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10.72KB ,
资源ID:108040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040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docx

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期末试题及答案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用下列物理量描述火车上行人的运动情况时,与参照物选择无关的是()A时间 B速度 C位置 D路程2小东和小龙同骑一辆双人自行车游玩,若说小东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指路牌 B路边的树 C路边的石雕 D小龙3据新华社报道,2014年8月20日上午,青奥会赛艇女子双人单桨比赛的最终“奖牌榜”出炉,四川选手罗雅丹与队友潘婕合作,以3分37秒52的成绩获得银牌。赛程全长2 000米,下列四个速度中,比她们的平均速度大的是()A5 m/s B10 m/s C5 km/h

2、 D10 km/h4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跟()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5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6小明家有一风铃,风铃的金属管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小明用同样的力,分别敲击风铃的金属管,并仔细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这样可研究声音的()A音色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 B响度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金属管长短的关系 D速度与金属管长度的关系7以下事例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将超声波应用到倒车雷达B医生用听诊器给病

3、人诊断病情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8“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9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受到轻伤时,常用蒸发快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做麻醉剂,把复方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运动员就可继续参加比赛,这是由于复方氯乙烷喷雾剂()A升华吸热

4、 B凝华放热 C液化放热 D汽化吸热10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不变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汽化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升华现象12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

5、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5 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第12题)(第13题)二、填空题(19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13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cm。如图乙所示,停表显示的时间是_s。142016年的“五一”假期,小丽同学和她妈妈一起乘坐观光车在长沙橘子洲头游玩,如果以观光车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_的,如果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丽同学是_的。(均填“运动”或“静止”)152016年5月29日,南宁市获评为

6、“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_产生的。16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cm,测得这枚硬币的直径是_cm。(第16题)(第17题)(第19题)17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制冷剂在冰箱外冷凝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此过程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18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冬天,水珠常常出

7、现在车窗的_。(均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9“五一节”期间,很多外地游客乘坐重庆长江索道,体验重庆的“立体交通”。如图所示,长江索道全长约1 165 m,某次单程运行时间为233 s,则索道在该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为_m/s。驶离站台后,车厢里的游客以对面的建筑为参照物,判断自己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三、实验与探究题(20题6分,21题8分,22题10分,共24分)20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斜面、小车、长刻度尺、录像机等,研究“斜面上运动的物体,运动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在斜面一侧沿斜面方向固定一长刻度尺,刻度为0的位置在上方,并将该位置作为释放小车的位

8、置。打开录像机的录像功能,并面向刻度尺录像。通过播放视频可以确定小车在不同时刻的位置。(1)视频显示,小车从0刻度处运动到0.20 m刻度处,用时1 s,该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m/s。(2)通过视频查找出小车5次的位置,小车从开始运动到各个位置的路程s和对应时间t如下表所示,表中第三行数据作为对应时间的平方。(第20题)s/m00.050.200.450.80t/s00.501.001.502.00t2/s200.251.002.254.00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运动的st2图象。经分析可得,小车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的平方t2的关系式是_。21图甲为探究

9、“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 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分钟后,停止记录。(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答出一条即可)。(3)由图乙可知水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_。(4)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加热时间过长其原因可能是_。(回答出一条即可)(第21题)22一天饭后,小明同学帮妈妈收拾桌上的碗筷时不小心将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却很难将水擦干,妈妈见状拿了另一块干抹布擦,很快就将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到有些奇怪。忙问妈妈是怎么回

10、事?妈妈只是告诉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涤纶的”。他很想知道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布料种类的关系,于是他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_。(2)所需的器材: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_布各一块,足够的水。(3)主要步骤:将三个烧杯中倒入质量相同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_,将现象记入表中。布料种类涤纶麻棉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较少最少布块所含水量最少较多最多(4)结论:_。(5)应用: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_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四

11、、综合运用题(23题6分,24、25题各9分,共24分)23火车以18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离山底隧道一定距离处鸣笛,经过3.6 s,火车驾驶员听到笛声的回声,则火车鸣笛时与山底隧道入口处的距离为多少米?(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24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 s。则:(1)在某次实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 m,则经过多远的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2)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 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

12、 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多少?(3)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如何变化?(第24题)25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第25题)答案一、1.A2.D3B点拨:平均速度vs/t2 000 m/217.52 s9.2 m/s33.12 km/h。4B点拨:振幅一定,距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5A6C点拨:题中实验控制了其他条件相同,改变了金属管的长度,由知,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金属管长短的关系。

13、7D8.D9.D10C点拨: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可见A错误;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可见C正确,B错误;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极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可见D错误。11A12D点拨:由题图知两同学在10 min时相遇,故A错误。由题图知,甲同学10 min经过的路程为3 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v甲0.3 km/min;乙同学10 min经过的路程为1 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v乙0.1 km/min,v甲3v乙,故B错误。由题图知,相遇后乙用时

14、t乙15 min10 min5 min经过的路程为1 km,速度v乙0.2 km/min,v乙2v乙,故C错误。由题图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 km,总时间为15 min,甲的平均速度为v甲平;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 km,总时间为15 min,乙的平均速度为v乙平,v甲平2v乙平,故D正确。二、132.50;170点拨: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1 min,指针在“2”和“3”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2 min;停表的大表盘分度值为1 s,指针在50 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50 s,即停表的读数为170 s。14静止;运动15传播过程中;振动160.1;1.50点拨:长度

15、测量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7汽化;液化;放热18外侧;内侧点拨:夏天,车外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液化成水珠;冬天,车内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玻璃液化成水珠。195;运动三、20.解:(1)0.2(2)如图所示;st2(第20题)21(1)96(2)98;当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吸热但温度不变(4)水的初温低点拨:(4)在实验过程中,加热时间过长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偏多,或者水的初温太低。22(1)探究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其布料种类之间的关系(2)涤纶、麻、棉(3)杯中所剩下的水量(4)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5)棉质点拨:(1)实验目的:探究抹布的吸水能力与其布料种类之间的

16、关系;(2)三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烧杯、质量相同的涤纶、麻、棉布各一块,足够的水;(3)三个烧杯中倒入质量相同的水,分别将三块布放入各个烧杯中让水浸透,然后将三块布分别取出。因三块布料吸水多少不易比较,故从方便和准确的角度看,应观察和比较杯中所剩下的水量,将现象记入表中;(4)分析记录的数据表格可以观察到:布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种类有关系,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5)因为棉质抹布的吸水能力最强,因此炎热的夏天,如果人体皮肤被汗浸渍,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此,从吸水多少这个角度说,应尽量采用棉质类的布料来制作夏装。四、23解:车速180 km/h50 m/s,则火车鸣笛时与山底隧道入口处的距离l(

17、v1v2)t/2(50 m/s340 m/s)3.6 s/2702 m。24解:(1)驾车的速度72 km/h20 m/s,s反应1vt120 m/s0.4 s8 m。(2)s反应2s反应1(39 m33 m)8 m6 m14 m,t2s反应2/v14 m/(20 m/s)0.7 s。(3)驾驶员打电话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长,因此其刹车反应变慢。25解:(1)从图象上来看,AB段比OA段倾斜程度大,所以骑车的是AB段。(2)AB段的路程sAB3 600 m1 800 m1 800 m,时间tAB30 min25 min5 min300 s。骑车的速度vAB6 m/s。(3)整个路程

18、s3 600 m,时间t30 min1 800 s。整个过程平均速度v2 m/s。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约是1.1 m/s 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50 t2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上升的电梯C商场内的收银员 D货架上的商品3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第3题)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

19、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4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B居民区旁高架桥上的隔音挡板C学校附近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5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文中词句与物理知识相符合的是()A“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B“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C“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D“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池塘水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现象 B放映电影时,在幕布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红色月季花是因为它吸收了红光 D近视眼患者需要用

20、凸透镜来矫正视力7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来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8襄阳是一座美丽的山水园林古城,四季变化分明。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护城河里的冰逐渐化成水 B青草上形成的“露珠”C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 D羊祜山上形成的白雾9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

21、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第9题)(第11题)10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C用透明玻璃做窗户 D用塑料泡沫作为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11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135 m/s B168.75 m/s C2.25 m/s D2.81 m/s(第12题)1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

22、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B该液体密度为1.5 g/cm3C量杯质量为40 g D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二、填空与作图题(19、20题各3分,其余每空1分,共19分)13蒙内(蒙巴萨内罗毕)铁路是我国用中国技术,按中国标准帮肯尼亚修建的标轨铁路,2017年5月31日正式通车运行。列车从蒙巴萨出发,以120 km/h的速度运行4 h后到达内罗毕,铁路全程约_km,行驶的过程中,以列车为参照物,路旁的建筑物是_(填“运动”或“静止”)的。14如图所示,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 m,若他向镜面靠近0.5 m,则镜

23、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_ m。(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15如图,表示的是_(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需要用_(填“凸”或“凹”)透镜来矫正。1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斜射入_中时发生了_现象。172013年12月4日上午8时25分左右,南京鼓楼区煤炭港的市民通过天空中的雾霾居然看到了“一大一小”两个太阳,其周边还有暗红色光晕,如图所示。通过暗红色的光晕,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_(填“单色光”或“复色光”);人们看到的“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_后所形成的

24、虚像。18暖气通常安置于房间的地面上,由于低处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_(填“大”或“小”)而_(填“上升”或“下降”),周围冷空气就补充过来,形成冷、热空气的交互循环,更有利于整个房间变得温暖。1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第19题)(第20题)20请完成图中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再经平面镜反射的光路图。三、实验与探究题(21题10分,22题7分,23题6分,共23分)21甲、乙两个兴趣小组分别做探究水沸腾和冰熔化的实验,部分数据如表所示。表一(甲组实验记录)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898989898表二(乙组实验记录)时

25、间/min012348384858687温度/6420001234(第21题)(1)表一中,第3 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该温度是_ ,水的沸点为_ ,实验时的大气压_标准大气压。(2)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水珠。(3)撤掉酒精灯,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原因是_。(4)分析表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2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第22题)(1) 实验时,小明应选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

26、须_。(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挂钟的像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时间是_。23小亮做“测量襄阳某品牌酒密度”的实验。(1)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四项操作: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B.将酒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酒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酒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酒的体积;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酒的质量。以上操作步骤中有一步是多余的,多余的一步是_(填序号)。(2)由图可知待测酒的体积是_cm3,密度是_kg/m3。(第23题)四、综合运用题(每题11分,共22分)24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度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 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人正从路边出发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 m/s,距离人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