化都有所帮助。总体来说,东亚一体化的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东盟的奠基阶段、各个模式形成阶段以及东亚一体化的现状。第一节 东盟的奠基时期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早进行一体化的次区域组织,

20、也是东亚一体化的倡导者。目前来看,东盟在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奠基和基础的作用,而且也是东亚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东亚一体化的一个关键环节。一、东盟的成立和发展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成立。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这一阶段的东盟是一个比较松散

21、的区域性合作组织,其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和问题的方式主要是协商和对话。这种合作方式被学者称为“东盟模式”。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东亚地区最早也是迄今为止较为重要的区域性合作组织。1976年2月,第一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召开,会议通过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商一致宣言两个重要文件,确定了东盟的宗旨和原则,成为东盟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1984年1月7日,文莱加入东盟,东盟成为拥有6个国家的地区合作组织。1977年8月5日,第二届东盟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确定东盟将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欧共体的对话和经济联系。1987年12月 15日

22、,第三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会议通过了马尼拉宣言。在这一阶段,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东南亚区域合作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在曲折中发展和前进。二、大东盟整合完成1992年1月,东盟在新加坡召开了第四届首脑会议,东盟六国首脑通过了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加坡宣言和东盟加强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宣布在2008年以前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1995年12月14日至15日,第五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会议通过了曼谷宣言,与会各国共同签署了38项文件,促进和加强各国相互间的政治、经济等领域合作的。会议还决定在两次正式首脑会议之间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

23、,标志着东盟区域化进入了新的阶段。1994年5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了东盟6国和柬埔寨、越南、老挝以及缅甸等国的“东南亚10国非正式会议”,一致同意建立“东南亚共同体”。自此,东南亚或东盟10国成为了一个整体,开始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从1995年起,东盟开始迎来新的成员,这一年7月,越南加入东盟,成为第7个成员国;时隔两年,老挝和缅甸加入;1999年4月,第10个成员国柬埔寨加入东盟。“大东盟”的整合完成,东盟获得了非正式的外交中心的地位,并且还因为它提倡和遵行的和睦合作精神即“东盟精神”,而在国际上享有了楷模地位。“东盟精神”下的东盟进而发起或推动若干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与进程,如东盟地区论坛

2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东盟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晤等等。在这些机制和进程中,东盟起到的作用是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有目共睹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一体化中的东亚经济论坛、东盟自由贸易区、“103”机制以及“101”机制等合作方式的实施都是得益于“大东盟”的发展与推动的。东盟在这些领域的努力加快了其进行多边多层次地区合作的进程,而且在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东盟以东盟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一系列运作正在极大地夯实东亚一体化这栋大厦的基础,并不断地增砖添瓦。第二节 模式形成时期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在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同时,东亚合作的其他各种模式也在逐渐形成和发展,除了东盟外,

25、还有“10+3”、“10+1”、“3”模式。一、“10+3”、“10+1”模式雏形时期1997年是东亚区域合作历史上一个真正的转折点。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使得高速增长的东亚经济跌入低谷。1997年12月,东亚13国领导人在吉隆坡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首脑非正式会议”和“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的首脑非正式会议”上,主要就21世纪东亚地区的前景、发展和合作等众多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取得了广泛的共识,会议签署了面向21世纪的合作宣言。首次东亚领导人的非正式会晤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开启了东亚区域合作的框架。从此,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在东亚地区迅速形成了东盟与中日韩会晤机制,以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

26、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自1997年底起,以“东盟加中日韩”机制为开端和标志,东亚一体化进程开始启动。此后,各类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在东亚地区大量涌现,使东亚成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三次浪潮的主角。二、“3”模式形成时期“3”模式指的是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的合作会晤机制。2000年11月,“103”第四次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去掉了“非正式”一词,朱镕基总理在会议上阐述了中国对当前东亚形势和合作前景的看法,并提出了加强合作的具体建议。朱镕基总理提议将“103”定位为东亚国家合作的主渠道,逐步建立起金融、贸易和投资合作等方面的框架,最终实现地区经济的更大融合。这次会议提出了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27、”的设想,并且成立由13国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即“东亚研究小组”,进行专门研讨东亚一体化进程,而且确立了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和合作机制,即中日韩会晤机制。2001年11月5日到6日,在文莱举行的“103”第五次会议上,中日韩三国就以后定期举行经济、贸易部长会议达成了协议,建立起讨论三国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框架,在东盟以及东盟与中日韩会晤机制基础上建立和深化了“3”模式。由此,东亚地区的合作机制初步成型,除东盟本身外,其组成机制还包括“10+1”、“10+3”和“3”。2001年11月6日,在第五次东盟和中日韩(103)及东盟和中国(101)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宣布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

28、盟自由贸易区”(CAFTA)。这是东亚区域合作的重大成果与进展。第三节 东亚一体化的现状与欧盟的一体化相比较,东亚一体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是以东盟为主导,地区突破口主要在经济领域,而且有众多的组织和模式试图促进东亚一体化的进程,其中东盟(10)、“10+1”、“10+3”、“3”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推动东亚一体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一、东盟一体化建设取得众多成果和突破进入新世纪以来,东盟为了跟上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加快了东亚一体化的进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层次的整合。到目前为止,东盟召开了十七次峰会,尤其是2005年第十一次东盟峰会,会议通过了关于制订东盟宪章

29、的吉隆坡宣言,以加快实现东盟共同体的建设。2007年1月13日在东盟第十二次峰会上,东盟国家领导人通过了关于制定东盟宪章的宣言,并决定成立高级别特别小组,负责起草东盟宪章。会议签署了有关在2015年前建成东盟共同体、保护和促进海外劳工权益等宣言,还签署了本地区第一份反恐公约。在紧接着的2007年11月20日的第十三次峰会上,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共同签署了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重要文件,其中东盟宪章是东盟第一份对所有成员国都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东盟宪章的签署表明,成立40年以来东盟在机制化和法制化建设上取得重大成果,是其建立东盟共同体的重要法律保障,在东盟发展历史是的一个重

30、要的里程碑。该文件于2008年11月正式生效,并且提出了要在2015年成立东盟共同体的战略目标。2009年10月21日至25日,东盟第十五次峰会上,正式启动了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并通过了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生物能源开发合作、灾害应对等一系列声明,提出各成员国在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方面实现“联通”的新目标。这将全面推进和深化东盟的一体化建设,并进而促进东亚一体化的进程。2010年4月8日至9日东盟第十六次峰会通过了东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以及东盟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等文件。东盟各国领导人决定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动落实东盟一体化进程路线图,实现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的目标。第十七届

31、东盟首脑会议与2010年10月28日傍晚在越南河内的国家会议中心闭幕,会议通过了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等文件,通过了有关开发人力资源和提高劳动者技能,以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并发表了河内宣言,旨在加强保障东盟地区妇女儿童福利,朝东盟共同体建设迈出了新步伐。二、“10+1”模式“10+1”模式在传统上是指东盟10国分别与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机制。东盟分别与中、日、韩、三国的合作能力迅速发展,在经济、政治、安全和全球热点问题上的合作和沟通不断深入,取得了重要成果。2010年,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成功启动,东盟日本自由贸易区,东盟韩国自由贸易区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10+1”模式最先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是中国与东盟的合作。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它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拥有19亿消费者、近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它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的世界上最大自由贸易区,将对21世纪上半叶的世界经济与政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将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6个老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文莱,对中国的平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