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38.50KB ,
资源ID:108025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025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精.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精.docx

1、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精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思想智慧,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3、学好哲学,终生受益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产生和来源:(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的作用和任务:(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

2、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2)联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1)区别: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乏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1)区别:世界观

4、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4、对(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起飞来说明哲学“反思”的特点)的理解:认为哲学思想的形成需要反思,这是对的,但黑格尔把反思的对象看作是脱离物质运动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思想”,是错误的。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

5、是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3)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6、而是意识决定物质。1、唯物主义(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7、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2、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存在,当作世界的本原。人的认识离不开感觉,但是,如果把人的认识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就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导致于识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_(2)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人们的思维离不开概念,但是,如果把概念夸大为脱离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就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3、哲学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8、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结合。因此,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哲学与时代的关系(1)哲学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反映了时代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推动力量。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

9、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

10、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

11、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综合探究 理论评析】1、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们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

12、物质性1、世界是物质的(1)哲学的物质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的根本属性(1) 物质

13、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14、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运动是不存在的。(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物质决定意识)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2)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

15、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就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3、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形成,不仅离不开人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加工改造的结果。(2)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物质决定意识总之,物质世界是先于人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二、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

16、主动创造性。意识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总之

17、,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含义实

18、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活动。注意:实践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1)一是改造自然的实践,即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如改革和革命、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3)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产生新的要求,推动着人们

19、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本身无法判定自己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不同认识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适用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过程和条件,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

21、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等主观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 理论评析】1、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

22、依据。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2、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4、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3、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好相互作用。2、联系的客观性(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事物间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3)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通过实践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4)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

24、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

25、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相互联系: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不开整体。(3)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6、;(因为二者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因为二者相互联系)2、系统优化方法(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掌握系统化的方法: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个要素不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

27、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注意: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注意: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

28、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绝不会自行消亡,它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3)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

29、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方法论: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要坚持适度原则。(4)反对形而上学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注意:并非所有量变都会引起质变,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揭示了

30、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敢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